第364章 深入辽东
朱翊钧的话语落下,整个朝堂陷入了寂静之中。
所有的官员都默默地低下了头,心中五味杂陈。
他们明白,朱翊钧这是要全面加强对辽东的控制,防止类似李成梁的叛乱再次发生。
同时,这也是为了更好地应对女真族和蒙古族的威胁,确保辽东的稳定。
但这样一来,势必会引起一些地方势力的反弹和不满。
然而,在朱翊钧的坚定决心面前,所有的反对声音都显得如此微弱。
“陛下圣明!”
最终,群臣还是齐声山呼道。
朱翊钧满意地点了点头,“众位爱卿平身!”
随着群臣的起立,整个朝堂又恢复了平静。
朱翊钧看着下方的官员们,心中不禁感慨万分。李成梁反叛虽然早有预料,但最后带给大明的损失也是不小的!数万官兵负伤,整个辽东都处在风雨飘摇之际。
但此次的危机同时也给朱翊钧提了个醒,自己太忙于扩张领土了!但对于现在的大明来说,稳固才是最重要的,向外征伐的步伐也该稳一稳了。
...
宁远镇,
经历了整整一天的急行军,戚继光和俞大猷总算带领二万轻骑以及一万水军提前到了目的地。
“报!”
一名探子急忙来到戚继光身前,“禀告将军,李成梁手下大将张献忠带领三万大军已经抵达锦州,与宁远镇只有一步之遥了!”
“什么?三万大军?”
戚继光眉头紧皱,眼中闪过一丝凝重。
他没有想到,李成梁的残部竟然还有如此强大的实力。
“俞将军,你那边准备的如何了?”
戚继光转头看向一旁的俞大猷。
俞大猷点了点头,“兵马未动,粮草先行。我早已让后勤部队准备了足够的粮草和箭矢,随时可以投入战斗。”
戚继光闻言松了口气,“那就好。这毕竟都是我大明的战士,能劝降的话,尽量不要短兵相接!”
俞大猷点了点头,表示明白。他们两人都清楚,李成梁虽然已经身死,但其手下的大批将士原本都是大明的子民,如果能通过劝降的方式解决,那自然是最好的。
“传我命令,让士兵们做好战斗准备,同时派出使者前去张献忠营中劝降!”
戚继光当机立断,吩咐道。
很快,明军的使者便抵达了张献忠的营地。看到使者到来,不禁有些惊讶。
“将军,我们此行的目的,是希望能避免更多的流血与牺牲。
陛下心系辽东的稳定,不愿再见到无辜的将士们因战火而受苦。他深知,战争对于双方来说,都是一场无尽的苦难。
因此,陛下特派我等前来,希望将军能审时度势,为辽东的安定考虑,放下武器,归顺朝廷。”
张献忠闻言愣了好长一段时间,自己作为李成梁的部下,已经没有了退路。
“我明白你们的来意,但我已经是李成梁的部下了,就算投降,恐怕也没有好结果。”
张献忠叹了口气,对使者说道。
使者闻言赶忙解释道,“将军多虑了。陛下已经吩咐了此次只诛首恶,如果您愿意投降,陛下必然会给予您和您的部下们一个妥善的安置!”
这是陛下手书,您请看。”
接过手书,张献忠沉默了片刻,他心中清楚,自己的部下们根本不想和自己的投保打仗;与其继续在辽东的风雨飘摇中挣扎,不如归顺朝廷,换取一个安稳的未来。
“好,我愿意归顺朝廷,但我的手下们呢?”
使者闻言大喜,没想到竟然能够如此顺利地说服张献忠投降。
“将军尽管放心,您的部下们自然也会得到妥善的安置。朝廷向来仁慈,不会亏待每一位归顺的将士。”
张献忠点了点头,当即命令手下的人放下武器,停止进军宁远镇。
消息传回宁远镇,戚继光和俞大猷都松了一口气。
两人没有想到,竟然能够如此顺利地说服李成梁的部下归顺朝廷,这无疑是一件大功德。
“传我命令,全军戒备,严阵以待!”
戚继光高声命令道。虽然张献忠已经投降,但难保其他李成梁的部下不会继续作乱。
在接下来的几天里,张献忠带领手下的人马逐步接近宁远镇。
当他们抵达城外的时候,只见城头上旗帜飘扬,士兵们严阵以待。
张献忠知道,自己和手下的人已经没有了退路,只能硬着头皮继续前进。
但就在他们接近城门的时候,却发现城门已经缓缓打开。
张献忠心中一惊,难道城里的人要对自己发动攻击吗?
但很快,城中走出一队人马,正是戚继光和俞大猷等人。
“末将戚继光、俞大猷率领本部人马,欢迎将军归顺朝廷!”
张献忠闻言心中一暖,他没有想到,自己和手下的人在最后关头还能够得到这样的待遇。
“多谢将军和各位大人!我张献忠在此发誓,从今往后定当为大明尽忠职守,绝无二心!”
张献忠跪倒在地,对自己的未来发誓。他明白,这是自己最后一次机会了。如果再犯错,恐怕再也没有这样的机会了。
戚继光和俞大猷赶忙将他扶起,“将军请起!我大明一向恩泽四方,只要将军真心归顺,朝廷必然不会亏待将军和您的部下们。”
看着逐渐围上来的明军士兵,张献忠高呼一声,“弟兄们,放下武器,咱们回家!”
话音刚落,三万大军纷纷丢下武器,高呼万岁。
这一幕,让在场的所有人都为之动容。
宁远镇的城门缓缓关闭,但城头上却挂满了明亮的灯笼,照亮了整个城池。
“二位,这已经是我知道的全部了;希望能对你们有所帮助。”
中军大营当中,张献忠主动交出了宁远镇以北的所有消息,包括排兵位置,弹药位置,以及各族军队的动态,他明白,现在辽东的局势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交出这些,自己才能得道善终。
戚继光和俞大猷对视一眼,都看到了彼此眼中的赞赏。
他们没有想到,张献忠竟然能够如此爽快地交出所有的信息,这无疑让接下来的战斗变得更加轻松。
“张将军,您做得非常好!您的诚意和明智,必将会得到朝廷的赏识和重用!”
戚继光满意地点了点头,对张献忠表示了赞扬。
他明白,在当前的局势下,稳定辽东才是最重要的,而张献忠的归顺无疑为朝廷解决了一个大难题。
“多谢将军!只要朝廷能够给予我这个机会,我必定竭尽全力为大明效力。”
张献忠心中感慨万分,他明白,自己已经没有了退路,只能向前看。
而眼前这两位将军,无疑给了他一个崭新的机会。
“好!只要将军真心归顺,朝廷必然不会亏待您和您的部下们。”
俞大猷也表示了自己的态度,他明白,在当前的局势下,稳定辽东才是最重要的。而张献忠的归顺,无疑为朝廷解决了一个大难题。
随着夜幕的降临,宁远镇逐渐恢复了平静。
但城头上明亮的灯笼依然高高挂起,照亮了整个城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