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9章 议辽会晤
第149章 议辽会晤
人才是不断筛选出来的,不是培养出来的,对于上位者来说,忠诚永远排在首位,所谓培养,就是一点既透,能举一反三,悟到所言精髓,在合适的时期下,去用合适的人才,以达到符合预期的成效。
天子对待曹变蛟温和的态度,内教场所聚众将无不看在眼里,不过却没有一人嫉妒,相反却生出别样情绪。
天子尚武啊!
就现阶段的大明,受到文贵武贱的风气影响,加之某些不好的现象,不管是做官的,亦或是民间共识,多数对扛枪拿刀的带有鄙夷,这和后世的好男儿要参军截然相反,在大明却成了好男儿不从伍,这在朱由校看来时必须扭转的观念!
一个国朝想要繁荣昌盛,想要拥有大国雄威,就必须要文武兼济,重文轻武也好,重武轻文也罢,这都非长久之道。
“西山大营的李鸿基到了没?”
在众将心思各异时,朱由校翻身下马,手里拿着马鞭,环视眼前将校队伍,“勇卫营的两个典型,朕就见到曹变蛟了,李鸿基何在?”
“末将在!”
将校队伍中响起一道洪亮之声。
这个闯王有点年轻啊。
朱由校负手而立,看着从队伍中走出的年轻将校,露出一抹淡笑,心里却生出感慨,谁敢相信赫赫有名的李自成,在天启元年才十五岁,甚至他都比李自成要大一岁,这真是挺有趣的。
“是…是。”
爽朗的笑声,在内教场不绝。
“能吃好啊。”
能跟洪承畴、孙传庭、曹文诏他们掰腕子,那都是天生的帅才将才,不提前凭借先知先觉的优势,将他们悉数聚拢起来,简直就是一种浪费。
<div class="contentadv"> 不过朱由校也非什么臭鱼烂虾都要。
除了李鸿基、曹变蛟外,还有一批将才被朱由校聚在此处。
统兵打仗的将校,一个个温顺的像个娘们儿一样,连点血性都没有,那如何能在战场上取胜?
将,就要有股子狠劲。
“可劲造!别想着给朕省这点口粮,”
侵占我大明在辽前的开原、铁岭等地,一个个仍不满足,磨刀霍霍的想集结所谓八旗劲旅,围绕辽左展开一场大规模的进犯。”
“陛下!末将请战……”
此言一出,令在场众将无不愤慨。
朱由校收敛心神,环视眼前众将道:“朕今日特召诸卿来西苑,就是想要聊聊辽事,朕收到可靠密报,辽左一带的局势不安稳了。
这批在原有的时间线上,被逼的没有活路,最终选择插旗起义去造大明反,无不被朱由校谴人招揽过来。
“哈哈~”
李鸿基情绪有些激动,这是他第一次被天子夸赞。
驻扎于西山大营的勇卫营,是朱由校新设的营校,隶属于皇家近卫都督府。
唯一让朱由校感到遗憾的,是李定国还没有出生,而孙可望、刘文秀、艾能奇、袁宗第这些人还小。
李鸿基有些羞臊,他如何都没有想到,天子居然知晓此事,而身后诸将的笑声,恨不能叫他找个地缝钻进去。
当陈策、童仲揆、戚金、秦邦屏、何可纲、马世龙、满桂、曹文诏、黄得功、周遇吉等一大批将校,纷纷向朱由校请战之际,刘若愚、韩赞周这帮太监,则开始忙碌起别的了,辽左这一战在朱由校的心里极为重视。
“免礼吧。”
将,就要有股子杀气。
“勇卫营虽说是朕初创的,与勇士营仅有一字之差,不过凡是选进勇卫营的,朕都寄予了厚望,他曹变蛟是如此,你李鸿基也一样,能被举荐晋升为代总旗官,就证明朕没看走眼。”
李鸿基紧张的停下脚步,心跳的很快,在不少将校的注视下,朝朱由校恭敬的抱拳行礼道:“末将…驻西山大营…勇卫营代总旗官李鸿基,拜见陛下!”
朱由校心里也明白,倘若大明积攒的弊政和毒瘤,没有被他逐一的拔除干净,哪怕高迎祥这些人皆被他聚拢过来,今后凭借战场立功得到重用,不过那场声势浩大的起义浪潮恐将再现,到时会有张迎祥、李迎祥、赵迎祥之辈,在山陕等地振臂高呼,聚拢逼上绝境的底层群体起义造反。
“陛下!末将请战!白杆兵愿赴辽征战!”
建虏是贼心不死啊。
朱由校笑笑,看着李鸿基说道:“朕记得你,听说初至西山大营时,就连着吃了二十几个馒头?”
在神州这片土地上,最不缺的其实就是人才!
“想必在诸卿的心里,都或多或少的猜到。”
先前在西山大营时,尽管天子曾经亲临巡视过,但也只是隔着很远偷看过一眼,这要是回勇卫营,够他李鸿基吹嘘很久了。
朱由校拿着马鞭,环视眼前众将,语气平静道:“你们都统过兵,都上过战场,这点道理要比朕理解的更透彻。
高迎祥、张献忠、王嘉胤、王自用、刘宗敏……
只能等后续合适的机会下,再去将他们聚拢起来。
在众将的笑声下,朱由校笑着走上前,伸手轻拍李鸿基的肩膀,“连肚子都吃不饱,哪儿来的力气去操练?”
将,就要有股子血性。
“朕先前就对你们讲过,大明不再打无准备之仗,伱们的心情,朕能理解,但打仗不是比谁嗓门大,比谁怒气多。”
这一战能打赢,则有利优势就多了。
这一仗若打败,那被动局面将接踵。
随着陈策一声怒喝,本喧嚣的内教场安静下来,朱由校静静的负手而立,彼时诸将都能瞧见,在一旁忙碌的大批宦官。
“安静!!!”
不过建制仅三百余众。
“直娘贼的!这帮狗娘养的建虏,居然有胆敢冒犯明疆,一个个都是活腻歪了!”
一时间,内教场响起众多声响,看着眼前这帮激亢的将校,甚至不少都骂了起来,朱由校非但没有恼怒,相反却很是欣慰。
万历四十七年的征伐,为何国朝以惨败收场?
萨尔浒之战案固然说定性了,但朕也让你们在西山和丰台大营,一次次的进行复盘,进行兵棋推演。
有些话朕不说,你们心里要明白。
接下来这场议辽会晤,朕希望你们能认真听,能对朕讲出心中的真实想法,大明,已经在战场上输不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