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九十章 双面绣
何玉心满意足,“太好了,这样我想种什么花都成。”
“花太难买了。”
“我正想试一试芍药花,我这就去种!”
何玉亲了一口鹿鸣,欢欢喜喜的种花去了。
赵亦茶笑道:“玉姐姐真容易满足。”
鹿鸣遗憾,“可惜没有找到化妆品,可能是我太小了,木屋里都没有化妆台。”
“不然还能给玉姐姐看一看后世的化妆品。”
赵亦茶也来了兴趣,“是什么样子的?”
鹿鸣了解得不多,上辈子在上学的时候也不允许化妆,只能凭借着之前在网络上看到的信息给赵亦茶说。
“我晚上再找找看,万一有呢。”
鹿鸣说着,意识进去空间里看了一眼,木屋前的草地上有一个反光的东西。
“什么东西?晃眼睛。”
鹿鸣仔细一看。是一个金色的小盆。
“差点把你忘了!”
这是在山上的时候抽出来的,鹿鸣太着急了,没去接,盆直接掉在地上了。
瞧着鹿鸣拿出来一个小金盆,赵亦茶疑惑道:“这是什么?”
“聚宝盆!”
“我去给二伯!”
赵老二要走经商这条路,给他最合适。
“二伯!二伯!”
听到鹿鸣在喊自己,正在劈柴火的赵老二连忙放下斧头。
“诶!鹿宝!”
金盆刚好又成年人双手大,造型精致,也不重,鹿鸣抱着盆也不费劲。
瞧见鹿鸣朝自己跑来,赵老二蹲下身子,伸手抱住鹿鸣。
“二伯,这个给你。”
赵老二单手抱住鹿鸣,一手接过
金盆。
“谢谢鹿鸣,这个是什么呀?”
“聚宝盆!”
赵老二挑了挑眉,“聚财的?”
鹿鸣点点头,听名字应该就是。
“放在家里就行了,也不需要供奉什么的。”
赵老二笑道:“家里还剩了一块好木,我给它打个箱子好好放着。”
鹿鸣嘿嘿一笑,晃晃脚示意自己要下去。
“二伯先忙,我和茶姐姐去玩啦。”
赵老二揉揉鹿鸣的脑袋,“去吧。”
赵亦茶好奇道:“聚宝盆是才抽到的吗?”
之前没有听妹妹说过。
鹿鸣应是,“在山上的时候抽的,本来想抽医疗箱的。”
赵亦茶笑道:“有灵泉水,应该用不着医疗箱了。”
孩子们抓了知了,晚上就多加了一道菜,炸知了。
鹿鸣做了很久了心理建设,还是没敢下筷子。
吃虫虫耶!好可怕!
赵亦茶鼓起勇气夹起一个,大眼瞪小眼了半天也没张嘴,最终还是放弃了。
“下次在挑战吧。”
在家修整了一天,每个人都忙碌起来了。
县上的铺子好久没去看了,大人们去了县上,家里就剩下老的和小的。
赵老爷子和何老爷子给孩子们上课。
年纪还小的几个就跟着赵老太。
见孩子们无聊,赵老太就用鸡毛做了几个鸡毛毽子。
三个男娃们抢着去踢毽子,鹿鸣不爱动,出了汗身上不舒服,就靠着赵老太听她讲往事。
“赵姨。”
院门口没关,许三娘挎着篮子敲了敲门。
“哎哟,你来了,快进来坐。”
许
三娘有些羞涩,这还是她在梨花村头一次去别人家走动。
鹿鸣乖巧的去搬小竹凳,“许姨,坐。”
许三娘最是喜欢鹿鸣,乖巧可爱的。
“鹿鸣也坐。”
鹿鸣甜甜一笑,坐在许三娘身边。
旁边做了个可爱的小姑娘,许三娘突然没那么紧张了。
“赵姨,这里都是我家茶树上的茶叶。”
“我还做了些茶叶蛋。”
赵老太笑呵呵的收下,人情往来嘛,都是你来我往的,今天你给我家送点东西,明天的给你家送点,关系不久亲近了。
“今年的茶叶收成这么好。”
赵老太看了眼篮子,茶叶用油纸包得规规整整的,有三大包呢。
许家就三颗茶树,居然能产这么多。
许三娘笑笑,“今年雨水充足,茶叶产的多。”
茶叶旁边有一个用布包着的竹编篮子,里面装着十几个茶叶蛋。
许家本来就不富裕,拿出这些东西来不容易。
赵老太笑眯眯的收下,把篮子里的茶叶和茶叶蛋放进厨房。
灶台上还放着李秀秀蒸的包子,赵老太捡了几个装好,又取了一节香肠放进去,就当回礼了。
许三娘连连摆手,本来就欠人家的,怎么还好收人家东西。
“好不容易来一次,总不能让你空收回去,拿着吧。”
许三娘脸皮薄,说不出什么拒绝的话,脸通红。
赵老太直接说事,“大侄女,有个事儿想请你帮忙。”
昨天赵长福来说赵老太有事要帮忙,许三娘惦记了一整天,
今天一大早就来了,就怕耽误赵家的事儿。
“您说,只要我能做的,我一定做。”
赵老太呵呵笑道:“大侄女,你也知道我家的小闺女在议亲了。”
“我想请你帮忙绣些喜帕、喜被。”
许三娘会刺绣的事情没告诉任何人,卖绣品都是偷偷在卖。
这回赵老太开头,许三娘也不在乎赵老太是怎么知道的,只是拿出自己的帕子给赵老太。
“您先看看我绣的。”
赵老太接过手帕,一面是一树梨花,还有飘在空中的梨花瓣。
翻过来另一面,是满树梨子,正是梨子成熟时,地上还有些落在地上的梨子。
“好精致的刺绣!”
赵老太还是头一次见到这么精致漂亮的刺绣,自家三儿媳的刺绣手段已经了得,顶得上县上卖的成衣刺绣,但是比起许三娘的双面绣还是差得远了。
许三娘这才笑道:“我还担心我绣技不够,入不了您的眼。”
赵老太惊叹。
“怎么会,实在是太漂亮了!”
许三娘之前在绣房,也修过不少喜被、喜帕,甚至还有喜服呢。
“苗苗会刺绣吗?喜服要不要我帮忙?”
喜服基本都是新娘子自己绣,当然,要是有手工不好不会刺绣的新娘子,请人回来绣,自己绣上几针就当自己绣的了。
赵老太眉开眼笑,“那当然好了!”
“我家三媳妇平日里忙,总不好再让她指导着苗苗来,太累了。”
“你要是愿意教她就再好不过了。”
“咱们
就按市场的工钱来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