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1章 台州知府:海盗?没有啊

  第361章 台州知府:海盗?没有啊
  接下来的几天,朱楩没有急着离开,而是继续留在定海县,安抚了一番百姓。
  在这期间,宁波府也得到了消息,并且做出反馈。
  因为倭寇已经被剿灭了,所以不需要再派部队过来,而且一来一回的也很麻烦,毕竟需要坐船嘛。
  于是宁波府知府带了一些衙役乘船亲自赶来,当场宣布了一些政治措施作为补偿。
  朱楩只是在一旁看着,本来就算他身为藩王也是没资格插手地方政事的。
  但是也别忘了,如今他还担任着御史钦差的职责,身上可是有尚方宝剑的。
  要是宁波知府没处理妥当,那就别怪他插手了。
  幸好宁波知府也不算昏庸,知道定远县突然遭到倭寇袭击,宁波府没有及时察觉,也算是有失察之过。
  于是宁波知府以减免整个定海县的税收作为弥补。
  包括一些百姓的损失,也由宁波府进行补偿。
  “殿下,下官这样处置,您是否满意?”宁波知府最后向朱楩请示道。
  “问我作甚?你才是这宁波府的父母官啊,”朱楩摆摆手,转身招呼道:“妹子,欣儿,咱们该走了。”
  倭寇该剿灭的也剿灭了,善后处理也做完了,也是时候继续上路了。
  这只是一个小插曲。
  倭寇虽然危害很大,但是每次来袭的部队都不多,这一次已经是规模很大的了,也才一千多号人。
  毕竟整个倭国又有多少人?他们那边的所谓战国,不过是几个村子凑到一起打架罢了。
  所以还真不用太把他们放在心上。
  今后有空就去灭了。
  至于现在,朱楩还有更重要的事去做。
  于是他们与宁波知府一行人一起踏上了离岛的航程,更巧合的是,在码头乘船时,朱楩还遇到了之前那两艘船的船家。
  “王福,给钱,还有上次的钱,”朱楩自然不会赖账,笑着问两个船家:“如何?本王没那么轻易死在这里吧?”
  两个船家对视了一眼,分别在各自的船板上,‘噗通’跪了下来。
  “小人不知道您是滇王殿下,之前多有冒犯,还望恕罪。”
  朱楩笑着说道:“不知者不怪嘛。起来吧。”
  两人这才松了口气,不过在起来之后,还连连推托不敢接受王福给的银元宝,纷纷说道:“殿下,我们哪敢要您的钱呢。我们已经听说岛上的事,知道是您消灭了倭寇保护了大家。我们感激您还来不及呢。”
  沿海地区的百姓全都大多受到过倭寇的残害,要么是自身亲身经历过,要么是认识的人,甚至是亲人经历过。
  所以他们恨倭寇恨得要死,同时也更加感激朱楩了。
  包括在朱楩离开时,定海县的百姓们全都自发赶来相送,直到此时,岸边码头上还有不少百姓望着朱楩,目光中满是感激。
  若不是朱楩他们恰好登岛,就算有系统的警报,也要来不及在第一时间赶来了。
  因为倭寇是从海上来袭的,如今可没有所谓的领海的说法,也就是说,理论上来说大明是没有海上领域的,只有当他们踏上大明土地,警报系统才会生效。
  然而当倭寇展开对岛上百姓的迫害时,这时候再响起警报就晚了。
  只能说这些倭寇太倒霉了。
  当然也有汤欣的功劳。
  她的本意是想登岛看看当初待过的地方,也有把李存召引荐给朱楩的想法。
  不过就算没有汤欣的引荐,现如今,恐怕李存召也要被朱楩的个人魅力所折服了。
  有朝一日等朱楩真要准备建立海军时,这李存召才有用武之地。
  包括汤和的许多旧部,譬如他之前在沿海这边练兵的部队,也会成为助力。
  只是现在还不是启用他们的时候。
  到最后,朱楩还是强行让两家船家各自收下了一块银元宝当做船钱。
  “哎呀,太多了,多了多了。”
  他们还很实在,平时客运岛上的人,不过才几个铜板罢了,赚的只是一点辛苦钱。
  朱楩满不在意的说道:“拿着吧。如今岛上出入还很麻烦,只能靠着你们这些摆渡人来回运送,只希望你们能多讲良心,不要轻易涨价刁难百姓。日后等时机成熟了,争取在这里建上一座大桥,可以方便百姓出入,也能发展岛上的环境。”
  建桥?在海上?而且这片海的距离可不短。
  所有人都被朱楩的想法惊呆了。
  宁波知府张了张嘴,又闭上了。
  朱楩知道自己的很多想法都不能让人轻信,甚至可能以为他是在说胡话。
  但是有朝一日,等云南那边开始发力,一定会让整个天下有一点小小震撼。
  想到云南,朱楩的心思开始活泛起来。
  以至于等到了岸上再次进入宁波城时,朱楩拒绝了宁波知府要安排地方让他休息的好意,而是把之前的近卫召集起来,再把牛胜与六千人的部队喊上,套上马车,准备继续出发了。
  出了宁波府,朱楩一行人沿着海边一路前行,下一站就是台州府。
  此时已经到了四月下旬。
  台州府离得本就不远,又都是海边环境,所以和宁波府一样,这里也已经迎来了春暖花开的春季。
  甚至沿途还能看到许多百姓开始下地干农活了。
  如此欣欣向荣的景色,让朱楩的心情也变得很好。
  不过他可没有想要吟诗作赋,自从上次被徐妙锦和汤欣看出端倪,朱楩就不好意思再抄诗了。
  反正他本来也不是靠卖弄学问混饭吃的。
  很快的,在进入台州府境内地界后,一行人浩浩荡荡的来到了台州城。
  刚进城,台州府知府就得到了消息,赶紧敲锣打鼓的前来迎驾。
  朱楩离京也这么久了,哪怕一路上都没穿过那奢华的龙纹蟒袍,要是以前的红色蟒袍,他还是蛮喜欢的。
  毕竟谁不喜欢舒适的生活圈呢,他的蟒袍可是上等工艺,简直就是艺术品,穿起来也舒服。
  可自从被老朱御赐了明黄色的龙纹蟒袍后,他就敬谢不敏了。
  他可不是那种狂妄自大的性格。
  不论是御史钦差的身份,还是朱楩的王爷身份,都得到了几乎全城百姓的瞩目。
  百姓们倒不是自发的出来夹道欢迎,更多的是对朱楩的好奇。
  毕竟在这边的沿海地区,可是没有分封藩王的,寻常百姓平日里也没有机会见到这种层次的人物。
  可是看过以后他们发现,原来王爷也跟他们一样,一个脑袋,也有四肢和五官啊?
  还以为王爷能有什么不同。
  (朱楩:拿我当什么了?)
  随行军队让王福率领着暂时去城中大营安札了,暂且不表。
  如今领军的将领只有王福和牛胜,上次是让牛胜带领部队的,结果他听说了倭寇来袭的事,这叫一个悔不当初。
  所以这次说什么也要亲自跟在殿下身边鞍前马后。
  王福也没说什么。
  还有李贵也跟在朱楩身边呢,江南世家的事恐怕要告一段落了,他也不用再去调查什么,于是要跟着朱楩一路巡查天下,顺便回一趟云南。
  还有那一百近卫自然不会离开殿下身边。
  “殿下,府衙后院已经腾出一个几个院子,还请您稍事休息,等到了晚上,下官再为您摆宴接风洗尘,”知府谨小慎微的说道。
  此时已经到了下午,早就过了午饭饭口的时间,所以只能等到晚宴再摆宴席了。
  朱楩摆摆手:“这些不重要,吃什么不是吃呢。台州知府,我来问伱几件事。”
  “殿下请问,”知府垂着双手站在那里,微微的低着头,做出聆听的架势。
  “我听说海边容易遭到倭寇侵害。不久之前在宁波府定海县,本王还刚刚剿灭了一伙一千多人的倭寇来着。”
  这两天,朱楩的武力值增加了一千点数,除去当日在定海县城内消灭的倭寇,显然那些投降的倭寇到底还是没有承受住折磨,相继死了。
  不过这都是小事,死了一些畜生罢了,还能增加点武力值,也算他们有点作用了。
  台州知府低着头,眼中闪过一抹震撼,没想到这位殿下竟然武力强大,甚至消灭了这么大一伙规模的倭寇?
  没错,一千人的倭寇,已经算是很大规模的队伍了。
  尤其到了明朝中期后期,很多打着倭寇名义的海盗,其中甚至没有几个是真正的倭人。
  这时,就听朱楩继续说道:“倭寇每年也就只有这么一两伙人,今年被我消灭了一支,应该不会再犯了才是。”
  “殿下仁义,殿下威武,”那台州知府赶紧双手抱拳高呼赞扬起来。
  “我还不用你来拍马屁,”朱楩好笑的说道:“如果本王是好大喜功喜欢被人歌颂的性格,递一份奏章给我爹,洪武大帝的夸奖不比你的马屁高级?”
  台州知府干笑一声不知怎么回答。
  您把当今陛下跟我比?还把陛下的夸奖比作下官的马屁?
  您敢说,我都不敢接。
  “其实我想问的是,除了倭寇以外,这海边是否还有其他违法乱纪的团伙?”朱楩不紧不慢的,一脸轻松的,就好像只是寻常聊天一样问道。
  台州知府浑身一震,抬起头看向朱楩,张了张嘴欲言又止。
  “看来是有啊,”朱楩点了点头,替台州知府说出他没说出来的话。
  “是有这么一伙人,”台州知府低下头去,老老实实的说道:“下官倒不是怕被殿下责罚才遮遮掩掩,实在是其中内有隐情。不敢隐瞒殿下,确实有一伙人在海上活跃,但是与其说是海盗,不如说是私下里行商的商人。”
  “哦?”朱楩不置可否的轻咦一声。
  台州知府叹了口气,解释道:“其实咱们江南地区的商人,在陛下万岁建国之前,就与海外诸国有着生意上的往来。”
  这一点朱楩还是知道的,在张士诚时期,其实就有江南商人与倭国的贸易往来了。
  “可后来随着倭国爆发内乱,让咱们大明派去的使者都不知道他们南北两家天皇到底谁是真的,谁是假的。他们自己都做不了主,迟迟还没有来向咱们称臣纳贡。于是陛下只好暂时与倭国断了联系。”
  “但是倭国方面很需要咱们大明的东西,于是才开始闹起了倭寇之乱。又因为沿海防线太长,倭寇又是神出鬼没防不胜防。所以陛下曾经下达旨意,禁止出海。”
  “所以这些人与其说是海盗,不如说只是一些混口饭吃的商人。为了不被判罚,才以海盗身份掩饰。”
  台州知府一五一十说出了真实情况。
  说白了就是走私犯,不顾国家法度,违法乱纪,冒着风险只为利益。
  正所谓危险越大回报越大,不是都说风大浪大鱼也大吗?
  这些商贩出海行商本就已经是犯法了,自然不会再给国家交税,否则岂不是投案自首了?
  这些税钱哪里出来的?从海运贸易出来的?海运不是被禁了?
  得,自己把自己送进去了。
  更不用说大明的各种商品一旦到了周边各国,不光是倭国,还有吕宋,以及那琉球群岛上,都是紧俏的商品。
  在大明这边的一两银子货物,到外面至少可以翻三到五倍,诸如丝绸、瓷器、茶叶等货物,甚至可以翻十倍。
  这就是让人铤而走险不惜触犯法律的原因。
  “真的没有海盗威胁百姓?”朱楩再次确认道。
  台州知府只是摇了摇头。
  朱楩想起之前汤欣的话,不禁叹了口气,说道:“只要没有危害到咱们大明的百姓就好。我就怕随着利益越来越大,那些人会红了眼,到最后连本钱都要舍去,干脆做无本买卖了。”
  如果只是一些走私商人,倒也没有什么大碍,朱楩也还没嫉恶如仇到这种地步。
  主要是朱楩担心,现在还是明初,这些所谓的海盗还没什么威胁,可一旦任其发展下去,万一越演越烈就麻烦了。
  毕竟大海不比陆地,大海那么宽广,想在大海上去剿灭一伙海盗,可太难了。
  别倭寇的问题还没有解决,再闹出海盗的问题。
  同时朱楩还说道:“我爹之所以要禁海,并非他老人家目光短浅,也不是他老到昏庸了。”
  台州知府低着头,浑身都在颤抖。
  这可是你说的,跟我无关。
  朱楩满不在乎的继续说道:“之所以禁海,主要还是担心倭寇的问题。那些豺狼虎豹可不是普通百姓能够抵抗的。不过你们放心,等有朝一日把倭寇的根源解决掉,到那时,海边就安全了,海禁也会打开的。”
  台州知府猛地抬起头,要解决倭寇的根源?是说倭国吗?
  这是要发生大事的节奏啊。
  “好了,我要问的就是这点事,既然没什么大事,那你就先去忙吧,”朱楩把台州知府打发走了,随后他也起身,往后院走去。
  徐妙锦和汤欣乘坐马车先一步到了后院,并且已经把随行的东西都收拾妥当了,此时正蹲在一口木箱子跟前,满脸好奇的样子。
  朱楩进来时就看到了这一幕,不禁好笑的说道:“想看就打开呗,又没有外人。”
  汤欣已经不属于外人了?
  那正是用来存放十二把机枪的箱子,里面还放着干草做减震效果,防止磕了碰了,以及避免潮气腐蚀枪械的零件。
  这可都是宝贝,而且如果哪里损失了,只能换不能修,很麻烦。
  之前在定海县,汤欣见识了这些神秘武器的厉害,只是一直没有机会问个清楚,如今再次瞧见,终于忍不住内心的好奇,问道:“这里面的火器到底是怎么回事?我也见识过火铳与神机箭,却从未见过有哪种火器有这种威力。”
  汤欣可不是普通人家的大小姐,作为武将出身的家庭,还是汤和的女儿,哪怕没玩过如今的火器,那也是见识过的。
  可是区区火铳或者神机箭,哪能跟这种现代化武器相比。
  一分钟几千发子弹的射速,还有可怕的有效范围,这种级别的杀伤力,在这个时代可以说是无敌的。
  朱楩来到木箱的边上,主动打开箱子,取出一把机枪托在手中。
  连朱元璋之前都被深深的震撼了,光是见识到朱楩手中掌握的这批秘密武器,就已经明白,朱允炆如何跟他十八叔斗?根本打不过。
  朱楩也跟朱元璋透过底,说这些武器来历神秘,根本不是当前时代可以制造或仿制出来的,否则朱元璋都想大批量生产,好一举扫平周围各国了。
  不是朱楩争霸天下,而是朱元璋来做?
  老朱的野心也很大呢。
  可惜了,别说现在的工业技术了,哪怕到了工业化时代,也要拥有近现代化工业才能生产出来这么精密的武器。
  这些都得慢慢来,不能着急。
  朱楩还让近卫拿出一箱子弹,取出一条子弹链挂在子弹入口,接着对汤欣招了招手。
  汤欣已经猜到他的用意,一脸期待的走了过来。
  朱楩先把枪交给汤欣。
  以汤欣的武力,拿起一把机枪还是没问题的。
  只是朱楩伸手扳着汤欣的肩膀让她背对着自己,更是毫不犹豫的伸手搂了上去。
  “呀,”汤欣低呼一声,冷不丁被朱楩抱了个满怀,哪能受得住,俏脸当时就红透了,还想挣脱出去。
  朱楩心里暗笑一声,嘴里则说道:“别动,你知道这东西的威力有多可怕,别误伤了自己人。”
  汤欣不敢动了,嘴里说道:“你快松开我,成什么样子?”
  朱楩却不紧不慢的说道:“放心,我不是要占你便宜,来,我教你怎么开枪。”
  (本章完)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