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2章 北方大街老街

  第422章北方大街老街
  一场浩大的排查工作据此展开。
  案子虽然是省厅重案组接手,但实际发生在天州市,这边的公安局责无旁贷,这种浩大的排查工作肯定是以天州市市公安局的力量为基础。
  开始之前,李东林在做动员会。
  “主要的排查力量,虽然是天州市公安局,但实际上你们几个人要负起责任。”
  “目前的情况来看,凶手早年应该在南山路住,后来搬到了北方大街,这次排查就以北方大街为主,要确保100%排查,不能有遗漏,尤其重视从南山路搬来北方大街的。”
  王松、宋明光等人都是这方面的老手,不用李东林交代也知道这次的排查是否成功,有可能会决定案件是否能够侦破。
  至于李东林要求的100%排查不能遗漏,做到这一点其实并不难。
  以当地派出所、居委会为基础,集中力量对一条街道的居民想要摸清楚居住人员,实际上并不难。
  居民就不用说了,邻里邻居的大家都会熟悉一些,流动性人口其实也比较好排查。
  流动人口无论是在北方大街租房还是工作,都要有房东或者是老板。
  有根就好找。
  尤其是以案发时间跨度超过10年来看,对方是流动人口的可能性不大。
  不仅不能是流动人口,对方还要有相对稳定的处理尸体的地点。
  要有肢解尸体的工具,不容易被人发现。
  租房干这种事……可能性不大。
  难的是,排查的精度问题。
  去年杭市发生了一起离奇命案,妻子半夜失踪,生不见人死不见尸。
  妻子失踪,丈夫自然是第一被怀疑对象,但是经过几轮的调查走访谈话询问,妻子的丈夫始终没有露出半点马脚。
  后来,在当地警方即便掌握了线索,但由于一直找不到死者尸体的情况下,也没办法就定性人就是丈夫杀的。
  直到警方在小区的生活污水转移化粪池里,打捞了几天几夜,弄到一点渣渣碎末,分析确定就是人体组织,结合死者家里在妻子案发后当晚用水量激增,才最终锁定了丈夫的作案嫌疑。
  从这个案子就能看出,对嫌疑人的排查,不是说查到了这个人,就能发现对方是凶手。
  谁也不会在脑门上刻着自己是杀人犯的字样。
  排查最难的是发现可疑线索。
  “另外……注意安全,对方杀了这么多人,可以说是穷凶极恶,有没有杀伤性武器,谁也不知道,必须提高警惕,绝对不能有人单独行动。”
  李东林经历过这样的事情,五年前,他曾经参与过一个部委督办的恶性案件。
  参与排查的地方民警,由于人手不足,原本最少两人一组的排查,拆分成了一人一组。
  其中一名民警在调查的时候就发现了嫌疑人,当时的警察其实也没有急功近利,并没有直接动手,想着回去搬援兵。
  结果对方好像已经知道自己已经暴露,在民警转身离开的时候,从后边偷袭,一菜刀就劈在了办案警察的脖子上。
  两人排查,这是血和命带来的教训。
  “放心,李处,我们几个都经历过,绝不会犯这样低级的错误。”
  不要说王松等人,就是里边最年轻,出外勤工作经验最少的陆川,现在都不会这么干。
  在非必要的情况下,一定不要抱着英雄主意的冲动想法,那样不仅害己更加害人。
  当然,世事无绝对,非必要的情况下,当然要保命,但是有些时候穿上了警察这身衣服,就不是说自己想能退一步就能退一步的。
  狭路相逢勇者胜,不少时候那就是一对一,你不上没人上。
  孙建国,天州市人民路派出的一名老民警,今年已经59岁,再有一个月零三天孙建国就退休了。
  北方大街就归属人民路派出所管理。
  “老孙,这个任务你就不要去了,还有一个来月就退休了,干点内勤算了,不要出外勤了。”
  天州市公安局人民路派出所有一个不成文的传统,距离退休不到三个月的老民警,全都不安排外勤任务。
  “陈所,我知道您是照顾我,可这不是所里边忙吗,人数掰不开了,这么大个案子参与一下问题不大,反正就一个排查没啥事。”
  陈江微微沉默,所里的这规定,不是他定的,而是上一任所长留下的规矩。
  至于为什么……
  人命留下的教训。
  十五年前,人民路派出所有两个老民警,一个距离退休剩两个半月,一个剩十天。
  当时也是有一个需要排查的案子,两人当年一组去调查,结果嫌疑人直接引爆锅炉房,一个人都没出来。
  而当时那两位民警,是人民路派出所成立以来就一直在的,可以说人民路派出所就是他们建设起来的。
  所里的年轻人,基本上都是他们带出来的。
  所以,人民路派出所当时的所长为了纪念他们两人,就留下了这么个不成文的规矩。
  孙建国显然看出了陈江的犹豫,这件事发生的时候,他当年就是众多的徒弟之一。
  “行了行了,我也不给你添麻烦,老街,我和二河去老街。”
  听到孙建国要求去老街,陈江脸色缓和。
  人民路老街其实是一条小巷子,早年人民路的雏形,整条人民路其实就是以老街为中心发展起来的,北方大街是其中一条主要街道。
  由于基础设施一般,住在那里的都是人民路的老住户,总共也就三十来户人家,所里的人都认识。
  孙建国当年就从老街搬出来的,那里的人家没人比他更熟悉。
  二河全名叫张二河,是孙建国原来的邻居,人高马大的,现在是辅警,以前爱好散打,算是练家子,也是所里战斗力天花板。
  有他在,又是老街,肯定没事!
  “三叔,老街那边还用去?”
  在所里工作,其实没有辈分,年长的都叫哥,或者姐。
  唯有张二河和孙建国的关系不太一样,张二河的父亲和孙建国是光屁股发小,孙建国可以说是看着张二河长大的。
  后来张二河进所里当辅警,还是孙建国推荐的。
  这也不是什么秘密,所里的人都知道,张二河就称呼孙建国三叔。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