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5章 房遗爱的爱情

  我叫房俊,字遗爱。
  我爹是当朝中书令,朝廷宰相。
  我是次子,上面有个大哥,房遗直。
  我爹协助陛下登基,被封为邢国公,这个爵位,以后就是我大哥承继。
  我这个次子,可能会分点家产,混吃等死过一辈子。
  不会大富大贵,也不会穷困潦倒。
  所以我也没了动力,没了期盼。
  怎么混都是一辈子,那就吃喝玩乐呗,还潇洒自在。
  所以我经常去平康坊,陪那些小姐姐小妹妹们聊聊天,慰藉一下她们孤寂的心灵。
  我在那里喝喝酒、听听曲,偶尔和她们探讨一下生命的奥义。
  和我在一起的,大多数都是差不多的少年。
  比如尉迟宝琪,程处亮,李德奖、杜荷等,都是家里的嫡次子。
  我们就是一群长安城里的次等二代,纨绔子弟。
  那一天我和一帮兄弟去城外游玩,因为出来的晚了,着急追赶他们,我骑马的速度比较快。
  没想到,在城门口,出马祸了。
  我的马撞到了人家拉着车的马。
  出了马祸,我就仗着我爹是宰相,咱有后台,怕啥?
  所以我骂了几句。
  没想到,马车里竟然钻出一个十五六岁的少女,把我一顿怼。
  这家伙把我气的。
  我要不看你长得还行,活泼可爱的,我非得……
  我又骂了几句,因为还有事,就追赶兄弟们去了。
  可是这个事被御史台的那些御史知道了,这些嘴炮无敌强者,在朝堂上把我爹弹劾了。
  要不是我爹对皇帝忠心耿耿,陛下和稀泥,搞不好就要被贬官了。
  我爹回家后,拿着鸡蛋粗的棍子,在我身上练了一套“打狗棍法”。
  并且还关了我的禁闭,让我一个月不许出门,在家读书。
  我哪是读书的料啊?
  那些书,我一看就困,我不爱读书。
  没想到,刚过了几天,我爹把我放出来了。
  可是,和淳于朗家的女儿结亲是什么意思?
  后来我爹跟我说了,淳于朗,莱州刺史,我撞到的就是人家女儿的马车。
  所以,出了马祸,就要娶了她吗?
  那如果以后男的娶不上妻子,是不是撞个女人,就可以娶她为妻了?
  没这个道理嘛。
  我本来打算反抗的,可是父为子纲,我不敢,不然人家说我不孝,我就别活了。
  无奈之下,只好听从安排,去给他家里送聘礼。
  没想到,再次见到了她,竟然会有一种怦然心动的感觉。
  难不成,我的爱情来了吗?
  ……
  ……
  我姓淳于,我叫淳于紫樱。
  我伯父淳于难 ,登州刺史,晋国公。
  我爹淳于朗,莱州刺史,燕国公。
  今年是贞观元年,陛下命我伯父和我爹到长安任职。
  所以我们从登州莱州,千里迢迢的一路向西,经过了一个多月的时间,才来到京城长安。
  还没来得及看看都城的繁华盛景,刚进来城门,就被人把我的马车撞了。
  这人撞了我的马,不但不赔礼道歉,竟然还敢辱骂我们。
  我可是自幼被家里人宠爱着长大的,这种人我能惯着他?
  我当时就出来和他对骂起来。
  过了一阵,他可能是骂不过我,自己出城跑了。
  可是听说这事被御史台的人知道了,在朝堂上弹劾了他爹。
  我也是后来才知道,原来那个人,是当朝中书令、邢国公房玄龄的儿子。
  我晕死,我竟然骂了宰相的儿子?
  我爹也有点担心了。
  房玄龄啊,这可是正儿八经的皇帝的心腹。
  因为这件事,他被人弹劾,万一他要记仇可怎么办?
  正当我们担忧的时候,来了个姓杜的,杜如晦,听我爹说也是个宰相。
  一开始我爹还不知道原因,没想到,这老头竟然是过来询问我有没有婚配的。
  他的意思,是让房玄龄的儿子,那个撞了我又和我对骂的那个家伙,和我成亲?
  要不要这么搞笑?
  可是,我爹,他竟然同意了。
  他,同意了!
  你说,我能咋办?
  父母之命、媒妁之言,我也反抗不了啊。
  经过了几次三番,该送聘礼来了。
  这次,那个家伙会过来看我吧?
  丫鬟过来禀报,那个叫房遗爱的年轻人来了,正在和我爹说话。
  丫鬟又来禀报,他们还在聊天。
  丫鬟再来禀报,我爹让他过来和我说说话。
  什么意思?
  我要和他见面了吗?
  我是继续和他对骂,还是先以理服人,要么咱……
  咦?
  这个家伙,这个家伙这么一看,挺魁梧的,仔细看看,还有那么点硬朗帅气的吗。
  这样看来,或许和他在一起,也不算什么坏事?
  ……
  ……
  繁忙的夏收结束了,关中今年虽然大旱,有了翻车筒车,竟然还获得了一个丰收年。
  听说,发行的一百万国债,已经快要花完了,路还没修完。
  长安到洛阳,已经通行了,道路平坦,商旅行人很多。
  这条路,不但方便了商旅行人,也加强了朝廷对东都的控制,并且辐射河北道、河南道、淮南道、江南道等。
  剩下的两条路,一条修到了秦州,一条修到了绥州。
  至少还有一多半的距离。
  可是就这一少半路,就大大减少了运往西北和北方边境的粮草损耗。
  经过朝廷再三讨论,再次增发了八十万贯国债,到时候再加上省下来的钱粮,应该足以修好这两条路了。
  这段时间,百姓对于朝廷非常信任,都相信到期后这个钱肯定会拿回来。
  而商人对于修路非常支持,他们已经尝到了长安到洛阳的道路修通后的便利。
  八十万国债,不到三天就销售一空。
  就连孟南柯也只抢到了五万贯三年期国债。
  眼看着就要进七月了,世家的人过来了一趟,说是河源郡西海郡那边的棉花已经开始开花了,估计再有半个月就会成熟。
  看来,要派人去那边建个作坊,生产棉衣棉被了。
  和秦思瑶商议一番,最后决定派出秦东过去主持这件事。
  现在秦东名义上是管家,可是在孟府,身份却有点尴尬。
  内院之事有谭卓远,对外有田林。
  他平时只能在秦思瑶陪嫁的那个庄园管着带过来的几十个人,根本参与不进去孟府的管理。
  所以这次,刚好有个机会,就把他派到那边主管此事。
  为了避免秦东心里想不通,以为是把他发配了,孟南柯还专门把他叫到府里,跟他详细商谈了很长时间。
  秦东明白了棉衣棉被对大唐百姓和军队的重要性,连连表示,自己一定会认真完成家主的任务。
  随后秦东带着五个亲卫,五十个家兵,五百个奴隶,前往河源郡。
  走的时候带了很多粮食和棉麻布、葛布,还有少量绢布、丝绸。
  衣食住行,人生四大事。
  住,他建了砖瓦窑和水泥窑、石灰窑,让人逐步开始住砖瓦房。
  食,他拿出曲辕犁,拿出土豆,利用人们好奇心让他们堆肥,解决食物短缺困扰。
  行,他提出发行道路建设国债,修水泥路。
  现在,孟南柯开始解决衣。
  吃饱穿暖有得住,老百姓最基本的,也是他们最渴望的——要求。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