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4章 大明武德丰沛啊
“龙州侯呈报,高丽派五万兵马,援助北元!”
听汤和说完。
在场官员虽不至于面露惶恐,但多少也有几分担忧之色。
毕竟眼下北元实力依旧强劲。
加之高丽派兵五万,自然不容小觑。
有些可笑的是。
北元那边还有不少贵族,一直嚷嚷着将‘南下光复’定为国策。
可实际上,中原大地本就不是他们的祖地。
光复二字就更是笑谈。
他们一心想要重新占据中原。
无非是见识过了中原辽阔,江南温润。
因此便再难忍受大漠风雪的苦寒罢了。
和历代中原王朝所说的‘光复’不同。
北元那边提及的‘光复’二字,不是救天下万民于水火苛政。
他们想的,不过是再占中原。
好继续欺压百姓,获得无尽荣华罢了。
只不过。
此时。
和略有担忧的官员不同。
皇位前的老朱、朱标却是不同。
听到高丽派兵援助北元。
二人相互对视,虽是无言。
可眼中却是莫名的兴奋。
也是见这对父子就差当场笑出声了。
汤和心中轻笑一声,再次提醒道:
“陛下,太子,龙州侯呈报,高丽派遣五万兵马,援助北元!”
“好!”朱标心头振奋,直接脱口而出。
当看到自己说完,下方官员表情很是复杂的偷看自己。
朱标也意识到有些失态,随即冲老朱道:
“父皇,北平形势严峻,还请父皇亲自定夺。”
闻言。
老朱随意摆了摆手,将下旨的权利再次交给朱标。
毕竟老朱能看的出来,此时自家大儿子一脸兴奋。
跃跃欲试的样子,满是迫不及待。
他也自然不想扫了朱标的兴致。
也是见老朱将一切交给自己。
朱标收起脸上喜色,看向下方官员沉声道:
“龙州侯此次御敌护民,大功一件。”
“然此次北元来势汹汹,不容小觑。”
“传孤旨意,龙州侯坚守北平,不得出城迎战!”
此话一出。
下方那些官员愈发疑惑了起来。
方才朱标还是一脸兴奋,就如好战喜功的骁勇剽悍之人一般。
那是恨不得直接冲到前线,浴血厮杀的模样。
怎的一眨眼的功夫,朱标却又未战先怯了!
“启禀陛下!启禀太子殿下!”
兵部尚书王志出班说道。
“北元虽来势汹汹,可若我大明坚守北平,恐失先机。”
“况且此次高丽虽派兵,援助北元。”
“可我大明亦可一举扫平北元、收服高丽。”
“还请殿下增兵北元,派遣良将,援助龙州侯。”
看着虽是兵部尚书,却还是武人心性的王志。
朱标面色一沉,恨不得亲自下场,冲过去给这武夫两脚。
显着他了!
在场李善长、刘伯温、汤和,还有其他官员哪个不是人精?
谁不知道能趁此机会,彻底打垮高丽,将高丽并入大明版图!
眼下情形,轮的到他王志开口?
不过朱标也是清楚。
王志从濠州起便追随老朱,一路拼杀,甚至担任过右副元帅,击败过张士诚。
他定然不可能是胡惟庸的门生党羽,也不可能与胡惟庸沆瀣一气。
可正因如此,才更让朱标心头不爽!
给北平派兵遣将,那是板上钉钉的事,压根不用他王志开口。
而且最应该派往北平的将军。
自然是正留守京都,稍稍威慑胡惟庸的徐达。
朱标本想借选谁为将。
再次筛选一下,六部中有谁还是胡惟庸的党羽。
可这王志此时竟傻呵呵的直接出声,乱了他的计划。
“庭杖二十!”
听到朱标斥责,王志一头雾水。
憨憨模样,直接满是诧异的看向朱标。
也是等毛骧走到王志身旁时。
朱标微微叹了口气,再次看向下方官员。
“此次为北平派军,应选何人为帅!”
王志闻言,脸上诧异更甚。
既然朱标同意给北平派兵遣将,为何还要廷杖他?
“尚书大人,得罪了!”
见毛骧站在自己身旁,王志微微一愣。
随即便自己解下朝服。
趴在板子上,等着庭杖。
“砰~”
一声闷响发出。
王志顿感疑惑,竟直接回头看向毛骧。
这哪里是庭杖!
这力度都不如他家母老虎踹的重!
“尚书大人。”
见毛骧冲他微微挤眉,王志这才明白过来,当即悲声喊道:
“啊~”
也是看到王志那如此拙劣的演技,朱标脸上满是黑线。
但还是看向其他兵部官员,继续问道:
“北元来势汹汹,应当选何人为将!”
“启禀殿下,曹国公李文忠多次迎战北元,最为合适。”
“宋国公冯胜多胜少败,也可援助北平!”
“卫国公邓愈多年驻守边境,亦可弛兵增援!”
见被王志这么一搅和,兵部那些官员,以及其余朝臣无一人提及徐达。
朱标倒也不再多问,索性直接下令道:
“传令应天,魏国公徐达即日起率领中军,驰援北平。”
“传令中书,河北、山东、河南、山西四省存粮尽数运往北平。”
“廖永忠!”
“末将在!”
“孤命你前往渤海,集合战船,等北平军令抵达,进军高丽!”
“末将领命!”
白了眼下方还在假意哀嚎的王志。
朱标环顾群臣后,朗声道:
“此战先守,后定全局!”
“殿下英明!”
“殿下英明~”
在众人的高呼声中,朱标将目光看向老朱。
老朱随即微微摆手道:
“散朝!”
“汤和、王志留下。”
闻言,一众官员再次跪拜高呼,连忙离开中都正殿。
只因今日朝会,着实是让他们长了见识。
素来胡闹的燕王朱棣,今日突然爱民如子。
向来刚愎独断的老朱,竟有些犹豫不愿重开风闻奏事。
而历来谦逊温和的刘伯温,更是主张重开风闻奏事。
更让众人诧异的是。
素以温润君子形象示人的太子朱标,今日竟显得有些阴晴不定。
凌迟孙平等贪官倒也罢了。
竟主张重开风闻奏事。
甚至明明接纳了王志增兵北平的建议,却还当众廷杖了他。
总之今日种种。
着实让在场官员匪夷所思。
若是这朝会再继续下去,天知道还会发生什么稀奇古怪的事儿!
朝会散去。
老朱同朱标走在庭院。
见朱标还因王志多嘴,脸上依旧有些无奈。
老朱轻笑道:
“那王志就是个莽夫,你何必在意。”
“他作战还算是把好手!”
“爹,儿子不计较这个。”
朱标无奈叹了口气,继续道:
“两件事。”
“第一,我朝武德丰沛,文兴不足。”
“似王志这样的人,应在五军都督府担任统帅,不该任职兵部尚书。”
“所以开科取士,选取天下士子入朝,势在必行!”
“嗯。”
见朱标思维敏捷,窥一处而知全豹。
老朱很满意的点了点头。
“第二件事呢?”
“设立军校!”
“武将不该以鲁莽为荣。”
“儿臣虽不奢望所有武将如徐叔、汤伯一样,深谙朝堂之道。”
“但他们凡事也要多动动脑子。”
“再者,大明武将不能出现断层,开设军校,自然也能保证大明武德一直丰沛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