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卷 第七十七章 秦楚之战

  秦楚战场,形势出现了微妙的变化,项燕始终没派出大军阻击,李信巡查了洪河一线,基本上没有遇到什么抵抗,好像这里不是楚国的土地。
  这样的形势,让许多人看不懂。列国之中,北方列国不习水战,没有哪国懂得楚国的战法。楚国开国九百多年,比周朝建立的时间还久,荆楚之地,向来是楚国的战场。
  历史证明,楚人在这里繁衍生存,不是没有道理的。哪怕周朝统一中原,楚国也只是纳贡称臣,也没有被周王室侵吞一寸土地。对于中原人来说,北方以姬氏为主,南方以芈氏为雄。
  项燕军迟迟不动,这里面肯定有原因,但问题出在哪里,无论是嬴政、胡姬、魔算,还是鞠武、荆轲都不清楚。人们不禁怀念孟姜,如果孟姜站出来说话,以紫萱公主的才智,肯定能猜到项燕打的是什么主意。
  不管楚国有什么阴谋,李信自信,在绝对的实力面前,秦国必然能打败楚国。与蒙恬打了个招呼,在李信的带领下,秦军二十二万主力渡过洪河,向东挺进。
  洪河对岸,有着广阔的平原,只要进行野战,李信还真不怕什么。可渡过河,又前进了三十里,扎下营盘以后,项燕军依然没有动静。李信每天跑到项燕阵营前叫阵,项燕高挂免战牌,无论李信怎么叫骂,楚人就是不战,完全摆出一副长久消耗战的姿态。
  这样的情况,李信就急了,想要进攻寿春,就必须解决掉挡在面前的楚国主力军。如果绕过了项燕军,很有可能被人家包饺子,这可不是李信愿意看到的。
  白天不战,天天晚上被楚人散兵偷袭滋扰,秦军烦不胜烦。
  听到这样的战报,咸阳的众多智谋之士,同时大喊一声不好,全都来到嬴政的面前,劝嬴政让李信退到洪河北边,以免后勤被楚人截断。
  打仗打的就是后勤,项燕迟迟不动,肯定在打后勤的主意。秦国的后勤补给,里面有哪些后勤官,行走的路线,昌平君芈启非常清楚。嬴政自然明白这点,急忙传令出去,却没有一点消息反馈。
  嬴政、尉缭、蒙武、李斯等人着急,君王之令,李信哪怕有将在外军令有所不受,也要给出自己的意见。可李信居然联系不上了,咸阳只能联系到的蒙恬军。这说明了什么?说明秦国失去了对洪河对岸的消息。
  蒙恬也第一时间传回消息,就在李信渡过洪河三天以后,围绕洪河各条支流的河道,出现了大量的渔船。那些船都很小,但是数量太多,完全掐断了主力军与蒙恬军的联系。
  听到这个消息,尉缭急得团团转,言道:“北方人不习水战,那些河道上出现那么多渔船,我大秦根本派不出像样的战船对抗。后勤中断,项燕又不战,只要拖延几个月,李信军将不攻自破,我们还是小看了楚国战力。”
  “过河的只有主力军有二十二万,项燕军有三十五万,天时地利人和都不在我们这边,必须让李信尽快撤退。只要退到北岸,隔河相望,我方后援兵力就会跟上,楚国岂敢与我大秦拼消耗。”
  蒙武叹道:“兵力太少了,后勤补给跟不上,很可能引起哗变。切断洪河,没有后援,李信别说围困寿春,很可能被项燕反包围。”
  嬴政心里也很急,可战事进行到这一步,他已经不能再做什么了。这个时候,牧场的零羽传来消息,她已经派出金铜统领一百禁卫军,秘密偷渡洪水,务必让李信撤回来。
  嬴政、尉缭等人眼睛一亮,大军过不了河,但是以高手组成的小规模团队过河传令,还是能办到的。李信主力军那边的军粮起码还能坚持半个月,此事还有转机。
  可他们不知道,当金铜到了李信大帐,看到了情况又是另一番情景。所有秦军将领,全都耷拉着脑袋,士气极其低下。当金铜传完嬴政的军令,许多人都摇头叹息。
  李信憋闷地言道:“想要撤回,除非能开辟出一条稳定的河道,可这里有二十二万大军,都是不习水战的军中兄弟,如果楚人半渡而击,损失就太大了。没有完全的准备,本将不敢冒这个险。”
  金铜惊讶道:“李信大哥,项燕就在对面,难道你连楚人的兵力分布都不清楚吗?”
  李信坦诚地言道:“项燕军一直高挂免战牌,营盘扎的很结实,并且设置了大量的陷阱和土坑。十几天都是这样的情况,我们根本不知那里有多少人。派过去打探的斥候,只要深入敌营,就没有一个能回来。”
  身边一位偏将恼怒道:“更可气的还在后面,项燕天天晚上袭营,如果大军盲目的撤退,很可能被项燕大军追击。我们也曾诱敌几次,但是只有几千人的追击,发现不对,远远地就撤退,根本就不与我军作战。看对方的意思,就是不让我军渡河。”
  项燕的心思,所有人都明白了,李信想要将决战之地放在平原,他就会将决战之地放在洪河。如果双方都不妥协,那就只能这么拖着,大家都拼消耗得了。秦国国力虽然比楚国强,但是李信的主力军,可拖不了那么久,连一个月都拖不起。
  李信叹道:“金铜妹子,哥哥我老实交代,大王曾有嘱咐,秦楚之战,贵在速战速决,所以渡过洪河的主力军,我只携带了二十天的口粮。只要灭掉项燕的野战军,围困住寿春以后,后勤就会补上。”
  “可我们根本没想到,向来作战勇猛的项燕,居然不与我军决战,死死地把我咬在这里。现在是进也进不得,退也退不得,弄的我左右为难。”
  金铜倒吸了口凉气,已经过去了十几天,军中口粮只有五、六天,只仗还怎么打?这么多人过河,起码也需要一天一夜的时间,项燕肯定会在洪河上展开决战,水战恰恰是秦军最不擅长的,战之必败。
  所以李信根本不敢退,能坚持一天是一天,实在拖不住了,才会考虑撤军的想法。
  大帐外又传来厮杀声,所有秦军将领相视苦笑,项燕又来扰营了。秦军的任何举动,都会被人家看在眼里,那就更不敢轻易撤军了。
  其中一位将领咬牙道:“大将军,此次袭营的有一万多人,说明项燕每天都在增加兵力,就是让我军不能撤退。既然如此,一不做、二不休,我们大军全体出动,也去进攻项燕营盘。”
  又以为将领皱眉道:“这也太冒险了吧,就算攻破了阵营,也无法消灭楚军主力,对大局影响不大。”
  李信咬了咬牙,道:“那就连夜攻营,就算消灭不了楚军主力,只要抢占了项燕的营盘,不但能多杀些楚兵,对楚国进行消耗,还能抢夺粮草。总之不能再拖了,如果军中士兵知道口粮不够,很容易引起哗变。哪怕没什么效果,提提士气也是好事。”
  大帐里的人都点了点头,他们本来士气低落,如果再不打一仗,估计决战到来之时,也打不赢楚军。
  众人统一了意见,李信一声令下,二十二万秦军全体出动,连夜向项燕军营寨进发。面对这个形势,金铜也很无奈,战场形势瞬息万变,只能随机应变。自己带来的君令,李信根本无法执行,项燕明摆着一个坑让秦军跳,要将决战之地放在洪河,秦军哪能如他的意。
  秦军点起火把,浩浩荡荡地向敌营攻去。面对这股战力,那些扰营的楚兵全都做鸟兽散,吓得远远地逃离。秦军斥候们很快清理出一条道,再攻城车的几阵撞击下,营们被撞开,李信大军全体冲进了敌营,所遇的抵抗微乎其微。
  金铜在马上拉住了李信的手,担心道:“楚军兵力比我们多,怎么抵抗力这么小,这里面有炸。”
  李信咬牙道:“就算有炸,我也相信秦军的战力比楚人强,我们不能再拖了,起码要抢夺更多的粮草,才能进行后续的战事。”
  金铜也想不明白问题出现哪里,只能跟在李信的身边。
  再次进入,秦军主力全部到了营寨之中,不用李信吩咐,许多士兵去寻找项燕军的粮库。
  突然一位将领大声言道:“大将军,我们中计了,这是一座空营,楚国主力都不在这里。”
  此话刚说完,营寨周围出现无数火把,放眼望去,起码不下于四十万数量,将整个营盘团团围住。
  只听见一个爽朗的大笑声,道:“李信小儿,你中计了,明年的今天,就是你是死期。”
  项燕大手一挥,整个营寨火起,各种火箭射出,秦兵不断地倒下。李信疾呼大军冲去,却在无数的绊马索、铁钉、拦马桩阻挡,根本冲不出去。
  在大火之中,众多秦兵挤在一起,被活少烧的东逃西窜,死伤无数。
  几位副将带着身边的嫡系军,以性命的代价,总算冲开了一条道,掩护着李信冲了出去。却又不断的被楚军追杀,好似整个平原,都是楚兵,秦国的旗帜再也看不到多少。
  秦军一路逃到了洪河前,李信也管不了那么多,派出三万兵力阻挡楚军,余下的人全部利用来时的船只渡河。在河中央,出现无数的渔船,不断地凿穿船底,许多秦兵被淹死在河中。
  项燕军渡过洪河,依然在追击,追击到棠溪,李信调出剩余的部队,被项燕击败。李信与蒙恬军汇合,依然战败,加速了秦国的败亡。三昼夜的厮杀,秦军连日所筑营垒,都被楚军攻破,整整二十二万大军,能逃回的不足两万人。
  直到秦国后援兵力到来,才阻挡住项燕军的攻击,李信和蒙恬才能逃回秦国。等王贲接应到李信的时候,清点下伤亡数字,所有秦军将领都惊住了。
  都尉一级将领七人阵亡,三百禁卫军死伤大半,甚至连金铜也中箭昏迷。没过一夜,也死在了军中,哀嚎一片。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