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9章 美利坚赫氏的新突破!南山碳纤维的
第609章 美利坚赫氏的新突破!南山碳纤维的威胁
美利坚赫氏公司,也就是HEXCEL,于1946年创建。
在华夏,赫氏的知名度是非常低的。
除了少部分专业人士,普通百姓基本上有一个算一个,全部都没有听说过这家公司。
毕竟人家不像是可口可乐,也不像是麦当劳,生产的东西都是直接面对广大消费者的。
但是人家的实力绝对是不容小觑的。
它是领先的高级复合材料公司,开发、制造和销售轻质、高性能结构材料,包括碳纤维、特种增强材料、预浸料和其他纤维增强材料、基质材料、蜂窝、粘合剂等。
这些材料主要应用于商业航空航天、宇航、国防和工业市场。
产品的终端应用包括商业和军事飞机、空间运载火箭和卫星、风力涡轮机叶片、汽车以及娱乐产品等工业应用。
这么说可能还是比较抽象,具体举几个例子大家就有感觉了。
赫氏的碳纤维材料于 1953年首次应用于第一架复合材料制造的轰炸机与战斗机。
之后,赫氏在军品业务基础上不断发展民品材料,空客及波音主要机型均采用了赫氏碳纤维复合材料。
此外,赫氏也相继参与了阿波罗登月、哥伦比亚航天飞机制造等多项美利坚的重要航天探索计划。
空客的A380,赫氏是主要的供应商。
波音的787、747等飞机,赫氏也是主要的供应商。
至于美利坚的各种军用飞机和火箭,上面的碳纤维材料几乎都是赫氏供应的。
这么一家企业,实力绝对是不容小觑的。
针对这个对手,南山碳纤维肯定是随时都要关注它的动静。
“曹总,赫氏这一次正式对外宣布成功研发出IM10碳纤维,并同步实现工业化生产,一口气新增了IM8、IM9和IM10三款型号的高端碳纤维给用户选择。”
“按照它们公布的参数,IM10材料可视为中模量碳纤维的最新突破,在提供最高的抗拉强度的同时,又在所有其他性能,比如如剪切强度等方面保持均衡,从而使客户的设计师在强度和刚度的临界应用中达到较高的安全边际。”
“IM10的这些性能,完全可以满足下一代商用飞机主结构、发动机叶片、直升机叶片、火箭、高性能汽车等的需求。”
“这个材料,基本上跟我们现在两次的T1100保持了相同水平,但是在均衡性能方面比我们要强大一些。”
“毕竟他们在各种军用材料方面有着丰厚的经验积累,知道如何保持更好的均衡性。”
曾建英亲自给曹阳汇报着赫氏的情况。
东瀛的东丽和美利坚的赫氏,那是南山碳纤维在全球最大的竞争对手。
虽然南山碳纤维率先两次T1100,但是相关的技术一直都是处于藏着掖着,没有大规模的对外宣传,更加没有对外进行出口。
所以大家还是认为T800是国际上先进的材料,如今美利坚赫氏突破了T800的参数,顺利的开发并量产出了IM10碳纤维,对整个碳纤维行业来说,绝对是一个重磅消息。
“赫氏的底蕴还是比较深厚的,居然比东丽都还要早实现IM10的量产。”
“不过我们也不用担心,IM10的性能就算是比我们的T1100先进,也先进不到哪里去,大家还是属于同一个级别的存在。”
“下一步我们主要是在碳纤维复合材料方面下功夫,这才是最具实用化的发展方向。”
对于赫氏能够搞出IM10,曹阳是一点也不奇怪的。
人家可是代表了美利坚在碳纤维行业的最高水平,几十年前就将碳纤维材料用在了各种飞机上面。
南山碳纤维研发出T1100的信息虽然没有大规模的对外宣传,但是赫氏肯定是或多或少打听到了消息。
这种情况下,一方面证明了T1100这个级别的碳纤维是可以研发出来的。
另外一方面也给赫氏无形之中施加了不小的压力。
所以能够在较短的时间内突破IM10的碳纤维技术,也不算多么奇怪的事情。
赫氏最主要的市场就是美利坚的航空航天等军事用途,这方面的市场就算是赫氏没有技术突破,也是没有南山碳纤维什么份的。
何况南山碳纤维的T1100也没有被批准对外出口呢。
“那倒也是,碳纤维复合材料的研发还有非常多的方向需要努力。”
“如何将我们的T1100和T800碳纤维的威力充分的发挥出来,主要就靠复合材料技术了。”
“不过,我们是不是需要同步加快一下T1200碳纤维的研发,让我们一直保持技术上的领先呢?”
曾建英肯定是不甘心世界碳纤维技术第一的位置被美利坚赫氏给抢走。
南山碳纤维才是最先开发出T1100材料的厂家,比美利坚赫氏早了一年多量产。
而T1100材料顺利量产之后,在南山碳纤维内部,针对T1200材料的研发已经开始。
历史上,东瀛东丽到了2023年才顺利的开发出T1200碳纤维。
说明在T1100和T1200之间,还是有不小的技术门槛需要突破。
按照原本的计划,南山碳纤维将在2015年前后完成T1200的商业化生产就可以了。
留给南山碳纤维的时间还是很充足的。
但是现在曾建英觉得这个计划需要修改了。
南山碳纤维需要保持自己世界第一的位置。
哪怕是这个世界第一是没有办法对外宣传的,至少公司内部的核心人员要坚信自己才是真正的世界第一。
这是非常重要的一件事情。
对此,曹阳自然不会阻拦,甚至在关键时刻还会帮忙一把,让南山碳纤维顺利的生产出T1200超高性能的碳纤维。
到时候不管是用在哪个地方,都能起到非常巨大的作用。
“这个具体的工作你来安排就行了。”
“碳纤维复合材料和新的T1200碳纤维的研究工作,可以同步展开。”
“我们现在每年售卖碳纤维的利润,足以支撑这些高强度的研发。”
“甚至航空航天上使用的蜂窝状夹板,也可以深入的展开研究一下。”
“那样可以进一步的削减重量,并同步达到降低噪音的目的。”
曹阳的这个回答,让曾建英底气十足。
南山碳纤维已经是一个大型的高科技企业,每年的营业额达到了一百多亿人民币,并且还在不断的增加。
今年大概率可以超过200亿人民币。
最关键的是他们的利润率很高。
所以哪怕是在不断的保持较高研发费用投入和新增工厂的同时,也都还能维持一个很不错的收益。
这是国内许多企业都做不到的。
……
美利坚赫氏的动作,不仅引起了南山碳纤维的重视,曾经的碳纤维世界老大东瀛东丽公司,此时的反应更加强烈。
“社长,美利坚赫氏正式对外官宣IM10碳纤维的量产,这种材料的性能跟我们设定的T1100的性能基本上是相当的。”
“之前我们得到一些消息,华夏那边南山碳纤维很可能也在T1100碳纤维上有了突破,至少在实验室状态肯定是已经生产出来,甚至已经小规模的量产。”
“这么一来,全球就已经有两家企业在碳纤维技术方面领先我们了。”
作为东丽的销售部长,近藤太郎此时的心情是非常焦急的。
公司在业界的地位下滑,直接的反应就是产品的销售会变得更加困难,销售部的压力在变大。
这肯定不是他希望看到的局面。
“华夏那边的南山碳纤维不是已经被美利坚制裁,不允许对外出售碳纤维材料吗?”
“并且他们的T1100虽然已经取得了突破,但是一直都没有对外销售,也没有公布相关的性能,大概率只是处于小规模量产的状态。”
佐贺奴的心情其实也很差。
不过这个时候他肯定不能表现的太过于焦急,要不然下面的人就会乱了分寸。
东丽最近一年的局面其实已经有所改善。
主要的原因就是南山碳纤维的产品被限制出口,让一些国际上的厂家只能被动的去继续找东丽购买T800和T700的碳纤维。
其实按照佐贺奴的想法,应该把华夏的光威集团也给纳入到制裁,因为出口碳纤维重量最多的其实是光威集团。
他们的T300和T400碳纤维已经大规模的量产,不仅供应华夏市场,还对外出口。
这导致T300和T400碳纤维的价格都直接腰斩了。
也就是光威集团生产不了T800和T700的材料,让东丽还能继续过一段时间的好日子。
“虽然南山碳纤维的产品被限制出口了,但是他们的技术如果真的顺利突破了T1100,那么很可能就会把T700及其以下的技术转让给其他的华夏厂家。”
“到时候在国际市场上,我们除了T800的碳纤维,基本上就没有产品能够保持竞争力了。”
“甚至就是T800碳纤维,也不一定就是我们能够一直占据最大的民用市场。”
近藤太郎觉得自己有必要让佐贺奴知道东丽在销售市场上面临的困难。
跟美利坚赫氏不同,东丽的产品大部分还是供应给民用市场。
这一块市场对价格的敏感性更强,竞争也更加的激烈。
像是高端的碳纤维鱼竿,现在的份额就被光威集团给占据了大部分。
东丽的客户的市场份额下降了,需要从东丽购买的碳纤维的量,自然也会出现下滑。
“我们跟三菱集团那边沟通一下,希望他们能够支援一下我们。”
“要不然到时候他们生产的军工产品就没有办法用上世界最先进的碳纤维材料,对整个东瀛来说都是一种损失。”
关键时刻,佐贺奴准备找人给东丽的研发买单。
不过,情况是不是能够一直顺着他的想法发展,那就是另外一回事了。
<div class="contentadv"> “社长,我们有没有可能找人想办法从南山碳纤维或者美利坚赫氏那边搞到一些技术资料?”
“哪怕是一个大概,估计对研发那边也是有很大的促进作用。”
“我们在碳纤维的研究上面是积累了很丰富的经验的,只要有一些资料作为参考,很快就能研发出T1100碳纤维。”
近藤太郎提出了一个比较擦边的建议。
东丽内部有没有人在做这样子的事情呢?
答案绝对是肯定的!
但是有些事情可以做,不能说。
所以知道这些信息的人是非常少的。
近藤太郎作为销售部部长,经常需要接触客户,一定程度上也是承担了信息收集的任务。
所以他是知道一些情况的。
“恐怕没有那么容易。”
“赫氏主要供应的客户都是美利坚的军工企业,我们要是安排人去打听消息,一不小心就会把事情搞大,性质变样。”
“至于南山碳纤维,你又不是没有尝试过,对方那边的防守比我们想象的要严格很多。”
“甚至我觉得南山碳纤维名义上是南山集团的下属企业,实际上很可能都是被华夏的特殊部门给接管了。”
佐贺奴的这个回答,让近藤太郎没有办法反驳。
不管这话是对是错,都没有办法深究。
“T1100碳纤维虽然很先进,但是不管是哪家公司都不会轻易的对外售卖相关的产品。”
“所以挣钱走量的产品还是T800及其以下的型号。”
“我们要保持充足的竞争力,就需要进一步的降低成本。”
“社长,要不我们干脆就在华夏或者东南亚找一个地方修建一座碳纤维工厂,把成本降低下来,跟南山碳纤维去抢占市场?”
一个方向走不通,近藤太郎果断的提出了另外一个方向。
不过,佐贺奴却是有点信心不足的说道:“比降成本,我们比得过华夏企业吗?”
“今天我们敢降价一万,他们就敢降价两万。”
“最终倒是把我们给逼上了绝路。”
“依我看,还是得想办法联合一些公司,限制华夏企业出口碳纤维产品才行。”
“他们这种扰乱市场的行为,我相信赫氏和其他一些国际同行,肯定也是非常不高兴的。”
佐贺奴这么一说,近藤太郎连连点头。
这一招,他喜欢啊。
要是真的能够把华夏的碳纤维产品都给禁了,那就最好了。
当然了,这个世界显然不是围绕着东丽来旋转。
……
“陈总,碳纤维市场现在是风起云涌,各个企业都动作频繁,我觉得是不是可以跟南山集团沟通一下,升级一下我们的合资工厂的技术水平?”
作为光威集团销售部部长,陈清详自然也是注意到了美利坚赫氏的动作。
在他们内部,有人每天专门负责收集美利坚赫氏、东瀛东丽、三菱化学、东瀛东邦化学、德意志西格里等国际碳纤维巨头的动静。
经过了几年的努力,光威集团在碳纤维产品和碳纤维材料方面的市场占有率都有了明显的提高。
单看碳纤维的产能,光威集团已经不比东丽要低,甚至可以跟南山碳纤维相提并论。
特别是T300和T400碳纤维,是光威集团主打的产品,不仅给自己的工厂提供原材料,也对外出口。
甚至在光威集团和南山碳纤维之间已经形成了一种默契,那就是光威集团做出口业务,南山碳纤维满足国内客户的需求。
特别是T700和T800碳纤维的需求方面,国内客户都是南山碳纤维来供应的。
针对这个局面,陈清详也是有一些想法的。
“提升技术水平?”
“现在我们已经能够生产T400碳纤维了,要是继续提升,下个用的量最大的就是T700产品了。”
“这是南山碳纤维最主要的利润来源,恐怕不会轻易的让给我们的合资工厂来生产。”
陈梁倒是没有眼前的成功冲昏了头脑。
光威集团要是自己能够不断的突破更加高端的碳纤维技术,那自然让人无话可说。
但是一直找南山集团要技术的话,那肯定是说不过去的。
甚至会影响双方的合作。
“但是美利坚赫氏那边连M10碳纤维都已经量产了,T700这种碳纤维的门槛,相对来说就没有那么高了吧?”
陈清详这话刚说完,陈梁立马就反驳道:“也就是这几年南山碳纤维打破了国际巨头的垄断,彻底的改写了国内的碳纤维市场,要不然你以为T700是什么大路货,到处都有的吗?”
“除了美利坚赫氏和东瀛东丽,还有南山碳纤维,这个世界上还有几家能够大量供应T700碳纤维的?”
“就算是欧洲最强的碳纤维公司德意志西格里,他们的主打产品也还停留在T300和T400,T700只能小规模的生产,成本没有任何的优势。”
作为材料行业的贵族,碳纤维技术的门槛其实还是比较高的。
要不然不会那么多的国家都生产不出来。
“如果没有办法进行技术升级的话,那么我们是不是可以跟南山碳纤维沟通一下,让他们放开T800碳纤维的销售?”
“这样子我们使用T800碳纤维生产的鱼竿也好,高尔夫球杆也好,性能肯定比其他厂家的要好。”
既然没有办法提升自家工厂的材料性能,那就要想办法买到更好的材料。
之前南山碳纤维的T800虽然没有对外禁售,但是由于产能的原因,实际上光威集团基本上是没有机会买到T800的。
“这个倒是可以跟他们聊一聊。”
“美利坚赫氏的IM10都已经量产了,我估计南山碳纤维的T1100肯定也大规模的量产了。”
“到时候原本购买T800的大客户,估计就转去购买T1100了。”
“但是T800碳纤维又不能随便乱卖,正好可以考虑卖一部分给我们。”
陈良想了想,觉得这个方案是可行的。
有了南山集团这个合作伙伴,光威集团虽然还是需要继续研发碳纤维技术,但是肯定不会不计成本的去搞。
反倒是结合自己的产品需求,有针对性的做一些改善,可能是更加适合的。
很快的,他们的这些诉求,自然也就到了曹阳那边。
毕竟T800这种特殊碳纤维,哪怕是曾建英这个总经理也是不敢随便做主的。
“美利坚赫氏搞出来了IM10,我估计今后国际市场上T800碳纤维就没有那么的敏感了。”
“当然了,这中间肯定是需要一个时间过渡,想要随便买到这种材料,肯定是不可能的。”
“毕竟美利坚也生怕这种材料被一些他的敌对国家给利用了。”
“一片混乱对我们来说,也不见得是好事。”
对外销售T800碳纤维,曹阳肯定是没有意见的。
去年刚刚新修建了一座T800碳纤维的工厂,现在产量已经不比之前。
华夏的航空航天产业虽然发展很快,但是对于碳纤维的需求量,其实也没有那么多。
毕竟下饺子一样生产军舰,放风筝一样生产飞机的年代,还是需要再过几年。
那个时候南山碳纤维的产能,又不是现在可以比了。
“那倒也是,能够生产T800碳纤维的国家就那么几家,就是想要乱其实也有点困难。”
“不管是美利坚还是我们华夏,自然都是不希望它乱起来的。”
曾建英很清楚T800碳纤维的主要用途。
这要是乱了,对南山集团也好,对华夏也好,都不是好事。
“光威那边想要提升一下他们产品的性能,让钓鱼竿和高尔夫球杆能够彻底的抢占市场,我觉得卖给他们一批T800碳纤维也是没有问题的。”
“这种东西又没有办法二次利用,单靠成品也是没有办法研究出来如何生产。”
“正好趁着我们准备扩大T1100产能的时候,同步扩大T800碳纤维的市场需求,为今后全面提升产品技术等级做准备。”
“不过,这一次美利坚赫氏那么高调的发布IM10,仿佛全球的碳纤维市场又回到了十年前他们几家垄断的状态一样。”
“我们也得想办法让他们感受到现在的市场已经不是他们说了算了。”
“军用产品的市场,我们说了不算。”
“但是民用产品的市场,我们还是可以影响的。”
“只要把市场上使用碳纤维作为原材料的厂家都给挤兑的活不下去,那么碳纤维市场的供需情况,最终就算是掌握在了我们的手中。”
“到时候让他们看看,到底是谁会给谁带来发展的威胁。”
曹阳可不是骂不还口,打不还手的人。
特别是在碳纤维市场,他是希望大干一番的。
“曹总,您的意思是……”
曾建英颇为期待的看着曹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