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7章 纯元境
在路上,顾云裳回忆着从苏畅记忆中得到的消息,通过对苏畅的搜魂,她也更多地了解了一些北荒的情况。
这让她发现了一个惊奇的状况,那就是,现在的北荒,几乎罕有罡煞境的修士,这是因为元府境大圆满的修士,都走上了另外一条道路,踏入另一种境界,纯元境。
其实在东域,也有关于纯元境修士的记载,不过纯元境并不是多么强大的一种境界,事实上它远不如罡煞境,在东域,它被称为伪罡煞境。
元府境大圆满的修士,吸纳天地中的天罡地煞之气于元府之中,自身与天地交合,战力大涨,且因为与天地交合,对武道意境的悟性也会进一步提升。
一些悟性极高却非灵体亦非神兽血脉的人类与妖兽,在此境界就有希望开始领悟天地意境。
而金丹境则是元府中天罡地煞之气阴阳交泰,元府也同时压缩,步入金丹大道,为人仙至境,悟性再一次提升。
纯元境则不同,它单纯的吸纳更多的天地灵气与真元融合,来完成突破,其原理是广泛存在的天地灵气本身也是罡煞之气的结合,所有罡煞之气,都是由天地灵气长时间孕育而生。
但是天地灵气蕴含的罡煞之气太弱小了,远不如真正的罡煞之气纯粹与强大,也不会诞生罡煞神通,这导致纯元境远远不及罡煞境,且在天地交合与悟性提升方面也远远无法比肩真正的罡煞境。
而且纯元境是无法踏入金丹境的,它的下一步是单纯压缩元府而晋升的元丹境,实力与金丹境天差地别,元丹境也无法更进一步成为元神地仙,武道之路自此而终。
顾云裳对北荒纯元之道兴盛的状况十分奇怪,因为纯元境的孱弱,在东域几乎无人踏入此道,而苏畅的记忆里对此也不甚了解,只是将元府境后是纯元境当成常理。
她忍不住向身旁的黄秋雁问道:“我与世隔绝许久,如今出关却发现一件事,为什么北荒的武者,都选择了成为潜力低下的纯元境呢?”
黄秋雁惊奇地看向了顾云裳,如果不是身中锁心咒,顾云裳感觉“傻子”二字都要从她眼里射出来了。
黄秋雁用极度无奈的语气说道:“我的主人,成为罡煞境修士,需要天罡地煞之气,可天罡地煞之气皆是天地至宝,举世罕有。”
“曾有很多元府境大圆满想要踏入罡煞境,可他直到寿元将尽,也未能寻得一种罡煞之气,这是四百年前很多元府境大圆满最绝望的一步。”
“直到四百年前,北荒大帝一统天下,向世人传授了纯元密录,使得突破纯元境的难度和花费时间大幅降低,许多元府境大圆满,都选择了踏入纯元境。”
顾云裳此时恍然大悟,她知道了为什么自己的师尊曾说,北荒的金丹境少得可怜,因为在北荒这块贫瘠之地,罡煞之气简直如同沙漠里捡金粒一般。
而纯元境虽然各方面不如罡煞境,但它有一点是好的,纯元境修士的寿元与罡煞境相差无几,且困于元府境大圆满许久的修士,也有了新的道路。
还有这纯元密录……,记得四百年前,正是北荒大帝深入北荒冥山并返回的时间,莫非纯元密录便是从中得来?
黄秋雁看着认真思考的顾云裳,忍不住担心道:“主人,你不会想去踏入罡煞境吧?唉,我听说,只有神晋王朝的少数修士,才踏入这一步,但那些人都是有无数机缘加身的。”
“还是纯元境好,不仅不用撞大运去找罡煞之气,而且突破元丹不需要经历传说中的小心魔劫,难度要低得多。”
“且突破元丹境后,寿元也能达到六百载,与金丹境无异。”
“哦?还有这等好事?”顾云裳惊讶道,小心魔劫让多少修武者闻风丧胆,谈之色变,元丹境却无需经历,这一点十分诱人。
黄秋雁趁热打铁道:“是啊是啊,而且主人你寿元将近,还是选择纯元之道比较好!”
“啥?我寿元将近,你从哪里听说的?”顾云裳满脸问号道。
黄秋雁支支吾吾道:“呃,其实,是临走前,那个阿兰告诉我说,您其实寿元将近,已是一个老太婆,靠邪功才维持青春永驻……啊,不,主人您永远十七岁,别这么看我!”
顾云裳肺都要气炸了,她怒道:“大婶,你说我练邪功也就算了,怎么偷偷说我是老太婆呢?你好歹是个郡主,你不会信这种鬼话吧?”
“信……不信!”黄秋雁其实真的信了,因为顾云裳战力太强,至少元府境大圆满巅峰的实力,这怎么可能真如外表一般年轻?
在黄秋雁看来,自己这个主人就算不是老太婆,年龄也至少破百,以元府境来说,算是人到中年了,不可能还是少女。
顾云裳看着黄秋雁的样子,气得发抖,但正气宗已经到了,顾云裳冷哼一声道:“待会儿我再收拾你!”
顾云裳是带着黄秋雁从天上飞来的,能不借用任何外物在空中飞行,是元府境的象征,这让明面上只有两名元府境的正气宗不得不慎重以待,在看到顾云裳时,就有人出来迎接。
“在下正气宗二长老,尹自成,不知前辈是……”那老者是一个半步元府境,此时他对样貌绝美的顾云裳,不敢有一丝不敬。
因为宗内最强的宗主,不久前魂灯熄灭,这让整个正气宗上下缩起了头。
至于报仇,能杀死元府境上境的宗主,整个正气宗谁能报仇?不被人一盘端掉就不错了!
顾云裳看着那二长老,冷哼一声道:“瞎了你的眼,看不到我身边这位是谁吗?”
黄秋雁适时站了出来,扬起自己高傲的头颅,说道:“本郡主在此,尹长老,你真是好大的胆子,正气宗果然是要反我天水郡国吗?”
“啊?郡主殿下,这话从何说起啊!我正气宗一心向着神晋王朝,何时有过不臣之心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