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章 疑兵之计 秦池之战(二)
“世子英明——”
狼甲虽是义渠最为精锐的一支军队,但是他们也没有以少胜多,以区区两千人战胜大周一军的自信。
眼见着远处弥漫的烟尘越来越近,所有义渠狼甲都在暗自庆幸。
“多亏了世子呀,不然今日吾等皆要葬生于此!”
义渠军中的将帅与副将都齐齐称颂世子,让义渠世子的内心越发骄傲。
(注:戎狄君王和世子大多无名,在做世子的时候称世子,继承君主之位的时候称之为君)
“大夫,敌军退了,要不,咱们出城追击吧?”
秦池城头之上的副将盯着缓缓离去的义渠狼甲,眸光中浮现出了滔天的恨意。
狐丘夜的嘴角微微抽搐,随后却是摇头说道:“敌军退兵之时军容严整,我方援军远来疲惫,现在不是进军良机。”
副将还想要再劝,随后却是听到狐丘夜不容置疑的声音响起。
“随我去东门迎援军入城。”
副将也注意到了狐丘夜的态度,内心虽然不甘,但他还是抱拳应诺。
二人领着几个亲兵驾车赶到了城东,刚刚打开城门之时,却并没有瞧见秦邑的上万援军。
此时城东的城门之外,只有一卒百人的队伍,另外还有几名被狐丘夜亲自派遣出去的士兵。
这一卒援兵手中并没有握着刀剑,而是人手一根树枝在哪里卖力的扫地。
唯一的一辆战车后面,此时也绑着一大堆的树枝在那里来回拖动。
“这是…”
狐丘夜瞬间便反应过来。
“彩——”
一股敬佩之感油然而生,他的目光瞬间落到了车左秦寿的身上。
而此时的秦寿也已经注意到了被打开的城门,还有站在城门处看着自己的狐丘夜。
在看清了对方身上的铠甲之后,他当即从战车之上走了下来。
而就待他下车之时,狐丘夜也招呼了一声目瞪口呆的手下。
“拜见大夫。”
秦寿率先向着身份地位更加尊贵的狐丘夜拱手一拜。
而狐丘夜则是上下打量着他对面的秦寿,片刻后却是满脸惊叹的说道:“车左年岁比本大夫还要小上一些,却能够用出这般出彩的妙计,救我秦池于险境,当真是少年英雄啊!”
听得狐丘夜的褒奖,秦寿并没有因此而沾沾自喜,也没有因为被上官褒奖而感到惶恐不安。
他不卑不亢的拱手说道:“若非是大夫以少胜多,依靠着一千人便挡住了数千义渠精锐的进攻,今日,又哪里有卑职卖弄的机会!”
狐丘夜闻言先是一愣,随即哈哈大笑了两声,而后上前拉住秦寿的胳膊说道:“车左与我秦池有救命之恩,就不必如此客气的抬举狐丘了!来,快快随狐丘进城吧!”
“狐丘?”
秦寿听到了狐丘夜的自称,心神当即一凝。
对方的这个姓氏,与秦邑大夫可是相同。
想着自家与狐丘北的关系,他急忙小声开口向着狐丘夜问道:“敢问大夫与狐丘老将军是何关系?”
狐丘夜偏头看了他一眼,有些疑惑对方竟然不知道自己的身份。
对方身上披着虎皮披风一看就价值不菲,绝对不是普通人家的子嗣能够穿得起。
秦邑的贵族虽然不多,但是几个大的氏族应该也都对自己有过了解才对。
狐丘夜的心里虽然疑惑,但他还是笑着开口说道:“秦邑大夫正是家父。”
话音落下之时,又盯着秦寿问道:“还未请教车左尊姓大名?”
秦寿也没有隐瞒,而是大大方方的开口说道:“卑职秦寿,秦邑秦氏旁支之子!不敢在大夫面前称尊。”
狐丘夜微微一愣,却并没有松开秦寿的胳膊,反倒是继续夸耀了一句。
“子寿出身并不显赫,却能够想出这般奇妙的计策,当真是令狐丘汗颜!”
话音落下之时,又继续开口说道:“狐丘当设宴款待子寿,以谢子寿今日救命之恩。”
秦寿极为讶异的盯着拉着他胳膊的狐丘夜,没有想到对方竟然会对他予以尊称。
心底的好感大增,却并没有因此而失去理智,依旧十分客气的说道:“多谢大夫恩赐。”
狐丘夜没有再继续客套,而是直接拉着他进入城中上了自己的马车。
副将见状急忙前去招呼秦寿手下的士卒入城安置暂且不提。
且说秦寿被狐丘夜带回了自己的府邸,随后便马上命人安排宴会。
二人分宾落座之后,狐丘夜有些感叹的说道:“狐丘年少之时在昆吾随父亲与犬戎作战,家父便时常感叹说,贵族生来便能够享受优渥的生活,也能够得到名师的指点。
但若是论及勇武,却又要比那些平民子弟差上一些。
从小他便教育狐丘,莫要因为他人的出生而小看了天下英才。
之前狐丘还有些不信,今日见到子寿,方知家父所言不假呀!”
在听到了对方的话语之时,秦寿的脑海中浮现出了狐丘北的模样。
对方确实是如同狐丘夜所说的那般,没有因为出身而看轻父亲与自己,确实是与其他贵族有所不同。
他原本以为这是因为自己父亲与狐丘北有同车之宜的缘故。
却没想到这竟是狐丘家的家风,当真是让秦寿感激又庆幸。
也幸亏坐镇秦地的是狐丘家的父子,否则他与父亲恐怕就算是拼了性命,也难以获得改变命运的机会!
宴会并没有持续太长的时间,不论是秦寿还是狐丘夜都极为克制,只是浅酌了几杯之后,狐丘夜便命人给秦寿这一卒士卒安排起了驻地。
夜幕即将降临,狐丘北的大军依旧没有到来。
狐丘夜的内心极为忧虑,于是又找到秦寿询问道:“今日虽然暂时吓退了义渠的军队,但是秦邑的援军却始终没有到达。
若是义渠人察觉出自己上当了,连夜前来攻城该如何是好?”
秦寿看了一眼忧心忡忡的狐丘夜,略微沉思了片刻之后说道:“寿有一计,可使义渠按兵不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