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7章 无法分出胜负的辩论

  第二天一早,各国的贤士们纷纷展开了属于自己的辩论。
  各种各样的治国,治民的思想与理论一一涌现。
  儒家,法家,墨家,兵家,名家,纵横家,阴阳家等等,各大学派相互探讨,激辩。
  就算是同一流派的贤士,往往也会因为有不同之处而发生分歧。
  并且,因为国籍不同,有的人哪怕与对方的想法一致,也绝不会开口承认,反倒是开始胡搅蛮缠的进行辩驳。
  然而也正是因为这些所谓的“胡搅蛮缠”,竟然开拓了他们的思维,让这一场辩论变得更加精彩起来。
  在秦国的这一场激辩持续了一个多月的时间,汇聚在秦国的贤士越来越多,以至于秦王都不得不亲自下令调遣了一支军队充当护卫。
  因为,有个别的人因为学派的理念不同,已经生出了与某些人“不共戴天”的想法。
  各国诸国见识过了许多有真才实学的圣贤,但也有一些纯粹是滥竽充数的诡辩之士。
  然而不论这一场辩论的胜负如何,最终是否真的能够论出一个高低,当楚国刚刚夺得国土被吴国人吞并的消息传到秦国之后,这一场辩论都随着楚王的暴怒而终止。
  “该死,孤王要灭了他——”
  原本正乐呵呵听着台上两名大儒论道的楚王在听到楚国传来的消息之后,直接一把推翻了自己面前的案几。
  “废物,项田这个废物!”
  楚王气冲冲的从原地站了起来,随即向着秦寿说道:“孤王受秦王之邀前来秦国参与盛会,却不想吴国却在这个时候偷袭我楚国。
  孤王只问秦王,此事与秦国可有干系?”
  秦寿满脸疑惑的盯着楚王问道:“楚国发生了何事,竟让楚王如此震怒?”
  楚王见秦寿询问,咬牙切齿的说道:“吴国兴大军伐楚,擒我楚国大将项田,吞并我楚国疆域数百里。
  若非是孤王不在楚国,绝不会让区区吴国占了这般大的便宜。”
  言语至此,接下来的话他没有说,但是秦寿却已经明白了他的意思。
  楚王心底狂怒,想要向吴国复仇。
  但是,他囤积在舒地的楚军刚刚被吴国消灭,要想再组织一支精锐对付吴国恐怕很有难度。
  故而楚王决定以秦国邀请楚国参与辩法为借口,迫使秦国出兵援助楚国。
  秦寿明白了他的意思,但是却并不能顺着他的心思出兵。
  只见秦寿一脸的说道:“楚国到底发生了什么事,孤王还没有弄清楚原由,倒是不便直接出兵干涉。
  但是,楚王也请放心,一定孤王查明真相,若真是吴国乘机偷袭楚国,孤王一定不会坐视不理。”
  什么叫不会坐视不理?
  派出十几万大军去支援楚国叫援手之义,给几百万石粮食,也是援助之情。
  给一些兵器,战马,盔甲等等,这些都不是坐视不理。
  但具体给多少,终归还是要看秦王自己决定。
  心情好的话就给多一点,心情不好就派个使者过去威胁一下。
  反正秦国是出面了,至于吴国给不给面子那不是吴国说了算?
  另外,秦国如果真的完全不想管这件事情,还完全可以用“没有查明”为借口推脱。
  楚王也意识到秦寿的想法,知道自己刚刚与周国搞了一波暧昧,秦国很有可能不会大力的帮扶楚国。
  所以,楚王点了好头之后便直接开口说道:“孤王在秦国呆了近半年的时间,现在也该是时候回国去了。”
  言语到了此处之后,楚王招呼伍德离开了。
  其他诸侯见到楚国发生了这么大的变故,又想到自己长时间待在秦国,国内难免不会发生同样的变故。
  于是,各国诸侯纷纷向着秦王告辞,很快便只剩下了周商燕徐四位国主。
  周太后率先起身说道:“天下不太平,哀家与天子还是先回洛邑去吧!”
  周太后带了头,徐国的国君也点了点头说道:“吴国与楚国都与徐国接壤,寡人也不便久留。”
  徐国君走了,只留下了商王子夜与燕公姬全。
  子夜起身看了一眼姬全问道:“燕公不准备回国去吗?”
  姬全的脸上带着笑意,不卑不亢的开口说道:“秦国气候宜人,有美酒,美食与美人,又有这么多的贤士谈经论道,当真是人间乐土!
  燕国苦寒之地,寡人倒是不想回去了。”
  秦王闻言之后笑道:“燕公若是想要多留一段时间,那便尽管留在秦国便是。
  左右不过是多添几副筷子而已,我秦国却是不差这些。”
  姬全闻言之后笑道:“如此,便多谢秦王美意了。”
  子夜闻言之后叹了一口气说道:“说起来,我那妹子嫁到秦国也有许多年了,我这个做兄长的还是第一次来看她。
  本也想在秦国多待上一些时间,只可惜楚国出了这么一档子事,某些心怀鬼胎之辈又已经准备回国去了,倒是让孤王也不便久留!”
  言语到了此处的时候,他又向着秦寿说道:“秦王今后若是有空,到时可以到我商国来小住一些时日。”
  秦寿闻言之后笑道:“商王有请,孤王自当记挂在心上。”
  商王点了点头,又向着姬全说道:“燕公的纵横术炉火纯青,轻而易举的便吞并了北上的两大强国,当真是令孤王叹为观止。
  将来若是有时间,也不妨到我朝歌坐坐,好教孤王学习一番。”
  姬全拱手拜道:“商王相邀,寡人岂敢不从?”
  商王对于这个答案似乎颇为满意,点了点头之后便带着自己的人也离开了。
  辩经台周围虽然还有许多贤士,但是各国的诸侯走了七七八八,也就只剩下了秦王与燕公。
  贤士们参与辩经,除了一展所学之外,同样也希望能够借机觅得明主。
  如今各国诸侯不在,无心秦燕两国的贤士又走了一些。
  而剩下的人,大多都是秦燕两国的贤士,就算是要辩,想来也辩不出个什么了!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