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章 赫赫姜嫄

  “你们可曾听说过,赫赫姜嫄,其德不回?”
  “这句话出自《诗经·閟宫》,歌颂了上古时期的一位有作为的历史人物,意思是,名声赫赫的圣母姜嫄,她的德行端正圣洁。”
  “她是帝喾的元妃,周族始祖后稷的母亲——
  也正是我们这回要找的人,不,墓主。”
  一个沉寂了近二十年的魂魄,借用通体洁白的白狐狸之口,将一切娓娓道来。
  而听了他这话的在场众人,无一不觉得荒谬。
  轻佻男一马当先,有些疑惑道:
  “姜嫄?上古时代?周朝始祖的母亲?”
  “我没记错的话,光是周朝距今就得有三千多年了吧?是不是.....”
  是不是年代有点太久远了?!
  这个疑问划过在场之人的心头,面面相觑却又有些不敢吐出这个疑问。
  倒也不用特别有脑子,只要稍微有常识一些的人,都会知道盗墓找最好以年代近些,且身份显贵的墓主下手。
  一来,这些墓葬年代近,陪葬品保存完整,不会历经几百上千年,历经波动,墓下情况会与下葬时变化不大,且不容易阴气汇聚,产生阴气尸变。
  二来,时间若是间隔太久,追溯到夏朝,上古时代的时间点,能有啥陪葬?!
  那时候冶炼技术都还没有发展成熟,玉,黄金等贵金属大部分还没有便成日常随身品,青铜器都尚且出现不久,能有什么好陪葬的东西?
  难道盗墓盗些陶器?或是一些青铜器?
  可那也不对啊!
  不但不好盗取搬动,而且哪怕是搬出来了,卖给谁?
  远远不如一个定窑瓷器在黑市上销路广。
  这不是给自己上强度吗?
  众人具是一脸疑惑,但男人的声音却没有片刻的迟疑,反倒透露出些许的激动:
  “对!姜嫄!”
  “这里从前是有邰氏部落,姜嫄作为圣母,死后被自己的孩子后稷葬在自己从小生长的部落!”
  “我们也是花费了很多时间,才找到了这里,想得到姜圣母那只能让人延年益寿,活到八百岁的陶瓮。”
  男人原先混沌含糊的声音不再,而是充满了狂热:
  “只要将清水倒入其中,就能倒出‘长寿水’的陶瓮!”
  还真是为了陶瓮来的!
  不过...什么延年益寿,活到八百岁?
  我怎么越听越糊涂了,这年代难道还有人相信这些东西......?
  等等!
  我尚且都能便成纸人,甚至见过鬼婴和仙家附体于出马弟子,怎么不会有能让人延年益寿的陶瓮?
  若是真的,那也不难解释为何有三个真正的摸金校尉宁愿冒险,还折在这里了!
  我精神一震,屏气凝神继续往营帐里面看去。
  营帐中的几人有疑惑,有不解,也有沉思。
  许久不曾出声的胡老大犀利提出自己的疑问:
  “这位小兄弟既然说那陶瓮能够延年益寿,想必必定有自己的消息来源?”
  “如果可以的话,我们还是想原原本本听小兄弟说一遍经过。”
  男人的声音长长舒出一口气:
  “我自然是有自己知道这件事的渠道。”
  “你们知道我姓什么吗?”
  胡老大猛地抬头:
  “...姜?!”
  “难道是这墓主的后人,记下了些关于此墓葬的玄妙,所以来探查?”
  这话说的实在鸡贼,‘玄妙’‘探查’直接就将盗墓这件事翻了过去。
  男人似是没有想到这么快有人猜出来,顿时有些尴尬:
  “那倒不是,我姓高。”
  “不过就是你猜的那样,我祖上是姜姓,玄秦时,姜姓在河南灵宝的函谷关以东已经发展为大族,遂以关东大族向西迁徙充实关中,之后在天水形成着名的郡望......”
  “所以我家这个‘高’,其实就是姜姓的后裔,族谱也是同姜姓。”
  “从哪里开始讲呢.....”
  “就从我大爷爷辈开始讲吧,他是我爷爷的亲哥哥。家族发展到我爷爷这辈分的时候,因为各种打地主的风气,基本已经落魄的差不多了,除了自家的族谱,还有一些没啥价值的老物件,其他的基本也都没了。”
  “但恰恰好就是那么一箱族谱纪事,一个瓶子,让我初识了这个世界。”
  “我出生时候大爷爷已经差不多七十岁,等我十来岁,他已经躺在床上奄奄一息都要死了。”
  “小孩子玩心重,虽然他房间里总是有老人味混杂着各种骚臭味,但他老人家有钱,有很多精细的吃食,加上大爷爷他老人家一辈子没有结婚,最疼的就是我,所以他啥东西都攒着给我。”
  “约摸是我上小学的时候,有一天,他突然把我叫到床前,对我说:‘大孙子,我熬不住了,你去帮我把床底下箱子里那个封了口的瓶子拿来,我要做一个违背祖宗的决定。’”
  “我大爷爷对我好,现在说这话,我哪能不答应?”
  “我给他拿来了瓶子,打开了封口,发现内里没有东西,大爷爷也不在意,吩咐我往里面灌些水,洗洗里面留存的东西,然后伺候他喝下去。”
  “我听了他的话,把他扶起来,伺候他喝下了瓶子里的水.....”
  “然后,你们猜怎么了!?”
  男人的声音都开始震颤:
  “我大爷爷他喝完水睡了一觉,第二天,就能下床走路了!”
  “可我前一天见到他的时候,他还出气多进气少,整个眼眶和脸颊都凹进去了!”
  “我家长辈私底下都说,那肯定是回光返照了,过了这一段时间,马上就要死了......”
  “但一直到又过了好几个年头,我爷爷死了,我爹干活没了,我老娘跑了,我大爷爷都没死。”
  “不但没死,活的还越来越年轻了。”
  “我脑子里知道这事儿肯定和床底下箱子里的瓷瓶逃不了干系,但无论我怎么问我大爷爷,我大爷爷就是不肯松口。”
  “我也是年轻,好奇心害死耗子,我就趁着大爷爷出门,偷偷进了他房间,翻出了他床底下的箱子和瓷瓶子。”
  “瓷瓶子边上有一本看着就有些年头的书,翻开第一页,毛笔字抄写的第一句就是——
  姜氏子孙,高健。
  生于凌桥,官至太傅。
  于大佑十二年隐退,返回原籍安兴,自觉时日无多,力排众议为己安墓修坟,以求死后可登极乐。
  几番托人望气点穴,敲定一风水宝地。动土之时,巧在地底遇一久远墓葬,高健自觉此时不详,郁郁寡欢,族中有侄孙进言:弃之可惜,可挖之,变为己墓。”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