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章 转折点

  郑斌和黄丽红的测量不断前移,罗岩和戈宝山也跟着往前走,来到了庙岭顶上。
  “这里就是庙岭村和尖山村的分界,需要用工的时候,我们庙岭就负责自己这一段,需要机械和铺柏油的,就要你来承担了。”
  戈宝山说道。
  这种分工,也是罗岩跟乡里的约定。
  “没问题。”
  “郑斌和黄丽红就住在我们庙岭村,房子已经准备好了,吃的由我们村负责,我们出人给他们做饭。庙岭离工地比较近,他们来回到工地也比较方便。”
  “谢谢戈主任的配合和支持。”
  “应该的。你出了这么多钱,咱们没钱,出点儿菜,出个人还是能做到的。照顾好了,他们也能把精力放在工作上。路修的好,最后也是咱们受益不是?”
  “要是尖山的村干部也能像你这样,尖山何愁不富啊。”
  “过奖了,大伙儿选我出来,就是让我干点儿事儿的。干不了大事,做点儿力所能及的事情,也算对得起父老乡亲们的信任,省得将来被人戳着脊梁骨骂。”
  “我琢磨着,用工也就几个地方。一是开挖路基,二是划拉石头填路基,三是覆盖路基,我打算把任务分到各个村民组去。”
  “我算计过,其实也用不了多少人工。咱们河里有的是河卵石,挑一些小的,都不用砸,就能用。剩下的开挖路基和盖土,都用不了多少时间。”
  “我打算开工半个月之内完工,争取十天完成。这样就能在雨季之前完成。雨季里经过沉淀,最快九月份就能铺柏油。”
  这一带的雨季,是七下八上,也就是七月下旬到八月上旬,约20天时间。
  路基基底挖开之后,还要填充一些砂石,这样有利于排水和路基坚实。既能抗压,也能避免春天化冻之后路面翻浆,破坏路面。
  戈宝山能够做出这样的安排,一是表明庙岭村对于修路这件事情确实重视,二是表明,他们已经做了比较充分的准备工作。
  这一点,跟尖山村目前的乱象,形成了鲜明的对照。
  “唉,如果尖山也能象庙岭这样,没有什么事情做不成的。”
  “不用着急,我相信尖山大部分人还是知道好歹的。来,我带你去看个地方。”
  罗岩跟着戈宝山,沿着一条山顶小路,朝左边走去。
  路两边是树林,都是国有林。林间夹杂了一些榛子树等低矮灌木。
  走了大约一里路左右,来到一片空旷地。
  地上分布着一些树墩子,有红松、油松、楸木、柞木、桦木、椴木,足有三四百个。地上散落着一些树枝,但是树干都不在了。
  “这里是砍伐了?”
  罗岩问道。
  “是砍伐了,但是没有手续。”
  “那就是盗伐了?”
  其实就是偷。这是国有林,就是盗窃国家财产。
  “可以这么说。”
  罗岩立刻认识到,戈宝山带自己到这里来,不是随便走走,一定有目的。
  “谁干的?”
  “尖山村的人,蔡强、黄平、蔡勇、何宽,高德让。我知道的就这几个,可能还有别人也参与了。”
  “木材卖到哪里去了,知道么?”
  “县城。”
  “从这里到县城有木材检查站,木材车是怎么通过的?”
  “呵呵,自然有办法。”
  明白了,不是绕路,就是检查站有内鬼。
  “县城谁买的?”
  “这个不清楚,但是木材车的车牌号,有人记住了。我这里有,你要么?”
  “给我。”
  戈宝山从兜里摸出一个纸条,上面写了2个车牌号,递给罗岩的时候,手又缩了回去。
  “你可想好了,这事儿要是查出来,有人要进监狱的。如果没人进监狱,你在尖山可就待不下去了。”
  “想好了,他们对我不客气,我对他们客气什么。”
  戈宝山把纸条递给罗岩。
  “拿去吧,小心点儿,那些人什么事儿都干得出来。还有,我听人说,王半仙儿在金水乡的李家沟,好像在他的一个什么亲戚家。俺们村里一个人过去走亲戚听说的。”
  “好,谢谢戈主任。”
  “这么说就外道了,你给咱们修路,还准备上项目,那就是自己人。你那些项目,咱们村跟你们一起干怎么样?钱嘛,你有多余的就支持咱们一下,没有也不要紧,咱们自己筹钱。若是有别的什么项目,尖山村不愿意要的,咱们要。”
  这个家伙很精明啊,把蔡强、黄平他们盗伐林木和王半仙儿的下落告诉我,就是要跟我做交易。
  “那些养殖和种植业项目,也不是什么专利,谁都可以干。我也希望你们上马。干的人越多,规模越大,影响就越大。到时候客商主动来采购,也省得咱们自己出去卖。”
  “对啊,是这个道理啊。”
  两人回到路上,继续聊天。
  戈宝山还告诉了罗岩一个消息。县里原来的关书记调走了,一个姓邢的新书记马上到任。
  这个消息,可以解读出一些信息。
  罗岩的信和尖山村两派的联名信都已经交了上去,但是上面却迟迟没有反应,可能跟这次县里的人事变动有关系。
  原来的老书记调走,此时大概也没有心思处理这件事情,干脆就留给后任处理。
  其他的人也不愿意在这个时候主动出头,处理这种乱糟糟的事情。一时半会儿处理不完,没有什么成绩。还属于自揭伤疤,费力不讨好,还可能得罪人,何必自找麻烦。
  但是新书记来了,就不一样了。
  新书记是外地来的,跟金桥县本地人没有什么瓜葛。
  这既是好事,也是坏事。
  好事是,跟本地人没有什么瓜葛,做事没有负担。
  坏事是,在本地没有什么根基,本地干部的配合度上,有一定缺陷,需要进行一番磨合和博弈。
  为了站稳脚跟,树立权威,尽快打开局面,就要有所作为。也就是常说的新官上任三把火。
  如果能够用尖山这件事,收拾了蔡强一伙人,也不失为一个抓手。
  重要的是,他可以用这件事情大做文章。
  一是农村基层问题暴露出来,说明以前的治理失败。
  二是借此问题追责,处理一些干部,杀鸡儆猴,树立自己的权威。同时提拔一些干部,培养自己的得力队伍。
  罗岩意识到,这可能是彻底解决尖山问题的一个机会。目前的僵持局面,可能迎来了一个转折点。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