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6章 两条货驳完工
原来高登这就要调离去湖南一个中州任知州,也算是升迁。
他要张凡仲帮他准备些红薯、玉米和土豆,他准备带去推广种植。
这还没到任就在考虑民生的好官必须支持,张凡仲当即便答应送两船过去。
“两船是不是少了?”高登知道这时的木船就是300料都算大了,也就是大概100吨左右。
“高大爷,我的船不小,一船怎么也有上万料。”
明朝算法,一千料大概300吨,张凡仲在现代造的3000吨货驳真的就是上万料。
高登吓坏了,对张凡仲道:“凡仲你等等,我要再去趟厕所。”
回到粮站,张凡仲便让张爸去催促货驳交货。
在上京城之前,货驳就在安装设备了。几个月过去,系泊试验这些早就应该完成了。
“好意思问。”
张爸指了指张凡仲道:“船停在厂码头的。不过有点小麻烦,被船检局的看到了,说是没经过船检局的检验,被扣了。”
船检局又管不了我。
张凡仲问了下船上油料的事,请老爸多买些油料送到船上。
“凡仲,你想过咋个把船开出去没有?”张爸问。
“简单撒。你去机舱把船发动起,我开船出去就完了。”
“不是,我是问船检局那里咋个解释?”
“船是他们扣的,船不在了我们还要找他们要。我解释个屁啊。”
“啪。”张爸顺手就给了张凡仲一个手勺,道:“说话没得规矩,在皇帝面前也是这么说话的?”
“那倒没有。”张凡仲实话实说。
“老汉,我在网上买了些花草种子记得帮我收一下,这几天我要去鱼嘴搞采油站,你晓得,来回过江又麻烦又危险。”
“大明那边都是小船啊?”
“也有大一点的,不过还没完工。”
何老汉在大明这边督造船只,张凡仲派了何六跟两个学金属装配的去协助。
在建的这艘船属于试验产品,龙骨和肋板采用钢板焊接。完工后会测量各部分的尺寸,为今后建全钢的船舶作准备。
“算了,你还是把货驳开过去稳当些。”
“还没买油得嘛。”张凡仲道。
“是。我上辈子硬是欠了你的。”张爸站起身走了。
“老汉,不是我不想自己去买油,我出不去得嘛。”
卿小琴看张爸走了,过来道:
“张二,来帮我认下哪些是后金的服装,哪些又是蒙古人的服装。”
除了打仗的视频看不清楚之外,其他视频还是清楚的。
回到何家湾,张凡仲去找了何满,两人把挖机开到了江边。
“这里到这里,给我挖一个槽子出来。尽量挖深一点,今后要停船。”
江边一时建不好码头,张凡仲决定先搞一个简易的。
货驳艏部平头平底,正好可以冲滩停靠。江边部分先不要挖开,把里面两边部分垒上条石,周围再砌上围墙,最后放水进来。船可以停靠,货物放在院子里的房屋中,就是一个简易的码头跟货仓。
留下何满在这里挖坑,张凡仲又去了新厂。
现在两个厂没了火铳的生产任务,大家都没有以前忙。
“来,来,听我说两句。”
张凡仲拍手让大家停了手中的活路。
“大家现在不忙的时候互相学一下操作。以后我准备开办技校,还要在外地建厂,你们今后有可能去技校教书也可能会离开何家湾去外地厂负责。”
在新厂交代完了,张凡仲又去隔壁多媒体教室看了下学生。
回粮站时路过老厂,张凡仲又把在新厂说的说了一遍。
这一天天的实在忙。
没多久,张爸买的油料都放在了江边停靠的货驳上。张凡仲准备把船开回大明。
夜黑风高,张爸和张凡仲开车去了厂码头。
“老汉,没得问题吧?”张凡仲和张爸这段时间也学习了一段时间轮机技术,就是开车和关车。
这船到了大明,真要出了什么问题,就只能是按照故障表现来逐一排查。
张凡仲进了驾驶室,张爸去了机舱。不一会儿,货驳发动起来。
张爸回到趸船时顺手把带缆桩上的绳索解开,张凡仲把船开出了码头。
值班的人今天得到了保卫处的通知,这两艘船晚上要开走,让他不要管。
张凡仲开船来到何家湾,对准简易码头慢慢开过去。想快也快不了,张爸就给了这转速,现在机舱里就没有人帮他调速。
何老汉、何族长等人一直在这里等着,等张凡仲把船顶在沙滩上,何六几人跳上了货驳跟两个学航行的学生就进了机舱。
张凡仲在驾驶室等了半天,何老汉他们都把缆绳系好了,还是没有停车。张凡仲只得亲自去了船舱。
下去一看,三人六眼正互相看着,不知道咋个停车。
在江边开了二手卡车,张凡仲赶紧回了粮站,张爸和小车正在院子里等他。
“走,上车。”
两人开着小车又去厂码头开第二艘货驳。
路上张爸知道无惊无险的到了,也是松了口气。
第二艘货驳也在简易码头停好,安排了人在船上守夜值班,张凡仲带着何老汉、何娇等人一起回村。
张凡仲和何娇先去何秀家坐了一会。
“岳丈,麻烦你通知三个山寨,几个厂都要些学徒,找一些十六岁以下的来何家湾。”
“何族长,私塾那边建两栋宿舍楼,我想在那里办个技校,总得有住的地方……”
张凡仲在何家湾那是事实上的头一把交椅,安排的事都没有异议只有建议。
两人听了安排都只是点头。
张凡仲这一次能在大明多呆一段时间,首要的任务便是教几个少年行船。
等大家稍微熟悉了一下机舱内的操作,张凡仲便准备去把采油气站给建起来。
这天一早,张凡仲看准备的差不多了,便带着何松等几个“技术人员”和一连战士,大家的帐篷和设备送过了江。
为防止意外发生,是何秀建议这一次在鱼嘴留下一个连的部队驻扎。张凡仲都没想起军队的事,和平年代过来的人,还没适应这个处处有土匪的年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