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0章 被抛弃的原配(完)

  事实上,顾博然也觉得自己有点委屈。当年顾鸿要离婚,他是坚决反对的。还把顾鸿关在家里不让他出门。
  可是没想到,他这儿还在坚守阵地,荣菊自己就同意离婚了。他都傻眼了好吗?
  荣菊也是他看着长大的孩子,相比许姿这个一无是处、要啥没啥、正经上过女子学校却甘愿给人当外室的外人,他当然是向着荣菊的。
  他知道高老头对她千娇百宠,不是个受气的,但也没想到她气性这么大,说离婚就离婚。偏偏高老头还跟着起哄,支持俩人离婚。
  她不但要离婚,还要带走之洲。他怎么可能同意?那是他顾家的长孙啊!
  荣菊就因为这个,连他也一块儿怪上了。
  怪就怪吧,他认了。只要别把他孙子带走就行。
  唉!万万没想到,后来之洲亲自下场和他爹斗,顾鸿一气之下同意让他走,还偷偷从族谱儿上把他划掉了。
  可见他们顾家的族谱儿也就那么回事儿。
  荣菊离家的时候,他还给了不少东西,就希望能减轻点心里的罪孽感。后来他悄悄去看之洲,每次都带着不少东西。荣菊这孩子,态度从始至终也没变过,送东西可以,看孩子不行!
  他心里的苦谁知道呢?
  他和高老头因此结仇。偏偏他还气短,高老头隔三岔五的骂他,他一句也还不了嘴。
  他顾博然死得早,就是被这件事憋屈死的。
  谁让自己没养个好儿子呢。
  顾之洲都可以想象高老头的得瑟劲儿。他对顾家的恨意举世皆知,比高荣菊女士还要强烈的多。高女士提起顾鸿都是不屑的撇撇嘴,高老头每次提起就恨不得去砍了他。
  但是高老头从不直接在他面前说这些。一方面是顾虑到顾鸿毕竟是他的亲爹,另一方面也是怕自己骂嗨了,刹不住车,把姓顾的全骂进去,那可就把他也一块儿算进去了。
  张西之又笑着说顾墩墩:“现在学校闹成这样,很多人都不去上学了,咱们墩墩倒是不显特殊了。文青和文萱也退学了,以后和你一起上私教课。”
  张文青和张文萱,是张西之的一对双胞胎。他虽然结婚晚,但是孩子比顾墩墩还大一岁呢。
  三个孩子从小一起玩,感情很好。
  顾墩墩63年去上学,在小学一年级待了一天,就受不了了。
  抱着妈妈撒娇半天,成功的辍学了。
  他觉得跟陈老师学习就挺好的。
  但是顾老师不这样想,你整天寸步不离的缠着陈老师,他怎么办?
  所以,他给顾墩墩又安排了两个老师。高老头和张老头,就是张西之他爹。
  每周一天跟着高老头学国文 ,一天跟着张老头学国画和书法。
  65年以后,这种外课又增加了。变成了每周跟着高老头学两天,跟着张老头学一天,跟着张西之学两天数学和物理。
  形势的变化并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从64年开始就有了征兆。那时候,很多人都中断工作去参加“四清”(清政治、清经济、清组织、清思想)运动了。
  对局势敏感的人纷纷开始采取对策,比如张西之,他就辞职家里蹲了。
  再比如高家人,辞职、辍学,找了个小镇去苟着了。
  高老头不肯跟着儿子走,就留在京城。他也不是一个人,家里还有个老仆跟着他,现在迫于形势,战战兢兢的跟这位前大老爷称兄道弟。
  高老头不到万不得已坚决不出门,他理解不了现在的审美,让他穿着破旧的、打补丁的衣服出门,那简直要了他的命。
  他觉得穿成这样不够体面,但是如果他穿的好了,出门恐怕就回不来了。指不定被谁抓走斗了。
  所以,他每天待在家里,就盼着顾墩墩过去给他解闷儿。
  这样,一周有五天,顾墩墩不在家。顺便把两位照顾他的阿姨也带走。
  顾老师每天春风得意。一方面是因为他终于又和端端过上了二人世界,另一方面是他打听到,顾鸿被送到西北去放牛了。那里环境艰苦,想必他能好好改造一下灵魂。
  其实要他说,顾鸿这人就是个棒槌,一点聪明劲儿都没有。
  但就是这种头脑简单的人,他的运道还真不算太差。在那样艰苦的环境下,没有外界的帮衬,他愣是坚持了10年,活着回来了。
  也不知道他这十年究竟想了些什么东西,回来以后,竟然来找顾老师,要为他当年的所作所为向顾老师道歉。
  顾老师连门都没让他进。还跟他说:“你要是敢去我妈坟前忏悔,我就去刨了顾家的祖坟。”
  高荣菊女士肯定不想听见他的声音!
  顾鸿怂兮兮的走了,还真没敢去。
  后来,他们听别人讲起顾鸿在西北的遭遇。据说他放牛的地方,方圆几十里,只有他和十几头牛相依相伴,一个别人也没有。也没有人和他说话。
  在茫茫苍天下,荒凉的戈壁滩上,顾鸿究竟想了些什么,别人都不得而知。但是有一点是肯定的,他几乎已经忘记了怎么说话。
  但老天爷大概还是仁慈的,突然有一天,顾鸿在放牛的时候,一阵风吹来一张旧报纸,正好糊在他脸上。
  顾鸿拿着那张报纸潸然泪下,如获至宝。
  从此,他每天读几遍那张报纸,就当自己和自己说话了。
  等到他回京的时候,那张已经快要酥脆的旧报纸也被他带了回来,小心翼翼的用玻璃台面压在书桌上。
  他不光能正着背诵那张报纸上的每一个字,还能倒着背,还能从任意一行开始背。
  对他来说,那大概不是一张旧报纸,而是承载了他10年生命的精神寄托。
  顾老师听完这事儿以后,感觉全身轻松。
  顾家的事,在他心里,再也起不了任何波澜。
  他们一家平平顺顺的度过了10年动乱期。
  顾墩墩是独生子,不管他上不上班,都不需要下乡。
  他不爱上班,专心在家里读书学习,全家人也乐见其成。
  包括非常长寿的高老头。他已经九十多岁了,还硬朗着呢。
  虽然在外面又怂又苟,但是关起门来还是非常傲气,觉得他的曾外孙以后肯定也是要做大事的,就像他爸爸一样,怎么能到工厂里去拧螺丝呢。那多浪费人才!
  等到高考恢复,顾墩墩直接参加高考,跟着爸爸妈妈的脚步进入清大,然后一路跳跳跳,很快就拿到博士学位,到科学院去做研究了。
  100岁的高老头拍着大腿笑得直咳嗽:“怎么样,我说什么来着,我们家墩墩就是做大事的。等我下去,就去找高荣菊,说给她听,让她也高兴高兴。我还得去找顾老头,让他看看,他们老顾家,就之洲和墩墩是有出息的,别人都不行。可惜俩人都不认他。哈哈哈。”
  然后,高老头就高高兴兴的去世了。
  子孙后代们面对这个局面,都不知道该哭还是该笑呢。
  顾墩墩专攻航天工程,和他爹不是一路的。
  但是多年以后,和他爹一样成了两院院士。
  顾家一门两院士,也令世人惊叹不止!
  做研究工作,其实是没有退休这一说的,可以在工作岗位上干到死。但是顾老师显然没有那么拼。60岁以后就进入了半工半休状态,陪着妻子四处休闲,一半时间住高山,一半时间住海边。
  这已经让陈端端颇为满意了。她都做好了这辈子陪着顾老师奋斗一生的准备了,结果还有一半时间可以好好享受,她知足了。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