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章 劫辰己世(三十一上)

  雪歇晨光十几峰,半山绿白半山红。
  风雪已停下许久,山涧不远处有座小山,高度只有几十米,此时山顶上却站满了人,足有百余人之多。
  赵东旭放下望远镜走上前,对杨晋说道:“九爷,他们已经收拾好行囊准备离开那个山涧。”
  “你吩咐下去,让他们一刻钟后准时出发。”杨晋说道:“还有,我看前方山峰险峻,可能需要攀爬,必须做好这方面的准备”
  杨潭缓步走到杨晋身旁,从表情看得出他忧心忡忡,“老九,我就不陪你去了。”
  “也好,你留在这里,一旦有变故可以随时接应我们。”杨晋说道。
  “你留下十几个人,我们守在他们回程的必经之路。”杨潭转身给杨晋一个深深的拥抱,轻声说道:“你要小心点,不要逞强,遇到事情要学会审时度势,适可而止。”
  身旁的赵东旭看着他们父子二人,说道:“九爷,我就不陪你去了。”
  “你留下来的话,我也就放心许多,照顾好老爷子。”杨晋说道。
  一个时辰过后,险峰峭壁下方,李顾四人并排行走在一条狭长的小道上。他们腰部位置都绑着一条粗绳,将他们拴在一起,以保证路上安全。
  这处悬崖下方不远处,肉眼可见有一座小山,形似人像,只露出上半身,有头部和肩部,状如弯腰低着头,朝向北方。
  这条小道仅容得下一人通过,而且还是斜着往下曼延,他们侧着身体,紧贴着墙壁,小道上有积雪,每走一步都要极为谨慎。
  “这就是你们所说的‘羊壁'?我还以为只是山羊行走的斜坡岩壁呢。”秦慕兰抱怨道。
  “要不是下方有座人像山,我也怀疑是否走错道。”李顾说道。
  “应该不会错,那座山应该就伏首山。”希迪说道:“而且这里的地貌与那幅画很相似,画里也有一条小道,虽然有些模糊不清。”
  “什么画?难道里面也有‘羊壁'的线索?”秦慕兰急忙问道。
  “关于画的事,等以后有时间再来告诉你。”李顾说道。
  秦慕兰没有说话,她现在顾不上那么多,慢慢跟着希迪的脚步,向前行走。
  她甚至都不敢往脚下看,就怕把自己看晕头转向,一不小心摔下悬崖。
  一行人走到半途时,没曾想,意外事故还是降临到秦木兰身上。
  他们走到一个斜坡,角度度达到五十度,秦木兰稍不留神,左脚一滑踩到一堆积雪上,这块地方的泥土处在小路边缘,而且有些松软。
  秦慕兰踩到积雪时,泥土很快掉落,突然间,她没有站住脚,身体重心往前倾斜。
  李顾反应极为快速,他伸出右手抓住秦慕兰的左臂。希迪见状赶紧跃步走上前,大手紧紧抓住她的右臂。
  以此同时,走在最前面的利库玛拔出短剑,狠狠插在崖壁上,停下脚步,用尽全身力气稳住身体,然后慢慢移动双脚,将希迪和秦慕兰拉上来。
  李顾也慢慢爬上小道,但是没有松开秦慕兰的左臂,他连忙询问道:“你没事吧!”
  秦慕兰坐在小道上,还没缓过劲来,一分钟后,他才开口说话:“还好身上有软甲,要不然可能要受伤。”
  李顾这才松了一口气,没想到她一个弱女子,内心却如此坚强,“我们先在这里休息,等下再出发。”
  利库玛从崖壁上拔出短刀,收回插入腰间的剑鞘,对希迪说道:“老大,早知如此,我们就该拿机甲过来。”
  “什么机甲?能抗住得外力撞击吗?”秦慕兰听到有关物理的词汇,立马产生了兴趣,全然忘记刚才所经历的危险事情。
  “只是软甲的强化版而已,也就是外型做得像盔甲。”李顾赶紧向她解释,他就怕利库玛道出不该说的内容。
  他们目前所处的困境,恐怕需要重型机甲才行,但是重型机甲重量太大,无法携带过来。
  希迪知道李顾是何用意,还没等秦慕兰继续追问,抢话道:“早上天刚蒙蒙亮,我就来到此地探究一番,通往伏首山只有这条小道。”
  “我猜想,此道如此凶险,赵治才会将其命名为‘羊壁',意思是只要山羊能够通过这个犹如墙壁般的小道。”李顾说道。
  几分钟后,他们休整片刻,继续行走完剩余的路程。
  由于此前出现意外,故而四人只能缓步前行,动作极为小心。尤其是李顾,他每一刻都不能松懈,紧紧盯着秦慕兰,丝毫不能分心。
  中午时分,一行人终于走到悬崖底下,他们这段路程竟然耗费两个多小时。
  直到此时,李顾才得以一窥悬崖底下全貌,这里要说是山谷,也不完全正确,因为向东望去,除了伏首山,两侧耸立着几座山峰,附近还有几片原始森林。
  “这里应该有很多年没有人来到这里,前面那些树木都长得很高,藤蔓横生,腐朽的树枝遍地都是。”希迪说道。
  “有一点很奇怪,这里竟然没有积雪!”秦慕兰惊讶道。
  “你难道没有感觉到,此地相比悬崖上面暖和许多,可能是盆地效应造成的。”李顾说道。
  一行人开始穿过面前的原始树林,除了红枫树,还有一些珍贵的树种,如银杏树、云杉树以及紫楠。
  这一路上并没有见到什么动物,只有几只麋鹿在他们附近嬉戏玩耍。
  半个时辰后,他们到达伏首山脚下。
  此山不高,仅有二百米左右,山上树木不多,只有少许松树,由于冬天缘故,这里连杂草都很少。
  “我和利库玛到山上探查情况,你们在这里休息一阵。”希迪从包里拿出粗布,包覆在已经捆绑好的树枝,再淋上松油。
  李顾放下背包,对希迪说道:“那行,你们不要在山上停留过久,我隐约感觉这个地方有些诡异。”
  “这座山那么小,我们应该不需要很多时间即可探查清楚。”希迪自信道。
  他们准备完毕后,立即出发,很快爬上面前的伏首山。
  李顾拿出一瓶能量饮料递给秦慕兰,后者接过瓶子后喝了几口,还给李顾。
  “你喝完吧,我包里还有好几瓶呢。”李顾微微一笑,打开背包给她看。
  秦慕兰只是轻轻答应一声,但没有喝完那半瓶能量饮料,而是拿在手里紧紧握住。
  随后的一刻钟时间,二人默默的坐在那里,没有任何交谈。
  最终李顾还是忍不住开口说话:“你昨天晚上看到那三块玉,好像有心事。”
  秦慕兰听到这话后,思考一番,感觉不是什么重要的事,便说道:“几个月前,我的高中同学参加一个朋友的婚礼,正值假期,我那几天在潭沙陪我母亲。”
  “高中同学可能自己一个人很无聊,便央求我陪她一起参加婚礼,我实在拗不过她,所以就答应了。”
  “婚礼过后当天晚上,我和同学在新人的婚房闹洞房,无意中发现新娘脖子上戴着一个青玉,上面雕刻有一个鸟形图案,与你手里其中一块玉上的图案极为相似。”
  李顾拿出那块玉璋,递给秦慕兰,并说道:“你再仔细回想一下,你那天看到是不是这个图案。”
  秦慕兰近距离观察玉璋,“我对图像天生就特别敏感,那天我看到就是这个图案,绝对不会错。”
  “我之所以那么清楚记得这些事,那是因为后来发生一件诡异的事情。”
  “发生什么事?”李顾赶紧问道。
  秦慕兰继续说道:“这对新人婚后次日,两个人无缘无故消失在婚房里。失踪当天,亲朋好友尝试着联系或者寻找他们,”
  “但是一天下来,无果而终,亲友只能报警,警察侦查婚房后,没有查什么有用线索,房子里物品摆放相当整齐,现场没有打斗的痕迹,没有留下什么书信,与平常无异。”
  “我听到这个消息后,也陪着同学一起寻找他们的下落,但是几天下来,这对新人依然无影无踪,毫无音信。”
  “你还记得新婚妻子的名字叫什么吗?”李顾问道。
  “名字不记得了,但是知道姓什么,很特殊的一个姓,她好像姓凌”
  李顾听完这桩悬案,陷入沉思,时间过去不久后,他逐渐理清头绪。
  就在这时,伏首山传来急促的脚步声,秦慕兰站起来向山上望去,只见希迪和利库玛匆忙归来。
  “怎么回来那么快,你们在山上是否发现什么?”李顾问道。
  “我们在山腰上发现一个山洞!”希迪兴奋说道。
  “这和我们此前猜想的一样,大家先吃点东西,补充能量,休息一下,下午一点钟准时出发。”李顾说道。
  他们四个人吃了些干粮,很快躺在地上休息。
  一个小时后,大家休整完毕,李顾拿起粗绳捆在腰上,另一头连结这秦慕兰。
  “我也是为你的安全着想,别介意啊。”李顾说道。
  秦慕兰微微一笑,“愣着干什么,他们已经出发了,我们赶紧追上去。”
  李顾急忙迈步向前。“你别走那么快呀!我可跟不上你的脚步!”秦慕兰大声喊道。
  这个山洞位于伏首山半山腰,洞口很隐秘而且长满灌木以及藤蔓,利库玛用长刀斩断这些植物。
  希迪和利库玛点燃火把,并用布巾蒙住口鼻,他们率先走进山洞。
  李顾和秦慕兰跟在他们身后,二人用绳子连在一起,不能分开单独行动。
  距离洞口不远处,有不少石钟和石乳,他们要么在地上,要么在洞顶,形状各异,千奇百怪。
  “这是典型的喀斯特地貌。”李顾说道。“如果我没记错的话,将军山山底下也有一块地方与此地相似。”希迪说道。
  “是的,没错。”李顾说道:“赵治选择有喀斯特地貌的山洞,肯定有其特别的用意。”
  “你们看这里,有很多石乳已经被割掉。”秦慕指着地下残旧石墩说道。
  李顾蹲下来,仔细查看这些石墩,“从上面的刀痕判断,至少有一千年多年的历史。”
  “这与赵治生活的年代基本相近。”希迪说道。
  他们继续往山洞深处前行,通过一条狭窄的暗道,来到一个空旷的地方。
  “原来这里别有洞天啊!”李顾惊叹道。
  他解开与秦慕兰相连的粗绳,将其放回背包。同时用电筒往墙壁上照射。
  这个内洞面积有篮球场一般大小,只是高度没有那么高,墙壁上有不少鸟窝,也有很多密密麻麻的小洞,里面可能有蛇或者蜘蛛之类的爬行动物。
  左侧靠近墙壁的地方,有上百个圆形小凹坑,大小不一,大的直径可达一米,小的大概有五十厘米。
  李顾走过去蹲下来,用手拿起坑内的泥土,查看眼色,并凑上去闻了几下。
  “这些都是熟土。”李顾站起来照射墙根处,“这些凹坑上原来摆放的是陶瓷,你们看墙壁底下有很多破碎的陶片。”
  “你能查出来这些陶瓷原来装的是什么吗?”希迪赶紧问道。
  “这就不清楚了,按照赵治的所做作为来看,陶瓷里装的可能是药膏或者丹石。”
  “你们快来看!这些是什么?”他们听到秦慕兰的惊呼声,二人循声望去,秦慕兰已经走到内洞深处。
  李顾很快走到她身旁,希迪随后赶来,他手持火把瞬间照亮这里,原来秦慕兰见到的是青铜鼎。
  他们面前摆放这几十个青铜鼎,其中有几个规格尺寸很大,高约一米,长宽约为一米五。其余青铜鼎形状不一,但都如水缸般大小。
  但是这些青铜鼎都有不同程度的损害,毕竟历经差不多两千年,它们暴露在外面,受到氧化和山水的侵蚀。
  不过还是由三个青铜鼎完整保存下来,其中有一个为大规格的青铜鼎,其余两个器型较小。
  “我们分开前去查看一下这些青铜鼎的鼎身,看上面有没有雕刻文字或图形。”李顾说道。
  希迪和秦慕兰很快向两侧走去,李顾则蹲下来,拿着手电筒照射面前的青铜鼎。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