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3章 头疼的麦乐浩

  中环,礼宾府。
  麦乐浩站在办公室窗前,看着鸟语花香的礼宾府,心情格外的沉重,抬头仰望着天空,内心无奈长长叹息。
  香江这些年房地产行业在快速增长,市民的财产不是用在炒楼,就是用在炒楼花,普通市民难以购买高价,低收入群体就更不用提。
  意识到住房问题的迫切性,因此麦乐浩在1972年10月宣读的首份《施政报告》当中,提出规模宏大的十年建屋计划,目标希望在10年时间内,从卖地等收益投放80亿港元,为180万名香江市民提供居所。
  这项计划制定的非常不错,也的确可以为180万名香江市民提供居所,缓解市民的住房压力,可是不幸碰上第四次中东战争爆发。
  石油危机之后,当时全球粮食危机更加严重,全球通货膨胀极速加剧,香江作为一个自由贸易港受到很大冲击,制造业外流,香江经济开始向金融、贸易、电子等方向转型。
  更加不幸的是,1973年香江爆发了超级股灾,数十万家庭被股市套牢,无数市民下岗失业,香江的经济雪上加霜。
  香江的财政收入吃紧,教师、护士、公务员工资相应降低,可是十数万教师三天两头游行,抗议降薪事件。
  物价极速攀升,人工成本飞速上涨,种种因素导致十年建屋计划难以完成,按照现在的物价水平,别说为180万名香江市民提供居所,零头的目标都难以完成。
  为了改善香江市民福利,提高香江在国际竞争力,港府这些年所有的财政收入和卖地收入全部投资到香江建设中,欠着十数家国际银行债务超过80亿港币。
  香江淡水资源难以满足日益增长人口,万宜水库耗资13亿港币,乐安排海水化淡厂耗资5亿港币,这些年在水利设施上耗资超过30亿港币。
  港府在1975年动工修建地铁,从17家国际银行获得25亿贷款,地铁项目预计耗资超过百亿港币,好在卖地收益可以缓解贷款压力。
  今年港府宣布进一步动用35亿港币,实行九广铁路英段电气化计划,逐步购入全新的电气化列车,取代行车缓慢和已经老化的柴油火车。
  港府在今年实施强迫性九年义务教育,教育、医疗在香江基本属于免费,为了缓解升学难问题,又要兴建多所大学,,,
  麦乐浩深感压力山大,担任总督6年多时间,为了改善香江的方方面面,港府在基础建设投资超过600亿港币,财政收入难以支撑巨额支出。
  唉,麦乐浩长长叹息,风云日报分析的香江情况非常透彻,十年建屋计划早在石油危机之后就宣告破产,香江的地价、楼价会飞速上涨。
  港府早期计划发展六个新市镇、33个公共屋邨、16个居屋屋苑、以及重建11个旧式屋邨,受惠人口调整为96万人。
  1974年港府针对内地非法入境者实施的难民政策,加强对边境禁区的管理,试图减少非法入境者进入香江,不过港府基于人道主义,并未全面禁止内地人来港。
  新界地区人口在1970年只有大约50万,新界地区现在人口已经达到110万人,动荡时期没办法的事情,何况也顶不住对面故意放水。
  1972年香江的人口在410万左右,按照目前人口的增长速度,香江人口在1982极有可能突破500万大关,,,
  麦乐浩陷入沉思当中,今年香江人口大约在460万左右,短短四年时间增加40万人,普通市民可能认为是天方夜谭,不可能增长这么多。
  唉,华美两国一直在协商建交事宜,据英国国会的判断,如今风云变幻国际局势,双方可能会在1979年1月1日正式建交。
  根据华夏这一年多的各种政策方针变化,华夏可能要逐步进行经济转型,也就是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过渡,要实施开放性的经济政策。
  既然要实施开放性的政策,那必须要选择一个对外的窗口城市,傻子都知道选择的地方是哪里,没有比宝安更合适的地方。
  宝安距离香江只有一河之隔,偌大的宝安县人口连3万都不足,想怎么规划就怎么规划,建立一座现代化的城市都没有问题,也不用担心没有华资大亨投资。
  宝安毋庸置疑是华夏崛起最快的城市,不用三十年就可以碾压上海、广州、天津这些城市,双方完全不在一个等量级。
  香江地少人多,产业转移到宝安是迟早的事情,西方发达国家也会把大量低端产业转移到劳动力低廉的宝安,一个产业成就无数产业链,宝安何愁发展不起来。
  然而令麦乐浩担心的是,一旦宝安被选为开放的窗口城市,内地无数的居民会涌入宝安这个新型富有活力的城市,一年人口破五百万也不足为奇。
  在香江月薪赚1500港币很容易,而宝安百姓一年也不见得能赚150人民币,这么多人口涌入宝安,又有多少人会跑路到香江,大家又不是傻子。
  风云日报预估1982年香江人口达到500万,这还是太保守了些,按照香江目前的入籍政策,恐怕超过600万人都是轻轻松松的事情。
  唉,港府加强对边境禁区的管理很难起到什么作用,明知道对方在有意放松边境管理,港府也没有那么多人手去边境拦截非法入境者。
  四五十年代涌入香江的内地富豪很多,香江在二战后经济快速复苏起了重大作用;六十年代涌入香江的百姓很多,为制造业提供了廉价劳动力;石油危机爆发的七十年代,香江制造业大量外流,涌入香江都是穷的叮当响百姓,为香江增加沉重负担,不可取,,,
  想起在边境看到的那些衣衫褴褛难民,手里拄着一根树枝,身上背着一个布包,不要指望背包里有金银珠宝,能够活过那十年已经不容易了。
  麦乐浩揉了下额头,风云日报的报道简直就是把港府放在火上烤,香江地价上涨是不争的事实,香江土地资源有限,限量供应土地拍卖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情。
  市民要是把资金用在投资股市或地产,香江的楼价也会极速攀升,那些韭菜不长记性,要是再来一次股灾的话,,,
  事情都有两面性,这篇报道势必会炒高香江的地价,对于港府也是有着不小的好处,土地拍卖成交价只会越来越高,缓解港府财政压力。
  头疼!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