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38章 你的儿子我包了
资助祝小亮这事儿贾海霞是知道的,毕竟当时这孩子还是贾海霞发现的。
她好奇地看了看面前的女人说道:“你就是小亮妈妈吧?”
祝小亮的母亲急忙点头,一脸的局促和不安。
似乎想到了什么,她的眸光一亮,惊喜地说道:“您就是古董协会的唯一一个女性假大师吧?”
贾海霞一阵无语。
她无奈地说道:“你叫我贾姐就行?”
大师两个字挺好听的,可配上她的姓氏就感觉特别古怪了。
所以她通常都喜欢别人叫她一声‘贾姐’,还是别直呼其名的好。
祝小亮的母亲微微尴尬了一下,然后说:“我其实特别喜欢古董,但是那东西都太贵,我买不起。”
“所以我经常会看一些鉴定古董的书籍。”
“我特别买了你刚刚出的那本书。”
祝小亮的母亲急忙转头翻看,才想到背包在楼上。
扭回头尴尬地说道:“我把书都放在背包里,在楼上呢。”
“我住院这段期间一直都有看到。”
贾海霞倒是有些意外,好奇地问了几句。
问的都是书里写的内容。
让她没有想到的是,祝小亮的母亲居然很痛快地回答出来。
不能说一个字不差,但大概内容都是没错的。
贾海霞震惊了。
看来这女人的确是认真看了她的书,甚至可以说将这本书倒背如流了。
她忍不住兴奋起来说道:“你是从什么时候开始喜欢古董的?为什么会喜欢这东西?”
祝小亮的母亲尴尬地笑了笑说:“小时候我家里也有很多的古董。”
“那个时候我家里状况还是挺好的。不过后来斗地主,把东西全部都交了出去。”
“我父母也因此得了一个不怎么好的成分。”
“这些年以来因为这个成分我只能窝在农村,但也相对有机会接触更多的东西。”
“我把那些东西都偷偷藏了起来。”
“等环境好了后,听说古董能卖很多钱。”
“其实我也想知道这些东西能卖多少钱,就开始自己研究起来。”
“毕竟要找人鉴定需要不少钱的。”
“这么一研究后,我就发现这里面的门道可真多,越看我就越是喜欢。然后就一头扎了进来。”
祝小亮的母亲尴尬地说着这些,越说就越是激动。
贾海霞听到她家里有老物件,便来了兴致说道:
“你如果方便可以把那些东西拿过来给我看,我可以免费帮你鉴定。”
“当然如果你想要出售的话,我也可以以市场价来回收。”
祝小亮的母亲拼命地点头:“真的吗?那可太好了。”
“只不过那些东西都在老家,并不在燕京城。”
“我还得回家去取,而且那些玩意儿他们都说是不值钱的破玩意。”
“我每一次摆弄那些东西的时候,家里人就会骂我,说我。”
“不过好在孩子爹已经过去了,家里就剩下我和儿子,也没人再敢出来说嘴了。”
顿了顿,她又问道:“贾大师,我以后能不能跟着你学习?”
“只是我现在没有钱交学费,不过我可以写欠条。”
“以后若是有机会赚了钱,我一定会交学费的。”
贾海霞闻言忍不住笑了起来。
“这些都不忙说,咱们可以慢慢聊。”
“如果你对这方面真的很喜欢,又有天分。我可以收你为徒。”
“至于学费不学费的,那些以后再说。”
“现在还是先做饭吧,不然会饿坏我儿媳妇的。”
祝小亮的母亲急忙点头,这时才反应过来。
疑惑地问道:“您说她是你儿媳妇?可她为什么叫你姐姐?”
贾海霞笑了笑说道:“我们彼此之间感情处的好了,像亲姐妹一样,就拜了把子,做了姐妹。结果结拜后她成了我儿媳妇。”
“我们便各论各的了。”
“你不用管那些。”
祝小亮的母亲尴尬地笑了笑。
她是实在没想到城里的女人这么会玩儿。
不过这种是人家的私事,她也不好多问什么。
饭菜做好的时候,姜绾到楼上去找小亮吃饭。
便发现:祝小亮全神贯注的正在编写着程序。十个手指在电脑上飞快地舞动着。
姜绾看到这一幕,唇角忍不住的勾起。
遗憾的是她的电脑是没有网络的。
这年头想要上网实在是太难了,就算有了电话也还需要特别办网线,然后拨号上网。
费了牛大的劲才能爬上去,没上几分钟又掉了下来。
就这还是只有燕京城城区才能上,郊区一些的地方就算有钱你也上不去。
说到底还是网络设备并不健全。
她倒是听牧野说过,关于网络建设这方面,国家已经准备投资,并且花大力气开始建设了。
所以估计这一两年网络就能建起来了。
尽管如此,姜绾其实并不抱太大希望的。
她站在门口看了一会儿。
尝试着叫了一声,但发现祝小亮全神贯注,压根不理睬她。
她也知道编程的人一旦灵感来了,十头牛都拉不回来。
不把这一段写完,或者说不把这个灵感记录下来再去做别的事,一转头就会忘得干干净净。
因此姜绾没有叫他,转头去吃饭了。
吃饭的时候,她特别拿碗把饭菜留出一部分用饭盒盖好。又拿毛巾包起来保温。
等祝小亮忙完了以后再拿给他吃。
祝妈妈听说儿子正在忙着,有些吃惊。
她有些局促地说道:“我儿子学习成绩不太好,也不知道他在哪里学了这东西的。”
“我在家里对他的关注并不多,最近一段时间因为我生病就更没心思管他了。”
“他那个时候和隔壁邻居的那个老爷爷学了一段,没事就往那跑。”
“我也不知道到底是学了啥。”
姜绾问道:“他说的邻居爷爷是你老家的吗?”
祝妈妈点了点头。
轻叹一声补充说道:“那也是个大学出来的老师。”
“前几年上山下乡的时候,他被贬到了农村来。”
“在牛棚住过一段日子,后来平反后他就不肯回城了。”
“说是乡下的山好水好,食物也好,总比回城里啥都吃不着的强。于是就留在了村子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