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6章 掩饰

  过完年,许氏亲自去拜见了章夫人。
  说起来也奇怪,她就是一个农村妇女,最大的官就是见过村长。
  面对县令夫人时,居然没有胆怯。
  和章夫人说了大约半个时辰,也说了一下订亲的事儿。
  “我家漫儿是一个苦命的孩子,希望你们能善待她。”
  说起姨侄女,章夫人就抹泪。
  从小没娘被后娘如此搓磨。
  差点连命都没了,一想着就让人心碎。
  嫁到夏家也好,自己在昌元县有个照应。
  而且夏家的家教家风也挺好的,比那个恶毒的女人相看的人家好。
  “夫人放心,我自会将漫儿当亲女儿一样疼。”许氏道:“我是个没福气的,生了三巧这么一个闺女却遭了难早早的去了,就余下三个臭小子了,漫儿进了我夏家门断不会让她受半分的委屈。”
  “好好好。”
  两人相谈很愉快。
  许氏被二牛送回了山里,一家人就商量着在哪儿办婚事儿。
  “不能委屈了漫儿,依我看就在陶家小院办。”
  “要不,就在昌州吧。”二牛从来没向家里提过要求,这一次决定要买一个小院子了。
  “离铺子近的地方哪怕只有两间屋呢,我也得给她一个家。”
  庄子是七巧的名字,在山里的院子又太远了些。
  “那就置办一个院子。”老爷子手上有七巧交回来的几百两银子:“两百两银子够不够?”
  “爷爷,不用,我手上有一些银子的。”
  当掌柜七巧每个月都给他发五两银子的月银,到年终还有一定的分红,现在手上也有百十来两银子了。
  “二牛要买院子,我这儿也有点银子。”作为长兄,大牛支持弟弟是义不容辞的事儿。
  七巧主事,家里所有参与劳作的人都有月钱领,胡小莲领的银子比自己还多一倍。
  结果她老实得很,还将银子交给自己管。
  大牛心疼她,自然是不会动用她的月银。
  毕竟,她的钱来得也不容易,为了钻研印染布料有时候守着染缸几个时辰都不挪一步。
  这些月银都给她存着,她说要给儿子娶媳妇。
  想想德哥儿也幸福,这么小就有亲娘为他谋划了。
  他打算给二牛的是自己手上的月银。
  “不用吧。”
  二牛有点尴尬,大哥都没分家呢,自己就想另立门户了,家里人居然没反对没骂他,还要帮衬他。
  “我们家人多,这样吧,以后不管谁买院子,公家都出五百两银子,余下的自己凑。”
  七巧觉得没有规律不成方圆,树大分叉儿大分家,早分晚分早晚得分。
  置办一些院子在各人名下也是挺好的。
  鸡蛋不能放在一个篮子里,分散开来也能规避某些风险。
  “五百两银子?。”老爷子震惊不已,这么大手笔,他可拿不出来了。
  七巧有啊。
  还没给老爷子交账呢。
  七巧对二牛说要买就买大一点的院子,这样一家子才能住得开。
  二牛拼拼凑凑,最后凑了八百两银子就有些感慨。
  自已家是真的发达了。
  以前八两银子的家底儿都算是巨款了。
  现在居然直接能凑八百两银子出来买院子。
  二牛上门提亲的事儿许氏也一一落实了。
  “虽然咱们家是庄户,但是该有的礼数一点儿也不能少,咱们不能委屈了漫儿。”
  “是,娘,孩儿知道。”
  许氏是不放心二牛操持这种大事的。
  又要奶小孩子,不能远行,着急上火得很。
  “七巧,这事儿大娘可指望着你了。”许氏拉着七巧的手:“你是一个稳重的,大娘认为你一定可以办好娶你二嫂的事儿。”
  “大嫂,你莫不是在说笑话吧。”黄氏直接乐了:“七巧都还只是一个小姑娘呢,她怎么能操持得了二牛成亲的大事,成亲可不是小办,办砸了可不行。”
  胆儿可真肥啊。
  “你别瞎说,咱们七巧聪明着呢,主意也正,比你我办事还稳重,行的,肯定行的。”许氏道:“对不对,七巧。”
  这高帽子一戴上,七巧就找不着北了。
  点头直接应下了这件事儿。
  她想得可简单了,自己不懂也没什么要紧的,到时候找周公子啊,请他分派一个懂的嬷嬷过来帮忙就行。
  用五哥的话说,要学会知人善用,要会放权事情就能办好还不累。
  “七巧……”
  见一个敢喊一个敢应黄氏都着急了:“你可别没有分寸,这不是寻常小事儿!”
  “娘,我知道,你放心好了。”
  七巧将自己的打算说了,黄氏这才大大的松了一口气。
  “ 这样会不会太麻烦人家周公子了?”
  “没事儿,娘,我和他是合作关系,他帮了我这次的忙,我会回报他多挣钱,他喜欢还来不及呢。“
  黄氏看着这样的女儿神色复杂。
  “娘怎么感觉不太认识你一样。”
  七巧……好家伙,要掉马甲。
  “娘,您是有太久没见着女儿了吧,都忘记女儿长啥样了吗?”七巧直接扑过去:“来来来,你一定要好好的仔细的瞧瞧,回头还真可能把我忘了。”
  “不对,是娘有了小儿子就忘记了我这个闺女了。皇帝爱长子百姓爱幺儿,还真有这么一回事。啊啊啊,我好伤心啊,我娘不爱我了……”
  七巧一撒娇,黄氏根本就招架不住。
  嘻嘻哈哈又蒙混过关。
  没人看见七巧瞒在黄氏怀里暗暗吐了一个舌头。
  她可真是不容易,总要小心的藏着自己的马甲,真怕被扒。
  所以纵然有千般本事也不敢大意,还是小心点才行。
  夏家人商量好一年的运作方式,又下山各奔征程了。
  那啥,这种感觉还是熟悉的。
  就像现代打工人一般,春节回家过年,过年后又各奔东西。
  不管有钱没钱,回家过年这是传统。
  金鸡崖山上,就是夏家的根据地,大后方。
  山上老爷子和大伯他们在家种菜种地养点家禽,做到了自给自足,甚至还糖满仓鱼满塘。
  作为庄户人家来说,绝对是最富足的人家了。
  更不要外面还有这么多产业。
  老爷子送走儿孙时还是很不舍,看着他们离去的那条山路久久都不转身。
  “爹,他们走远了,天冷,回吧。”
  “好,回。”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