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33章 砸钱or诉讼

  中芯国际将作为摩托罗拉的策略代工伙伴,为摩托罗拉提供从mos17到其他芯片厂的全面技术支持。
  此外,双方在专利和先进cmos制程技术授权领域也展开合作。
  摩托罗拉获得中芯国际11.4%的股份。
  随后中芯国际投资7.1亿美元在行扩产,建设满足0.13微米的生产线。
  经过扩产后,津门厂成了中芯国际旗下最大的一家工厂。
  月产晶圆18万片,几乎是魔都厂的两倍,京城厂的三倍。
  2005年10月,中芯国际上海12英寸(fab8)开工建设。
  规划月产能3.5万晶圆。
  技术标准跟京城厂一样,都是0.18um~55nm。
  四家厂加起来的中芯国际,以月37.5万片8英寸及以上的产能,仅次于台积电和联电,成为世界第三大芯片代工厂。
  至于后来的台积电劲敌三星,去年才刚刚做芯片代工,现在的产能连中芯国际五分之一都没有,就更别说追上台积电了。
  不过有了徐良给的海力士资料,中芯国际在先进制程上比原本历史上快了一步,目前已经突破了65nm的工艺制程。
  仅比台积电稍稍晚了一些。
  不过现在大环境不好,中芯国际债台高筑,已经没有能力建设新工厂,追逐更强的工艺制程。
  在高资本、高技术,竞争激烈的芯片代工领域。
  一步落后,可能就是几十年的落后。
  如果不是后来华夏大环境的改变,中芯很难再后来居上。
  把资料看了几遍后,徐良对下一步中芯的发展心里也有底了。
  ——
  一辆黑色的奔驰s驶出魔都中芯国际总部,上了龙东大道,驶入内环高架,从南浦大桥下来后进入中山南路。
  很快便到了大名鼎鼎的外滩。
  “张总,我们到了。”
  秘书的话,让陷入沉思中的张如京反应过来。
  眉宇间的一缕愁思,以及略显憔悴的神色,预示着他最近这段时间过的并不好。
  透过车窗看到外面越来越近朱红色,大楼主立面为三段式古典主义结构的建筑,脑海里浮现出那个见过一次的年轻人的身影。
  04年的时候,对方虽然已经是华夏首富,汉华、鸿蒙声名赫赫。
  但还远没有现在誉满世界,把索罗斯都踩在脚下的程度。
  汉华、鸿蒙、泰华、康师傅、丰收、facebook、维迪旺、海力士、优尼科,一个个在各个行业闪耀的名字,构成了越发庞大的徐氏商业帝国。
  相比之下,中芯国际这三年时间虽然也有一定的发展,但远远没办法跟对方相比。
  差得太远了。
  车子停稳。
  从车上下来的张如京下意识看了眼门楣。
  铁画银钩的‘红岩’两字,透露着一股凌厉和朝气。
  “张总?”
  回过神的张如京笑道。
  “听说‘红岩’这两个字是徐良的手笔。”
  “外面都这么说,而且徐氏旗下的企业普遍都用,印章搭配甲骨文的企业logo。”秘书道。
  张如京微微点头后,迈步朝前走去。
  推门进去,迎面便是一面两米高,约有三米宽的影壁。
  影壁中间是一个脸盆大小的朱红色印章,印章中间是两个古朴复杂,同时又透着美感的甲骨文。
  这是众所周知的红岩基金的logo。
  在logo下面用中英文同时写着。
  红岩基金。
  “张先生,欢迎光临红岩基金。”
  看着迈步走来,穿着淡紫色女士职业装,秀发高挽的李金玲。
  “你就是之前跟我联系的李秘书吧?”
  “是的。”
  “你好,你好。”
  简单握了握手后。
  “请跟我来吧,徐总在办公室等您。”
  “有劳。”
  带着他来到三楼的会客室。
  推门进去。
  “徐总,张先生到了。”
  早就等在这里的徐良笑着迎了上来。
  “张先生,欢迎欢迎。”握住对方的右手后,“从04年一别,咱们现在可是有两年多没见了。”
  “两年未见,徐先生已经是全球最顶级的金融家,跟巴菲特、博格尔媲美;汉华更是成长为令人尊敬的全球金融巨头。
  相比之下,中芯这两年却在不断走下坡路。”
  “呵呵,公司业绩受外界大环境和it周期的影响,起起伏伏,都是很正常的事,张先生不必过于纠结。
  请坐吧。”
  “谢谢。”
  两人坐下来,秘书奉上茶水后。
  “张先生,当初我把海力士在ic领域90纳米和65纳米技术转让给你们的时候,曾经约定在两年内偿还第一笔可转债。
  但现在你们貌似没有这个意思?”
  张如京心里叹了口气。
  花十三亿美元收购海力士的技术专利,夯实了中芯的专利池,也让他们提前两年时间完善了65nm先进制程,赶上了台积电的脚步。
  但人算不如天算。
  就在他踌躇满志准备跟台积电一争高下的时候,对方不仅给了他当头一棒,芯片需求也从04年之前的火热,变得疲软起来。
  开工不足,赚不到钱的中芯国际,自然没办法偿还债务。
  虽然第一笔债务只有两亿美元。
  但在给了台积电的赔偿金后,中芯账上真的没钱了。
  “徐先生,最近中芯的情况不是太好,所以请您能再宽限一段时间,等中芯赚到钱,我们一定立即偿还。”
  徐良放下手里的茶杯。
  “张先生,以你在芯片代工行业的经验,市场什么时候恢复?”
  “这个……”
  他一时有些迟疑。
  作为行业老兵他当然清楚行业周期,但不好现在说。
  “根据我们的调查,每次芯片行业需要三至五年才能走出周期。
  这次的皱起从04年下旬开始,到现在仍然没有半点起色。
  按照过去的经验,恐怕要等到08年,甚至是09年才能走出谷底。
  这也意味着中芯会连续债务违约。”
  张如京张了张嘴,却说不出任何反驳的话。
  事实确实如此。
  “徐先生,很抱歉。”
  徐良摆了摆手。
  “商场如战场,谁也不知道下一刻会发生什么,张先生不必道歉。”
  顿了一下,徐良话锋一转。
  “不过,我这里有个方案能解决张先生和中芯的困境。”
  “徐先生请讲?”
  “很简单,汉华把13亿美元的可转债全部转为中芯的股份。”
  徐良图穷匕见。
  张如京一下愣住了,显然没想到徐良的主意居然是这个?
  “张先生,芯片代工行业是资本密集型、技术密集型,竞争极为激烈的行业。可以预见,随着芯片制程的不断缩减,芯片代工厂的投资规模会越来越大。
  65纳米制程比90纳米投资几乎翻了一倍。
  45纳米比65纳米又翻了一倍。
  而新一代技术的研发投入也会越来越高。
  这些都需要大量的资金去支撑。
  汉华最不缺的就是资金。”
  看着言之凿凿的徐良,张如京脸上神色渐渐平复。
  沉吟片刻后。
  “徐先生这么看好中芯?”
  “我更看好张先生带领的中芯。”徐良微笑着继续道,“做企业这么多年,我深刻明白一个道理,一家成功的企业必须有一个优秀的管理者。
  对中芯而言,张先生就是那个最合适的舵手。
  这是我看好中芯的重要原因。”
  以徐良现在的身份和地位,能得到他如此夸奖。
  张如京心里也很高兴。
  但高兴之余,心里也有些复杂。
  现在伴随着诸多不利消息,中芯的市值已经滑落到了10亿美元左右。
  一旦汉华选择债转股。
  将顷刻获得中芯的绝对控股权。
  眼前的男人将不再是投资人,而是货真价实的中芯老板。
  而且自己貌似也很难阻挡对方进入中芯。
  毕竟13亿美元的巨债,现在的中芯确实还不起。
  以中芯现在的吊样,资本市场也没谁会感兴趣,更不可能再募新债还旧债。
  即便如此,他还是不打算把自己的心血轻易让出去。
  “如果徐先生接手中芯,准备怎么发展?”
  “主要两件事。
  第一,砸钱。
  第二,诉讼。
  今年汉华准备投资25亿美元,把中芯魔都4号工厂,12英寸,65纳米制程,月产3.5万晶圆的产能扩产到10万片。
  明年将投资70亿美元,分别在羊城和益都建设两家12英寸,65纳米制程,月产10万晶圆的代工厂。”
  张如京满脸的震惊。
  他想到了徐良收购中芯后会砸钱扩产。
  但没想到会砸这么多。
  95亿美元,26.5万晶圆的月产能,如果按照8英寸换算,就是47.17晶圆的月产能,是现在中芯国际44.91万8英寸晶圆月产能的一倍还多。
  一旦投产,中芯将瞬间超过联电,成为仅次于台积电的世界第二大代工厂商。
  不过到底是见惯了大风大浪的人,张如京很快冷静下来。
  “徐先生,现在全球芯片需求为月960万片8英寸晶圆,其中idm模式占67%,剩下的33%才是纯代工产能。
  而这300多万8英寸晶圆产能中,台积电占了一半。
  虽然我很希望看到中芯超过台积电成为全球第一的芯片巨头,但我不得不很遗憾的提醒您。
  三座芯片工厂投产后,我们得到的可能会是巨额的亏损。”
  徐良一笑。
  “亏损?
  当然是亏损,而且我要就是亏损。
  我们亏,其它机构也亏。
  大家就比比谁的资本最足,能笑到最后。”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