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6章 十月初五

  正德元年,十月初五。
  一群身着便装的人抬着三个大箱子进了定国公府。
  这些人是针工局、襟帽局的内宦。箱子里装的是皇后的凤面首饰、大婚翟衣、凤冠。
  夏冬月身在定国公府的消息要保密。正德帝即将与其大婚的消息一样要保密。所以这些内宦鬼鬼祟祟的,对外说是裁缝铺子的人进府给徐家下人们做冬袍。
  紧接着一辆马车来到了公爵府门口。
  刘笑嫣、常恬、严娇、九夫人下了马车进了府。皇帝大婚在即,她们是一定要凑热闹的。帮着夏冬月梳洗打扮,试穿翟衣之类感情戏一定要做足。
  毕竟夏冬月是常家今后在后宫中最大的靠山。
  正阳门。
  张鹤龄跟刘健等待着钦天监勘定的持节迎后出京吉时。
  京中七成以上的文官都来了正阳门这边送行。自然,文官们送的不是持节正使张鹤龄,而是持节副使——他们的靠山刘健。
  常风也出现在了人群中。径直走向张鹤龄和刘健。
  刘健见到常风,没好气的说:“不劳你相送。你杀人太多,身上戾气太重。会冲撞了持节迎后的喜气。”
  常风根本没正眼看刘健:“首辅错矣,我不是来送你的。我是来送国舅爷的!”
  刘健碰了一鼻子灰,气得七窍生烟。但他还是努力保持着平静的表情。
  刘健在心中安慰自己:再过五天,八虎、常风都是砧板鱼肉。到那时,弘治朝第一宠臣将会成为阶下之囚,品尝到关押诏狱的滋味儿。
  常风朝着张鹤龄拱手:“寿宁侯,我祝伱一路顺风。”
  张鹤龄笑道:“放心,我一定把我外甥媳妇儿顺顺利利接回京。”
  张鹤龄这厮毫无人臣之理。在旁人面前,一向称正德帝为“我那皇帝外甥”。
  刘健挺看不上张鹤龄的。应该这么说,朝野上下包括正德帝、常风在内,就没一个人看得上张鹤龄。这厮简直是人厌狗嫌的存在。
  刘健道:“国舅请慎言,请用敬称。”
  张鹤龄白了刘健一眼:“什么敬称。别说他是皇上,就他算当了玉皇大帝,也是我的外甥!那是我姐身上掉下来的肉!”
  秀才遇到兵,有理说不清。首辅遇到无赖国舅同样如此。
  吉时已到,张鹤龄、刘健上轿南行。
  常风则回到了锦衣卫。他一见钱宁哭丧个脸,就知道谢亘还是没现身。
  钱宁道:“谢亘这厮真是无情无义!亲生的孩子滑胎,他都不去西小井胡同看一眼相好。”
  常风问:“京郊几个县的耳目有发现嘛?”
  钱宁微微摇头:“没有任何虎罪箱的蛛丝马迹。”
  常风坐到椅子上,沉默不言。
  做任何事,都要先做好最坏的打算。
  正德帝大婚、亲政是谁也拦不住的。
  虎罪箱有可能最终寻不到。文官集团会将八虎罪证公诸天下。到那时,刚刚亲政的正德帝顾及汹汹舆情,很可能会舍弃八虎。
  若是如此,绝不能让文官集团独霸朝堂,压制君权。
  最好的方法就是扶持一批文官,与另一批文官相争。
  常风打定了主意,一旦八虎真的失势,他便全力扶持亲家公李东阳,与刘健、谢迁分庭抗礼。
  经历了这么多年的朝堂浮沉,常风已经有了老成谋国的思维方式。
  皇宫西苑,豹房。
  正德帝正在火者亚三的陪伴下,练习使用一柄西洋鸟铳。
  所谓的西洋鸟铳,其实就是西班牙“穆什特克”火绳枪。
  八虎垂手侍立在一旁,除了张永,其余七虎个个愁眉不展,一脑门子官司。
  正德帝瞥了他们一眼,随后开始练铳。
  “嘭”!正德帝射出的铳子不偏不倚,正中三十步外放着的一个冬瓜。
  八虎齐声高喊:“皇上神射!皇上英武!”
  正德帝没有搭理刘瑾,而是将鸟铳扔给了江彬:“江彬,你觉得这鸟铳如何?”
  江彬微微摇头:“皇上,与弓箭相比,鸟铳射程短,装填费事,准头也不及弓箭。这东西玩玩还成,打仗.绣花枕头而已。”
  正德帝道:“在这事上,你就不及常风有见地了。你这番话,前几天朕跟他说过。他反问了朕三个问题。”
  江彬问:“敢问皇上,常帅爷问了哪三个问题?”
  正德帝道:“第一个问题,训练一个熟练的步军弓箭手需要多久?”
  江彬答:“若受训之人生得高大威猛,臂力强劲。需三年。”
  正德帝又问:“第二个问题,训练一个熟练的骑兵弓箭手需要多久?”
  江彬答:“三年练射箭,两年练骑射。需五年。”
  正德帝追问:“第三个问题,训练一个熟练的鸟铳手需要多久?”
  江彬看了看手中鸟铳:“恐怕只需两三个月。”
  正德帝道:“洪武朝时,西平侯沐英屡屡平定云南境内的土人叛乱。靠得就是火器。他还首创了火器三段击战法。”
  “靖难之役时,燕军中亦大量装备火器。太宗爷即位后,深知火器之效用。于是创建了神机营。”
  “可惜土木堡之变后,神机营名存实亡。边军方面,也逐渐废弛火器,专注弓弩刀枪。”
  “依朕看,明军复用火器是大势所趋。鸟铳手训练简单,即便一个从小没使过刀枪的农人,两三个月内也能训练成一个堪用的鸟铳手。”
  “待朕亲政,在军备上办的第一件事便是命工部仿制西洋鸟铳。”
  一旁的刘瑾忙不迭的拍马屁:“皇上真是深谋远虑。”
  正德帝微微一笑:“朕看你们八人里,除了张永个个愁眉苦脸。是在担心屁股底下的屎太多,常风伸手帮你们擦也擦不干净吧?”
  刘瑾愕然。
  正德帝道:“朕早就对你们说过,收敛些,不要被两位先生抓住小辫子。你们不听啊!”
  七头恶虎齐齐跪倒,伏地不住的磕头:“老奴有罪。”唯有张永一人鹤立鸡群。
  正德帝指了指张永:“刘大伴儿,你应该学壮士张,不要学英宗时的王振。”
  刘瑾连忙道:“皇上教诲,老奴牢记于心。是啊,是该向张公公学。”
  正德帝问:“刘先生出京了?”
  刘瑾答:“掐算时辰,应该已经出京了。”
  正德帝道:“好。还是常风有谋略。让刘先生持节出京。呵,常风是在帮你们拖延时日啊!你们要领他的情。”
  刘瑾唯唯诺诺:“是,是。老奴领常帅爷的情。”
  且说常风那边苦于找不到谢亘,心情烦闷。干脆出了锦衣卫,在六部、五军都督府一条街上溜达散心。
  走着走着,他进了兵部,去了武选司王守仁的值房。
  王守仁给常风泡了茶:“怎么想起到我这儿来了?京城的天阴云密布,常帅爷应该忙得脚不沾地才是。”
  常风举起茶盅:“你也闻到了疾风骤雨的气味儿?”
  王守仁道:“京城官场中人,人人皆知刘、谢二位阁老跟八虎到了决胜负、决生死的时候。”
  常风问:“你觉得谁赢谁输?”
  王守仁笑道:“我又不是算命先生。但我王家父子两代,不会在这场赌局中下注。”
  “我劝你也不要下注。”
  常风苦笑一声:“我已深陷赌局。不下注是不可能的。”
  王守仁收敛笑容:“我劝你不要帮八虎。若刘、谢落败,八虎得势。他们绝对会更卑劣,更贪婪,更无所顾忌。”
  常风无言。
  王守仁道:“说句不中听的话。大明的文官虽贪,可他们明白这样一个道理——贪归贪、闹归闹。但绝不能把大明闹亡了。”
  “只要大明这棵大树不倒,他们和他们的子子孙孙,将永远荣华富贵。”
  “八虎则不然。这帮人没有底线,更没有大局观。他们若掌握朝局,什么出格事儿都做得出来。”
  常风叹了声:“唉。我与八虎早就在一条船上,想要抽身已经晚了。”
  “这条船本就是皇上的船。皇上让我保八虎,身为他的亲军缇帅,我只能照办。”
  “自私一点说。八虎若失势,刘、谢的下一个目标就是我常风。为了常家的平安,我也不能在这场政斗中做壁上观。”
  王守仁道:“人非圣人,人皆有私。我理解你。”
  (注:“理解”一词非现代出现。宋时苏轼《众妙堂记》有云:庖丁之理解,郢人之鼻斲。)
  常风喝了口茶,问:“守仁老弟。你若要藏一件隐秘的东西,会藏在哪里?”
  王守仁想了想,回答:“藏在最显眼的地方。此谓之‘灯下黑’。”
  王守仁的话提醒了常风。
  常风放下茶盅起身:“我还有事,先走一步。”
  王守仁道:“我送你出去。”
  常风道:“不必了。让你的文官同僚们看到你跟锦衣卫的屠夫并肩而行,指不定又传出什么闲话呢。”
  常风回到了锦衣卫,召集一众心腹议事,将王守仁所言“灯下黑”说予了众人。
  常风道:“你们说说,哪些地方可能是‘灯下黑’?”
  钱宁道:“刘健、谢迁的府邸?不对啊。刘、谢府中有咱们的耳目。按照燕晓齐所说,光是虎罪人证便有二百多人。这么多人若进了他们的府邸,耳目不会没有察觉。”
  石文义道:“会不会是刑部大牢?”
  常风摇头:“应该不是。若在刑部大牢,燕晓齐不会不知晓。”
  张采道:“京城各官衙都有咱们的耳目。若虎罪箱在哪个官衙里,两百多位人证这么显眼,咱们早就探查到了风声。”
  常风拿出了一张京师堪舆图,铺在了桌上。
  他的手指向了南城:“会不会在贩夫走卒聚集的南城?钱宁,你立即带三千袍泽,去南城搞一场大搜查。”
  钱宁问:“用什么理由?”
  常风答:“简单,就说有鞑靼密探进了京。搜查鞑靼密探。”
  防备鞑靼是一个万金油一般的理由。锦衣卫这两年做任何出格的事,都对外宣称是“防备鞑靼”。
  钱宁笑道:“得,又要让倒霉的鞑靼人背黑锅了。”
  常风道:“不能这么说。鞑靼是大明最大的敌人。大明境内出了任何事,一准是鞑靼人所为岂不很合理?”
  王妙心在一旁道:“偌大南城,光调三千卫内袍泽搜查,恐怕几天内搜不完。”
  常风道:“钱宁,你去找张永张公公,跟他借七千团营兵,协助锦衣卫搜查。”
  张永现在不光是东厂督公,锦衣卫的顶头上司。他还依旧掌管着十二团营。正德帝对他信任到无以复加。这份信任甚至让刘瑾有些嫉妒。
  刘瑾也想管兵。
  当日下晌,三千锦衣卫、七千团营兵浩浩荡荡开进了南城。整个南城一时之间鸡飞狗跳。
  傍晚时分,常风回了府。
  一名下人禀报:“老爷,夫人说她和宛平郡主、九姨娘今夜住在定国公府,不回来了。”
  常风微微颔首:“嗯,知道了。”
  不多时,另一名仆人通禀:“老爷,刘公公来访。”
  片刻后刘瑾来到了常风面前:“小叔叔,虎罪箱的事查的如何了?”
  常风答:“还是没找到蛛丝马迹。”
  刘瑾道:“啊?我的小叔叔啊,近二十年你办任何差事从未失手过。这一回生死攸关,可别马失前蹄。”
  常风劝慰刘瑾:“离文官们商定的‘除虎’之日还有五天呢。你得稳住心神。不要急。怡红楼的姑娘们有句话,粗俗却在理——心急吃不了热.”
  刘瑾道:“危急存亡之时啊,我怎能稳坐钓鱼台?”
  常风问:“西厂谷大用那边也没找到任何蛛丝马迹?”
  刘瑾道:“西厂刚刚重开。办事不及你们锦衣卫。指望谷大用怕是指望不上了。我只能指望你。”
  常风劝刘瑾:“这一回,若你们八人能够取胜。以后可一定要清廉当差。你们的屁股太大,我就算想一直给你们擦屁股也擦不干净。”
  刘瑾连忙道:“吃了这回的亏,我们长记性了。你说的对啊,还是要清廉当差。”
  常风的话已经说到。至于刘瑾是不是左耳进右耳出,就只有天知道了。
  常风凝视着刘瑾。他突然想起老内相怀恩生前对他说的一番话:“世事会变迁,权力会更迭,朋友会变成敌人,敌人会变成朋友。”
  那时的常风只不过是个初出茅庐的年轻人,不能理解这番话。
  现在看,这番话真是至理名言。
  十一年前,常风为李东阳、谢迁洗刷了巴结权宦尚铭的冤屈,助他们二人入阁。
  可到了如今,谢迁却成了常风的死敌。谢迁为扳倒他,不惜设计让刘笑嫣背上了人命。
  眼前的刘瑾,会不会变成第二个谢迁?
  想到此,常风感觉身上一冷。
  在这一瞬间,他打定了主意:找到虎罪箱,一定要掐在手中,作为日后制衡八虎的工具。
  (本章完)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