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零二章 翩翩美少年

  陆海晨的脑海中马上浮现出高中教室的模样——大大的黑板上写满了解析几何公式,黑板上方挂着八个大字:好好学习,天天向上。陆海晨仿佛站在讲台上,俯瞰着下面的同学。
  “这儿是张丹,她的同桌是刘雅婷。”
  “靠墙第一排是吴丽敏,对,没错!”
  “第三排这个叫什么来着?光记得外号叫师太。”
  ……
  凭着记忆,陆海晨将当年的女同学回忆了个遍,然后筛了又筛,筛出几个他觉得长得可以的而且有戏的,打算下手。
  陆海晨怀着对未来的憧憬睡觉了。
  第二天,他开始在高中的qq群里寻找这几个女同学的帐号,然后依次申请好友。过了几天,他发现只有两个同意了他的申请。
  “我靠!这是什么情况?老同学都不加?”
  陆海晨有些气愤,但他转念一想,没准人家不经常上qq,心里又释然了。
  他开始满怀信心地和这两个加为好友的同学唠嗑。但无情的现实将他的憧憬击得粉碎——他发过去的消息有如泥牛入海,对方根本没有任何反应。
  陆海晨沉不住气了,这可怎么办?他又不好意思向同学要她们的手机号,他认为那样做太明显了。失去方向的他忽然又想到了校内网,于是开始在校内网上搜索这几个人。
  这个主意真不错,他又搜到了好几个目标,依次加为好友。
  改变战术以后,效果果然有所改观。这几名昔日的同窗收到陆海晨的好友申请后,很快同意了他的请求。
  比起qq,她们在校内网上要活跃许多,经常更新状态,隔三差五就会上传几张照片,几乎天天会分享日志,还时不时地玩上面的一些网页游戏。
  不论是谁上传照片,陆海晨都会留言;不论是谁分享日志,陆海晨都会转发;不论是谁邀请他玩游戏,他一概接受,而且玩得不亦乐乎。
  他的计划非常完美——先通过这些联系感情,感情到位后要来手机号,像当年李健那样每天煲电话粥。煲上一段时间,基本上双方就心知肚明了,到时候只要女方捅破这层窗户纸,一切ok。
  理想是丰满的,现实真他妈的骨感。
  一开始陆海晨还满怀希望,天天泡在校内网上聊得不亦乐乎,可没过多久,他就有些灰心了——这几个同学对于他的留言,基本上都是礼貌性的回复;和他唠嗑,也只是拉拉家常,并没有想进一步发展的意思。
  看到每一段对话都是以自己的留言结尾,然后便没了下文,陆海晨不禁仰天长叹。他知道,这种情况下即使要来她们的手机号码也是没用的。
  陆海晨又一次陷入了困境。
  一个阳光明媚的周末,陆海晨早早地挎着背包走出寝室去上自习,继续他并不太上心的考研事业。
  他刚下到二楼,正好碰见带着早饭回寝室的赵利臣。
  赵利臣热情地向陆海晨打招呼:“大早起的干嘛去?”
  陆海晨苦笑一声道:“上自习去。唉!不爱去啊!”
  赵利臣道:“不爱去就别去了,何苦自找罪受?上我们寝室呆会去?”
  赵利臣的寝室在二楼,陆海晨以前从没去过。他想了想,便跟着赵利臣进了二楼的楼道。
  赵利臣的专业也是船舶与海洋工程,不同的是他并不是船舶学院的学生,而是国际合作学院的。
  对于国际合作学院,陆海晨早有耳闻,从他刚收到大学录取通知书的那一刻,就知道学校里有这么个学院。他之所以能记住这个学院,是因为这个学院的学费太贵了。
  当年每个被工程大学录取的学生,都会收到一个红色的邮政ems大信封,里面除了录取通知书、银行卡和其他单据外,还有一张各学院的学费统计表。
  时至今日,他依然清晰地记得各个学院各个专业每年学费的收费标准——差不多都在4000左右波动。学费多的,比如船舶学院,每年4800;学费少的,比如化工学院,每年3500。
  而有一个学院的学费特别扎眼,就像一群矬子中忽然冒出个巨人来一样,这个学院就是国际合作学院——学费每年。
  “卧槽!怎么这么贵!”这让当时的陆海晨惊叹不已。
  在他的印象中,除了艺术类院校,学费最贵的当属三本,而三本每年的学费也才一万多点。
  “怎么一本的学校还有这么贵的专业?”陆海晨想不明白。
  之后陆海晨就忘了这件事,直到他上了大三。
  他清晰地记得那是在去年刚开学的第一堂结构力学课上,他忽然发现教室最后两排多了十几个陌生的面孔。
  他问坐在旁边的杜辉这些人是谁,杜辉告诉他,这十几个人是一系05级0班的学生。
  “0班?我怎么没听说过?”陆海晨小声道。
  因为船舶学院05级船海专业一共有9个班,班级序号从1到9。他对这个凭空冒出来的0班感到非常诧异。
  杜辉告诉他,这几个人原来都是国际合作学院的学生,学的也是船舶专业。根据教学计划,国际合作学院的学生大一大二两个学年在滨江工程大学上学,大三大四两个学年去国外继续完成本科专业的学习,目的地国家主要是英国、澳大利亚和俄罗斯,毕业后能拿到国外高校的学位证。
  陆海晨奇道:“那他们现在不是应该在国外吗?为什么还跟着咱们一起上课?”
  杜辉轻哂一声道:“你以为去了国际合作学院就能出国啊?你还得考雅思,好像得达到6分还是7分,我忘了。这些都是雅思没上线的,没上线那就出不了国,出不了国大三大四两年就还得在这儿呆着,跟着咱们一起上课,到时候毕业只能拿咱们学校的学位证。”
  “原来是这么回事!”陆海晨恍然大悟道。
  杜辉补充了一句:“而且他们大一大二两年不能有挂科,有挂科外国学校不接收。”
  陆海晨道:“我去!怎么比国防生还严?国防生还允许挂科呢。”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