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2章 尘埃落定

  骆康成从审讯室出来,已经是半小时以后的事了。
  周芳春详细交代了她跑路过程中,杀害了赵强的事,还把如何筹备互助会,如何利用互助会骗人,跟家人共同行骗的事。
  骆康成以为鲍六和周慧兰都是背锅的,可周芳春一口咬定,给了他们巨额分成,就是因为他们都是知情人,也就是说,周芳春不打算把罪责揽到自己身上。
  她要周慧兰和鲍六那一家子,老老小小都给她陪葬。
  “周建安的罪我也不认,他卷走了一大部分钱,跑去港城,凭啥要我替他背锅。要不是他,我也不可能杀人。”
  周芳春交代结束后,骆康成已经累得一头是汗,天气热了,审讯室特别闷人,很少有局长亲自下场审案子的,骆康成不适应也正常的。
  “找几个弟兄,带周芳春去现场指认杀人地点,再把细节完善一下,没什么问题的话,稍后我会把情况如实往上报。”
  骆康成又安排下属去法医那拿资料。
  “头儿,那个叫曹刚的到日子了,得把人放出去,再这么关着可不是个事。”
  曹刚这人就是个混蛋,进了公安局酒醒了又不认账了,偏偏施暴未成,自己还受了伤,整个案子就很含糊,骆康成费了不少功夫,才让他在里头待了几个月。
  “放了吧,大不了放出去再抓。”
  “行,这孙子鬼的很,经常乱说话,有机会我再把他抓进来。”
  眼看着春光渐渐淡了,天气有了变暖的迹象。
  曼达林的夏装上市了,曼达林的设计部给了不少设计稿,何陆也从国外发了不少样衣和设计图过来。
  这年头,市场虽不景气,却也是最好的时候,服装发展的黄金时期才刚开始,设计师信心满满,因为没有竞争,没有比较,每个人每天都能想出无数的点子出来。
  曼达林海真不缺衣服。
  公司如今走上正轨,选款已经不是楚榆一个人的事,而是由整个设计部去完成,再结合店长的意见,当地的气温情况去发放当季的新款。
  因而,哪怕正是服装换季正忙的时候,楚榆也没有觉得有什么不一样,这就是有公司的好处,什么都正规运营,什么事都有员工替她干。
  她只需要坐镇指挥,确定大的方向方针就行。
  舒兰猛地推开楚榆家的门,进门后先去了厨房,咕噜噜灌了一瓶凉白开。
  “姐,你来了?怎么渴成这样。”
  “别提了,我不是去边上的清河省做了个特卖会吗?我租的是百货大楼广场前的空地,原想着如果生意不成,收拾一下就走也挺方便的。谁知道好家伙,清河省的人可真够给面子的,一窝蜂围上来。楚榆,你猜,这场特卖会咱赚了多少钱?”
  楚榆知道特卖会的疯狂。
  而造成这一现象的根本原因是物资的缺乏,百姓没有看过这么充足的货源,这么有设计感的衣服。
  别说设计感,之前票据没放开,华国买啥都要票,百姓有东西就要,更何况华国人爱买打折货是深入骨髓的。
  会过日子的人,知道这是好东西,正价买不起,买点打折的也是好的。
  而曼达林在清河省没有开设门店,可名气多少也传了出去,这主要是得益于之前的女郎挂历,女郎挂历销售范围广,早就把曼达林衣服的名气传了出去。
  多个原因之下,特卖会会火爆,还真不是啥稀奇事。
  别说楚榆办的特卖会了,就是百货大楼的特卖会,一天都能卖几十万。
  这年头,卖啥都有人抢,别说打骨折的衣服,就是黄金,都是排队抢购。
  “五十万?”
  舒兰猛地呛了口水,不敢相信地盯着楚榆,她觉得一天赚15万够疯狂了,毕竟那些都是仓库的存货,过季的款式。
  做服装最怕压货的,明年各种新款上市,这些老款不知道能卖给谁。
  再说曼达林在清河省没有门店,百姓不一定认账,可她万万没想到,东西摆出来就被抢光了,速度快的惊人。
  “买过的总要带亲戚来买,亲戚再喊亲戚,邻居啥的,单位同事也都带来,咱们的特卖会搞得又大,租了个一百多平方的场地,放了满满的衣服。真的,楚榆,那些人把我给挤得,我差点缺氧了。”
  楚榆笑笑,按照现在的利润比,一天赚15万,至少要卖几千件衣服吧?
  确实挺难得的。
  “咱们德阳的布店还有一些存布吧?”
  舒兰一拍脑门,“要么说你脑子好用呢!我怎么没想起来!咱们布店存布也不少,都是之前开工厂留下的,后来你不是说要找代工厂吗?咱家工厂不少布都没用掉。”
  楚榆笑了笑,化妆品公司的投资大,研发是一笔巨大的费用。
  柳明川把他的秘方胶原蛋白加入了护肤品,楚榆也不可能白占人家便宜。
  她想快点回笼资金,投入到化妆品里。
  再说每个企业都想去库存,曼达林能把库存转化成现金,实属难得了。
  “姐,这几天辛苦你了,等咱们赚了大钱,咱买房买车,一点都不耽误。”
  舒兰激动了,“姐就跟着你混了。你等着,我这就去联系龅牙胡,问他那边有没有能卖的衣服和布料。咱们曼达林的库存卖完了,也可以卖点别的不是?你需要钱,姐姐就给你搞钱去。”
  舒兰是个很好的合伙人,楚榆十分感动。
  “姐,谢谢你支持我。”
  “你这话说的,我不支持你支持谁?你带着我赚钱,我给你一点支持,这是应该的,再说我也是为了我自己。”
  今年过年时,舒二舅和邓芳萍来了京市,看到楚榆住的四合院特别羡慕,舒兰暗暗决定赚了钱给爹妈买一套,把弟弟妹妹都接过来,一家人住在一起。
  “姐,你和珠雨的英语课上的怎么样了?”
  舒兰脸红了,清清嗓子:
  “猫叫‘凯特’猴叫‘盲k’自行车叫‘拜西口’早上好是‘国的毛驴踢一脚’。”
  楚榆忍笑,想起自己刚学英语时,也在书上写了不少谐音。
  “挺好的,至少入门了,以后有对外的机会,咱再继续学习。”
  主要是师资力量一般,舒兰也不是天天都有时间去上课,偶尔上个课,能入门就不错了。
  舒兰傻笑,觉得学了英语后,整个人都国际化了。
  “沈珠雨学的比我好,老师说她有语言天赋,我还是喜欢搞设计。不跟你说了,楚榆,我去多搞点货,尽量趁特卖会多赚点钱。”
  周末不忙,楚榆给戴东林打了个电话,他没接上,楚榆看了会书,干脆去古董市场转转。
  八十年代,古董市场还有不少好东西。
  再过几年,等富起来的人多了,人人都知道古董能赚钱,想再买到好东西,那可就难了。
  古董市场人来人往,大部分都是京市本地人,手里拎着鸟笼,溜达闲逛,真正买古董的人还是少。
  楚榆溜达了一圈,不知道买什么。
  她眼力一般,根本不懂该怎么看。
  正走着,一个操着京市口音的老板招呼道:
  “小姑娘,来咱这看看呗!我这刚进了新货,都是从乡下农户家收来的,乱七八糟什么都有,给价就卖!”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