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1章 北击鲜卑
借助卫所之名,霍峻在邵武郡推行军屯制。经长时间的发展,邵武郡内纵有蛮夷反叛,但很快便能解决,无需从他郡调兵。且在良吏的治理下,通过世袭分封的政策,南汉在郡中设立了道。
军屯制在邵武郡的成功,让霍峻有了在边郡继续推行军屯制的念头。
在霍峻思考多日,决定将名不副实的‘卫所’更名为更符合实际的‘府镇’。
府镇制下,北迁的军人及家眷会得到足额的田亩,不再是一户出一兵,而是三户出一兵。三户免田租户税,供养一兵,闲时操练,忙时农耕。
边郡则有府镇兵千余人为主力,道部中羌胡为仆从军。为了确保边郡兵马的精锐,郡都督具有吸纳部道精锐入府镇的权利。
边郡人口稀少,其兵马数目不足,故还有从内地抽调锐士戍边,与府镇兵一同守备边镇。
至于如何恢复西河、上、安定、北地四郡,其可将曹魏内迁的西河、安定、北地三郡外迁,并将关中的新平郡北迁,恢复上郡建制。除了原有居民外迁外,则会各迁五千户军士入四郡。
今霍峻、邓芝、赵昂一行人北上延安,则是重点考察高奴能否作为上郡的郡治。
赵昂速记霍峻所说的话,并问道:“相国,今高奴为入关之要害,今城郭虽废,不知可为郡治否?”
霍峻观察高奴旧城的山水形势,说道:“四周诸山环绕,洧水穿城而过,其势东注大河,与河东相通,军粮可走漕运,且能与横山诸胡联络。”
“高奴可为上郡治所,并可将军镇设置于此,并在雕阴设军府。上郡以北之肤施可为道治,将郡中羌胡合三千户置于肤施。”
在两汉时期,第二道的横山防线,其中部地区以肤施、独乐为防线。
今南汉无法顾及太远,唯在肤施设道,作为北疆第一条防线,由上郡治高奴作为第二道防线,守备入关要冲。
不仅是上郡郡治充当第二道防线,西河、安定、北地三郡回迁后的郡治,亦是第二道防线,即汉唐时期的第三道防线。
邓芝沉吟几许,说道:“相国,旧北地郡在高平川(今银川市),而今北地郡在泥水上下,复有泥阳、弋居、方渠诸县,不能覆及高平川。”
“高平川者,为关中入凉州之要道。芝恐胡虏讨击,南征安定,北及武威,断绝凉道。如胡虏断道,渐而迁之,日夜为寇,则河西无宁日。相国更置一郡于高平川,归属雍州治,募军徙民,渐以实边。”
“如能于高平川立足,日后北击鲜卑,则可发凉、陇军士,从顺黄河而进,与并冀之士东西夹取朔方诸郡,恢复两汉之故土。”
银川平原为西套,其为鲜卑南下的咽喉要地,水源充沛,土地肥沃,方便大规模驻军。
且与朔方诸郡所在的前套平原有不小距离,位于黄河几字形的前半段,如能控制银川平原,即能与并州遥相呼应,东西夹击盘踞在河套的鲜卑。
历史上,唐灭盘踞在河套的东突厥,基本是沿着黄河几字形进军,李道宗则从银川平原出征,接受从李靖的统率。
邓芝虽为楚人,本不了解鲜卑与河套,但他却奉命出使过鲜卑,留在轲比能身边的那些日子,让邓芝很好了解河套。
今见霍峻未对高平川有布置,特别建议在高平川置新郡,并由陇右负责具体事宜。
霍峻微微皱眉,说道:“高平川肥沃,宜为垦耕之所,如能在此治民屯兵,则能遏鲜卑咽喉。但孤闻其间有鲜卑、匈奴、羌人盘踞,汉民稀少,恢复旧制,何其难也!”
邓芝整理思绪,说道:“高平川虽形势复杂,但芝却颇知细情。匈奴人强劲,鲜卑次之,羌人羸弱。今往高平川,当诱以恩信,世袭封之,令诸夷来服。”
“如有不顺,募诸族勇士,发兵擒杀首恶,立有威信,整修城郭。时高平川出盐,土地肥沃,得盐、粮之利,则诸夷尽降,与汉同进退。”
霍峻甚是欣赏,笑道:“伯苗计划缜密,欲复高平川旧土,非伯苗不能为。孤欲表君为灵武太守,不知愿否?”
“芝愿受此任!”
霍峻吩咐左右,说道:“向陛下表奏,于高平川置灵武郡,由邓芝出任太守,加封鹰扬将军,统军政事务。”
说着,霍峻问道:“今需率军赴任?”
邓芝犹豫片刻,说道:“灵武情形复杂,如大军赶赴恐生变故,更会令轲比能戒备。今芝率数十骑就任足以,如有所需兵士,劳安定、北地二郡征发兵马相助。”
“善!”
霍峻颇是大方,笑道:“既然如此,伯苗再加半州都尉,可调安定、北地二郡兵马。”
“多谢相国!”
邓芝拱手而拜,感激说道。
见诸事已毕,霍峻伸了伸腰板,望着西斜的太阳,笑道:“边事已毕,新都在建,孤可享安乐矣!”
邓芝笑了笑,说道:“鲜卑未平,恐相国难得安乐!”
霍峻捶着发酸的腰板,笑道:“孤将五旬有四,且精力日渐衰微。而今鲜卑强盛,难以骤平。往后关北边事,当有劳诸位操心。”
自从今年开始,霍峻突然感觉自己衰老挺多,精力不及往日充沛。
而以今南汉形势来看,经历了汉末乱战,以及汉魏争鼎之事,天下凋敝,人口单薄,百废待兴,根本经不起远征折腾。故在霍峻看来,如无突发事件,他怕是等不到北伐鲜卑了。
邓芝说道:“相国仅五旬有余,何能言老。莫不见马援、廉颇二君,年至七旬,尚能领军远征。”
“相国争雄中原,武功第一,然如能北驱鲜卑,则万世无人能及相国武功!”
霍峻心中略有意动,笑道:“今后之事,今后再说。鲜卑强盛非一日可平,徐徐图之,方为上道。”
话是这么说,霍峻却已是上心,叮嘱说道:“孤闻轲比能常习汉法,多与华人友善。伯苗与鲜卑多有互通,看能否探听至轲比能消息。”
如果鲜卑在漠北,霍峻说不准直接放弃北征鲜卑的念头,但是轲比能的王庭在漠南,情况则就不一样了。
漠南与漠北,从名称上仅有一字之差,但内部却有天壤之别。
漠南的大体范围在河套平原、阴山丘陵、河西走廊,以及燕山北部的锡林郭勒草原等地。
漠北位于杭爱山以南,大兴安岭以西,阿尔泰山以西。
相较漠北高原,漠南因临近汉境,对于中原王朝来说不远。巅峰时期的王朝,常能控制漠南,远征漠北。
两汉为何需要休养生息数十年,才敢挥兵北击匈奴,非因二汉武力不够,而是远征漠北的成本极高。
因为戈壁之故,缺乏河流漕运,中原王朝需要出动大批牛马,以及押运物资的民夫,才能确保将士们的用度。
不仅粮草消耗大,还有因匈奴王庭设在漠北,在茫茫戈壁上,寻找几万人的王庭何其困难。东汉之所以能精准定位北匈奴的王庭,多亏南匈奴的带队。
如王庭在漠南则就不同了,南汉如欲出征,沿着黄河进发便可,根本不会因寻找王庭而头疼。
唐初时期,唐朝为何能在民生凋敝的情况下,在早期灭了东突厥?
则因东突厥王庭在漠南,利于唐军寻找,且距离汉地近,粮草消耗不大。
今鲜卑王庭在漠南,如果轲比能给机会,南汉抓住战机,或能一举灭了鲜卑,收复阴山、河套。
听着霍峻这么说,邓芝便知自己言语起了作用,说道:“请相国放心,鲜卑常与华人通商,利用商贾探查消息,并非难事。”
“善!”
在二人谈话间,侍从快步登山,奉上巾帛,说道:“葛相来信!”
霍峻拆开书信,却见诸葛亮在信中,先谈及平州孙权之事。
曹魏灭亡之后,刘禅、诸葛亮让人劝降孙权,开出丰厚的条件,以让孙权献州郡归降。然不料孙权为了保全疆土,暗中投靠了轲比能,今不愿接受大汉的招降。
得闻孙权据不出降的消息,不少汉将请求远征辽东,今诸葛亮写信询问霍峻意见。
在末尾,诸葛亮表示他与刘禅将在开春后回京,询问新都建造问题。
为了回信于诸葛亮,霍峻从山岭下来,回到山脚的营帐里。
针对是否讨伐孙权,霍峻表示远征辽西风险高,辽西除了有辽泽之险,今更有了鲜卑帮助。
如果大军受阻于辽泽,鲜卑骑卒截断粮道,大军将会因缺粮而败。且辽西天冷,非比中原,南方汉卒怕会水土不服,轻易远征,很有可能大败。
故霍峻建议诸葛亮暂缓讨伐孙权,将注意力集中到国内。国内如能恢复生产,以南汉的国力,孙权灭亡仅是时间问题,不必急于一时。且不如将孙权问题,看作鲜卑强盛问题。
至于新都营造问题,霍峻如实讲述进展,言以建章宫为基础兴建的大兴宫,还有一个多月将能完成,可容刘禅与后宫妃嫔居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