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1章 贞观
廉洁文化,从一座碑读懂“贞观之治”背后的秘密。
唐贞观六年,被尊为“唐人楷书第一”的欧阳询接到了唐太宗李世民布置的一项任务,为秘书监魏徵撰写的铭文书丹。
这年,欧阳询76岁。他将毕生功力倾注笔端,成就了这篇被誉为“翰墨之冠”的《九成宫醴泉铭》。
一千多年来,《九成宫醴泉铭》一直被视为学书之正途。
“黄屋非贵,天下为忧。”“居高思坠,持满戒溢。”……抛开书法成就的光环,《九成宫醴泉铭》中的句句谏诤之言也珍贵无比,不仅被历代为政者奉为圭臬,也为我们揭示了“贞观之治”背后的秘密。
斗转星移,九成宫早已化作尘土,但刻有《九成宫醴泉铭》的石碑依然幸运地矗立在原址。让我们走进陕西省麟游县,去重新品读这座大唐的精神地标。
隋亡政息——“爱一夫之力,惜十家之产”
农历四月,关中暑气渐浓。唐太宗李世民面容消瘦、神情疲惫,多年来繁重的政务让这位正值盛年的皇帝忧劳成疾,久治未愈。
大臣们建议修建一座可以避暑的离宫,供皇帝怡神养性。但大兴土木必然会劳民伤财,李世民实在不忍心加重百姓负担。这时有人提出,可将位于麟游的仁寿宫翻新以作避暑之用。
仁寿宫,由隋文帝杨坚命人建造。当年杨坚难以忍受国都大兴城(今西安市)的暑热,诏令天下绘献山川图,以择胜地建造离宫。最终选定了距国都仅160公里,三伏天气温在20摄氏度左右的麟游镇头。
镇头虽是避暑宝地,但山高谷深地势不平,要修建大型宫殿免不了要堑山堙谷。隋开皇十三年,宫殿开始修建,几万被征调的民夫投入到这项浩大的工程中。为赶进度,作为监工的右仆射杨素督工十分严苛,数万民夫劳累致死。
《资治通鉴》中描述了当时的惨状,“疲屯颠仆,推填坑坎,覆以土石,因而筑为平地。”许多疲惫不堪、倒地而亡的民夫,被残忍地直接填入坑中,带着愤恨深埋在这座帝王宫殿之下。
隋开皇十五年,这座气势恢宏的宫殿竣工。杨坚派大臣视察后得知这座宫殿“颇伤绮丽,大损人丁”,怒斥杨素“为吾结怨天下”。但独孤皇后却认为,“帝王法有离宫别馆,今天下太平,造一宫何足损费。”
杨坚听后转怒为喜,重奖了杨素,并取“故尧舜行德则民仁寿”之美意,命名这座宫殿为“仁寿宫”。
讽刺的是,这座宫殿建成20余年,隋朝就二世而亡,仅存在了37年。
亲眼见证强大的隋朝覆灭于一夕之间,对李世民造成的心理震撼无疑是巨大的。贞观初年,李世民曾对侍臣说:“朕每思伤其身者不在外物,皆由嗜欲以成其祸。若耽嗜滋味,玩悦声色,所欲既多,所损亦大,既妨政事,又扰生民。且复出一非理之言,万姓为之解体,怨既作,离叛亦兴。朕每思此,不敢纵逸。”
贞观五年,李世民将仁寿宫更名为九成宫。秉持着“爱一夫之力,惜十家之产”原则,整修九成宫时仅“斫雕为朴,损之又损,去其泰甚,葺其颓坏,杂丹墀以沙砾,间粉壁以涂泥,玉砌接于土阶,茅茨续于琼室”而已。
最终,修葺一新的九成宫“仰观壮丽,可作鉴于既往;俯察卑俭,足垂训于后昆”。
这是一座宫殿,也是一个王朝的统治者爱民与务实的具体表现。在九成宫避暑期间,李世民依旧整日与群臣讨论天下大事,朝政没有一日荒废。
主明臣直——“居高思坠,持满戒溢”
九成宫虽然修缮完毕,但还面临着一个棘手的问题——没有水源。
隋朝建造仁寿宫时,为了解决用水问题,“以轮汲水上山,列水磨以供宫内”。但为了节省成本,九成宫没有恢复这套庞大的供水系统。李世民带着群臣入住九成宫后,只能靠民夫辛苦地从山下拉水来维持。但这并非长久之计,李世民为此忧心忡忡。
一日,李世民在宫内散步时,发现高耸的楼阁下,土地略显湿润,“因而以杖导之,有泉随而涌出”,这眼泉水的出现,既除了民夫之苦,也解了九成宫之渴,如此恰到好处,堪称奇迹,值得立碑为记。于是,李世民将撰写铭文的任务交给了秘书监魏徵。
作为一篇奉皇帝之命撰写、又属铭文体裁的文章,自然是以歌颂皇帝功德为主基调。但是魏徵不同于一些文人只会在文中堆砌华丽辞藻来赞扬皇帝,而是巧妙地在文中融入了对李世民的劝谏。
魏徵描述这眼泉水“其清若镜,味甘如醴”,赞美其能“激扬清波,涤荡瑕秽”,导养正性,澄莹心神,又引经据典,证明醴泉出,是因为“天子令德”。而在文章的最后,魏徵不失时机地提出,只有时刻“居高思坠,持满戒溢”,才能“永保贞吉”,可谓是金玉良言、掷地有声,展现了一个谏诤之臣的拳拳之心。
虚心纳谏无疑是一个杰出帝王必备的品质。开创了“贞观之治”,为盛唐气象奠基的唐太宗李世民堪当从谏如流的典范。自古以来,谏臣难当,而魏徵能有屡屡直言的底气,正是缘于李世民超凡的气度。
贞观十二年,李世民临幸洛阳时住在了隋炀帝时期建造的显仁宫内,他因为没有享受到很好的待遇而责罚了侍卫们。对此,魏徵以隋炀帝曾令下属进献食物,进献不多就要受到责罚为例,规劝李世民勿忘前朝之鉴,“当战战栗栗,每事省约”。魏徵的一番话宛如当头棒喝,震醒了思想松懈、意欲享受的李世民,他当即表示,“非公,朕不闻此言。自今以后,庶几无如此事。”
创业易,守业难。经过十几年的励精图治,贞观中期国泰民安,内外无事,李世民逐渐骄奢忘本,大修庙宇宫殿、广求珍宝、四处巡游,劳民伤财。魏徵对此极为忧虑,他坚持奏章直谏,指出皇帝有十个方面不能善始善终的缺点,直言“载舟覆舟”的道理,希望李世民能“居安思危,戒奢以俭”,继续保持贞观初年的优良作风。
李世民也郑重地将魏徵的奏章置于案头、书于屏风之上,时时警醒自己行不逾矩。
以史为鉴——“念兹在兹,永保贞吉”。
贞观十七年,中国历史上最负盛名的谏臣魏徵去世,享年64岁。他的离去让整个大唐悲痛不已,李世民废朝五日,命令九品以上的官员都来参加葬礼,太子李承乾在西华堂为他举哀。
下葬时,李世民赐给魏家用鸟羽装饰的车盖和鼓吹乐队,但魏徵夫人裴氏却悉辞不受,“徵平生俭素,今葬以一品羽仪,非亡者之志。”最终,魏徵的棺材被一辆用布罩着的车子拉到了陵墓。李世民登上西苑楼,望着送葬的队伍,潸然泪下。
刻有《九成宫醴泉铭》的石碑依然矗立在原址。王晓辉 摄
“人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见兴替;以人为镜,可以知得失。魏徵没,朕亡一镜矣。”李世民十分怀念这位陪伴了自己10余年的臣子,将魏徵比作可以照见自己得失的一面镜子。
“备豫不虞,为国常道”“居安思危”“戒奢以俭”……时至今日,我们依然能从魏徵的句句谏言中汲取自重、自省、自警、自励的力量。
观今宜鉴古,无古不成今。以史为鉴,一直是中国共产党的优良传统。
1937年8月,毛泽东在《矛盾论》一文中就借用魏徵“兼听则明,偏信则暗”的思想,来教导同志们不要片面看问题。1944年3月,为纪念明末李自成领导农民起义胜利300周年,郭沫若撰写《甲申三百年祭》,在重庆《新华日报》连载。毛泽东读后深受震撼,要求将《甲申三百年祭》作为延安整风文件印发全党学习,提醒干部“必须永远保持清醒与学习态度,万万不可冲昏头脑,忘其所以,重蹈李自成的覆辙”。5年后,毛泽东在离开西柏坡前往北平的“赶考”路上又提起《甲申三百年祭》时说:“现在仅仅是读了个开头,这篇文章是要永远读下去的。”
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后,毛泽东又赋诗“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号召大家决不能满足于眼前的胜利,重蹈项羽的覆辙。
一座九成宫,见证了隋亡唐兴;一篇《九成宫醴泉铭》,道尽了为政最高境界。古碑静静矗立,时时提醒人们“念兹在兹,永保贞吉”。
五绝 冬夜
古月迄今都,围炉酒满壶。
堂前等落雪,院里话春图。
随写…… 年复一年,年赴一年,年富一年。愿大家:前方菜光万丈、身后温暖一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