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4章 大局

  眼看着朱亮祖父子被打得皮开肉绽,文官这边无动于衷,道同更是露出本该如此的神色,这个朱亮祖作恶多端,被他害死的百姓数不胜数,在道同看来就该将之斩首以儆效尤!
  但武将这边却不同,所谓兔死狐悲,他们同样是凭着战功得以加官进爵的,同样有不少背地里曾欺压百姓收受贿赂,同样的嚣张跋扈。
  今天挨打的是朱亮祖,明天就可能是他们。
  其实朱元璋之所以将朱亮祖叫到朝堂上来打,本就有做给这些勋贵们看,给他们个警告的意思。
  虽然出于大局需要,他暂时不想对这些武将们下杀手,但也不想看着他们越来越骄横。
  此时的朱元璋让众人都噤若寒蝉,唯有一个人敢出来说话,那就是朱元璋的亲外甥,曹国公李文忠。
  “陛下,不能再打了,永嘉侯虽然犯下大错,但他也有功于国,还望陛下看在他戎马半生,功勋卓着的份上饶他这一次吧!”
  李文忠面对此景,心中担忧,站出来朗声说道。
  他很担心朱亮祖会就这么被当廷打死,现在朱元璋处在暴怒状态,难免有些不理智,要是当廷将一个战功赫赫的侯爵就这么打死了,肯定会令其他的武将们寒心的。
  如今大明四处战事未止,还得靠这些武将开疆拓土驻守各地呢。
  朱元璋蹙眉,不悦的看了他一眼,李文忠是他们老朱家亲戚里面唯一有点学问的,朱元璋也很信任他,之前大都督府就是交给李文忠管的,后来拆分成了五军都督府,李文忠也是身居要职。
  但是有学问就有个毛病,就是杀伐不够果断,瞻前顾后的一点都不痛快。
  这方面,他跟朱标有些相似。
  “咱惩治罪臣,干你何事,站一边去!”
  朱元璋不悦的喝斥道。
  李文忠不肯退下,继续道:“陛下,如今边疆不安稳,不若将永嘉侯派往边疆,给他一个戴罪立功的机会!”
  “臣愿战死沙场,陛下给臣一个机会吧!”
  朱亮祖一边护着儿子一边大喊道,希望能抓住机会。
  “哼,早干嘛去了,咱给过你多少次机会了,接着打,不许停!”
  “陛下……”
  “你退下!”
  李文忠还想再说,朱元璋怒喝一声直接打断了他。
  勋贵这边见李文忠都没讨到好,顿时都沉默了下来,即便是徐达汤和这些老将也不愿在这个时候顶撞朱元璋。
  其实朱元璋也没想着直接打死朱亮祖,不然他就不是用鞭笞了,而是更厉害的廷杖甚至是直接斩首了。
  但要是打几鞭子轻轻放过肯定是不行的,至少得打个半死。
  李文忠劝谏无果,随着时间的推移,朱亮祖父子的叫声越来越小,渐趋于无。
  朱元璋眯着眼睛注视着这对父子,直到觉得差不多了才挥了挥手。
  “好了,都退下吧!”
  众侍卫这才领命收手,退至一旁。
  然而,侍卫退开之后,场中的朱亮祖父子却久久没有声息,连抽搐都不曾有一下。
  在场众人都是心中悚然一惊,朱元璋心里也一阵惊疑,立刻目光闪动给一下侍卫使了个眼色,那个侍卫赶忙上前试了试,然后躬身道:“陛下,朱亮祖父子已气绝!”
  朱元璋浑身一震,第一反应是觉得不可能,他算计着呢,朱亮祖的身板他知道,不会这么容易被打死!
  在场的文武群臣都是脸色大变,他们怎么都没想到,这么个威武强悍的武将,贵为侯爵的重臣,就这么被当廷鞭笞至死了!
  就连深深痛恨此人的道同,也皱起了眉,若是陛下将之拖出去斩了还则罢了,这样当廷鞭死,还是父子两人,难免太过残暴了一些。
  朱元璋敏锐的觉得这事不正常,锋利的目光扫视下面那些参与鞭笞的侍卫,然而这些人个个神情慌恐,并无过多异样表现。
  看到这些,朱元璋不禁眉心深皱,难道真的是意外?
  朱亮祖这一死出乎他的预料,这事绝非他的本意。
  如今殿中的勋贵武将们也都面色惨淡,内心里多少都有些兔死狐悲的凄凉。
  朱元璋也深知这些人心中的所想,强行镇定下来后,冷哼道:“哼,朱亮祖欺君罔上,勾结豪强欺压百姓,甚至差点害得咱冤杀良臣,今日之果,也算是他罪有应得!念其功勋卓着,便仍以侯礼安葬吧,令其次子袭爵。”
  朱元璋先是斥责了其罪责,站稳了道德至高点,最后才又施恩。
  “陛下圣明!”
  虽然有些人仍旧心有凄戚,但正如朱元璋所说,朱亮祖死的确不冤。
  李文忠欲言又止,事已至此,他也不知该再说些什么。
  散朝后,朱元璋匆匆回了乾清宫中,遣退左右,独自坐在龙椅上沉思了起来。
  最近发生的事太令他意外了,从道同开始,到现在朱亮祖的死,看似合情合理,但他却敏锐的从中嗅到了阴谋的味道。
  若是没有李伟这个变数的阻拦,从一开始,道同就注定会被冤杀,而冤杀忠臣后,以他的行事作风,肯定雷霆震怒,将朱亮祖招回处死几乎是必然的事。
  而如今由于李伟的出现,道同意外获救,他虽然一样震怒,但却并无诛杀这个开国武贵的念头。
  但事情的结果却是朱亮祖依旧死了,这就令他无比惊疑了!
  经此一事,那些武将必然会对自己的将来心有顾虑,这是他最不想看到的。
  如今他的四子朱棣才刚刚就藩,二子朱樉和三子朱棡就藩也没有几年,想要用藩王替代这些武将无疑是痴人说梦。
  国家的战事暂时还得依靠这些开国勋贵,此时决不是拿他们开刀的时候!
  想了片刻,朱元璋朗声向外面等候的太监喊道:“去将毛骧招来。”
  “遵旨!”
  太监领旨速速离去。过了许久,毛骧才匆匆而来。
  “臣参见陛下。”
  毛骧恭敬参拜。
  “嗯,起来吧,刚才殿上的事,伱怎么看?”
  朱元璋淡淡的问道。
  毛骧立刻正色道:“朱亮祖不听陛下训诫,屡有不法,此次更是欺君罔上,今日之果咎由自取,陛下宽仁,许其以侯礼安葬,次子承爵,已是仁至义尽,陛下圣明!”
  朱元璋目光深邃的凝视着他,过了片刻才微微颔首。
  随即又沉声道:“虽然如此,但将其鞭子也非咱的本意,这样,你将那些执行鞭笞的侍卫给咱审讯一下,看是谁失手将人打杀了!”
  毛骧闻言,顿时心中一震,虽然朱元璋说的是问谁失手,但那意思分明是怀疑有人故意而为,看来此事没有这么简单。
  “臣遵旨!”
  朱元璋淡淡的点了下头,顿了一下,又眯起眼睛问了个不相干的问题:“李善长最近在干什么?”
  毛骧微微一愣,不解其意,但还是立刻答道:“回陛下,韩国公自归养之后,就一直在濠州,遵照陛下的旨意负责管理迁徙的百姓,以及建造宫殿等事。”
  朱元璋闻言沉默了下来,在大明朝,武将暂且不论,在文臣之中,唯有两个人是能让朱元璋心生忌惮的,其一是已经死了的刘伯温,其二,就是这李善长!
  如果论才华智谋,刘伯温是当之无愧的魁首,但论及权谋,刘伯温就不行了,轻易就被他玩弄于股掌之上,最后落得个凄惨下场。
  而李善长,虽然才智略逊于刘伯温,但其权谋却胜了刘伯温不止一筹,在文武之中皆有极大的影响力。
  他曾试图扶持刘伯温为首的浙东党,试图制衡李善长为首的淮西勋贵,然而最终结果却是以淮西的胜利而告终。
  虽然他强行将李善长赶回了老家,并且利用刘伯温的死,以及其他布置,将替代李善长执掌淮西的胡惟庸给弄死了,但只要李善长没死,这件事就不算完结。
  李善长不像朱亮祖这种骄横跋扈的武将,他行事谨慎,并没有重大的过失,总不能无罪而诛。
  “嗯,你派人给咱盯紧了他,他接触了哪些人,一言一行,都给咱记清楚了!”
  沉默了许久,朱元璋才沉声吩咐道,虽然此事看似巧合,更不可能与在老家养老的李善长有关系,但他还是疑心重重。
  听到此话,毛骧心中隐隐一喜,他身为亲卫,为陛下铲除异己是本职,这对他来说是个立功的机会。
  “是!属下遵旨!”
  毛骧立刻恭敬应下。
  朱元璋满意的点了点头,但心里依旧充满了忧虑。
  其实除了李善长这个人之外,他还有一个更大的担忧从未对任何人说过。
  自大明朝建立之后,他就隐隐约约的感觉到似乎有一股未知的力量,在左右着天下大势。
  曾经他怀疑是白莲教那些余孽,后来又觉不是,这些人装神弄鬼,虽然捣乱有一套,但难成大事,否则也不会让他摘了果子。
  之后他又将目光放到了士绅群体的身上,他自己能开国立基,这些士绅阶层就起到了不小的作用,若说这些人暗中左右天下大势,倒也并非不可能。
  这些年大明朝局稳定后,他大肆诛杀文臣,并牵连了许多士绅富户,除了惩治贪腐,谋求利益外,也有打击这股暗中势力的意图。
  然而杀了这么多人,他发现似乎并没什么用,这股暗中的力量依旧存在,至今他都不清楚这股力量是谁,又或者只是他的错觉?
  转折不好写,作者也是萌新初次尝试,大家见谅
  (本章完)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