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2章 加冠礼
公元前238年,秦王政22岁,在这一年的四月,嬴政迎来了人生最重要的时刻,在这一年,他终于除掉了所有的心头之患,将原本属于自己的权利,又重新握回了自己的手中。
当然,这一切权利的所属要经过一系列复杂的程序,才可昭告天下,变得顺理成章,即便他为帝王,是秦国最至高无上的存在,但他仍要走过一系列复杂的仪式,在祖庙中,拜见诸位先王,得列为先王见证后,才可真正地成为一个成年人。
随着日子越发接近,嬴政需斋戒沐浴,加冠礼前三日也不得与妃嫔同寝,所以式弥也见不到他。这三日陪在嬴政身边的,都是一群德高望重的大臣,嬴政在众大臣的簇拥下,一起进行“筮日”、“筮宾”。
式弥坐在寝宫院内,听着不远处的热闹,心里头却是安稳踏实的。
“君上的加冠礼,娘娘不去看看?”
珠翠见式弥似乎很好奇。
“我没法去呢。”
式弥笑着摇摇头
“加冠礼是举国上下的重大仪式,只有王室同姓,还有一些异姓贵族重臣才可参加,我……为女子,嬴政说不能去呢。”
“看样子这封建糟粕,确实得废除!怪不得大清亡了!”
施夷这几日心情甚好,连脸上的笑容也变多了,见她端了一盘糕点过来。难得调侃这些封建糟粕。
“没有女子,何来男子呢?这些人……”
“大清?大清是什么意思?”
珠翠不明所以,扬着一脸懵懂的问道。
式弥与施夷相视一笑,施夷又问道
“君上这几日都不过来?要等到加冠礼结束后吗?”
“是呢,这三日他都没法来见我,听李信说他天天被几个老臣围着讲解加冠礼的仪式与过程,这等严肃的大事是绝对不能出错的,所以老臣们格外重视,你也知道,这些仪式一般都繁琐复杂,我想嬴政他自己都头大呢!”
嬴政自然又兴奋,又觉得枯燥的,这些繁琐而复杂的程序,都是由老祖宗们传下来的,若不是由经验丰富的老臣手把手教着,嬴政还真被这些仪式给搞糊涂了!
他虽无法来见式弥,却每日让李信送去书信,书信的内容左不过是诉说思念,抱怨加冠礼太过复杂,虽只是寻常话语,可也令人分外安心。
三日后,秦国最盛大的仪式开始了。
这一天天气甚好!万里无云,阳光洒过的每一处角落都洋溢着生机勃勃的景象。
嬴政沿着台阶一步步上前,看着象征着权利的高台就离自己不远,内心澎湃,激动不已。何人不喜权利所带来的荣耀与成就,嬴政自然渴望这些!他的眼中所看到的,不仅仅是秦国这一片土地罢了,内心自小就有的野心,也在这一天逐渐开始实施了!
加冠分三次。第一次加黑色的缁布冠,缁布冠是远古时代的一种麻布冠,在斋戒时染成黑色,戴此冠表示从此成人,有“治人”之权。第二次加皮弁,即白色的鹿皮冠。这也是远古时代的帽子,是“征伐田猎”时戴的护具,其意义在于发扬祖先的尚武精神,有征伐之权。第三次加赤黑色的爵弁。这是一种祭祀时戴的帽子,表示从此有祭祀之权。三次加冠,一次比一次隆重,一次比一次重要。一个贵族独占、独享的权力到此已全部被社会认可。(这一段是摘自百度的,因为觉得很有趣也算是知识点,就加进去了。)
加冠礼结束后,嬴政终于佩戴上了象征权利的宝剑(对就是跟曹操身高一样的宝剑。曹操:不是,我惹你了吗?!)
当然,一系列复杂的程序完毕后,他还需去拜见自己的母亲,虽然当初嬴政已与赵离姜分道扬镳,可自己这人生中最重要的时刻,他仍想与母亲分享。
如今的赵离姜在见证嫪毐,两个孩子惨死后,身子也逐渐垮掉了。她那引以为傲的容貌此刻像是即将开败的花朵,没了昔日美艳动人的模样,整日只得与床榻苦药相伴。
当嬴政在大臣们的带领下,再次踏入母亲的寝宫时,嬴政的心情自然是复杂的,他感慨,失望,却又忍不住同情自己的生母。
见她躺在床上,背对着自己,似乎没有要转身的意思。
“母亲……”
嬴政喊了一声,赵离姜仍旧背对着,一动不动。
“儿子今日已完成加冠礼,已是成年人了。”
嬴政低沉的声音在寝殿内飘荡着,赵离姜闭着眼,不愿再看一眼自己的儿子。加冠礼,对嬴政来说自然是好事,可对赵离姜来说,当然不算是好事,因为她已无权再去干涉朝政,她只是一个失去了所有,孤身一人的悲情女人了。
几个大臣上前,想劝赵离姜转身,若是身子允许,便叫她起来见证一下自己儿子的成长,若是寻常时候,母亲总得送上几声祝福,也该有些嘱托,可在赵离姜这儿,她连一句话,都不愿再跟嬴政说了。
一时间,气氛稍显尴尬,嬴政自然难过,与生母走到这般地步,着实可悲可叹。
嬴政的眼眶有些微微发热,他看着母亲瘦小的身子背对着自己,期待着她能转身,可到最后,赵离姜只是有气无力地摆了摆手,便什么都没有了。
罢了。
嬴政在众大臣的簇拥下,去了正殿,接见了今日到访的长辈,然后是更换礼帽,戴上平时戴的玄冠,去酬谢诸位来宾。
在经历了一天的忙碌之下,天也逐渐暗去,这烦躁又劳碌的一天终于要接近尾声了,这一天,嬴政的心情是复杂的,他有颇多的感慨,也有太多的伤感,有着拥有了权利的兴奋,也在为失去的母爱而伤怀不已。
在宾客散去,雍城的离宫从热闹喧嚣,又逐渐恢复平静的时候,嬴政一人站在正殿的台阶下,望着远去的宾客,淡淡地说道
“王翦,孤已经是位真正的君王了!可呼风唤雨,亦可定人生死!这般宏大的场面,孤一生都不会忘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