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0章 欲买桂花同载酒110
# 一一零
韩靖在一旁想些什么,唐今并没有在意。
她撑着额头思考了一会,重新拿过一张纸开始写信。
原本是想着,如果夏国的军队能把薛忱拖个一年半载的话,皇帝应该会趁此机会有所行动,但现在……
落在纸面上的墨笔忽而顿了顿。
对啊……
比起她,更需要这个时机,更希望夏军能把薛忱拖久一点的人应该是皇帝不是吗?
因为唐今的顿笔,笔尖上的墨水慢慢洇入纸张,在纸面上逐渐晕开一个小小的墨点。
这么一个小墨点其实并不影响什么,跳过去继续书写就行,但对于追求完美的人来说,这个突兀的停顿还是太刺眼了些。
可惜了一张好纸。
唐今在纸面上随意涂鸦了几笔,便将那张纸放进了一旁的炭盆之中。
纸张被火焰吞噬,唐今原本想帮夏军做点什么的念头也就此打消。
她何必去做什么呢?
比她更着急想要帮一把的夏军的,应该是皇帝才对……
如今皇帝手上的权力已经被她架空得差不多了,皇帝心底里也清楚这一点,所以这几年变得越来越会装糊涂,装得就像一个真的完全被她这个大奸臣控制挟持了的傀儡皇帝一样。
虽然情况确实是这样。
不过皇帝此举很明显是在加深朝臣们对此的不满。
她这些年为了获得权力而做下的许多事情,已经招致了许多官员的愤恨。
而民间对于她的谩骂声讨也越来越大。
不管是官员们口中的,还是百姓之间,那些针对她的恶言多多少少都有一点皇帝的手笔。
皇帝之所以这么做,是为了可以在日后光明正大地处决她。
没错。
虽然现在皇帝的权力都已经被她架空了,但皇帝的手上却还有一张底牌。
在这个冷兵器时代里,极为好用的一张底牌。
说是底牌,但很可惜,皇帝在多年前就亲自将这张底牌暴露在了她面前。
就在当日的城墙之上,由曹公公亲口告知于她的——
……
“薛将军当真神勇,说是一骑当千也不为过……只是,纵然这血肉之躯能挡得住千骑,却不知可否能挡得住万骑,十万骑呢?”
“京城附近,还调得出这么多的兵吗?”
“陛下麾下,还是有些亲兵的……”
……
皇帝的亲兵,至少也有一万之数。
如果按照曹公公的说法来,那最糟糕的情况是——十万人。
有这十万亲兵在手,皇帝要杀她这么一个手无缚鸡之力的文官,实在容易。
最简单最有效,也是皇帝目前唯一能用的一个方式,就是直接让军队入城,包围唐府,将她就地格杀了就是。
当然,想要用这种方式杀她,也是有两个前提的。
第一,军队的行动不能让她发现,必须趁着她没有防备的时候将她包围。
唐今身边也还是有些亲卫的,虽然只有千人之数。
但若被她提前发现了皇帝调兵的举动,她自然会先行一步进宫杀了皇帝。
到时候她随便扶持一个幼帝登基,皇帝做的这些自然也就没了意义。
——之所以不自己登基,是因为以她现在的名声,她登基了,皇帝的亲兵会不管不顾地直接攻入皇宫杀了她。
扶持周氏幼帝,就相当于拿了个人质,也可以挟持幼帝命那十万大军退后。
不能让她发觉军队异动——这就是第一个前提。
这第一个前提,虽然有些难,但也不是做不到。至少在皇帝眼里,是有可能实现的。
但这第二个前提,就有些可遇不可求了。
第二,杀她的时候,薛忱必须不在京中。
皇帝忌惮的,当然不是因为薛忱在京中就会来救她了。
就他们这些年来的关系,皇帝要杀她,薛忱不上来给她补两枪就已经是仁至义尽了。
皇帝忌惮的,是薛忱会在鹬蚌相争之时,成为那个得利的渔翁。
虽然这些年来,皇帝一直指望着薛忱来和她争斗,但这并不代表他就有多信任薛忱了。
毕竟任谁都看得出,薛忱对皇帝根本没有半分忠心。
皇帝、她、薛忱,三方之间一直都是互相牵制的。
只不过因为薛忱是个保家卫国的好将军,而她是个贪赃枉法的坏奸臣,所以看起来才像是薛忱是和皇帝一边的。
按照薛忱如今在朝中,在军中,在百姓之间的威望,如果在皇帝杀她的时候薛忱顺势推上一把,假装不小心把皇帝和她一起杀了,之后就算他直接自己登基为帝,恐怕也没有多少人会感到不满。
所以皇帝必须等薛忱离开京城,才能没有后顾之忧地动手杀她。
主动派薛忱去边关镇守不行,那样会招致她的怀疑,皇帝只能等一个能够让薛忱自然而然离开京城的机会。
就像如今的边夏犯境。
……
唐今重新拿起了摆在书案上的另一封塘报。
这封塘报依旧是汇报军情的,不过汇报的是侧面战场。
嗯……不管从哪封塘报来看,夏军都拖不了薛忱太久啊。
皇帝要秘密安排那些亲兵靠近京城且不被她发现,至少也要半年的时间。
但以皇帝谨慎稳妥的性子,如果只有半年的时间他是不会动手的。
至少也要一年半。
一年的时间用来布局杀她,剩下半年用来整理她死后留下的势力,这样一来,即便薛忱回京,收回了权力的皇帝,也不用担心薛忱会趁机造反了。
原本这个时间应该是够的。
那日朝堂上唐今逼薛忱立下的军令状的期限就是一年。
一年的时间击退夏军,剩下半年整顿军队回京城,一年半的时间,原本是刚刚好。
但。
这么些年,薛忱也一直在成长啊。
过去需要他搏命拼杀才能赢下来的夏军,现在已经根本不是他的对手了。
这么打下去最多半年的时间夏国就又要派使臣来求和了。
……
不过。
唐今放下了手中的塘报。
刚刚都说了,对于这件事皇帝比她更急。
好不容易才等到这么一个时机,这次若是不动手,下一次,恐怕要等到三五年后了。
三五年的时间,现在的皇帝现在可等不起。
皇帝必须趁这一次机会动手。
所以,就算唐今什么都不做,皇帝也会想办法让人拖住薛忱的。
需要考虑的事情少了一件,唐今也可以分配更多的精力到更为重要的事情上去了。
在最后的这段时间里,她必须尽快接回宁儿。
花费了整整九年的时间,虽然皇帝一直将宁儿藏得极好,但唐今到底还是得到了一些线索。
这些年来,为了跟她证明宁儿还好好地活在世上,皇帝每年都会给她一些宁儿的东西。
还只有两三岁时,皇帝会大方地给她几幅宁儿的画像,当然,是不曾描绘五官的那种。
而到宁儿五六岁的时候,皇帝给她的,就只是一些宁儿自己画下的涂鸦,偶尔会有几张稚嫩的大字。
皇帝将那些东西上有可能会暴露宁儿所在的线索全都抹去了,但唐今根据画像上宁儿的穿着首饰风格、宁儿写字所用的笔墨纸张的类别产地、残留在纸张上的细微痕迹,大致判断出了宁儿所在的位置。
宁儿身处东南沿海一带。
得出这样的结论之后,唐今当然立马就遣人去调查了,在找遍了东南地区的几大州城,将该地区十岁以下的所有小孩户籍档案全部都翻看过后。
她找到了一个极为符合宁儿条件的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