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百二十章:高翰文的危险时刻

  大过年的,杭州高翰文抱上了自家的娃娃,是个千金。有个下人说什么弄瓦之喜,被高翰文气得一脚踢到一边去,才改口喜获千金。
  高翰文的这个春节注定是痛并快乐着的。
  快乐当然是有自己的女儿了。取了个小名叫壮壮,大名愣是没想出来。
  痛倒不是头疼流串进入杭州的山东白莲教高层。因为这群人一来就被一伙传销给骗去下苦力了。要不是横的怕愣的,愣的怕不要命的,这群人还未必逃得出来。
  真正让高翰文头疼的是,一直以来布政使衙门都是广泛收集各类文献,但凡有点价值的都给点赏银然后整理打包送去京城的。
  自己虽然在古文里面参私货,但是也得保证大多数都是真的古文文献或者遗迹啊?九真一假才不至于让天下沸沸扬扬。
  然而,这东西的收集,到腊月底了却出了事故了。
  第一本就是让人头大的《竹书纪年》,是一个号称天一阁的阁主范钦献上来的。这玩意,高翰文怀疑皇宫里肯定有抄本,但是自己寄上去,一旦被百官知道传播这种质疑三代之治的东西,多少有些大逆不道了。
  好在债多了不愁,这点大逆不道也不算多大逆了。
  如果第一本能叫做大逆不道,第二本那就真的是彻彻底底的掀桌子了。一个叫阎若璩的老头子,交了一份《尚书伪经考》,不是古文,却是对古文的考证。
  好家伙,儒学的治政根基,尚书居然是伪经?什么“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执厥中”儒学治世箴言全是假话?
  高翰文前世是学审计的,跟文学不沾边,但多少也了解过尚书那东西根本就经不起推敲。一直能拿来当经典,靠的就是百姓足够愚蠢,读书人自然就懒得去编一套新话术来统治,另外就是起到一个指鹿为马测试权力服从性的作用。
  记忆中民国那一帮大师各种论证吊打尚书,但现在确实没想到,现在才是大明中后期啊,就有人要迫不及待掀桌子了吗?
  要知道就算到当前,程朱理学和陆王心学都还争得打生打死一般。现在来一个尚书是假的。全大明读书人的脸面都会蚌埠住的。
  更为关键的是,这老头作为一个陕西的老士绅,这次抛弃家中田产来杭州投书,还世人一个真相。这份精神真的算得上是毁家纾难了。
  原本是投稿直接去刊印发表的。被高翰文拦住,以献书皇帝,由朝廷公之于众的理由压了下来。
  书的内容是相当详实的,特别是列出的古文尚书读起来比今文尚书还通顺。这一看就知道号称孔子夹壁所留的古文尚书并不靠谱。特别是牵扯出梅赜献孔安国《古文尚书》伪经的铁证。
  高翰文都不敢把里面的本证、旁证、实证、续证、理证看完了。赶紧合上能托一阵子是一阵子了。
  第三本书则是有个农民献了挖出来的竹简,隶书大字《德道经》。这事长沙马王堆挖出得道经,什么大器晚成不是大器晚成,而是大器免成。
  高翰文几乎只是核对一眼就知道,这东西假不了。
  好家伙,这一下,儒道两家的根基都是假的了。可以想象,这要是寄出去了,那是真要全家都寄了
  .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