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88.第688章 交趾叛乱与内书堂

  第688章 交趾叛乱与内书堂
  “呯!又是交趾,交趾不是早就平定了吗,怎么又发生了叛乱?”
  北京皇城武英殿内,朱瞻基气的一拍桌子,下面的夏元吉等人也都是低头不语。
  前段时间朱瞻基刚刚册封儿子朱祁镇为太子,正是普天同庆之时,交趾的一场叛乱,却一下子打断了这场喜事,朱瞻基更是怒不可遏,直接当着内阁所有人的面大发雷霆。
  “陛下息怒,交趾此次的叛乱虽然来的突然,但规模并不大,成山伯王通镇守交趾,足以应对此次的叛乱!”
  夏元吉这时咳嗽两声站出来劝说道。
  夏元吉今年已经年满六十,放在后世都可以退休了,而且这两年他的身体也不太好,政务上也有些力不从心,之前他也上书想要请辞,但却被朱瞻基拒绝了,所以现在也只能强撑着身子帮助朱瞻基处理政务。
  “哼,交趾这些年一直老老实实的,从来没有叛乱过,为何朕刚一登基,他们就发动叛乱,是不是觉得朕太过仁慈了?”
  朱瞻基却冷哼一声道。
  其实也不怪朱瞻基生气,毕竟他刚登基,又刚册封儿子为太子,结果在这个喜庆的关头,交趾却发生叛乱,简直太扫兴了。
  “陛下,交趾布政使黄福上书,言说交趾宜宽不宜紧,可现在朝廷在交趾的驻军和宦官欺压百姓成风,这才逼得交趾人不得不反啊!”
  这时杨荣也站出来说道。
  这次交趾的叛乱,完全就是人祸,当初朱高煦坐镇交趾,曾经将当地的豪族一网打尽,随后布政使黄福施以仁政,让交趾人能够休养生息,所以在那几年里,交趾一直十分的平静,甚至还有交趾人读书考中了举人。
  但随着时间的推移,情况却发生变化,第一是军队的腐化,导致地方驻军上层欺压下层,有些军户连田地都被军官给吞并了,自己也成为军官家的佃户。
  这种情况离北京越远,就越是明显,以南方尤其严重,交趾这种地方就更别说了。
  军官腐化,军户生活困苦,于是只能想办法从百姓身上搞钱,如此一来,军户们与当地百姓的关系自然也就越发的紧张,甚至达到了水火不容的地步。
  至于宦官,更是人祸,而且还和朱瞻基有很大的关系,当初朱棣靖难之后,身边可用之人太少,无奈之下才重用了一批宦官,后来人手充足后,朱棣还有意限制宦官的权力。
  可是到朱瞻基当政后,却开始给宦官放权,甚至往地方上派驻宦官,一方面做为皇帝的耳目,监督当地的官员,另一方面也能通过宦官,扩大皇帝在地方上的权力。
  但这么做的后果也十分明显,宦官不能人道,对黄白之物自然也格外贪婪,皇宫中有上头管着,宦官还不敢放肆,但到了地方,无人监督之下,这些宦官一个个都是拼命的敛财,根本不顾地方百姓的死活。
  交趾那边更是如此,本来交趾水稻一年三熟,交趾人虽然懒了点,但吃饱饭是没问题的,可是自从朱瞻基重用宦官,导致宦官手中权力增大,地方官也不敢管他们,这就导致宦官对交趾人的掠夺也更加严重,甚至许多地方民不聊生。
  这次的交趾叛乱,其实主因就是朱瞻基派去的宦官董升扰乱地方,再加上驻军欺压百姓等次因,最终才导致了这次的叛乱。
  “一派胡言,当初汉王在交趾一通乱杀,结果那帮交趾人反而老老实实了许多年,现在朕刚登基,他们就敢叛乱,是不是觉得朕的屠刀不如汉王?”
  朱瞻基对于杨荣的话却是怒声训斥道。
  直到现在,他还称朱高煦为汉王,显然不承认对方立国称帝的事。
  “此一时彼一时也,当初交趾新附,境内豪族遍地,因此汉王才用武力平定了各方豪族,但现在交趾经过这些年的治理,许多交趾人都已经认同了自己明人的身份,却因为宦官与驻军的欺压,才不得不反,因此对于这场叛乱,应该以招抚为主,镇压主辅啊!”
  杨荣却是个刚烈的性子,面对朱瞻基的训斥也是丝毫不让的争辩道。
  其实对于朱瞻基重用宦官这件事,内阁早就十分不满了,因为宦官不但派驻到地方,同时宫里的宦官也开始掌握一些权力,比如内阁批阅过的奏本,本来应该由朱瞻基亲自处理,但他有时懒得看,竟然交给宦官代为批红,虽然只是偶尔为之,但已经是个很不好的苗头了。
  “杨荣,朕要如何做,难道还要你来教?”
  朱瞻基这时也生气了,当即指着杨荣怒声反问道。
  “陛下息怒,杨尚书只是着急于交趾的乱局,因此才口不择言,还请陛下不要怪罪!”
  杨士奇这时急忙站出来打圆场道,其它的内阁大臣也都纷纷出面劝说,杨荣知道自己不能和朱瞻基硬顶,于是也认了错,这才让朱瞻基消了火。
  “朕意已决,命王通率兵镇压交趾的叛乱,同时派人通知黄福,乱世用重典,日后对交趾人要严加看管,防止再有叛乱发生!”
  朱瞻基当即下旨道。
  在他看来,当初朱高煦敢在交趾用重典,杀了那么多的豪族反而让交趾人平静了这么多年,自己没理由不行,毕竟他可不相信自己不如朱高煦。
  面对朱瞻基的一意孤行,夏元吉和杨荣等人虽然心中反对,但这时也不敢说出来。
  特别是杨荣,一张脸憋的通红,但却只能死死的掐住自己的大腿,好让自己冷静下来,否则再乱说的话,自己可能连小命都保不住了。
  看到无人敢反对,朱瞻基这才满意的点了点头,随后又宣布道:“太子年岁渐长,也快到开蒙的时候了,平时他身边都是由一群宦官陪着,这些宦官大字不识,只会带坏了太子,因此朕决定在宫中设一座内书堂,派人教授这些宦官读书识字,以便日后更好的陪伴太子!”
  朱瞻基上面的话一出口,夏元吉和杨荣等人也全都震惊的抬起头,所有人都是一副不敢相信的表情。
  片刻之后,杨荣终于第一个忍不住站出来反对道:“陛下万万不可,当初太祖皇帝在世时,曾经在宫中树立“内臣不得干预政事,预者斩”的铁牌,太宗皇帝在位时,也曾经多次下旨,严禁宫中宦官读书识字,因此让宦官读书之事绝不可为啊!”
  宦官不识字,自然也看不懂奏本,也就不能代替皇帝批红,当初朱棣设立内阁时,朱瞻壑就强烈要求,让朱棣下旨禁止宦官识字,朱棣也照办了。
  所以现在宫中绝大部分宦官都是文盲,但还是有少量宦官是识字的,比如当初燕王府的宦官,像郑和等人都是跟随朱棣或朱高炽一块读书长大,所以朱瞻基之前才会让身边的宦官帮自己批红。
  但他显然觉得身边识字的宦官太少,用起来不顺手,所以才借着儿子的名义,设立内书堂教宦官读书识字,这个口子若是一开,日后宦官得到教育,不但会滋生出更大的野心,也会让他们有能力干预政事。
  “陛下,臣以为杨尚书所言极是,严禁宦官读书识字是太宗皇帝亲自下的旨意,绝不可违背祖训啊!”
  夏元吉这时也一脸郑重的开口道。
  有夏元吉和杨荣带头,其它的内阁大臣也都是纷纷反对,能进入内阁的人都不傻,知道如果让宦官识字,日后他们肯定会掌握更大的权力,甚至达到牵制内阁的目的。
  看到所有人都反对,朱瞻基却脸色一冷再次道:“刚才你们谁说的‘此一时彼一时’?以前太祖皇帝和太宗皇帝的决定,那只是因为当时的形势,现在朕在位,形势已经发生变化,设立内书堂自然也就在情理之中了!”
  “陛下……”
  杨荣还想再说什么,却只见朱瞻基一拍桌子打断道:“好了,皇宫之中的事,还容不得外人插手,朕意已决,你们退下吧!”
  面对朱瞻基直接赶人,杨荣气的全身发抖,但却没有办法,最后被夏元吉拉着袖子离开了武英殿。
  “夏公,陛下重用宦官,现在更是让宦官识字,长此以往,恐怕会重演宦官乱政之祸啊!”
  杨荣刚一离开武英殿,立刻向夏元吉表达不满道。
  “这些我当然知道,可陛下的脾气伱也清楚,他决定的事情,咱们无论说什么都没用啊!”
  夏元吉说到这里,也不禁在心中再次埋怨起朱瞻壑,要不是他设计的这个破内阁,连半点牵制皇帝的权力都没有,他们又怎么会落到这种地步?
  “那现在怎么办,难道就只能眼睁睁的看着内书堂成立,让那些阉人重掌大权吗?”
  杨荣再次气急的问道。
  说实话,杨荣现在对朱瞻基是越来越不满了,这也不是他第一次在朝堂上顶撞对方,可哪怕他现在是内阁大臣,官拜工部尚书,却还是拿朱瞻基一点办法都没有。
  杨荣和杨士奇交好,两人一直有书信往来,有时候他真想听杨士奇的劝说,干脆把官辞了,带着家人去天竺投奔朱高煦算了。
  (本章完)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