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95章 最完美的数学!升级的地震预测模型

  第995章最完美的数学!升级的地震预测模型!
  陶折轩还是第一次亲眼看到秦克进入到“灵感增幅”状态,有种不明觉厉的感觉。
  他不敢打扰秦克,便小声问宁青筠:“小宁,你是指秦克大概找到思路与灵感了?”
  他下意识地看看时间,距离三人看到这些资料才过去了四个小时不到,他现在才刚刚大致看懂了这个数学模型,部分有关n-s方程与回归算法的深度运用还需要再花点时间来琢磨,更别说判断这个数学模型哪里有缺陷、是否有缺陷了。
  那边的宁青筠进度应该比他还要慢些。
  但这时宁青筠就说秦克已找到了问题所在,甚至已有了解决的思路?
  老陶:“……”
  虽然知道秦克是公认的数学之神,近两年的相处也见惯了他的“超神表现”,但这回在同一起点、在同一问题处理上的巨大差距,还是让老陶有点受到打击。
  老陶又看向奋笔疾书的秦克,小声问:“他这样子的状态会持续多久?”
  宁青筠摇头,目光却依然看着秦克,里面透着掩不住的崇拜与爱意:“不确定,最长一次是差不多十天,最短的大概二三十分钟。”
  老陶放下资料,叹道:“要不,我们喝喝茶等他的答案?与这样的数学之神同一个时代,真是压力山大……”不过说罢他又重新拿起了资料:“算了,哪怕无法与神比肩,也想多缩短与神之间的差距,哪怕是只是一点点。”
  “成了……这样才完美,这样才好看!”
  秦克整个白天都专注于思考,忘记了自己到底有没有吃饭喝水——也可能是宁青筠喂他吃了但他没印象——最终,在天边的最后一丝夕阳余晖消失之时,秦克用有力的笔触,写下了一系列极为复杂的非线性偏微分方程组。
  正如老陶所说,不管秦克多厉害,自己想要一直当他的第二名,想陪在他的身边,就不能像凡夫俗子那样放弃自己的努力、一味地依赖秦克。
  现在,他就在这些空白稿纸上,刷刷刷地将自己爆发的灵感不断地写下来。
  不管与他的距离有多遥远,但只要坚持不懈的努力,总会与他再靠近一点点,这样说不定就能帮他更多的忙、替他分担一些压力了。
  秦克的办公桌上有厚厚的空白稿纸,方便他有灵感时随手记录下来。
  秦克咧嘴一笑,指着白纸上的那写满一整页的复杂算式:“这是优化欧洲气象中心那个地震预测数学模型的核心方程组……筠儿,接下来,就交给你和老陶了,我要先睡一会了。”
  ……
  所以他在经过反复的思考后,成功地在欧洲气象中心地震科研团队研究出来的“表象”基础上,寻找到了更深处的能量变动本源因子。
  如果说之前欧洲气象中心的地震科研团队已在某种程度上运用了n-s方程,稍稍提高了预测的准确率,现在秦克的这些n-s方程变种形式,才是真正适合对地震能量波动进行精确描述的算法核心。
  秦克看着自己写出来的几十行复杂算式,心里满满都是喜悦,这是推开真理的大门,看到真理后由衷的喜悦!
  “e+▽(uu)=cvpt-p+pf+mΔv+1/2p(m^2+n^2+w^2)+▽·[(veff)(▽u+▽u^t)]……”
  在欧洲气象中心地震科研团队几个月的集体智慧基础上,秦克终于拨开重重迷雾,补完了最后的一块拼图!
  秦克长长地舒了口气,抬起头,便看到了宁青筠那无比关切的温柔目光。
  在系统“灵感增幅”的状态下,秦克所有的脑细胞都欢快地活跃起来,思维的电火花迸射,发出璀璨的智慧光芒……他刷刷刷地写了近两百页的稿纸,期间还在lv5的微光协助下,对历史数据进行多次核对与校验。
  欧洲气象中心地震科研团队的数学模型整体是正确的,而且已几乎将目前所有理论涉及到的影响因子都综合考虑了进去,并根据历史数据赋予了不同的权重,可惜这個数学模型只是描述了表象,没能有看到更实质的本源。
  这些非线性偏微分方程组综合考虑了哈密顿算子、拉普拉斯算子、质量动理能量通量,还对剪应力和法向应力、非牛顿流体的多种情况进行了融合,是对n-s方程的一系列扩充与补完,使之更适合用于描述地表下的能量流体。
  秦克不一样,他既是数学家,也是物理学家,而且全都是神级的水平。
  宁青筠抿着嘴儿微笑,深深地凝视了秦克一会,也低头重新认真地看起了资料。
  但这也不能怪他们,这个数据模型是欧洲的数学家们根据地震学家、物理学家研究出来的成果建立的,数学家不太懂物理,物理学家地震学家不太擅长数学建模,这使得他们很难真正从那些庞杂的数据中,寻找到隐藏着的真理。
  持续将六个小时的“灵感增幅”状态,哪怕是体育等级达到了lv7、精力充沛至极的秦克也有种“被榨干了脑细胞”的脱力感与疲惫感。
  “e=▽·m((▽u)+(▽m)^t)+▽·(m▽u)+pdt/dv(∮vσ+∮vx)+Ψ*s(4δ,nδ)utsδ……”
  幸而与以前不一样,他虽然脸色苍白,额上渗出了虚汗,但还没到全身虚脱、一下子就失去意识的程度。
  他接过宁青筠递来的毛巾擦去汗珠,又喝了口温水,然后在老陶的搀扶下勉力躺到办公室的午休床上,下一秒,他便进入到深层次的睡眠之中。
  老陶看着呼吸均匀的秦克,有点不可思议地转头问宁青筠:“他这就睡着了?”
  一秒睡着的事,他还真是第一次看到。
  “嗯,没事的,他只是太累了。”宁青筠这话既是对老陶说的,也是对站在几步外紧张担心地看着这边的卫锋与卫菁说的。
  卫锋也曾见过秦克几次这样的状态了,但还是放心不下,对卫菁说了句:“以防万一,还是让医生来一趟吧。”
  这幢“首席科学家大楼”里不但有两百多名来自世界各地最优秀的数学分析方向的数学家,还有“决策团队”的一众代表着各国科研界的老科学家在,夏国可是半点不敢怠慢,所以特别建立了一个医疗室,并安排了一个资深的医疗团队在此24小时轮班守着。
  这个医疗团队有中医也有西医,全是从业二十年以上、经验丰富的医生,最低档次也是主任医师,专家级的教授也有五人,此外还配备了各种急救相关的设备仪器、常见药物,就算是急性阑尾炎之类的手术都可以立刻做,可以说是一个小型的医院了。
  卫菁很快就叫来了医生,医生们紧张万分,结果一番鸡飞狗跳后,检查结果也正如宁青筠所说的,秦克只是因为疲劳过度而睡着了而已。
  忙乱过后,秦克依然还是睡在办公室的午休床里,卫锋还是慎重地安排了安保人员和医护人员二十四小时守在旁边。
  另一边,老陶与宁青筠也在细看秦克那几百页的草稿内容,两人越看越是入神,过了近一个小时,老陶首先放下了稿件,叹道:“完美,完全挑不出半点问题来,这才是完美的数学!”
  一直站旁边的卫菁忍不住伸长脖子看了几眼,见秦院士的字倒是挺端正的,但写的全是艰涩难懂的数学算式,也没看到什么对称之类的美感,反正她是看得了一会就觉得“看了也是白看”,不知道陶教授所说的“完美”二字从何而来。
  “小宁,你看到没?尤其是n-s方程的衍生变化与扩展补充,使之能用到地表下能量的流动中,这大概是数学史上第一次有人以如此清晰的表达式组来描述地下的能量流动了!了不起,太了不起了!让我研究一辈子都研究不出来!秦克却只花了大半天的时间!”
  老陶越说越激动,忍不住拍案叫道:“秦克真是太神了!”
  宁青筠不好意思接话,毕竟是表扬她老公的,但她心里也全是骄傲。
  轻轻地抚摸着上面的笔迹,宁青筠仿佛在与秦克进行着数学的对话。
  她轻声道:“现在欧洲气象中心提供的地震预测数学模型有了新的‘灵魂’,我们也该将它进行大升级了。”
  “是啊,最关键最难的部分已被秦克攻克了,剩下的工作,我们就全包了吧!”
  宁青筠和老陶都对于如何将数学模型转化为微光能高效运行的计算机程序并不熟悉,但不要紧,这部分工作直接交给微光自己就行了。
  ……
  欧洲,伦敦。
  与夏国一样,此时的欧洲同样处于高温干旱的炎炎夏季,城市在热岛效应之下,更是有如烤箱般热得让人受不了。
  欧洲气象中心的总部大楼里,主任菲格雷多先生与首席科学家古德伯格教授同样有如热窝上的蚂蚁,在办公室里来回踱步。
  却不是因为外面的天气太热,而是心里实在太过焦虑。
  只要一想到还有三四天时间就极可能迎来三场6.0震级以上的大地震,他们现在却还没确定到底这个预测正确与否,是否该发出紧急疏散通知。
  这三场地震的震中虽然不是在城市的主城区之内,但余震也足以令三座百万人口级别的大城市严重受损。
  那可是数以百万计的生命啊!还有不计其数的财产与经济损失,一想想就让人头皮发麻。
  在这庞大的压力面前,两人吃不香睡不好也就可以不难理解了。
  “有时觉得这夏国的秦院士……真是给人希望也给人绝望。”菲格雷多主任终于坐了下来,抿了口已变冷、有些苦涩的红茶,以半开玩笑半感叹的口吻说道:
  “如果像以前那样,大数据分析、数学建模与自然灾害预测模型未像现在这样得到广泛而深入的应用,我们也就认命了,不会像现在这样患得患失、寝食难安。”
  古德伯格教授无奈道:“这也是我们自己水平不行,建立的半吊子地震预测模型,连自己都没十足的把握,又能怨得了谁。”
  嘴里在自嘲,不过古德伯格教授也清楚,由于地底状况无法准确测量、地震理论体系的不完善,使得地震预测向来困难,甚至比天气预报还困难。
  放在在一年前,也仅仅只能预测极个别曾发生过的、类似的地震罢了,对于未知地震的预测顶多只能提前十几秒,像现在这样提前五天预测到6.0震级的大地震,几乎是不敢想象的事。
  这也是托了秦克院士大力推广数学分析建模,运用大数据与数学结合的方式,使得人类对于自然灾害的预测技术掀开了新的篇章。
  但这个新篇章有太多的空白,专业人才、特别是复合型人才的数量远远跟不上需求,除了夏国的秦院士团队能实现较精确的预测外,其余各国的团队仍处于在陌生的世界里摸索前进的阶段——这还是得到秦克院士的指导,使得这步伐迈得快了许多。
  若是没有秦克院士的指导,按正常的进程,欧洲气象中心想建立起目前这个半吊子的地震预测模型,起码也要二十年的时间,而不是像现在这样,仅花了不到一年的时间。
  所以古德伯格教授对秦克是充满了感激与敬佩的,也甘附骥尾。
  这次也是如此,面对如此重大的灾害,古德伯格教授无法作出判断,只能将所有希望寄托到那遥远国度里的秦克院士了。
  见菲格雷多主任还是一脸的苦闷,古德伯格教授宽慰道:“菲格雷多先生,放心吧,秦院士回过邮件,说会最优先处理我们这次的求援。”
  菲格雷多主任摇头叹道:“如果秦院士一开始就有跟进这个地震预测项目,我相信他在两天之内应该会给我们一个准确的答案,但现在……”
  古德伯格教授也知道这确实很难,时间太短了,而且秦院士对这个项目的了解也不多。
  但他还是安慰道:“秦院士一向都能创造奇迹,这次说不定也能有奇迹纪录诞生。”
  菲格雷多主任沉闷道:“只剩下十个小时了……”
  古德伯格教授看看手表,确实已经是下午两点多了,距离两天的时限只剩下半天了。
  其实他也做了最坏的打算,如果到今晚12点,秦院士还是没回复邮件,他就只能硬着头皮发布地震预警消息,在这样的大灾害面前,宁可误报被人批个狗血淋头,也比灾害真的发生,导致无法挽回的巨大损失要强。
  正当气氛沉闷得近乎凝固之时,秘书匆匆推开房间,激动地挥动着手里打印好的文件大叫道:“回复了,夏国的宁院士回复邮件了!说已对地震预测模型进行了优化,并重新推演了结果,还说如果可以的话,最好马上将今天最新的数据发给他们进行二次推演,以核实推演结果!”
  古德伯格教授与菲格雷多主任又惊又喜又疑惑,不由对视一眼。
  怎么会是宁院士发来的邮件?秦院士呢?
  倒不是不相信宁院士,毕竟宁院士的水平也很高,而且与秦院士是一个团队的,是秦院士的左膀右臂,只是这个邮件不是由秦院士回复的,总让人有点不安。
  不管如何,先去看看吧。
  古德伯格教授匆匆过去接过秘书手里打印出来的邮件内容,一目十行地看了起来。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