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2章 人云亦云(一)
沈通一愣,着实是没想到眼前这玉雕似的和尚是如此无情:“你为什么如此狠心,就一定要赶尽杀绝?”
一旁几个丐帮弟子豪言道:“沈大哥何苦求他,跌了咱们丐帮的面子,他要咱们死,咱们和他拼了便是!”
说着一人催动机关,暴雨梨花针霎时如雨幕一般朝着觉悟倾泻。
觉悟鼓动内劲,宽大的僧袍一扬一卷,那数十支暴雨梨花针便尽数落地:“我杀这些人也都是你害的,是你带着他们走上邪路的,有些事你做了就回不了头了。”
“少废话。”一众丐帮弟子喝道,又是一齐出手,拳脚刀剑都是朝觉悟身上招呼。
沈通看着一众兄弟,紧咬牙关,一个飞身扑到觉悟身上,口中大喝道:“你们快走,你们快走!”
一众丐帮弟子愣住,也就是这一愣的功夫,觉悟催起内劲一拳轰在沈通胸口。
沈通的胸口顿时凹了进去,心肺也如惊雷般炸开,瘀血霎时积满了他整个胸腔,他仰面看着那黑漆漆的夜,嘴唇颤抖着:“快···快走,快走···”
走哪里还能走?
觉悟手掌翻飞,仿佛化出千手百臂,那一众丐帮弟子只觉周身有一股强大的气浪环绕,眨眼便如落叶一般腾空而起,他们呐喊着、尖叫着,在一声生呼喊和不明所以中飘然丢掉了性命。
“阿弥陀佛”一声佛号如洪钟般涤荡着天地的一切,星月无声,虫草寂静。
尘归了尘、土归了土。
觉悟放下衣袖,只身走向归途,将身后是一众如落叶般的尸体交给了黑夜与游虫。
※※※※※
丐帮,升龙大典。
升龙大典便是丐帮帮主的交接仪式,在丐帮升龙殿里举办。升龙殿位于丐帮总堂的西侧,比之丐帮寻常房舍要大上个三四倍,据老人们讲,这升龙殿是仿照前朝皇帝宣政殿所造,气势恢宏,颇有几分帝王的霸气。
一声牛角号吹响,接着是一阵鼓声如雷,在阵阵鼓声大殿大门缓缓打开,燕卓在乔镇岳的带领缓缓走过升龙大道,大道两侧新上任的总堂堂主分列左右,顺着大道继续向前,一根高九尺九,直径九寸九的通天香如柱子一般立在一个巨大的香炉上。
燕卓看着那柱子一惊,显然是没想到这通天香会如此巨大,乔镇岳看着燕卓的神情,眼中忽地生出一丝悲凉,遥想当初他见这通天香时也是这番表情,给他带路的周万通还调侃道:“这他娘的小彭定的规矩,丐帮当个帮主就跟当皇帝似的。”
这通天香还是那时的通天香,可给他带路和定下规矩的人却都是不在了。
乔镇岳匀了一口气,又换上一副庄严肃穆的声音,开口道:“请燕帮主点通天香,敬告丐帮先祖,护佑我丐帮三州风调雨顺、五谷丰登。”
燕卓冲着通天香鞠了一躬,从乔镇岳手中接过火把,缓步爬上弟子,点燃了那预先放在香头的硫磺,随着那香头的火焰渐渐消失,一股白烟缓缓升腾而起,直上云天。
“请丐帮帮主与九堂堂主进殿议事。”乔镇岳大声喊道。
升龙殿宽九丈,长十五丈,除了正中放着的一把椅子再无他物。燕卓一进这屋子便觉得一阵冷清:“大哥,这大殿也太过冷清了吧,一点人气没有。”
“这还不冷呢,看见正中那把椅子了吗?那椅子才冷呢。”乔镇岳拍了拍燕卓的肩膀又道,“这升龙殿一直就这样,平时也不太用,主要是这前前前任帮主太过招摇起了这么一个名字,后来继任的帮主碍着帮主立的遗训也不能擅自更改,只好一直留在这和那把凳子一样成了一个摆设。”
燕卓点了点头。
“走,大哥带你坐坐那个椅子。”乔镇岳带着燕卓向着那正中那张椅子走去。
这椅子高九尺、宽五尺,取九五至尊之意,椅背上刻着一条巨龙,五爪齐张,极是威严,在这当中一条巨龙身旁,还有九条蟒龙围绕盘旋,在这九条蟒龙之下,还有六只腾云麒麟分列左右。
“这个椅子叫十龙齐会,当中那条巨龙是丐帮帮主,周遭那九条蟒龙是九个丐帮九个堂主,而这六只麒麟则代表着丐帮的六方分舵。”乔镇岳说着摸了摸这十龙齐会,“这椅子我不爱做,太凉,坐上去这五国十派就少不了非议。”
自大正王朝最后一个皇帝死后,这九州之内便没了皇帝这个称号,就算是自称是大正正统的江左王朝也只能用一个“帝”字,其余四国皆是称王或是国主,稍有僭越便会被其余各国群起攻之。
“确实,就这升龙殿的名字还有这张十龙齐会的椅子就少不得让人联想。”燕卓也拍了拍了这张十龙齐会,“看来这大殿以后还是少进来的好啊。”
乔镇岳笑了笑道:“这大殿就在这,总会被人看到的,还不如光明正大地让人看一看。”
燕卓一愣,问道:“大哥,你……”
“我什么意思也没有,一切都看兄弟你自己的。”乔镇岳又看向一旁的一众堂主,“吴尽忠、彭有义、彭有武、鲁三炮,你们四人都是丐帮的老人,丐帮是什么规矩你们也该清楚。”
那四人齐声应道:“我们明白,燕帮主在上,请受属下一拜。”
燕卓连忙将四人扶起,道:“都是自己兄弟不必客气。”
乔镇岳又道:“张敬酒还没有回来,等他回来你们把事情和他说过,沈通还有胡北风的子侄可以继续在丐帮做事没必要赶尽杀绝,行了,我就说这些,丐帮未来如何就看各位的了。”
他这般说着,起身走向大殿后窗,在殿内一众人的目光下翻窗离开了升龙殿。他要走了,正如周万通那时一样,悄悄地离开,去云梦泽上寻一个小岛,快意余生。
看着殿外明媚的阳光,乔镇岳深吸了一口气,是浑身轻松、脚步畅快,他嘴角一笑,感叹道:“这失了武功也不见得是一件坏事。”
大典结束,燕卓接受了各堂主与分舵送来的贺礼,这代表着丐帮各堂与各分舵都接受了燕卓成为他们新一任的帮主,也代表燕卓可以名正言顺地控制这天下第一大帮的近十万帮众。
※※※※※
万里无白云,千里血成河,难见河晏清,无君亦无臣。苍生十年劫,善人尽诛灭。忠良难自保,双燕各自飞,好事有时尽,坏事不见头,要想留此命,还得刀在手。
一个头发黑白参半的中年人,口里不断复述着这一段话。他下巴尖削,鼻梁高挺,纵是人到中年也是英姿焕发,眉宇间的锐利俊朗丝毫不逊色年轻人,只是此刻那原本深邃的一双眼眸里竟满是忧愁:“怎么办?怎么办?怎么办?”
这连发三问的中年人正是白云国的国主——罗傲。
“夫君,你脸色怎么这么难看啊?”翠娘关心道。
罗傲看着身穿一身淡雅素服的翠娘,脸上挤出一个笑容,道:“翠娘,没事。”
翠娘捏了捏罗傲的肩膀,细声道:“这话就像那个,不说总憋着,会把人胀坏的。”
罗傲莞尔一笑,看着翠娘那在欲盖弥彰的玲珑身姿,不由打趣道:“夫人,我没憋着啊。”
翠娘手上的劲道不由更重了一些,道:“老不正经,我是说那个气球,你想什么呢你。你爱说不说,我还不稀罕听呢,再说了就算是你不说我也知道。”
“夫人,知道什么?”
翠娘捶着罗傲的肩膀,缓缓道:“这顾知远被罗冽杀了,白云国一下子损失了两位悍将,然后就是这赊刀人的预言又在白云国内流传,引得民心浮动呗。”
罗傲看着眼前的翠娘,笑道:“看来你真知道,你怎么就像我肚子里的蛔虫一样。”
“我自然知道,我还知道这男人总是不爱说自己遇到的难事,特别是对女人说,就好似说了就会被女人看不起一样。”翠娘娇笑道,“却不知道这女人在遇到这些难事可比你们男人稳重多了。”
“那你说,你怎么个稳重法儿?”
翠娘道:“我就是相信我的夫君一定会有办法的,就算是现在没有办法,喝了我煲的乌鸡人参汤以后也会想出办法。”
不得不说,翠娘实在是一个懂得男人心的女人,任何一个男人遇到她都会被迷住魂魄。
罗傲一把将翠娘抱在了怀里,轻轻吹开她耳边的发丝,贴耳柔声道:“我感觉我有些胀。”
翠娘耳朵一麻,小拳头已是锤上了罗傲的胸口:“你再这么不正经,我可就走了。”
“走,你往哪走!”说着,罗傲一个倒拔垂杨柳,将翠娘整个抱了起来。
“你放下我···你放下我,你···汤喝了呀,你···一会凉了···凉……”
罗傲从翠娘身上找到了这几日来最欢愉和放松的时刻,他大口地喘着气,将顾知远、罗冽、赊刀人统统都抛到了脑后。
“夫君,喝口汤补补?”翠娘娇笑道。
罗傲一笑,道:“你看为夫需要补吗?”
“怎么,夫君现在已经看不上臣妾的手艺了。”
罗傲哈哈一笑道:“你啊你,好,快把汤拿过来吧。”看着翠娘扭动的腰肢,他心中陡然又生出一丝顾虑。现在顾知远死了,罗冽不知所踪,江左王朝那个赵含国又逼着自己起兵讨伐北齐,国内还有那赊刀人的流言,这重重压力可实在是让他难有喘息。
翠娘将汤端了上来道:“眉头又锁住了,说说吧,别憋在心里了。”
罗傲不做回应,喝一口汤,细细酝酿着话头:“翠娘,你说罗冽为什么要杀顾知远?”
翠娘坐在窗沿,将手肘搭在腿上,细细思索道:“顾知远可是你手下的大红人,他嫉妒也不说不定,毕竟现在罗家的亲族在朝堂上地位可都不算显赫,顾知远树大招风也是正常。”
罗傲摇了摇头:“最近江湖上这种事不少,圆济和尚还有丐帮的彭镇,我觉得这事不简单,背后主使是对着整个江湖来的。”
翠娘点了点头:“嗯,也对,夫君说的是,这么说的话,他既然是冲着整个江湖来的,那赊刀人的预言不就不准了?咱们白云总不会第一个被灭吧?还有那么多小门小派。”
罗傲面色忧虑道:“你说的就是我最担心的,江左的赵含国逼着咱们起兵一同北伐北齐,张口就要了咱们六万兵马,赵含国这人心机太深,我实在是担心他会把这六万人当做炮灰,削弱咱们的实力。”
翠娘眉头一皱,道:“夫君这么说,那赵含国实在是可恶,这六万兵马到了前线若没有一个能人统领,怕真的要被当成江左当做马前卒。”
“唉,知远在的时候还可以让他统领这六万兵马,可他现在死了,我实在是想不出这国内还有谁可以担这份差事。”罗傲眉头紧皱,“唉,无人可用啊。”
翠娘拍了拍罗傲的背,宽慰道:“夫君不比多虑,猛将出于行伍,不让手下人磨练怎么能找到能当重任的人呢?罗氏亲族那么多人,就算没有才能比得过顾知远的,也总有相差不远的吧。”
“六万人,可不是小数目,这可是咱们大半个家底,用这么多人磨练一个将军,风险太大。”罗傲看向翠娘叹了口气,“翠娘,你下去吧,我一个人静静。”
翠娘点了点头,套上外袍便走出了房门,作为一个贴心的女人,她懂得怎么样才不会让男人心烦。
见翠娘离开,罗傲起身站在屋内,他既不坐也不踱步,只静静地站着。忽地,一只鸽子从窗户飞了进来。他认识这只鸽子,这是顾知远用来和他汇报情报用的鸽子。
他抓起鸽子,摸着那脚边的细小信囊,竟真的有信纸!
“江左催我白云出兵,意在削弱我白云势力,江左有一统天下的野心,岂能放任我白云发展。存地失人,则人地皆失,请国主统兵亲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