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9.第159章 朕要让你九族充军!
第159章 朕要让你九族充军!
“罪臣杨鹤,叩见陛下。”
“臣既负国,臣子不胜任,恐无以匡王,现入狱待为充军,臣无二话可说。”
杨鹤跪伏在地上。
周围的大臣官员看着这个曾经短暂的冒出来的崇祯皇帝眼前的红人,犹然记得他的名言:“现在的国家就如同大病初愈,身上脉络还没调养好,风邪病毒容易侵染,治理的办法在于培植元气。”
只是可惜,风邪病毒没有被消除,反而愈演愈烈,元气泄露的也越来越快。
“呵呵,杨鹤,你倒是有决断,你若是在秦中之地有这样的骨气,还至于让流寇越发猖獗?”
崇祯闻言大怒,一把将奏折摔在了杨鹤脸上,若是换个皇帝,恐怕直接就对着杨鹤使用九族消消乐了。
杨鹤身体一颤,依旧五体投地跪伏在地上,不敢有丝毫言语。
“你且说说,那灶王有何神异,能让伱一个三边总督,一败再败,两场战斗,打没了上万人!”
崇祯皇帝厉喝道。
周围的大臣闻言大惊,上万人打没了,这可是惊天的大事儿,要知道,辽事急急,连年战斗,每次战斗也都只是死伤百千,而杨鹤,去秦中之地才几个月,两次战斗,打没上万人。
“是”杨鹤颤声回道,随后缓缓讲述他在秦中之地这些日子的所见所闻。
反正已经快要充军,杨鹤也就放开了说了。
“灶王者,手下兵卒,皆曾为民,为苟全性命于乱世,坐地为寇,初不足百人,时隔一季,已然有一府四县之地,手下兵卒万余,骑兵两千,各种武器盔甲齐全。”
“两次战斗,皆为攻城,灶王有守城之物,外似棉被,于城墙而掷下,瞬爆燃,稍有沾者即焚,或扑,或是弃盔,皆无用,被焚者不下两千之数,堪称守城之利器也。”
“什么?”
崇祯皇帝闻言面带惊色,触之即焚,不下两千人被那玩意烧死。
“可知道那是如何做的?”
他连忙问道,这种守城之利器,若是用在北方应对辽事
“不知。”
杨鹤自然摇头,他若是知晓,早就命人方知。
“臣似乎听闻此物。”
周延儒忽然说道,在崇祯皇帝再次恼怒之前。
“哦?快快说来,”崇祯皇帝闻言忙说道。
“天启六年,努尔哈赤率领大军进逼宁远,当时守城之军由袁崇焕带领,率领总兵满桂,参将祖大寿,副将朱辅,副总兵朱梅守备,在城即将被破之时,守军想到了一个办法,以棉被裹着火药稻草,便是杨鹤口中那燃烧之物,名曰‘万人敌’。”
崇祯皇帝皱起眉头,天启六年,先皇在位,他当时年仅十六岁,而且并没有经过皇族系统性的培训,如何处理政要,如何打理朝事,当时辽事相关的事情他也并不知晓。
没有想到这么好用的东西竟然早已经出现了,“哈哈哈哈。”
崇祯皇帝哈哈一笑,脸色好看了许多,因为他想到了当初的神兵利器,想到了当初的透明瓶子。
那是灶王有的东西,而他泱泱大明,却拿不出来相似之物,而眼下,灶王所拥有的燃烧之物,他大明王朝也有。
那灶王并非天上之人,那些物品也并非天上之物,只是暂时还没有发现而已。
就比如这次的‘万人敌’,他们大明王朝最先拥有,那灶王不过是拾人牙慧。
“继续说,”他看向杨鹤。
“灶王治下,百姓”说着,杨鹤抬头看了一眼崇祯皇帝,这话说出来,他不保证崇祯皇帝会不会大怒然后诛他九族。
“你且说,朕不会责怪于你,说了充军便是充军。”
“百姓皆是安居乐业,乐不思蜀,甚至我等率兵进逼灶王,逢人便言‘朝廷反贼’。”
“灶王之兵,皆悍不畏死,而我等之兵,战时,稍有不利便溃败,同等之数,非灶王一合之敌。”
“臣言尽矣!”
杨鹤说完,头猛然一磕在地上。
崇祯皇帝额头青筋跳动,陕西好歹有着军事重镇,秦中之地,不能说是兵强马壮,但是兵卒战斗力应当不会太弱,而杨鹤竟然说,同等数量的情况下,他大明的兵卒不是灶王的一合之敌。
而且,在他大明王朝的领地,百姓竟然不认天子认流寇,杨鹤对于百姓的描述还是安居乐业。
怎么,在他的治下,百姓就不安居乐业了,他崇祯皇帝要不直接退位,让灶王去做?
可笑,可恶。
周围的臣子战战兢兢,一个个眼观鼻鼻观口口观心,他们没有想到这杨鹤胆子这么大,竟然这话都敢说。
看来是被判充军以后神智不清醒了。
“来人!”
“将这杨鹤,给我充军!连带着他的九族一起!去秦中之地!去给陈奇谕,当冲锋陷阵的小卒子!去对付灶王!”
崇祯皇帝几乎是吼着说道。
杨鹤跪伏着的脸上面露愕然之色,不是说好的只充军吗?
不过想想皇帝的话也是,确实是只充军了。
只不过带着他的九族一起充军。
皇命难违,他肯定不能够多说什么,杨鹤的脸上露出一抹苦笑。
“还有,传朕命令!让马懋才也一起去!”
崇祯皇帝十分愤怒,杨鹤话中唯有一点好消息,但剩下的都是足够让任何皇帝暴怒的消息。
更何况是性格如此的崇祯皇帝,这不,连带着当初一起的马懋才也遭了秧。
“另外,给我八百里加急,告诉陈奇谕一个月内,朕必须要看到成效,要么拿下一城之地,要么打一次大胜仗,让巡按继续督查,他若是不行,朕就换别人!”
“给我宣那些工匠上殿!”
崇祯皇帝挥手吼道。
不多时,有太监带着一群面色惨白的工匠走入殿内。
“如何了。”
看到这些工匠的样子,崇祯皇帝心中就有了不好的预感,与其说是预感,不如说是已经摆在台面上的答案。
“回皇上的话,这这就是我们做出的,神兵利器。”
一个老者颤颤巍巍的将一根略微有些发黑铁色的棍子低头呈上。
“哦?”
崇祯皇帝眼睛一亮,心中仅存的那些希望放大。
他快步上前,直接将那武器握在手中,也不怕这人是刺客,拿着武器干他。
周围的太监和臣子甚至来不及阻拦。
崇祯皇帝将这武器握在手中,但是当他握住的一瞬间,感受着那重量,崇祯皇帝脸色就变了变。
“将那神兵拿上来。”
一个太监将从灶王手中获得的霸王枪递给崇祯皇帝,他一手霸王枪,一手工匠制作出来的神兵,两者长度差不多,外面有些差距,但是重量却差的太多。
工匠制作的神兵,太轻了。
崇祯皇帝面色一变,“过来!”
他呵斥一声,那老者颤颤巍巍的上前。
“双手举着。”
他将工匠打造出的神兵递给老者。
后者按照崇祯的要求,双手拖着神兵高举头顶。
而崇祯皇帝则是双手握着霸王枪看了一眼,随后猛然举了起来,“额啊!”
崇祯皇帝猛然将霸王枪竖着劈了下去。
“砰。”
工匠手中的神兵应声而断。
“啊!”
老者发出一声惨叫,霸王枪余威不减的砸在老者脸上,他的脸上瞬间鲜血横流,鼻梁凹下去一块。
他只感觉耳边有一万只苍蝇嗡嗡作响,眼睛也变得血红一片,但是他不敢松开手,也不敢捂着脸。
“好好好,这就是你们造出来的神兵!”
崇祯皇帝愤怒的看着这些人,脸色甚至看起来有些狰狞。
“那瓶子呢?”
崇祯皇帝转头看向另一伙工匠。
为首的人颤颤巍巍的从怀里摸出来一个玻璃瓶,看起来清澈,但是没有那么透明。
崇祯皇帝一把将其抓过来捏了捏,根本就捏不动,硬邦邦的,而且十分沉重。
崇祯皇帝一把将这瓶子丢在地上,玻璃瓶子瞬间四分五裂,玻璃渣子溅的满地都是。
“都给我拉下去,斩了!”
“继续招募全国工匠,做不出来,都斩了!朕就不信,朕的大明,找不来做出这种东西的工匠!”
“都做不出来,就都杀了!”
“退朝!”
崇祯的胸膛起伏,久久的不能够平复心情。
另一边。
永和县和其他三县一府之地的联络出现了些麻烦。
前些日子黄河水又奔腾了起来,但是寒冬到来,让奔涌的河水被冻结了起来。
延川和永和之间并没有桥梁能够直接通过,若是想要渡过黄河必须渡船,历来黄河上虽然也曾经有过桥梁。
但是到了明朝基本上都被冲毁了。
比如蒲津桥,唐代开元十二年,唐玄宗任命兵部尚书张说主其事,改木桩为铁牛,倾国力对该桥进行了改造。
这桥梁持续了千年,在元朝末年被焚毁。
太阳桥,在北宋初年被摧毁。
北宋开发大西北,在黄河上修建了十五座浮桥,但是后来都被摧毁。
眼下,刘振华的队伍想要东渡黄河,只能够在冰上行走。
船都走不了。
幸好黄河冰厚,走在上面虽然提心吊胆,但是也没有太大的危险。
只是颇为麻烦。
“若是此时有人攻打永和,永和就危险了。”
刘振华颇有些无奈的看着地图,古代不像是现代有那么多黄河大桥,随时可以度过,眼下靠着黄河结冰,若是有人攻打永和。
大部队跨河,都是一种艰难的事情。
“分批派出去五百民兵,驻守永和,让他们带着一些粮食。”
刘振华思索一番以后做出了决定,向永和调派一些兵力,眼下还未开春,黄河水还要冻结一段时日。
与其等着永和遇到敌袭在派出军队支援,还不如现在就派出去一些,延安一府三县之地,有他在这里,就算是人少也不惧。
在有几日,马克沁就出来了。
一台马克沁虽然说难以抵挡千军万马,但是,那只是理论上,现实的情况是,这些人冲锋的时候见到马克沁开枪以后,隔着那么远身边的战友一排排倒下,身体被撕裂,这种恐怖的画面会让这些人迅速的崩溃,产生溃逃。
所以暂时来说,面对敌人,一台马克沁已经是足够。
“等到重机枪出来,就攻打甘泉等。”
刘振华看着地图,延安府周围,北面是榆林府城,西边有宁夏府和庆阳府,但是刘振华不打算对榆林动手,榆林挨着九边,而且,那边极容易受到辽人的骚扰,刘振华记得没错的话,皇太极袭略京师,就是从内蒙古往南下,绕开九边进攻京师的。
若是刘振华继续往北打,到时候就挡在了皇太极兵马面前。
刘振华现在虽然强悍,但是也不至于主动送上去腹背受敌,替大明挡刀。
他虽然拥有家国情怀民族情怀,但是眼下大明和辽都是敌人。
结合这些,往东往南打才是最好的选择。
山西,河南,蜀中,哪一样都比往北去榆林强得多。
刘振华起身伸了个懒腰,桌子上摆着的地图上,在延安南的甘泉被画出了一个黑色的圈。
甘泉知县惶恐,今天来了大官,这大官不仅仅是半夜到访,而且还是带着重兵到访。
他不知道自己犯了什么错误。
“甘泉还是不小的,”陈奇谕一路上观甘泉城墙,城高一丈两尺,是土石垒的城墙。
城宽八百步,城长千步。
城中没有任何兵马,唯有衙役等百人。
若是流寇袭来,靠着临时招募的乡勇,这城池没有丝毫抵抗之力。
“此处距离延安极近,若是那灶王有意扩张,甘泉是很好地选择,当然北上子长也是如此。”
陈奇谕坐在县衙内分析者,一旁的知县战战兢兢。
这人来了以后就摊开一份地图在这里看。
一番思索以后,陈奇谕决定,将一部分纠结的兵马安放在甘泉,另一部分则是绕过延安,到子长去。
兵马藏匿于城中,那灶王绝对想不到,城中竟然有如此多的兵马。
“给我拿纸币来,”陈奇谕一路上所见所闻,陕西饥荒眼中,因此流寇四起,剿匪为主,但是也要辅以其他。
“鄜州、延安到镇城千里之间饥荒、盗贼严重,望皇上能开恩,免除庆阳等地田租。”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