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三节治水蓝图
早朝之后,皇上特意留下了几个相关的心腹大臣,当着大臣们的面,他将报告拆分,将部分内容给了几个人传看,几个人关在御书房里商量该怎么处理岭南王上奏的江淮水灾的处理意见。老实说,几个大臣看过这份所谓的调查报告之后,都很震惊。话说岭南王焉坏焉坏的......怎么这么可爱呢?但在震惊之余,他们还有些担心那部分没看到的内容里都写了些什么。
如果岭南王的办法能够奏效的话,今后兴修水利所需征地的的银两和要处理的问题几乎都不用在考虑了,工部尚书都已经开心得心花怒放,恨不得举双手双脚赞成。要不是看在是御书房这么庄重的场合,他都想打几个滚跑操两圈表达一下他的兴奋之情。
户部有些犹豫,因为这样的话,前期收购田地就需要多花好多银两,朝廷预算不够用了。这些岭南王也提到了解决问题的办法:发行国债。问题是这个发行国债的办法,前世没有人实践过,大家也不知道怎么个发行法。这个岭南王,尽弄些新鲜玩意出来,事先也不知会大家一声,搞得大家都是一头雾水,在皇上跟前,显得他们这些人都跟些白痴似的。
吏部尚书有些忐忑,每次哪里一出事,顺着脉络一查,总是揪出一堆贪赃枉法的官员,这次又没跑,估计名单都在皇上那个没让他们观看的内容里。而且人数还不少(因为报告太厚了),甚至证据确凿牵连甚众,可以想象得到,这一回,皇上又要干掉一批旧人,换上自己的心腹了,自己不仅越来越被架空了,搞不好还有可能会被连累下台。因为自己在江淮也有些田地!投鼠忌器,他现在什么也不敢多说了,皇上说要怎样就怎样吧,免得触怒天威,当初就把他给发作了。
皇上一脸疲惫,哈欠连天。昨夜就没有睡好,今天大概又要连轴转,脑袋晕乎乎的,身体有些顶不住了,他学着先皇也抽上了一只烟提提神。大臣里也有几个老烟民,见皇上抽上了烟卷,也要了一根点上。御书房里顿时就烟雾缭绕起来,大家也获得了片刻的轻松。
关于原思宪的治理思路,皇上原则上是同意的,大概就是:趁着这次水灾田地价格低位时,将兴修水利规划下路线路内的大部分田地都收归国有,连同兴修水利工程的钱款一齐通过发行国债来筹集,水利工程在农闲时招收灾民修建,既可解决灾民的生计,又可快速修建工程。
至于那个江淮的官场如何整顿,皇上是一点也不担心的,如今各地学院林立,中央、地方上对基础教育的投入都比较重视,各类人才层出不穷。每年那么多进士举子都眼巴巴等着现任官员犯错好接班呢,这些人挖前任的错处是一点不带手软的。
你能想到吗,岭南王去赈灾,以前朝廷都是投入十成的白银,经层层盘剥后,有三、四成能到灾民手中就不错了,这回不仅全部钱款全部直通,不经其他人手都花到了灾民手中,还顺便扳倒了几个大地主劣绅,靠罚款就收上来了不少银两,虽然手段有些不入流,但是从当时的律法上来说,特事特办,并无错处。
朝廷迅速派来人来接手调查官场的问题,梁县令被朝廷来人请过去就没在回来了,他的家人为了将他捞出来,几乎倾家荡产,他的官职是一撸到底了,但皇上最后还是免除了他的灭顶之灾,听说是岭南王帮他求了情,好歹保住了他一条小命。至于其他牵涉的官员,进了大牢之后,倾家荡产算是好的,有些人都人头落地了。
江淮官场如今人人自危,牵连到的大地主这回感受到了朝廷对他们不同以往的森森恶意。大家为了自保,不得不将全部家底掏出救人,指望着能破财免灾。没有余钱的就开始卖田卖地凑钱。朝廷根本就不再给其他人办理买卖田地的契约,说是困难时期不许私人接手!收购田地的价钱压得还很低。好在付钱爽快,一手交契,一手给钱。人们拿到了钱再去赎出牢里的亲人。白花花的银子打个转又进了朝廷腰包。
孟采薇自己收购的那部分土地,以市场价转让给了官府,价格当然比当日收购的要低,亏损的部分比获得的拿笔不义之财的数额还要大。不过既是不义之财,快快送走才是正解。
孟采薇私下里笑称这些朝廷官员比人家黑道还要黑,吃人还不吐骨头。原思宪捂着她的嘴不让乱说。
江淮的大地主中,高家算是一个典型了,高老爷死后,高家分崩离析,激烈的明争暗斗导致高大少爷死亡,他死之后,绝大部分的田地家产为了救出大牢里有害人嫌疑的男人们,已经低价卖给了朝廷,卖田地的银子最后又为了捞出牢里关押的男人们,以罚抵罪上交给官府了。
如今人是回来了,可是家里什么也没剩了。曾经他们巧取豪夺侵占别人的田地,集聚起的大量田地财产。如今朝廷依样画葫芦都还给他们了,老百姓倒是很舒畅,直言他们是活该:看到没有,这就是报应!天道好轮回,苍天饶过谁!出来混,迟早是要还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