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23章 儒家高徒——曾巩
</p>
ps:临时有点事,晚上再给大家解释!我现在在外面!</p>
曾巩虽然名气不行,但是在政绩方面,确实杠杠滴。</p>
曾巩十分有政治才华,可以说是为国为民。</p>
扶苏看到系统提供给曾巩的资料之后,眼睛顿时一亮,在扶苏的眼中,曾巩比欧阳修,韩愈和柳宗元的重要性更大。</p>
因为在曾巩的身上,扶苏看到了一个“好官”的光环,看到了有能力的标志。</p>
在越州的时候,曾巩下令,让富户出售粮食。当时在京城任职数年的曾巩,因在王安石与司马光关于变法的争执中把两边都得罪了,遂向宋神宗请求外调。</p>
宋神宗安排曾巩出任越州通判。</p>
曾巩到任后,随即察民情、访贫苦、搞调研。</p>
越州从酒坊征收赋税,供衙门使用。酒坊钱有限,不够财政开支,不足部分分摊到老百姓身上征收,确定了七年的期限。期限已到,衙门却仍旧重税,横征暴敛,没有按规定停征。曾巩了解情况后,马上停止了这笔赋税的征收。</p>
后来,越州遇到了饥荒,灾情严重,民生凋敝。</p>
曾巩便安排人广贴告示,要求各县富户如实申报自家粮食的储量。</p>
富户们申报上来储量达到十五万石后,他立刻发布政令,要求各地富户以比常平仓粮价略高一点的价格向百姓出售粮食,使饥民能就近购买。</p>
这个举动对于人民来说,无异于雪中送炭。</p>
后来,曾巩在齐州任职的时候,一举端掉了当地的“霸王社”,包围了百姓的利益。</p>
当时曾巩调任齐州知州,有一周姓富户,其子周高为富不仁,横行乡里,民愤极大,但周家“力能动权贵”,与地方官沆瀣一气。</p>
曾巩初来乍到,搜集证据,将周高法办。</p>
章丘一带有一伙叫做“霸王社”的豪强,杀人越货,无恶不做,曾巩派兵将他们悉数抓获,将三十一名罪犯判刑,发配边疆。</p>
他还在齐州开创了“保伍”之法,以五户为一保,监督出入,实行外来人口登记,有盗贼则鸣鼓相援。</p>
通过曾巩的治理,齐州盗、劫等犯罪明显下降,由治安案件多发之州变成了平安之州,风气为之一清。</p>
曾巩既勤政,又务实,而且凡事能从实际出发。</p>
为治理黄河,朝廷从各地调集民工,要从齐州调南丁两万。</p>
当曾巩听说一些地方的户口有漏登、瞒报现象后,马上决定开展人口普查工作,从下至上,层层上报,反复核实,他的这一务实作风,使许多寻常百姓免去了徭役之苦,减轻了他们的负担。</p>
曾巩在齐州推行王安石的新法,刺激了农业生产;修建齐州北水门,解决了困扰齐州城多年的水患问题;疏浚了大明湖。</p>
后人在千佛山建曾公祠,在大明湖畔建南丰祠,为了纪念曾巩为齐州所作的巨大贡献。</p>
在洪州的时候,曾巩曾经把官舍改为临时收容所,曾巩调任洪州知州,兼江南西路兵马都钤辖。</p>
任职之初,恰逢江西瘟疫流行。</p>
曾巩赶紧调配救灾物资,迅速命令各县、镇储备防疫药物,以备万一。</p>
他安排人腾出州衙门的官舍,作为临时收容所,给那些生病的士兵和染病无力自养的百姓居住,不但分派医生给他们治病,还给他们免费提供饮食和衣被。</p>
他派人随时记录疫情,把染病和没染病者均登记造册,及时汇总,然后从国库调拨资金,按轻重缓急,依次有序地分发救济款。</p>
曾巩在福州的时候,明确要求当官的不与民争利。曾巩曾经由洪州转任福州知州。</p>
在福州任上,曾巩提出一个观点,当官不能与民争利。官府的蔬菜大量上市,扰乱了市场,导致菜价越来越低,以种菜为业的菜农卖不掉菜,收入大减。曾巩他立刻取消了朝廷还拨给一定面积的“职田”,保障了菜农的利益。</p>
曾巩在六十岁之后,他还被朝廷安排到明州、亳州、沧州等地任过知州,所到之地,也均有政绩。</p>
在实际工作中,曾巩少于议论,多于实干,说得少,做得多。他一生辗转七八个州,在基层任职,及时处理了涉及百姓切身利益的问题,为百姓做了实事、好事。</p>
······</p>
扶苏看完曾巩的资料之后,不由深深地感慨。</p>
这才是为国为民之人啊。</p>
为老百姓干实事,为老百姓做好事。</p>
扶苏心里决定,这么有才华,真心为国为民的人,自己一定要重用。</p>
接着,扶苏将手里的召唤卡片捏碎,将唐宋八大家中的其余四位召唤出来。</p>
扶苏接着将四人降生出去,安排的身份乃是三苏的好朋友。</p>
而曾巩,扶苏更是给其安排了一个特殊的身份。</p>
齐国,儒家宗圣——曾子的后辈!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