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章:与克虏伯的合作
“多谢宰相阁下了,但我们并不缺那500万马克。如果是贵国真的想帮助我们的话,那么我认为火炮技术更能帮助我们。”既然卡普里维冠冕堂皇,那李光宗索性跟着他的话说下去。
“李先生可能不知道,这火炮技术乃是克虏伯公司的立身之本,他们不会同意出售此项技术的。”卡普里维摇了摇头说道。
“不,我倒不这么认为。克虏伯是1家公司,既然是公司那肯定是以赚钱为主,而我们的盾牌装甲完全可能帮助克虏伯实现这个愿望。”
“战舰装甲的利润,我想诸位不会不知道吧?以英国为例,1吨普通钢板的价格才6到8英镑,而经过硬化处理后的哈维装甲价格1般在80到150英镑之间,这可是将近十4倍的利润。”
“另外按照1艘战舰5千吨排水量来计算,那么这艘战舰至少需要两千吨的装甲。也就是说1艘战舰单凭装甲就可以净赚16万英镑,而1艘排水量5千吨的战舰才多少钱?也就5十万英镑吧。”李光宗笑着说道。
“若是克虏伯愿意与我们合作的话,那么这些收益就将全部落入克虏伯的手中。在这么大的利益面前没有人会不心动的对吧?古斯塔夫-克虏伯先生?”李光宗伸头看向了卡普里维身后的1名男子,微笑着说道。
听到李光宗此言,众人皆是1惊,随后扭头向着卡普里维身后望去,就连卡普里维本人也是满脸的震惊之色,他想不明白,李光宗是怎么认出古斯塔夫来的。
在众人惊讶的目光中,古斯塔夫微微1笑,随后淡然的走到了李光宗和卡普里维2人中央,随后开口说道:
“李先生果然好眼力,在下古斯塔夫-克虏伯,我原本是想等先生和宰相阁下谈完后在上前的,没想到竟然被先生认出来了。不过能告诉我,你是怎么认出我来的嘛?我们之前应该并没有见过面才对。”
“在来之前我就已经看过您的画像了,所以我记住了你的长相。”李光宗耸耸肩微笑着说道。
“哦!那看起来李先生并非是心血来潮而是早有准备啊。”听到李光宗的回答,古斯塔夫忍不住哈哈大笑起来,他还以为是自己有什么过人之处呢,才会被李光宗1下子认出来,原来人家是早有准备。
“当然,我从来不做没有用的事情。”
“好吧,我同意合作了。我可以将你想要的75毫米速射炮和10英寸舰炮的技术交给你,但有1个条件,你必须保证此项技术不被外传,并且北洋生产出来的火炮也不能买到欧洲来。”古斯塔夫爽快的答应了李光宗的要求,并且说出了自己的条件。
实际上,当古斯塔夫第1次听说新装甲的消息并且在确认了它的性能之后,古斯塔夫就决定必须要得到这种新装甲的技术,最次也要得到它的生产许可,因为这事关克虏伯家族能不能向海军成功发展。
随着新任皇帝威廉2世的上台,整个德意志帝国的国策也随之改变,威廉2世更重视海军,谋求阳光下的领土,自然德国政府也加重了在海军方面的投资,这将是1场饕餮盛宴,只要能够抓住这1次德国政府扩充海军的机会,那么克虏伯家族必定将再上1层楼。
而新型装甲技术无疑是1块绝佳的敲门砖。
“李先生,如果你能够答应我这个条件的话,那么我们就可以签订协议了。”
“我可以保证北洋生产出来的火炮不会流出,但克虏伯生产的装甲若是向第3国出售的话也要向我缴纳20%的专利费。”李光宗开口说道。
“20%?不行,这太高了。5%如何?”古斯塔夫摇了摇头,李光宗的开价太高,他无法接受。
“那就15%,另外我北洋向德国采购的两艘最新式战舰也可以分出1艘交由克虏伯建造。”李光宗紧接着说出了自己的另1个条件,而这个条件同样也是古斯塔夫无法拒绝的。克虏伯想要进入德国海军事业,但是他却没有经验,而这艘新型战舰的建造则可以完美的替克虏伯弥补这个缺点。
“13%,作为补偿再给你们建造战舰的时候我们可以给你打1个8折,另外我看贵国的采购计划中,想要从我国购买两座炼钢厂,我也可以便宜出售。”古斯塔夫接着说道。李光宗交付给德国政府的物资采购计划,他也曾看见过。自然对于李光宗的需求他也了如指掌。
不得不说,李光宗和古斯塔夫2人都彻底的掌握了对方的命脉,他们都知道对方想要什么,现在所做的不过是为自己争取最大的利益而已,最终在经过了将近半个小时的讨价还价之后,双方以新式装甲5%的专利费,以及70万两白银建造新式军舰(原定报价为90万两白银),以及低价出售两座炼铁工厂的价格成交了。
“李先生,我不得不承认你是1名合格的商人,好吧!现在你已经得到了你想要的1切。”谈到最后,古斯塔夫长舒了1口气,筋疲力尽的说道。
原本他看着眼前的男人很年轻,还以为可以轻松的拿捏他呢,但当真正交谈之后,他才意识到了眼前的这个家伙究竟有多难缠,这哪里是1个20岁的年轻人,分明是1个经验老道的商人。
“不,古斯塔夫先生。你这句话说的不对,我们应该是双赢才对。”李光宗笑着伸出手说道。
“对,双赢。同时也期待着未来我们能够再1次进行合作。”古斯塔夫也伸出了自己的手,与李光宗紧紧握了握,这也意味着双方合作的达成以及李光宗这1次德国之行的圆满结束了。
这1次德国之行,李光宗也算是收获颇丰,虽然花出去了将近7百万两白银,但是却得到了北洋最急缺的武器装备和工业设施。
有了这些东西,北洋才算有了真正富强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