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4章 收粮
车队晃晃悠悠的出了城,很快,一个巨大的仓库便映入眼帘。
仓库现在是个空仓,但也没有拆的必要,等第一季的粮种收上来,李只怕这样的仓库不够多。
一群女子则是发出了预料之中的惊叹声。
毕竟这么大的单体建筑,即便这只是一个粮仓,那也足以震撼人心。
唐旺带着一群人农人打扮的汉子等在仓库大门前,看见李让的车队终于姗姗来迟,上前见礼道:“见过侯爷,郡主,诸位夫人。”
“免礼。”
李让跳下牛车,从下人手中接过一把镰刀,也不耽搁时间,径直带人穿过粮仓来到了稻田边上。
一片金灿灿的稻穗,只是看着便让人感受到了丰收的喜悦。
水田里的水也早在几天之前就放干,现在只需要下到田里,抡起镰刀,收割稻子,便能收获希望。
稻田边上,已经准备好了粮解,口袋,杆秤。
现场收割,现场就能够测算产量。
唐旺从一个农户打扮的汉子手中接过一簇稻穗,凑到李让身旁低声道:“侯爷,这是江南种植的稻种,亦是我大唐本土的稻种,一株稻穗约莫能结稻谷约莫一百四十粒到一百八十粒之间。”
李让点点头,手中的镰刀一钩,便钩过来一簇三季稻的稻穗。
“数一数,三季稻的一簇大概有多少粒稻米。”
李让将三季稻的稻穗交给了周行,周行明了,从不同的地方割下几簇稻穗交给几个下人。
片刻后,周行有些激动的声音在李让耳边响起:“侯爷,二百二十一粒。”
与此同时,另外两个农人打扮的汉子也报出了他们的数字。
“侯爷,属下这一簇是二百四十粒。”
“属下这一簇二百零三粒。”
听完三人的报数之后,在场之人的神色都不由得有些兴奋起来。
虽然还没有对亩产进行核算,但就是这三簇稻子的产量就已经超出了他们所有人的想象。
一簇稻子多出四十粒米,意味着一亩地能多收两成半的粮食,那一百万亩又该多收多少?
据说还能一年三熟,这能养活多少人啊。
若是一千万亩地呢?
不敢想,实在不敢想。
李让倒是很淡定,这个结果本来就在他的预期之内。
若是不能高产,他干嘛还要花费大力气引进三季稻?
又不好吃。
要不是以大唐现在的航海技术,实在是没办法到达大洋彼岸,他也不太懂怎么造船,他绝不会来种三季稻。
土豆,玉米,红薯,这些东西哪个不比三季稻强?
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李让引进三季稻,也是没有办法的办法。
“周行,派人给江南各大世家送几簇过去,另外,派快马送几簇回长安,一定要交到陛下的手里。”
李让淡淡的吩咐了周行一句,而后率先下田,抡起镰刀开始收割。
其他农夫打扮的汉子见状也不再迟疑,一个个像是看见了绝色美人一样,争先恐后的涌进了田里。
水田未曾干透,淤泥总是透着一股子腐朽的味道。
但此时此刻,即便是这个腐朽的味道,在众人的心里也变成了粮食的清香味。
几十个人同时收割一亩水田的速度有多快?
答案是——很快!
李让明明记得他都还没来得及割下几簇稻子,等他抬起头时,眼前的水田已经变成了一个巨大的泥坑,泥坑之中到处都是杂乱的脚印。
李让眨了眨眼睛,不由得无语望天。
这才刚有感觉呢,怎么就结束了?
那他这一身衣服不是白穿了?
“夫君,快上来!”
金城在站在田埂边上朝他挥手,不远处的空地上,早就严阵以待的下人们已经开始将收割回来的稻子进行打禾。
打禾,也叫搓斗,即将干透的稻谷抖进箩筐。
寻常农户人家,稻子收割完还需要晾晒一番,将稻谷之中的水分完全晒干。
但今日李让还要测算一亩地的产量,所以只能即收即打。
李让拎着镰刀慢悠悠的走到金城面前,金城装模作样的掏出手帕替他擦了擦额头上并不存在的汗水。
然后打开了他斜挎在腰间的小竹筐,取出了酸浆和糙米饭团。
酸浆,顾名思义,散发着酸味的浆水,味道不可描述,颜色不可描述,据说是用某种野菜发酵而成。
对于喝不起米酒的江南百姓来说,这就是田间地头的消暑胜品。
糙米饭团,这个就很好理解了,和北方的面团差不多一个道理,农忙时用来填肚子的。
这些东西,还是金城昨天听李让说今日要出城收粮,特意去农家买来的。
金城将饭团递到李让嘴边,用甜得能腻死人的声音说道:“夫君,累了吧,先吃点东西。”
金城的行为,完整还原了农家小媳妇给汉子送饭的全过程。
看着金城做作的样子,李让心中不由得一阵恶寒,直呼见鬼。
“恁正常点。”
“额不害怕。”
“但是额会锤你。”
金城翻了个白眼,没好气道:“不吃就不吃,谁稀罕喂你吃似的。”
见当家主母都没能将竹筐里的特色美食兜售出去,原本还跃跃欲试的另外三女顿时像是被泼了一盆凉水。
李让耸耸肩,开口道:“行了,让护卫护着你们去玩吧,我要干正事了,别给我添乱。”
“切~”
金城不屑地撇了撇嘴,带着侍女和三女扬长而去,整个人骄傲得像是一只大公鸡。
金城一走,空地上的人顿时就少了一半还多。
李让摇摇头,慢悠悠的走到装稻子的箩筐旁边,从怀中掏出一个小本本开始记啊记。
时不时的还要抓过来唐旺问上几句。
一亩地的粮食,不可能盖棺定论,但却能起到很好的参考作用。
所以该记的数据还得记。
不然等回到关中那些老家伙们问起来他在江南干了什么,他总不能直接说他在江南睡大觉吧?
待李让记啊记,一亩地的禾苗也很快就打完了。
几个大块头拿过麻袋开始装袋,然后称重。
一大筐稻子装了四麻袋,一袋一袋过秤,而后相加,袋四袋稻子称完,空地上瞬间响起持称那汉子倒吸凉气的声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