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一百八十一章 骗子?
见到邹文岚第一眼,江飞宇就知道这是一位实干型的专家。
朴素的穿着,干瘦的身形,还有那饱经风霜的黝黑皮肤,岂是那些常年坐办公室的“专家”能比的?
邹文岚对江飞宇等三人,应该是有所求。
所以,言语之间多有奉承。
特别是对于江飞宇,邹文岚更是赞不绝口。
大概率是来之前,从蔺博康那里了解过江飞宇的背景。
三分奉承,七分由衷的赞赏吧!
看邹文岚这殷切程度,江飞宇、柳方白、韦彦妮三人都看出他必然是有所求。
就是不知道,所求何事了。
入座后,柳方白好奇问道:“邹教授,听博康说您是国内农业方面的专家,不知道您研究的细分领域是什么?”
“我们学校在榆城有一个国家级的科研和培育基地,主要由我和另外两位老师领着一帮研究生负责日常的运转,我们主攻的方向是抗旱作物的选育和栽培技术,我带来了一些介绍资料,诸位老板可以看一下......”
邹文岚详细介绍了他们团队的日常工作和目前取得的诸多成果。
人家的研究成果可不是实验室理论阶段的技术,而是实打实的专利技术。
邹文岚他们团队以往发表的一些论文,还被十多家世界主流学术刊物发表了呢!
要论在旱培方面的学术影响力,邹文岚在国际上也有不俗的知名度。
甭管邹文岚介绍的内容有多牛逼,柳方白和韦彦妮是兴趣乏
乏。
邹文岚自己都说了,他研究的是抗旱作物方面的技术。
就算柳方白和韦彦妮两人愿意投资农业,选土地肥沃的地区不香吗?
谁有那个闲钱,去干旱地区投资?
邹文岚继续说道:“只要诸位老板们愿意来我们那边投资,我们团队现在的所有技术成果都可以免费授权使用,而且地方政府对投资还有诸多的优惠政策......”
邹文岚这番话,其实是看着江飞宇说的。
邹文岚自己也有一个基本的判断:这三人中,江飞宇投资的可能性最大。
不仅因为江飞宇最有钱,还因为他“乐善好施”的名声在外。
江飞宇有点不确定,问道:“邹教授,榆城处在毛乌素沙漠的边上吧?”
“是的,毛乌素沙漠主要分布在榆城和鄂尔多si之间,是我国四大沙地之一,你别看榆城靠近沙漠地区,这些年来我国的治沙成果斐然,那里早就变了模样......”
这个情况一查就知道了,邹文岚没有隐瞒。
而且,他也说不出来那种昧着良心骗人的话。
柳方白看向蔺博康,有点埋怨他不知轻重了。
本以为,这位邹教授是想忽悠三人去大西北投资农业。
想不到,居然是更加离谱的沙漠地区。
有没有搞错啊!
那可是寸草不生的沙漠。
前些年大行其道的水变油技术,貌似都靠谱点。
此刻,现场的气氛稍微有些冷场。
柳方白和韦彦妮,都把这位邹教授当
成了骗子。
江飞宇不知道在思考什么,一时间也没有接话。
蔺博康的老脸,也有点挂不住了。
中午吃饭闲聊的时候,得知蔺博康晚上要跟几个大老板吃饭,邹文岚就让帮引荐一下,看能不能聊聊投资的事情。
本着对这位昔日导师的信任,蔺博康也没详细询问。
可谁想到,邹文岚所说的投资,居然是去沙漠地区搞农业。
这个反转,有点骇人。
“邹教授,先吃菜,咱们吃完再聊,这个深海红斑鱼的肉质非常鲜美,这种鱼比较难捕捞,不是经常能碰到的,您多尝尝。”
蔺博康把菜转到邹文岚跟前,有意岔开话题缓解尴尬。
看着蔺博康不断给自己使眼色,邹文岚后面的话卡在喉咙里,怎么也说不出来。
刚拿起筷子准备夹鱼,邹文岚没由来地问了一句:“这鱼,贵吗?”
柳方白介绍道:“还好吧,咱们定的这条海红斑个头不小,市场价在一百多块一斤。”
今晚的宴席的菜品是柳方白安排的,价格他最清楚。
一百多块钱,居然仅仅只是这条鱼的市斤价格。
邹文岚盯着盘中的鱼,如何也下不了筷子。
“不好意思,我去一趟洗手间,失陪一下。”邹文岚放下筷子,找了个借口离席。
今晚这顿饭,他要是动了筷子,性质就变了。
等邹文岚出了房间,蔺博康赶紧赔不是。
这餐饭弄得这么尴尬,也是他没想到的。
柳方白宽慰道:“博康,这事
就当做一个小插曲,你也不要往心里去,你就是做人不够圆滑,有时候脸皮就该厚点。”
韦彦妮见江飞宇还在翻资料,诧异问道:“飞宇,你怎么还在看他给的资料?”
江飞宇指着资料上的某一页,说道:“比如这项往复式滴灌技术,如果能大规模推广应该是一件利国利民的好事,特别是对于干旱地区的农业生产。”
柳方白好心劝道:“就算资料是真的,我也看不出投资的价值,农业生产本来就是薄利多销的行业,你真愿意往这方面投资,我建议你还是选择土地肥沃,又适合大规模机械作业的华北和东北地区。”
江飞宇笑道:“是不是真的,也就一个电话的事。”
姜维民是教育界的大佬,通过他的关系查一个人还不简单。
柳方白无奈道:“算了,我也懒得劝你了,你就是典型的人傻钱多。”
江飞宇微微一笑,并没有搭话。
柳方白等人是从单纯的经济回报率来看投资价值。
但是,江飞宇考虑问题的深度都比他们深。
首先一个,就如同江飞宇刚才所说,这些技术能够大规模推广,确实是利国利民的好事。
其次,飞宇商城目前最大的业务板块是三农产品,鑫源旗下的果汁饮料生产也离不开农产品。
也就是说,江飞宇投资农业生产是在拓展上游的产业。
在这个链条上,是可以形成闭环的。
大规模产业链生产,实际上就是减少中
间的流转环节,减少中间环节的生产成本。
刚才邹文岚说的一点,江飞宇倒是很赞同:如果去投资,地方政府必然会给予很多优惠政策。
综合以上种种有利条件,未必不能把农产品的“薄利”增厚。
别忘了,农产品可是生活必需品,这是大宗交易。
哪怕是“薄利”,只要产业规模能上去,利润也非常可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