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六百一十七章到了改变的时候

  在全世界大部分的目光被吸引到伦(吨)奥运会的时候,江飞宇却悄悄来到了印国的东北行政区。
  与江飞宇同行的,还有万心娟和阿成的两个孩子。
  毕竟,他们一家四口分别已经快一年了。
  为了这一次的团聚,万心娟和孩子已经等了很久。
  行途也比较讲究,先乘坐飞机来到沙巴这边。
  然后,在两国边界乘坐私人游艇来到索达依坎县的码头。
  走陆路通道也行,只不过坐游艇更加舒适和快捷而已。
  为了避免引起官方的注意,阿成并没有到码头迎接,而是在码头仓库里与家人团聚。
  团聚过后,一行人乘车赶往东北行政区的治所。
  东北行政区的治所,阿成设立在了巴鲁达城。
  索达依坎县的地理位置和基础设置确实更好些,但很容易被印国占领。
  阿成不可能将千辛万苦建立的老巢,安置在敌人的舰炮射程内。
  回到行政区官邸,阿成立马向江飞宇请教起治理经验。
  江飞宇有些迟疑:“成哥,你要是经济发展方面,我还能提供点意见,要说治民,我就不敢乱说了。”
  阿成鼓励道:“没事,你大胆的说,你的能力再怎么差也比我强无数倍。”
  阿成的天赋,基本上都在杀人和打仗。
  其他方面的能力,确实相对差些。
  江飞宇问道:“是大陆那边派来援助的专家有所保留吗?”
  阿成解释道:“这个倒没有,只不过自家的兄弟更值得信赖。”
  阿
  成如此信任,江飞宇也只能赶鸭子上架了。
  出谋划策之前,江飞宇得先了解东北行政区的具体情况。
  整个东北行政区就4县之地,面积约8.43万平方公里。
  索达依坎县、巴鲁达城、彭加不丹县东西相连构成一条线,万椰那县位于彭加不丹县的下方。
  整块地盘的形状,跟一只脚类似。
  东北行政区治下人口约42.37万,其中约35万是华人,剩下7万多是本地人。
  刚开始,印国政府允许华人拖家带口迁移到东北行政区生活,那是妄图通过这些华人平民将东北行政区政府拖垮。
  毕竟,东北行政区的粮食自产率还不到百分之10。
  只不过,印国官方小看了阿成的财力。
  海量的粮食订单,抛向老米那边的粮商。
  有一段时间,索达依坎县港口外一度堵塞了几十艘运粮海船。
  没办法,码头的装卸能力太差了,卸货还得排队。
  源源不断的粮食到港,立刻让拖家带口过来的华人平民安心下来。
  他们也在同盟军的组织下,搞起了大生产。
  印国海警并非没有从中作梗,只不过老米粮商可没有惯着他们。
  第二天,老米大使就态度强硬地向印国抗议了。
  这也是阿成选择把订单给老米的原因。
  只要你舍得花钱,确实能借势老米。
  印国官方不敢得罪老米,只能把小花招收起来。
  毕竟,人家运的是粮食,不是军火。
  按照同盟军与印国当初的协议
  ,只有军火采购需要报备审批,民用类物资是可以自行采购的。
  看到阿成凭一己之力供养起35万华人,印国官方才开始收紧移民的口子。
  阿成也知道粮食是根本,这个命脉不能掌握在别人的手中。
  所以这半年来,阿成除了发展军工生产,就是率领20多万军民一起开荒。
  通过机械和人力,共开垦出可耕种的水浇地、旱地共76.3万亩。
  这边是热带雨林,旱地也可以当水浇地种植。
  虽说都是生地,但种两年就能变成熟地。
  根据专家的预估,等到了明年底,东北行政区的粮食自产率应该能达到百分之70以上。
  到了那个时候,阿成才不会担心被人家卡脖子。
  军队方面,东北行政区编有一个7000人左右的独立旅。
  这个旅的士兵,是在印国国-防部登记在册的。
  除了这个旅的士兵,还编有1.5万人的民兵部队。
  说是民兵,但训练强度不比印国正规军差。
  只不过,这些士兵无法全职训练而已。
  除了没有大口径火炮、装甲车、坦克等重武器,这些民兵的武器装备比印国正规军还好一些。
  军工生产方面,东北行政区已经能够生产步枪、手枪、迫击炮、手榴弹等武器。
  只不过,武器产量方面还不尽人意而已,主要还是缺乏熟练的产业工人。
  好在,子弹和迫击炮炮弹方面基本上已经能自给自足。
  其实,在今年4月份的时候,印
  国和同盟军差点再次打起来。
  根本原因,就是印国官方发现同盟军正在偷偷发展军工。
  后来经过再次谈判,双方才重归于好。
  最主要原因,是印国官方承担不起逼反同盟军的后果。
  况且,你不给人家生产,人家就不能外购吗?
  除了军工生产,东北行政区治下连一家制造企业都没有。
  各种民用生活物资,暂时也是靠外购。
  经济方面,也就木材、橡胶、油棕、椰子、金鸡纳霜等特产能稍微出口创收。
  其他的,连小商贩都很少。
  按照同盟军与印国官方达成的自治协议,司法和税务方面的官员由印国中央委派。
  其他领域的政府官员,由同盟军自己任命。
  暂时,阿成只设立了农业、财政、警察、民政、教育等少量政府部门。
  一方面是缺人才,另一个方面是整个行政区还处于军管状态。
  军管是因为治下这几十万子民的口粮、生活物资,还得靠政府进行分配。
  只有军管,才能提高人员的组织效率,以及减少人为的腐败、压榨。
  好吧,东北行政区现在的状态就跟大陆几十年前的情况是一样的。
  狠抓粮食生产和军工生产,物资供给靠粮票分配,个体工商几乎没有。
  看样子,那几个支援的专家是把以前那套经验照搬出来了。
  从短期来说,这种方式能够最大程度发挥人力、物力。
  但从长期来说,就不行了。
  毕竟,人都是有私心的。
  长期吃大锅
  饭,很容易就滋生懒鬼。
  刚开始的一腔热情,总有被磨灭干净的时候。
  现在的东北行政区,已经到了做出改变的时候了。
  可以先做出尝试,小步走。
  这样,才不会扯到蛋子。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