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六百一十八章都是建议

  看完东北行政区的基本情况,江飞宇开始把自己想到的内容写下来。
  写下来后,江飞宇又不断修修改改。
  最终,这些东西浓缩成一条条建议。
  20多分钟后,江飞宇开始逐条给阿成提建议:“第一条,我觉得你没有把西加丹行省那帮华人地头蛇利用起来。”
  阿成摇头道:“这帮人能够在这边混得不错,手上多多少少沾了同胞的血。要不然,印国也不会让他们舒舒服服当甲必丹、地主乡绅、企业家。”
  说实话,阿成是非常看不上这些人的。
  甚至,还有点厌恶。
  要搁在以前,阿成碰到这种人都是人道毁灭的。
  江飞宇劝道:“历朝历代,皇帝想坐稳江山就不能只用清官,浑官、贪官都得用。即使不能得到他们的效忠,也得让他们两不相帮。”
  “哪怕,仅仅是离间他们与印国的关系,你也得跟这帮地头蛇合作。”
  阿成知道江飞宇说得在理,但他还是有些顾虑:“我们辖区内很多华人移民就来自西加丹行省的华人种植园、小作坊,我们已经掘了人家的根基,我只怕会做无用功。”
  江飞宇道:“这些华人愿意迁移到东北行政区生活,那是他们的人身自由。这点小矛盾,还说不上是掘根基。”
  这是现代社会,这些人又不是旧社会地主老财家的佃户。
  人家愿意迁移,关你屁事?
  阿成问道:“你有什么好建议吗?”
  江飞宇提议道:“现在
  对外采购的粮食和各种生活物品,拨一部分订单给那边就行了,只要有利益往来,他们分分钟把你当大爷供起来。”
  阿成虚心接受,将这条写下来。
  江飞宇继续提第二条建议:“你想将开垦出来的耕地按劳分配给了这些参与开垦的人,这一想法初衷是好的。但我认为应该尊重他们个人的选择,愿意要田地的分田地,不愿意要田地的领取资金补偿.....”
  江飞宇之所以这么说,那是因为他已经看过了这些移民华人的统计资料。
  实际上,并不是所有人都适合种地、愿意种地。
  这里面,就有一部分人是小作坊里面的手艺工人、渔民,他们肯定没那么擅长种地。
  而且,也不利于将他们的手艺利用起来。
  江飞宇的提议是,将那些分散的土地分给愿意种地的人。
  那些集中的土地,可以成立国营的农垦公司搞机械化生产。
  江飞宇的第三条建议,就是针对那些小作坊工人。
  政府提供有利政策,扶持他们开小作坊当老板。
  这些人手艺是有的,缺的只是前期的资金投入和销售渠道。
  这方面政府可以给他们贷款,并优先从他们这里采购产品。
  如果他们没有渠道采购必要的机器设备,政府也可以兜底帮采购。
  在江飞宇看来,东北行政区最适合发展的就是轻工业。
  这边是原材料产地,原材料不缺。
  只卖原材料,利润实在太低了。
  能提供的工
  作岗位和税收,也很少。
  只有增加产品的工业附加值,才能有效促进内部经济循环。
  第四条建议,江飞宇瞄准了海洋渔业捕捞。
  大海能提供的肉食,远超过陆地。
  发展捕鱼业的好处很多,解决民众的肉食需求、增加社会就业岗位、促进经济发展、培养合格的水手。
  阿成只是打算蛰伏几年,练好基本功后再竖起独立的大旗。
  本质上,加里曼是一个大岛。
  对于岛屿国家,海军比陆军更加重要。
  第五条,是教育方面的。
  目前,东北行政区治下是小学免费,中午还提供一顿免费的午饭。
  能免费,那因为适龄儿童也就两、三万人。
  暂时,阿成还能负担得起。
  阿成负担不起,江飞宇也会提供资金支持。
  江飞宇说得很清楚,就当江家投资孙家了。
  小学免费,这一条确实是仁政。
  但对于那些12岁到18岁之间的少年,政府就管不过来了。
  阿成不可能把所有青壮都拉去当兵,那样不现实。
  但是这些人正处于叛逆阶段,身体也没长开。
  出去找工作很困难,只能在家里帮干点农活。
  长久以往,容易成为街溜子。
  江飞宇的建议是开办中专技校,把这批人塞进技校里面培训。
  直接对口培训,军工厂、渔业公司、小企业里面输送。
  前期先由政府垫付培训资金,后期再从他们的工资里面扣。
  通过这种方式,形成良性循环。
  那些特别优秀的,开办更加
  高级的学校培训,然后往政府部门里面输送人才。
  第六条,江飞宇是针对金融行业的。
  根据同盟军与印国政府签订的协议,东北行政区是印国的一个地区,法定货币自然可以在这边流通。
  但这样一来,人家很容易就通过经济杠杆把你的劳动成果掠夺走。
  这个道理,阿成心里也很清楚。
  所以,阿成特意交代东北行政区治下出口的各种特产都必须兑换物资回来,而不是带回来印国的货币。
  但市面上没有货币流通,也不利于经济发展。
  江飞宇的建议是,由东北行政区兜底发行一种消费券。
  其核心思路,就是在现在各种粮票、油票、肉票等单一票据的基础上,给他统一成一种票。
  这样一来,消费者就可以使用一种票购买所需的各种商品。
  印国就是不爽,也不好找茬。
  我又没有印刷自己的货币,只是给民众发消费券,关你鸟事?
  当然了,没有一种合法货币在经济领域流通也不行。
  江飞宇的想法是,用美元来流通。
  这种货币的购买力、保值能力、流通范围,那就不用说了。
  当然了,也不是真的让美元在市场上流通。
  而是由东北行政区政府成立专门的货币兑换点,供有需要的民众兑换使用。
  什么叫做有需要?
  比如:个人需要出国,给在外留学的儿女打钱,企业跟外国做生意需要用到国际货币结算......
  总之,防的就是你印国。
  林林总总,江飞宇提了11条发展建议。
  实际上,江飞宇提的好几条建议,跟那几个支援的专家想法不谋而合。
  现在自己兄弟也这么说,阿成就更加放心采纳了。
  说完了自己的发展建议,江飞宇问了阿成一个很敏感的问题:“成哥,如果以后你带领华人在这边立国成功,你打算采用民主制,还是世袭制?”
  阿成一时不知道怎么回答:“你怎么突然聊到这个话题?”
  民主制,阿成也不是不能接受。
  只不过,从最早期的利刃到同盟军,再到现在的东北行政区。
  组织之所以能发展到现在这个程度,那都是靠着阿成不断投钱进去发展出来的。
  这些钱,本来都是挣给子孙后代花的。
  现在都投资了“立国”这个项目,项目建好后受益人不是自己的子女。
  无论放在谁身上,多少有些不甘心。
  看到阿成的表情,江飞宇大概能猜到他的想法了。
  江飞宇劝道:“成哥,你要是想把打下的江山传给天兴,那你就不能继续把他送回大陆了,他必须从小就在这边长大,才会对这边有认同感,也更加容易得到你部下的拥戴。”
  原本,按照阿成的计划,万心娟带着两个孩子过来小住一段时间就要回大陆了。
  毕竟,他们跟印国随时可能因为某个事情而开战,这边还算不上真正的和平。
  将妻儿放在大陆那边,也是为了他们的安全着想。
  可就像江飞宇说的那
  样,如果真的想把江山传给二子孙天兴,现在就要把这孩子留在这边抚养了。
  二子留在这边,万心娟自然要留下来照顾。
  为了不将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那就只能让大女儿汪雨霏一个人回大陆。
  江飞宇道:“我知道这么小就让雨霏跟你们夫妻分别有些残忍,但她不是生在普通的家庭,她需要承受的历练本来就比同龄小孩多......”
  “我能向你跟嫂子保证的是,她在大陆那边,我会把她当成亲生女儿来抚养,就看你们夫妻舍不舍得了。”
  “我跟你嫂子商量一下。”没有直接拒绝,就证明阿成把这话听进去了。
  跟万心娟商量,也不过是征求妻子的意见而已。
  只要万心娟不乐意把阿成辛苦打下来的江山传给别人,结果就已经注定了。
  江飞宇提的这个建议,无疑是最好方案。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