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一章 欲瞒天过海,难敌有心人9
刘协见赵旻表情1紧,心中更加得意。
刘协却不知,赵旻只是担心,自己接下来即将面对之事。
至于护送自己亲儿子…对赵旻来说还叫个事儿?
刘协得意地轻笑1声后,挥了挥袍袖、同时看向始终乖乖坐在自己身畔的“亲儿子”。
“阿嗣,你且随太子太傅回后宫。”
小刘嗣当即无比利落地下了龙榻…小刘嗣虽未满两周岁,身高却已近4尺…也就是后世9十2厘米。
常山赵氏的基因,确实强悍。
小刘嗣转过身,乖巧无比地向刘协顿首行礼。
“父皇,请恕孩儿失陪之罪。”
小刘嗣口齿伶俐、嗓音清脆、颇显童趣。
而且,可以明显看出,由于伏寿之故,小刘嗣家教甚严、且颇为知书达礼。
已有多日未见自己亲儿子的赵旻,对此又惊又喜,同时赵旻对伏寿的愧疚感也更加强烈。
当然了,赵旻这个苟哥,表面上却宛若柠檬精。
1直偷偷观察赵旻的刘协,不由得更加得意。
刘协扶起“亲儿子”,笑眯眯地为其人掸了掸衣袍,再次招了招手。
这时,自有小黄门上前,带小刘嗣走下丹墀玉阶。
赵旻先向刘协顿首行礼,其后方才起身、复又向自己亲儿子刘嗣作揖。
天下哪有老子给儿子磕头的道理?
然而,在刘协的视角中,赵旻这就是红果果的羡慕嫉妒恨。
这1瞬间,刘协只觉,自己又1次登上了人生巅峰。
嘿嘿,赵从文啊赵从文,你也有今天!
刘协负着手,在1众中常侍、小黄门簇拥之下,得意洋洋地踱步走出承光殿。
不言而喻,刘协就是想出1出自己1直以来,因被赵旻压制而积压的心头恶气。
因为刘协笃定1点:
1向尊敬汉室、致力于大汉大1统、兼且身为太子太傅的赵旻,绝无可能伤害皇子刘嗣。
是以,刘协走得颇显洒脱。
对此,赵旻、小刘嗣这对亲父子,只能顿首送刘协远去。
然后…
赵旻便开始享受起…与亲儿子独处的美好时光。
相对于同龄稚童,尚不满两周岁的刘嗣确实早慧,但是…
刘嗣终究不满两周岁。
遑论赵旻的正牌大老婆、刘嗣的亲娘伏寿还1直给刘嗣讲述刘嗣的生父、太子太傅赵旻那些充满传奇色彩的故事。
由是故,此刻刘嗣瞪着1对清澈空明的大眼睛,充满好奇地看向自己真正的父亲赵旻。
片刻后,小刘嗣清脆可爱的声音响起。
“大人!”
这1声呼唤,使赵旻心情激动万分。
然而…以苟哥之苟,其人…
其人却向自己亲儿子微微躬身。
“皇子,你我君臣有别,皇子不宜如此称呼臣。”
刘嗣闻言笑了。
只见这人小鬼大的小屁孩儿深深1躬…
这可爱又早慧的孩子,竟郑重其事地向赵旻深施1礼。
“大人此言差矣!大人乃孩儿之师,《国语之晋语》有云:民生于3,事之如1。父生之,师教之,君食(音义皆同饲)之。非父不生,非食不长,非教不知生之族也,故1事之。”
好家伙!
刘嗣不满两周岁,竟然已能读懂《国语》!
虽然相对于《左传》,《国语》更加通俗易懂,但请注意刘嗣的年龄。
在刘嗣这个年龄,别说汉末的稚童,便是后世的幼童,也大多都还不识字。
赵旻对此更是惊喜万分。
其人先是作揖还礼,方才开口相询。
“皇子竟已通读《国语》?皇子果为不世之才!”
刘嗣终究还是个孩子,其人听到表扬1样会飘。
“大人有所不知,孩儿已通读《论语》、《国语》,正读《孟子》、《大戴礼》。”
嗯…朱夫子钦定的4书,人家刘嗣已经读了1本,且正在读其余的3本。
赵旻此刻的心情,已不足以用“震惊”2字来形容。
这…这…这哪里是早慧?
这分明是妖孽!
赵旻激动到浑身发抖。
天可怜见,即便得知己方在邺城城下大胜袁绍,苟哥也未曾如此激动过。
万分激动之下,苟哥忍不住1把抱起自己的亲儿子。
万幸“苟”已成为苟哥烙印在潜意识中的1种本能,其人方才未说出“我儿深得乃父之风”这类蠢话。
饶是如此,苟哥也还是忍不住泪流满面。
“皇子确系天纵奇才!此乃大汉之大幸!大汉之大幸焉!”
或许是因父子间那玄之又玄的血脉相连,刘嗣被自己亲爹粗壮有力的臂膀抱住,非但没有丝毫不适,反而颇为享受。
被亲爹牢牢抱住的刘嗣,“咯咯”笑了起来。
“大人谬赞,此非孩儿聪颖,实乃母后大人对孩儿教导颇严之故也。”
赵旻闻言忍不住1震。
本就泪流满面的其人,此刻终于难得地真情流露。
“唉!皇后…皇后…皇后…”
1向口齿伶俐、辩才无碍的苟哥,在万分激动、十万分愧疚、百万分自责交织之下,1时间竟然哽咽到口不能言。
小刘嗣眨巴着天真无邪的大眼睛,看着难得感性1次的赵旻,满脸疑惑。
“大人何故如此悲伤?”
苟哥长叹1声,1手抱着亲儿子,1手以衣袖拭去泪痕,微笑着看向亲儿子。
“皇子,臣非悲伤,实欣慰也!我大汉皇后贤良淑德、皇子睿智无双,大汉中兴有望!中兴有望哉!”
诚然,大汉皇后对苟哥贤良淑德,苟哥亲儿子也确实睿智无双,苟哥1家篡位有望哉。
如果“好人妇”的曹阿瞒泉下有知,细品苟哥的这番骚操作,也不知其人作何感想。
小刘嗣不可能得知自己真正的身世,但这并不妨碍其人懂事地为自己亲爹擦干净泪痕、并及时转移话题。
“大人饱读诗书、出口成章、屡有经典流传,孩儿对大人仰慕不已,今后还望大人悉心教导孩儿。”
苟哥恢复到1贯的冷静理性状态之中,心情也再次转好。
其人微微1笑。
“皇子放心,无论子学、经学、诗赋,亦或武艺、兵法、治国之道,臣必倾囊相授!将来,皇子必将成为千古1帝!”
小刘嗣听得悠然神往。
“大人,孩儿欲成就大秦始皇帝、先祖武皇帝之功业!”
这孩子虽不满两周,却胸怀大志。
所以苟哥笑得更加开怀。
“皇子当知,此2帝历经无数险阻,方得以成就不世之功业,是故皇子应不畏艰险、自强不息!”
苟哥的意思通俗来解释就是:不经历风雨,怎么见彩虹。没有人能随随便便成功。
只见小刘嗣目光坚定。
“大人放心,孩儿愿成大业,为此不怕苦、不怕险阻!”
苟哥哈哈大笑,更加用力地抱住自己亲儿子。
“甚善!甚善!臣必拼尽全力,助皇子成就不世之功业!”
苟哥心道:宝贝儿子!你等着!老子不但要倾尽所能教导你,更要为你开创出1个前古未有的盛世!
这1刻,苟哥突然觉得,自己用力抱住的,仿佛既是自己的毕生希望,也是自己的整个世界。
尽管苟哥今年只有2十7岁不到。
思及自己欲借亲儿子之手达成之大愿,苟哥认为…
灌输积极正确的思想,有必要从娃娃抓起。
于是乎,苟哥笑着问怀中的亲儿子。
“皇子既欲开创不世之功业,便应知大1统之利弊所在!”
小刘嗣歪着小脑袋,有些不解地看向亲爹。
“大人,孩儿不明,大1统有何弊端?”
苟哥目光变得深邃起来。
大1统之弊端显而易见。
这个弊端,在汉末、魏晋南北朝已经被展现得淋漓尽致,在明末,它甚至达到了巅峰。
【作者题外话】:接着上1章继续为您说。
鉴于诸葛亮对待荆州归属问题、以及孙刘关系问题上的态度与刘备严重相左,有理由怀疑他在刘备入川之前(211)便已受到猜忌,这也与历史的时间线索相吻合。
甚至,入川之后,诸葛亮地位更加尴尬。
明末清初的学者王夫之曾评价刘备“信武侯而终无能用也”,即讽刺刘备对诸葛亮的猜忌心理。应该说,这1观点存在明确的史料支撑。
从《蜀书》的相关记载来看,诸葛亮入川之后长期处于1个矛盾局面中,即待遇优渥,职位尊崇,但难以参与核心决策,甚至是被刻意排除在决策圈层之外。
以史料而论,自建安十6年(211)刘备入川至其称帝(221)为止的十年时间,诸葛亮的相关记载寥寥无几,除了参与制定《蜀科》之外(见《伊籍传》),最常被提及的事务便是“镇守成都,足食足兵”。
成都平,以亮为军师将军,署左将军府事。先主外出,亮常镇守成都,足食足兵。--《蜀书诸葛亮传》
镇守后方当然是十分重要的工作,但结合“益州险塞”的地缘环境以及成都的地理位置来看,彼时的成都并不处在4战之地,防守的压力相对较小。刘备将诸葛亮留在后方,难免有大材小用的嫌疑。
另外1个问题,就是诸葛亮镇守成都,便意味着刘备在前线远征。而刘备远征之际,身边的心腹爱将皆是法正、黄忠等新贵,诸葛亮竟无法涉足其中。
按史料描述推断,诸葛亮对这种尴尬境遇明显存在不满情绪。比如建安2十4年(219)的汉中之战,在前线物资吃紧的时候,诸葛亮竟在后方与杨洪商议此次战争的必要性,杨洪则激动地表示“无汉中则无蜀”、“男子当战,女子当运,发兵何疑”。
先主争汉中,急书发兵,军师将军诸葛亮以问(杨)洪,洪曰:“汉中则益州咽喉,存亡之机会,若无汉中则无蜀矣,此家门之祸也。方今之事,男子当战,女子当运,发兵何疑?”--《蜀书杨洪传》
从杨洪“发兵何疑”的答复中,不难看出诸葛亮对发兵汉中持抵触态度,即对刘备的决策存在抵触态度。如果说诸葛亮认识不到汉中的战略地位,明显是不符合实际情况的;比较合理的解释,就是诸葛亮对自己长期退居2线的境遇有所不满。
尤其是考虑到此次战役中法正大放异彩,1时间风头无2,这无疑更会令诸葛亮感到不平。
陈寿认为法正与诸葛亮“好尚不同,以公义相取”,可见2人存在竞争关系。法正得志,愈加反衬出诸葛亮的失意。不过诸葛亮也并非全无动作,比如他趁着法正远征汉中之际,表举杨洪担任蜀郡太守,顶替了法正的职务。
诸葛亮与(法)正,虽好尚不同,以公义相取。--《蜀书法正传》
时蜀郡太守法正从先主北行,(诸葛)亮于是表(杨)洪领蜀郡太守,众事皆办。--《蜀书杨洪传》
实际在刘备入川至称帝的十年时间中(211-221),诸葛亮长期处在“地位尊崇,束之高阁”的尴尬境地,尤其难以染指兵权。而在军事事务之外,刘备对诸葛亮的态度虽是“敬信”,但也并非言听计从。
先主既敬信(诸葛)亮,加察(彭)羕行事,意以稍疏,左迁羕为江阳太守。--《蜀书彭羕传》
举例而论,诸葛亮攻讦政敌彭羕的建议,便被刘备顺利采纳(见《彭羕传》);但同样作为诸葛亮政敌的法正,由于得到刘备的“爱信”,便毫发无损。
诸葛亮甚至悻悻地表示“如何禁止法正,使不得行其意邪?”
或谓诸葛亮曰:“法正于蜀郡太纵横,将军宜启主公,抑其威福。”亮答曰:“……法孝直为之(指刘备)辅翼,令翻然翱翔,不可复制,如何禁止法正,使不得行其意邪?”--《蜀书法正传》
学者宋杰认为诸葛亮如此行事,1方面属于审时度势、看人下菜碟;另1方面也佐证了其地位的下降,君臣关系已不再像之前那样如鱼得水,因此无法畅所欲言。
观孔明此言,不以汉主伐吴为可,然而不谏者……也表明他们的君臣关系虽然依旧融洽,但已不是像起初那样如鱼得水。--《从军府到霸府——蜀汉前期最高军政机构的演变》
那么,当刘备称帝,也就是践祚后,2者关系又是如何变化的呢?
下1章咱们继续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