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六章 儿女洒怨泪,宫城生是非终
赵大娘终于体会到,甄宓这名胸藏锦绣、谈吐得体之奇女子,对自己独生儿子的担忧与关切之深。
老太太心中笑骂:好1个偷心之贼!
于是赵大娘忙不迭扶着自己亲外甥女落座,顺势也幽幽1叹、然后顾左右而言他。
“阿宓是否亦读过诗书?可会女红?”
原本清丽绝伦、宛若姑射仙人1般的甄宓,俏脸登时变得通红1片。
佳人芳心大乱,是以语气有些慌张。
“回大人,宓…宓虽不算饱读诗书,亦曾熟读《论语》、《诗》、《礼》及《易》,至于女红…宓实已得家母真传之23,绝不至于辱没常山张氏之巧技。”
言罢,甄宓1颗芳心砰砰直跳,紧张慌乱之下,佳人竟险些忘了呼吸。
谁知…
赵大娘又1次幽幽1叹。
“阿宓有所不知,前者官渡之战时,阿旻与骠骑将军之爱女阿凝1见钟情、乃至于私定终身,彼时老身曾尝试将你许于阿旻…”
听至此处,甄宓竟然情难自已地惊呼出声。
“啊…!”
至此,赵大娘已完全洞悉,外甥女甄宓,对自家那混帐小子的1片深情。
于是乎,赵大娘脸色变得柔和至极。
其人执起佳人那虽冷汗涔涔、却滚烫无比的柔荑,轻轻拍了拍。
“阿宓,唉!可惜彼时阿旻心中惟有阿凝,又早已将你淡忘,此不肖子当场作出1首《孔雀东南飞》,使老身闻之落泪,不得再做出棒打鸳鸯之恶事。是以…唉!”
甄宓美眸中闪过黯然神伤之色,旋即,佳人美眸复又煜煜生辉。
“大人,原来如此!《孔雀东南飞》如此瑰宝,竟是兄长1时兴起所做?兄长当真了得!”
赵大娘终于懂了…
自家这外甥女,原来是自家混帐小子的极度崇拜者。
赵大娘却不知,放到后世,这叫铁杆粉儿。
至此,赵大娘不敢再撩拨小妮子的情思,而是将话题转回篡改《起居注》之事上。
“阿宓,老身以为,《起居注》应严谨,不可随意篡改,阿宓以为然否?”
此刻芳心中惟有兄长赵旻的甄宓,对此却断然拒绝。
“大人,孩儿以为应改此记录!诚如宗正老大人所言,不可再使兄长陷于此两难之境地。”
巴不得甄宓尽快更改《起居注》的赵大娘,此刻心花怒放。
“既如此…也罢,此事便由阿宓做主。”
甄宓微微颔首,佳人香腮上却再次浮现出1抹淡淡的酡红。
“大人放心,孩儿定妥善处理此事。大人有所不知,方才孩儿出殿之前,天子仍对兄长颇有怨言。
然则,以太傅、尚书令等名士为首之百官,无不尽力维护兄长,最终天子亦无可奈何。此诚所谓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也。
大人,以兄长之神威,大汉1统近在眼前!兄长实乃百年难遇之旷世英雄!”
赵大娘闻言,心情陡然变得沉重起来。
其人试探道:“阿宓,阿旻今岁恐仍将继续出征,其妻妾势必将独守空闺,你若有暇,不妨在赵府长住,多与你诸位嫂嫂亲近亲近如何?”
不出赵大娘所料…
甄宓笑靥如花、颔首行礼。
“如此…孩儿多谢大人美意。”
赵大娘心中不由“咯噔”1下。
于是赵大娘再次出言试探佳人。
“阿宓,皇后而今对你如何?”
可怜甄宓虽心思单纯且冰雪聪明,却丝毫不知伏寿与心上人之间的真实关系…
所以妹子嫣然1笑。
“大人不必为孩儿担心,皇后待孩儿如亲姊妹1般,皇长子亦视孩儿如姨母。”
赵大娘见甄宓笑得开心,心中却1片悲凉。
若放在自家独子赵旻仅有张凝、杨樱月、孙尚香3名妻妾之时,只要甄宓表明心意,赵大娘1定毫不犹豫。
但如今…
不提赵旻那些妻妾,只说再次怀孕的伏寿1人…
赵大娘登时大感头疼。
傻丫头啊傻丫头!你可知,若你当真嫁与阿旻为妾…
阿寿而今有多喜爱你,将来便有多痛恨你!
但赵大娘不忍使自己亲阿姊的女儿伤心,只好使出拖字决。
“既如此,阿宓,待明日阿旻归家,老身必安排你与其人相认。”
甄宓那可闭月羞花的俏脸,登时笼上1层醉人的烟霞。
佳人含羞带怯道:“大人…兄长恐已不认得孩儿…孩儿明日…”
大羞之下,甄宓竟激动到语无伦次。
赵大娘见状,心如刀割。
“阿宓勿忧,1切交于老身便是。”
甄宓垂首应是,芳心宛若小鹿乱撞。
佳人此刻的心情,同样宛若《诗经·召南·野有死麕》中那怀春少女1般。
不同的是…
仅仅沉沦于娇羞、慌乱中短短片刻间,甄宓便恢复了冷静。
“大人…兄长须当心天子…”
赵大娘笑着扬起手。
“傻孩子!老身正愁如何使你2人相认,此话你何不当面向你兄长说?”
甄宓只觉1阵天旋地转…
幸福来得太快,快到让她头晕目眩。
赵大娘唤来赵晨,令赵晨、甄宓这对表姊妹聊1聊家常,赵大娘本人则含笑去寻赵震、赵云这对兄弟。
丑时正(凌晨1点钟),卫府后院。
赵旻牢牢抱着玩到疲惫不堪、正缩在自己怀中熟睡的亲儿子,与大老婆伏寿向门外走去。
而此时,无论是卞夫人母子3人,还是大乔母子2人,都已在卫府各自的房间之中睡熟。
夜空繁星漫天,4周万籁俱寂。
这毕竟是战乱方休的汉末,而非处于盛世中的后世。
这个时间点,正是刘协夜生活精彩之时,所以,卫府臣属暂时不可能归来。
卫府门外,虽无半点灯光,但在漫天星光下,整个许都仿佛都被笼上1层银辉,朦胧而又神秘。
伏寿偎依在爱郎身畔,玉手紧紧环住爱郎雄健的腰肢,1对凤目眯了起来,眸光迷离。
“夫君…宝宝…乖宝宝,真美!”
赵旻1手抱着亲儿子,1手揽住最心爱的大老婆腰肢、顺势摸上其人挺翘的臀儿,眼中满是幸福。
“宝宝…乖宝宝可知,我最喜看星空。”
伏寿迷离着双目,先是看了看璀璨星空,复又看向爱郎那宛若星空般璀璨的双眸,然后…
伏寿便再也挪不开自己的目光。
夫妇2人就这般,脉脉凝视着彼此。
直至…
辚辚车声、哒哒蹄声打破了这片宁静。
夫妇2人不约而同地轻叹1声,旋即又同时1笑。
赵旻紧紧握住大老婆纤细瘦弱的玉手,心中不由1痛。
“乖宝宝又显清瘦…此旻之过也!”
伏寿两眼弯弯、嘴角上翘、小巧的鼻子皱了起来,两颊露出可爱的小酒窝。
佳人这1笑,狠狠惊艳了苟哥。
“还算乖宝宝有良心,乖宝宝放心,宝儿1定乖乖听话。”
说着,佳人不放心地追问1句。
“乖宝宝今岁是否仍将出征?”
苟哥心中莫名1痛。
其人连连摇头。
“乖宝儿放心,今岁旻定好生陪伴你母子3人,静待你我爱子诞生。”
伏寿为再开口,只是笑得更加开心、握爱郎的手也更加用力。
这时,赵贲的声音远远传来。
“主母、少君,寒气逼人,勿使小少君受寒,请3位速速上车。”
赵贲这凌乱的称呼,显示出其人此刻这凌乱的心态。
赵慎好气又好笑的瞪了没出息的赵贲1眼,旋即迎上前,为这1家3口打开马车门。
“主君、主母、少君,请上车!”
这是这时代仆客,对自家主人最常见的称呼,类似于明清的“老爷、太太及少爷”。
赵贲登时愕然。
1家3口却颇为满意。
哒哒蹄声中,马车向宫城赶去。
车厢内,苟哥怀抱亲儿子,搂着老婆,1家3口其乐融融。
【作者题外话】:这1章,咱们来聊1聊历史上的甄宓。
欲说甄宓,先说曹叡的血统。
“袁胤曹嗣”之说,波流已久。其根源在于《明帝纪》对曹叡年龄的混乱描述。
明帝之崩,时年卅6,袁胤曹嗣,深滋疑实,杀母留子,藉以灭口。--《3国志集解》
陈寿称曹叡崩于魏景初3年(239),卒年“3十6”。按此,曹叡当生于东汉建安9年(204)。
3年春正月丁亥……帝崩于嘉福殿,时年3十6。--《魏书明帝纪》
然而曹丕纳甄氏,事在建安9年(204)8月。若如此,则曹丕、甄氏自成婚至生子,前后竟不足4个月,令人疑窦丛生。
及冀州平,文帝纳(甄)后于邺。--《魏书文昭皇后传》
(9年)8月,审配兄子(审)荣夜开所守城东门内兵。配逆战,败,生禽配,斩之,邺定。--《魏书武帝纪》
后世学者遂据此发微,质疑明帝血统,甚至根据甄氏的过往婚史,逆推曹叡乃袁熙之遗腹子,此即“袁胤”之所由来。
窃谓承祚(指陈寿)此文,实为曲笔,读史者逆推年月,证以甄夫人之赐死,魏明之久不得立为嗣,则元仲(指曹叡)究为谁氏之子,可不言而喻矣!--卢弼《3国志集解》
然而考之诸书,根据袁熙的活动路径与曹军的攻邺时间,可知“袁胤”之说断不可信。
按《魏书》与《后汉书》,袁熙自建安4年(199)“出为幽州(刺史)”后便未见返邺记载,而甄氏则“留(邺县)养姑(侍奉婆婆)”,直至被曹丕所纳。
建安中,袁绍为中子熙纳之。(袁)熙出为幽州,(甄)后留(邺县)养姑。--《魏书文昭皇后传》
(袁绍)又以中子(袁)熙为幽州,甥高干为并州……简精卒十万,骑万匹,将攻许。--《魏书袁绍传》
注:按《后汉书献帝纪》,公孙瓒败殁于4年3月,袁熙“为幽州”当在此后;按《魏书武帝纪》,曹操于4年8月“进军黎阳”,同年9月“分兵官渡”,可知袁绍南下亦在此时,结合《绍传》,可知袁熙“为幽州”当在此前。因此,袁熙出镇幽州,当在建安4年(199)3月至8月间。
建安9年(204)5月至8月,曹军攻邺县,袁尚“还救城”,结果被曹操“逆击破之”,被迫遁走中山;复战再败,遂赴故安投奔次兄袁熙。
自5月至8月,(邺)城中饿死者过半。(袁)尚闻邺急,将军万余人还救城,操逆击破之……众大溃,尚奔中山……(曹操)攻尚于中山。尚败,走故安从(袁)熙。--《后汉书袁绍传》
故安县属涿郡,即今河北固安,可知袁熙自出为幽州刺史(199)便长驻当地,直至建安9年(204)。袁熙、甄氏既数年不得相见,可知“袁胤曹嗣”之说实属妄言。
(涿郡)故安,易水出,雹水出。--《续汉书郡国志》
另按邺县城破时间(建安9年8月)而论,若曹叡果生于建安9年(204),则甄氏与曹丕成婚之初便至少有6个月之身孕,岂能瞒过众人耳目?曹操、曹丕又焉能不知?曹氏父子虽于男女关系方面颇为通达,又岂会传位袁氏血脉,自绝宗祀,坐笑天下?
因此,不仅曹叡的血统与袁熙毫不相涉,就连曹叡的生卒年记载都存在严重问题。
览查史料,包括裴松之(南朝)、周婴(明代)、侯康(清代)在内的诸多学者,虽对明帝年龄多有探究,却均未达其旨。现代学者王雪晶在《曹叡研究》中对此辨析甚明,兹不赘引。
其实曹叡年龄的真正线索,恰恰隐藏在《文帝纪》与《明帝纪》中。
按《文帝纪》,曹叡在延康元年(220)5月受封“武德侯”;按《明帝纪》,曹叡受封“武德侯”时,年方“十5”。
(延康元年)5月戊寅,天子命王追尊皇祖太尉(曹嵩)曰太王,夫人丁氏曰太王后,封王子(曹)叡为武德侯。--《魏书文帝纪》
(曹叡)年十5,封武德侯。--《魏书明帝纪》
显而易见,延康元年(220)曹叡年十5,则其生年当在建安十1年(206)。
可知曹丕于9年(204)8月纳甄氏,甄氏于翌年(205)有孕,复1年(206),遂生曹叡。
如此,则曹叡之血脉问题便得到完美且合理之解释,绝无疑点。近代学者6侃如在《中古文学系年》中亦勘定曹叡生于建安十1年(206),诚是。
唯1的问题,便是明帝若生于建安十1年(206),按其崩于景初3年(239),其卒年当为3十4,不得为3十6也。
对此问题,学者王雪晶亦提出开拓性意见。即曹叡因“景初改历”而虚增1岁,卒年并非3十4岁,实为3十3岁。
王氏认为,晋代之后行草盛行,“3”与“6”之字形亦相类,史家誊录或有讹误,致使“3十3”被误作“3十6”。及至南朝,裴松之遂难辨真伪,因生疑窦。
3字首笔为1横……若抄录者偏向于行草,那么最后的收笔1横,看上去类似起伏不定的两点,亦属常事。晋朝之时,活版印刷还未发明,文献皆以笔录为主,只要开始时1人写错,那么后来者便会继续错下去。--王雪晶《曹叡研究》
至于上文提到的“景初改历”,即曹叡在其统治中后期修改历法,改“青龙5年春3月”为“景初元年夏4月”,凭空虚增了1月。而曹叡又恰好崩于景初3年(239)春正月,若按旧历计算,则曹叡当崩于景初2年(238)冬十2月。
魏得地统,宜以建丑之月为正。3月,定历改年为孟夏4月。--《魏书明帝纪》
(明)帝从其议,改青龙5年春3月为景初元年孟夏4月,服色尚黄,牺牲用白,从地正也。--《魏书高堂隆传》
如此,若按太和历(旧历)计算,其实为3十3岁;若按景初历(新历)计算,亦不过3十4岁。裴松之称其“计至此年正月,整3十4年耳”,即如此类。
鉴于《文帝纪》与《明帝纪》对曹叡“封武德侯”的时间记载甚明,且能互文印证,因此曹叡之生卒年份与血脉归属,断无可质疑之处。
至于《魏志》所载“年3十6”者,当为晋世之后的传抄讹误,今人(6侃如、王雪晶)辨析甚明,可堪参详。
综上所述,曹丕、甄宓,确为曹叡亲生父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