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八章 南北纷争起,疏浚白公渠8

  伏寿当然不可能让自己老公被砍头…
  伏寿为了多留自己老公数日,都不惜坐看她老公与杨彪争辩不休,怎么可能坐视她老公被砍头而不理?
  但说起刘协、伏寿2人,对长安城的认知…
  好吧,伏寿这个苟哥的枕边人、大老婆忽略不计,只说刘协1人。
  刘协对长安城的认知,仍停留在其人记忆中那断壁残垣、哀鸿遍野的状态。
  是故,当伏寿提出迁都之事时,终于逮住害赵旻机会的刘协,便提出在其人“亲儿子”刘嗣束发(秦汉男子十5岁束发,因此赵旻只有12年时间)之前…
  责令赵旻务必按照前汉帝都、宫城的规模,将长安城,以及宫城悉数修缮完毕。
  在刘协看来,这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同理,自长安城在建安5年至7年(西历200至202年)重建之后,杨彪、云哥同样从未去过彼处。
  所以,上述3人至今仍不知,长安城如今究竟是怎样的1番光景。
  苟哥犹在懵逼之时,只见殿内不知情之人,已然跪倒了1大片。
  于是…
  伏寿很欣慰。
  佳人芳心之中得意洋洋。
  夫君如此得人心,不愧为我伏寿看中之良人!待夫君1统4海,我便与…
  正当伏寿美滋滋地幻想自己与爱郎未来的美好生活时,其人那毫无情趣的爱郎,打断了其人的美好幻想。
  “皇后,长安城断无可能于太子束发之前修缮完毕,请皇后与陛下再行商议此事。”
  正沉浸在美好幻想中的伏寿,1时之间没反应过来。
  只听佳人愕然道:“这…许都宫城…长安城宫城…”
  旋即,佳人恍然大悟。
  夫君甚是调皮!
  于是伏寿1瞬间便沉下了脸…佳人这演技,看得苟哥心中啧啧称奇。
  伏寿“砰”地1声拍案而起。
  “荒谬!太子太傅!圣旨焉有讨价还价之理!太子太傅速速准备!如若逾期未修缮完毕,我必唯你是问!哼!”
  言罢,伏寿愤愤然将圣旨甩给尚书令荀彧,然后拂袖而去。
  苟哥亲眼看着荀彧有些手足无措地接过圣旨,顿时1脸懵逼。
  啊这…
  啊这…此等国策,竟如此简单便通过了?
  宝宝你的演技当真了得,老子心服口服!
  于是乎,苟哥仿佛进入世界末日1般,愁眉苦脸、唉声叹气地向殿内诸公拱手作揖。
  “唉!诸公,这可如何是好?唉!”
  由此可见,苟哥的演技,丝毫不在其人的乖宝宝之下。
  云哥几乎已是怒发冲冠。
  “刘协欺人太甚!”
  饶是杨彪1向忠汉,此刻也被刘协、伏寿气到脸色铁青、浑身发抖。
  “荒谬!简直荒谬!”
  关键时刻,还得是荀彧最靠谱。
  荀彧先后向杨彪、赵云作揖行礼,最后向赵旻微微拱手,口中淡然自若道。
  “文先公!子龙!从文!你等切莫动怒、沮丧,太子束发尚有1十2年,某等自今日起夙兴夜寐,1切尚有挽回之余地。”
  荀彧既出此言,则足以证明……
  就连如今的谋士天花板,都已经上了伏寿的当。
  伏寿是不当政,历史上其人但凡当政,都不可能再有曹操、孙权、刘备啥事儿。
  诸君不信?
  不信请看:尽管如今承光殿内可谓济济1堂,但是否有1人公然提出异议,反对天子还都于西京长安城?
  此事是否已经实锤?
  所以苟哥竭尽全力憋着笑,装出1副沉痛的样子,向杨彪虚心求教。
  “大人,天子还都长安城之事既已成定局,还请大人教旻,如何改善关中灌溉之事。”
  杨彪叹了口气,摇头苦笑起来。
  “阿旻,而今还都长安城既已成定局。是以关中如何治水,由你1人自决便是。”
  杨彪与赵旻的分歧,是只修缮郑国渠,还是将郑国渠、白公渠有机结合为1个整体。
  此事如今已完全没有必要争执。
  而正所谓说者无心,听者有意。
  荀彧闻言后,看了看自己手中的圣旨,终于反过味儿来。
  “且慢!且慢!诸公,方才可有人公然反对天子还都长安城之事?”
  除杨彪之外的众人闻言幡然醒悟,然后…纷纷后悔到捶胸顿足。
  诚然如此,他们都被伏寿骗了,或者更准确来说,是他们都被伏寿带偏了。
  苟哥竭尽全力,方才苦苦忍住、没有笑出声来。
  因为早在3年前、官渡之战后的建安5年秋天,满宠便已经开始着手恢复、并重建长安城。
  得益于赵旻安置流民的各种优惠政策,以及潼关重建、郑国渠重修等多种因素刺激,关中人口开始断崖式增长。
  其后,在卫府工坊、车马行、中原及凉州商贾、以及关中勤劳百姓们的不懈努力之下,不到半年,长安城便成为了关中货殖第1大城。
  早在满宠赶去凉州武威郡之前,长安城便已初步恢复到其在中平元年(西历184年)黄巾之乱前的繁荣状态。
  至少,长安城的城墙,以及长安城的人口,已经初步如昔日。
  至于位于长安城内的宫城如今的状态,好险没反应过来的伏寿,其实已经给出了答案:
  许都宫城内,南宫的长乐宫,便是赵旻仿照西汉长安宫城中的长乐宫所重建。
  至于长安宫城中的主殿未央宫,以及汉武帝主持修建的明光宫、建章宫、北宫及桂宫…
  由于赵旻主要将精力放在经济民生、1统天下上,因此这些宫殿,赵旻暂时尚未来得及修建。
  但是!
  这些宫殿的基础尚在,以如今赵旻对两汉纯木结构古建筑的精熟程度、卫府而今的人力财力及物力,重建这些宫殿,何需十年?
  反正伏寿清楚,以自己爱郎的实力,完全重建这些宫殿,最多不过3年而已。
  为了使刘协痛快答应迁都长安城,伏寿耍了1次心机。
  综上所述,看穿这1切的赵旻,才会努力憋着笑。
  但话说回来…
  既然如今大汉还都于长安城,几乎已成定局。
  那么,如何使关中辉煌、使长安城焕发出比许都还要蓬勃的生机,便成了赵旻急需解决的问题。
  而对此,赵旻早已想好了妙计。
  如是般,在伏寿、赵旻2人的默契配合,云哥献上的神助攻帮助之下,关中水利体系重建、大汉还都于西京长安城这两桩大事,就此尘埃落定。
  建安8年(西历203年)春的大汉,这犹然处于乱世之中的天下精彩纷呈:
  袁绍正与公孙度争夺幽州辽西郡,至于袁绍的真实目的何在,此时恐怕惟有袁绍自己清楚。
  刘备正准备攻下大汉最南端的交趾日南郡,为大汉开疆拓土…
  刘备此时还不知,其人即将见识到,南洋那广袤无垠的汪洋、以及中土之外那数不清的小国。
  孙权开始动员麾下臣属攻伐山越人。其人如今还不知道,自己实则是以饮鸩止渴的方式,建立国祚注定不会长久的孙吴基业。
  而如今已稳居霸主之位、却果断“投降”朝廷的赵旻,则准备依靠兴修水利的方式,进1步发展大汉的经济民生。
  至于被伏寿玩弄于股掌之上的大汉天子刘协,其人渐渐将希望寄托到自己的“亲儿子”刘嗣身上。
  而且,刘协自以为,有朝1日,赵旻必将如同前汉那1手遮天的权臣霍光1般,被能力犹胜于汉宣帝的刘嗣狠狠地拿捏住,并最终导致常山赵氏的全族覆亡。
  是以,当眉开眼笑的伏寿急匆匆来到长乐宫复命时,刘协对这1切志得意满。
  只是,无论刘协还是伏寿都未发觉,他们背后那双忧心忡忡的眼睛。
  【作者题外话】:接着上1章继续为您说。
  上溯至魏晋,孙权在无法占据洛阳,失去了“天命所在”的尴尬局面下,便不得不寻找新的理论依据,来构建自己的“政治神话”,以此抗衡北方宣传的“天下之中”。
  孙权选择的,即是“云气占”,构建所谓的“王者之气”。
  这类迷信谶纬,经常以“紫气”“黄气”“黄旗紫盖”等形象出现。
  风占、云占、鸟虫占是中古术数理论中的常见伎俩。自孙权开始,南方6朝(东吴、东晋、宋齐梁陈)因为偏居1隅,法统上便凭空矮了中原政权1大截。在“东南偏安”的可耻局面中,便特别需要构建自己的政治神话、以此宣示正统,自欺欺人。
  所谓的“东南天子气”、“金陵王气”等等,皆如此类。
  (孙)权为将军时,(吴)范尝白言江南有王气,亥子之间有大福庆。--《吴书吴范传》
  换言之,“东南王气”理论,实际是南方统治者为了与北方的“天下之中”(土中)相抗衡、而编纂出的歪理邪说。
  富春孙氏因为“孤微发迹”,文化水平很成问题。孙坚、孙策基本处在“半文盲”的状态,孙权虽然“粗通经传”,但在中原士大夫眼中,依然是个文盲。比如曹丕就在座中公开讥笑孙权“不知书”。
  魏文帝善之,嘲(赵)咨曰:“吴王颇知学乎?”—韦曜《吴书》
  因此,东吴宫廷中的巫蛊色彩与迷信氛围,也是3国之中最为浓郁的。
  孙权对妖道、术士的宠佞,到了令人瞠目的地步。他1生不曾立后,但晚年却在“神人授书”的情况下,立罪囚出身的潘氏为首任皇后。授书的神人王表,又是个巨骗,乃至被陈寿公开讥讽,贻笑后世。
  是岁,神人授书,告以改年、立后。--《吴书吴主传》
  孙权的迷信程度,随年龄的增长而愈发严重,最终到了“盗掘术士棺椁,求取陪葬神书”的荒谬地步。
  (孙)权闻(赵)达有(神)书,求之不得,乃录问其女,及发棺无所得,法术绝焉。--《吴书赵达传》
  东吴的末代君主孙皓,对于术数、谶纬也极端迷信。
  孙皓的年号,完全围绕“神人下凡,祥瑞降世”的主题展开,比如“甘露”“凤凰”“宝鼎”“天玺”“天纪”“天册”等等。
  在此背景下,孙氏编纂“东南王气”的理论,也就不足为怪了。孙皓甚至1度因为荆州出现了“王气”,而急匆匆迁都武昌(故江夏郡)。
  初望气者云“荆州有王气破扬州、而建业宫不利”,故(孙)晧徙武昌。--《汉晋春秋》
  孙皓在建业与武昌间来回迁徙,摇摆不定。百姓徭役频繁,做歌谣自嘲“宁喝建业水,不吃武昌鱼;宁回建业死,不去武昌居”。
  童谣言:“宁饮建业水,不食武昌鱼;宁还建业死,不止武昌居。”--《吴书6凯传》
  下1章咱们继续说。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