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二章 将军战东北,壮士征漠南2
沮授说得没错。
因“3互法”之故,非但冀州人不能任冀州刺史,就连幽州人都不能,而且反之同样成立。
因为幽、冀2州之间,联姻极为频繁、普遍,所以按照“3互法”,冀州、幽州2州之人严禁互任刺史。
当然了,这也是河北人极为抱团的原因之1,2州联姻太多、关系盘根错节。
甚至路上相遇的两个陌生人,都有可能存在较为紧密的亲戚关系,如此1来,河北人怎么可能不抱团?
但也因此,河北人不可任幽、冀2州之刺史。
河北人选河南士人任冀州刺史?
呵呵呵呵!
历史上当真是袁家2子内讧?
呵呵呵呵呵呵!
袁谭十年前便已在青州独当1面、甚至打光了刘备的部曲!
在今岁,袁谭已过而立、而袁尚尚未束发,这哥俩真能内讧?
前文已多次提及,真正内讧者,其实是2袁麾下的河南人和河北人!
河北士人与河南士人矛盾如此之深……
所以,赵旻丝毫不担心,沮授等人能整出什么妖蛾子来。
大不了…
赵旻再出1遍兵就是。
沮授既已知,赵旻将冀州刺史人选的决定权交给河北士人,便与赵云辞别、匆匆离去。
何谓阳谋?此即是也。
送走沮授之后,赵云忍不住长叹1声。
“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人心不古,人心不古也!”
诚然如此。
在袁绍病故前后,赵旻暗中策划的这1系列行动,其核心主导思想,其实只有1个字:利益。
在历史上,袁绍病故后河北、河南士人之所以起内讧,不也是为了争取利益吗?
在河北士人拥立之下,袁尚成为袁绍之嗣子,那么流寓河北的河南士人,将何以立足?
在河南士人只能投靠袁绍长子袁谭的情况之下,历史上河北的内讧,便无可避免。
有鉴于此,赵旻的对策便是: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并诱之以利。
在赵旻的1番分化瓦解之后,如今袁绍1方可谓皆大欢喜。
当然了,如今说1切稳定为时尚早,但也只是时间早晚问题。
感慨完毕,赵云蹙起眉头,抚须沉思片刻后,对侍立于1旁的赵旭道。
“阿旭速去备马,某等即刻赴内黄城,与子廉商议1番。”
显而易见,赵云不可能干等着沮授、以及1众河北士人商议冀州刺史之人选,其人还是想先1步搞定冀州各郡国。
赵氏所在的常山国、联姻的中山国此时已经没有任何问题;
张郃的族人也已经6续返回河间国,处理河间国、渤海郡之事。
那么…
赵云这个暂任的冀州刺史,接下来便需要处理妥当赵国、钜鹿郡、安平国、清河郡,以及沮授族人所在的魏郡。
事实证明,赵云这个声望日隆的河北人,处理起河北之事,的确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
就在颜良沿途护送汝南袁氏返乡、太史慈等人稳定辽东、赵云等人处理河北之事的同时,太行山西之并州,同样也正历经1场风云动荡。
乐进、张辽2人善攻,张郃、黄忠2人(这对定军山组合有些诡异)善于利用地形,攻守兼备的庞德善于率骑兵作战,而阎柔则是谙熟草原地形的民族问题处理专家。
这5人组合,势如破竹1般,很快便将云中郡(即后世的呼和浩特地区)肃清了1遍。
5人所到之处,无论南匈奴左部、鲜卑步度根及扶罗韩2部,还是匈奴、鲜卑的1些杂部,都被卫府铁骑那惊人的攻击力吓破了胆。
要注意的是:因此番出征补给完全不可能跟上,而且要保证足够的机动性,所以卫府铁骑,只能依靠劫掠胡人的牛羊、并将其烹制为易携带的熟肉来充当军粮。
如此1来,卫府铁骑非但劫掠牛羊,而且还需奴役胡人来为他们宰割、并烤炙牛羊肉。
征伐并州的这些骑兵,几乎都是去岁赵旻自西域替换下来的老兵,因此他们对于胡人的生活习惯极为了解。
所谓胡人的生活习惯,便是以烤炙及肠衣替代铁锅、以茶砖解腻、缺乏盐巴、喜食奶茶等乳制品等。
因此,在每次完成补给之后,这些习惯胡人习俗的卫府铁骑,总是给这些烤炙牛羊肉的胡人,丢下那么1些卫府配发的精盐、茶砖、固态糖、补充维生素且易存放的盐渍果脯等等,权作报酬。
这些卫府标配的补给品,在卫府骑兵看来稀松平常、根本不值几个钱,但在胡人眼中,这些稀松平常之物,丝毫不啻于极为珍贵的生活必需品。
更何况,卫府铁骑有多剽悍,这些胡人可是有亲身体验的。
因此,到后来,已经不是卫府铁骑劫掠胡人,反而变成了胡人部落主动打探卫府铁骑行踪,然后主动将牛羊送上门,以换取那些“极珍贵之必需品”。
这时,民族问题处理专家阎柔,便开始了自己的表演。
其人根本不与这些小卡拉米……咳咳,这些小部族谈判,而是直接要求见其主上,比如匈奴左部之左谷蠡王,或者鲜卑大人扶罗韩、步度根等首脑人物。
众人只见,在漫山遍野的牛羊群、胡人中间,阎柔昂然端坐于骏马之上,煞有介事、并振振有词地以胡人能听懂的强调说道。
“诸位想必已听闻卫将军之威名!诸位亦想必对俺阎柔略有耳闻!俺阎柔而今指苍天为誓:
待俺家卫将军平定漠南之草原后,必与诸位之大王、大人在俺汉家之云中、定襄、雁门、5原、西河、朔方、上郡等郡广建货殖之所,届时诸位皆可用牛羊与俺汉家货殖!
诸位不妨将俺阎柔今日之言转告于诸位之大人!无论南匈奴左贤王、左谷蠡王,亦或鲜卑扶罗韩大人、步度根大人,皆曾听闻俺阎柔之名!俺阎柔如违今日此誓,必受苍天惩罚!”
阎柔话音甫落,此地便人声鼎沸。
乐进、张郃、黄忠及庞德的耳膜登时被这嘈杂、鼎沸之声,震得嗡嗡作响。
“阎柔,这位大人是阎柔!”
“我呸!阎大人之名岂是你能说出口的?要叫大人!”
“大人!大人此言当真?”
“休要废话,大人已指苍天发誓,必无虚言!”
阎柔捂着耳朵连连高喝。
“休要聒噪!休要在此聒噪!诸位还请速去寻诸位之大王、大人禀明此事!
此外,请诸位务必转告:俺家卫将军此番必收并州草原诸郡!识相者速速退出俺汉家城邑!否则格杀勿论!”
阎柔说的是废话。
习惯逐水草而居的游牧民族,占城池有个卵用?
但阎柔的策略没有问题。
汉人要想彻底收复并州剩余6郡,就必须与匈奴、鲜卑各大部族的首脑分配好利益。
而且,这1切都必须建立在,汉人武德足够充沛的基础之上。
否则,人家胡人凭什么乖乖让出丰饶的河套草原、阴山草原?
当然了,这些匈奴、鲜卑的首脑人物1向行踪不定,所以,这5位猛人,还需继续扫荡草原立威。
袁谭针对胡人的策略,从1开始就是错误的。
阎柔为其人献上的安抚羁縻之策,也因为袁谭武德不足而无法实施。
如今,阎柔得卫府的充沛武力支持,能把胡人打怕、打服,加之卫府又有足够吸引胡人之货物,那么……
收复整个并州,还会遥远吗?
【作者题外话】:接着上1章继续为您说。
当然,这也侧面佐证了所谓的“曹操独自鏖战荥阳”乃是彻头彻尾的谎言。
如果没有联军诸侯的帮助,单凭曹操与卫兹的5千人马,恐怕早已被徐荣尽数斩杀。
荥阳之战时,任峻“举河南郡以归太祖(曹操)”,但此人的相关记载却矛盾频出,极为怪异。
任峻本是河南郡中牟县下的1介平民。他在董卓之乱时,鼓动中牟县令杨原起兵反董。类似事件在当时并不罕见,但之后发生的事情则令人难以理解。
中牟县令杨原,先是提拔县民任峻为主簿;任峻又以县主簿的身份,表奏杨原为河南尹。双方如唱双簧1般互戴高帽,相互荐举,1夜间连升数级。
(杨原)以(任)峻为主簿。(任)峻乃为(杨)原表行(河南)尹事,使诸县坚守,遂发兵。--《魏书任峻传》
河南尹治洛阳,即京畿长官。河南尹由于地位特殊,秩阶高于1般郡守(2千石),达到中2千石,与9卿平级。绝非区区1介县主簿所能表奏。
河南尹1人,主京都,特奉朝请。其京兆尹、左冯翊、右扶风3人,汉初都长安,皆秩中2千石。--《续汉书百官志》
此处的记载令人疑窦丛生,仿佛闹剧1般;更令人迷惑的是,任峻又“与同郡张奋议,举郡以归太祖”。
会太祖起关东,入中牟界,众不知所从,(任)峻独与同郡张奋议,举(河南)郡以归太祖。--《魏书任峻传》
彼时(190)的河南郡混乱不堪,首府洛阳及大部分关隘均被董卓控制。曹操等人欲“据成皋之险”,结果在荥阳汴水就被徐荣打得部众星散,狼狈奔走。可见任峻所谓的“举(河南)郡以归太祖”纯系信口雌黄,根本不可置信。
严格意义上说,不要说河南尹治下的诸多县邑不归任峻管辖,就连任峻、杨原所在的中牟县,也是山头林立。
比如曹操在前1年(189)出奔洛阳、路过中牟时,就被中牟当地的1个亭长逮捕,险些丧命。这就说明任峻等人,连自己的1亩3分地都管不住,遑论河南2十余县。
太祖乃变易姓名,间行东归。出关,过中牟,为亭长所疑,执诣县。--《魏书武帝纪》
河南尹,2十1城,永和5年户2十万8千4百8十6,口百1万8百2十7。--《续汉书郡国志》
更何况汉廷自有朱儁为河南尹,而且朱儁当时就在中牟。这就导致任峻、杨原等人的“擅相署置”,看起来更像1出闹剧。
(董)卓以弘农杨懿为河南尹,守洛阳。(朱)儁闻,复进兵还洛,懿走……(朱)儁乃东屯中牟,移书州郡,请师讨卓。--《后汉书朱儁传》
任峻投奔曹操之前,自诩“能胜兵者不减万人”,实际操作中却仅仅招募了“宗族家兵数百人”。
峻曰:“今关东有十馀县,能胜兵者不减万人……”峻又别收宗族及宾客家兵数百人,愿从太祖。--《魏书任峻传》
更令人迷惑的是,曹操竟然“大悦,表峻为骑都尉,妻以从妹,甚见亲信”。
下1章咱们继续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