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章 微臣愿称之为国士
想到这个问题,卜式忽然又犯了迷糊。
太子为什么不自己献给天子?
如此神器献给天子,就算天子真动了废立的心思,应该也有不小的机会扭转过来吧?
难道是害怕自己在天子面前表现的太过优秀,太子之位坐的太稳当不成?
天下哪有这样的道理?
又或者说,事出反常必有妖!
这件事背后隐藏着一个天大的阴谋,只是自己一时半会还无法琢磨明白?
想着这些,卜式逐渐又心事重重起来。
就在这个时候。
“相国,这风箱你居然这么快就打制好了?”
不远处忽然传来一个略带稚气的声音,正是不知何时起床的刘闳,此刻刚好看到帮厨手中抬着的那个双动式活塞风箱。
卜式回过神来,躬身施礼:
“老臣心有疑虑,因此先找人打制出来试了一试。”
“如何?”
刘闳跑上来围着风箱左看右看,小脸上尽是希冀之色。
“你先下去吧。”
卜式先出声命帮厨退下去,方才来到刘闳身边压低了声音道,“此物乃国之利器,献给天子的人可立不世之功!”
刘闳闻言喜不自胜,骄傲的挺起胸膛一脸臭屁的道:
“我就知道据哥哥不会骗我,这回相国总该相信了吧?”
“相信是相信了……”
卜式一边应和着,一边又有些迟疑的道,“殿下,昨日太子将这幅工图送给你时,可曾说过此举的缘故?”
“自然说过,据哥哥说要帮我争太子。”
刘闳作加油状,元气满满的道,“他还教我也一定要尽力,他还指望着被废了以后跟我过好日子呢,我一定不会令据哥哥失望的!”
“……”
卜式闻言脑子先是停滞了一下,接着才开始飞速运转。
毁堤淹田的事本来已经过去了,天子亲自下了诏书,言明此事有利无害,只以“矫制不害”的罪名罚太子禁足三月便是证明。
可在那之后,天子又忽然将刘闳召回长安。
赐他宅子,许他常住,甚至还给宅子取了个与“博望苑”针锋相对的名字。
这让人不得不怀疑,天子与太子之间是不是又出了什么不为人知的事情?
以至于关系已经到了无法挽回的地步……
否则太子又怎会仿佛知道自己一定会被废掉一般,不遗余力的扶持刘闳,指望被废以后跟着刘闳过好日子?
八成就是这样了!
这……就是齐王的运气么?
卜式感觉自己已经心中有底,当即对刘闳说道:“殿下,此事非同小可,老臣与殿下同一条心,自会守口如瓶,但绝不可再将这些事说与第三个人听,就连陛下也不行。”
“否则,破坏了太子的计划,他就再也指望不上殿下了!”
如今卜式已经摸清了刘闳对刘据的情谊。
心知自己的告诫未必有用,但只要将刘据搬出来,就能确保刘闳不会将这个秘密说出去。
“这我自然知道,我不会乱说的。”
刘闳闻言郑重点头。
“还有这双什么的风箱。”
卜式紧接着又急匆匆的道,“事不宜迟,为了不辜负太子的期许,最好尽早将其送进宫去,老臣这就去替殿下拟定奏疏!”
这一刻。
卜式仿佛看到自己的脚下生出了一条金色的康庄大道,正向未央宫的方向逐渐延伸……
……
宣室殿。
“孔仅,桑弘羊,今日召伱们来,是教你们替朕瞧瞧这个什么……”
刘彻指了指摆在大殿中央的风箱,又看了一眼刘闳的奏疏,方才继续说,“……双动式活塞风箱,是否有取代排橐冶铁的可能。”
孔仅,当朝大农令。
入朝为官前是南阳最大的冶铁商,家产累积千金,如今为刘彻执掌冶铁官营事宜。
桑弘羊,大农丞。
这个人可就厉害了,是刘彻一生中最重要的财物大臣。
说句不算夸张的话,如果没有他为刘彻操持财政,拼命给刘彻找钱找钱找钱,可能就不会有征伐四方不服就干的汉武帝。
也是因此,他后来成了刘彻驾崩之前钦点的四位顾命大臣之一。
不过“与民争利”的锅他也替刘彻背了不少,再加上还是商人出身,司马迁不太看得上他,并未在《史记》中为他列传。
“诺。”
二人应了一声,一前一后来到那个风箱前面。
孔仅精通冶铁,只听“取代排橐”四个字,就知道这个双动式活塞风箱是用来干什么的。
所以只是绕着风箱看了几眼,就直接上手握住了拉杆。
“呼——”
“呼——”
一拉一推,风箱下方安装的几个单向进风口随之自动开合。
仅仅是这两下子,已经令他面露惊奇之色。
不过他并未立即发表评论,而是又来到双动式活塞风箱的出风口方向,一边用手轻罩在出风口上,一边对桑弘羊说道:
“桑中丞,可否请你为我推拉这个杆子。”
“自然。”
桑弘羊点了点头,走上前去照着孔仅刚才的动作如法炮制。
“呼——”
“呼——”
无论推拉皆有出风,风力穿过孔仅的指缝,将他衣裳的下摆吹得来回纷飞。
时至此刻。
孔仅的脸上已不再仅仅是惊奇,取而代之的是难以言喻的震惊。
当即回过身去对刘彻施了一礼,激动的大声说道:“陛下,此物可是真正的国之利器啊!”
“旁的暂且不论,光是这种不间断的送风方式,便比如今冶铁使用的排橐送风速率高了数倍!”
“陛下可知这意味着什么?”
“这意味着冶铁高炉的温度将再提升一大截,冶铁的效率也会因此提升许多。”
“并且铁矿在炉中将被烧化的更加彻底,相同的碳和铁矿非但能够冶出更多的铁,铁的纯度也将进一步提升!”
“纯度够高的铁不需要千锤百炼,只需要再进行一些简单的烧制淬炼工艺便已经是精铁。”
“届时只要是我大汉制造出来的铁器,无一不是坚韧强硬的神兵利器!”
说到这里,孔仅已是满面红光,拱手作天揖:
“陛下,不知如此神器究竟是何人所献,此等功在千秋的创造,微臣愿称之为国士!”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