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25章 可疑

  第1225章 可疑
  华章觉得,对方要是出了事情,军统这面一定会知道,而自己可是接触过这个地方的,但是自己不上报的话,会不会也要暴露呢。
  不过华章紧跟着又打消了自己的想法,第一是因为自己信得过自己的同志。第二就是,短期内肯定是没事的。再者,等到自己回去后,可以找个机会,将这个情况汇报上去,如此早作准备也就没事了。
  在华章来到南京城的第二天,徐冬冬也到了南京城,他选择的住处,跟华章就完全是两个样子。直接通过荐人馆,找了个出租的民居。但是,他却没有去荐人馆。
  因为他查看房屋租赁信息的时候,是在半夜三更,偷偷的潜入了没人的荐人馆内。然后找到了登记本,看着里面的房屋信息记录。挑选了几个符合自己想法的房屋,然后记住之后,又悄悄的溜走了。
  第二天,徐冬冬按照记住的信息,直接实地去查看了一番,在一个四层的居民楼处,第四层有个单间很符合他自己的要求。就是这样,随之找到了房东,付了钱,把屋子直接租了下来。
  如此徐冬冬住了下来,又过了一天,他算计了一下时间,觉得差不多了。
  徐冬冬按照要求,首先找到了夫子庙附近,找到了那家灌汤包。跟着又以灌汤包为坐标,找到了那个范克勤告诉他的邮筒。
  他装作投递信件的样子,一边把准备好的一封迷惑人的信件往口里塞,另一只手,好似正常的扶了一下邮筒“大脑袋”的下方。直接将一个凹槽里放置的纸条摸了出来。跟着单手插兜,顺势将纸条放在了兜里。
  随便找了个隐秘的楼道单元门,隐入其中,拿出信息纸张展开一看,果然是电台已经送到了。上面写的便是电台被运来后,隐藏的详细地点。
  徐冬冬看完,点了根烟,直接将纸条顺便一起烧了。然后随便在街上买了个背兜,又买了本大厚书,和其他的几本别的书,还有一把水果刀。
  然后徐冬冬好像是文化青年一般的,背着个装满书籍的兜子,直接出了城。在郊外一个看地的那种破棚子里,挖出了间谍电台。
  这里附近都是农家地。但季节到了,所以根本也没人。徐冬冬见此,躲在这个破棚子里,取出大部头的厚书,比照着间谍电台的大小,用水果刀,将书本中间挖空,在将间谍电台的主体放了进去。
  然后用同样的办法,他挖空了另外几个本稍微薄一点的书籍。将发报按钮,伸缩的天线,以及连接的电线等也都藏在其中。至于那些被挖出来的书籍纸张,直接扔到棚子外面的地上。没多长时间,就会变成废纸,不知道被风吹到哪了。
  最后,徐冬冬把水果刀也扔了,然后将地上挖的坑填上。用脚反复的踩了踩。然后来到了棚子的门口,往外面看了看,见左右无人。迈步便走了出来。原路开始返回。
  等回到了自己的出租屋,徐冬冬立刻将间谍电台取出,连接好。开机试了试,嗯!好使。而后直接发送了一个暗中约定好的信息,只有两字:“拔河”
  只要收到这两个字,总部就知道,电台和人已经彻底的平安无事了,不用惦记。
  话说范克勤的安排,还真是正确的。无论是最先来的安全局调查处特工,又或者是军统情报处和行动处,潜伏进来的特工。按照他的推断,专门寻找在符合时间线索的房屋信息。不管是买卖的,还是租赁的,但只要是符合司徒克与何友亮失踪时间那一段的,新住进来的。就都是他们查找的目标。
  当然,伪政府的特工,现在也很专业了。这是因为随着战争的进度,有不少原先国府的特工被俘,或者叛变,所带来的不利影响。
  是以,藏人的地方,也可能是在早先就准备好的。甚至是一年前设立的安全屋之类的。比如说现在买下一个房子,在以后的某个必要时间就可以动用。
  不过范克勤布置的任务,是不看房子的购买或者租赁时间,只看人入驻的时间。就好比你事先很长时间准备的安全屋,但是你住进去的时间是什么啊?当然,这样找也不准确,因为伪政府的特工,可能也会为了房子不长时间空置,导致被人注意。故意安排个人,以普通人的做派住进去。
  但这样也不怕,范克勤在任务中还加了一条,那就是符合时间线索下,寻找年龄在二十多岁的青年。
  毕竟你就算派个人,让房屋不空置。有了正常的生活痕迹,不起眼是不起眼的。可是司徒克与何友亮,只能是在失踪后入住的吧。这玩意你是没法造假的。那说故意化妆,或者伪装成病人,住进去后就让人不出门呢?那更不行,在专业的特工眼里,这样的行为就更可疑了。所以范克勤秉承的,就是“凡走过,必留下痕迹”的这句格言。有些线索你真的没法隐藏的。
  果不其然,在华章到了后的第五天。一个军统情报处的特工,再按照计划寻找信息的时候,发现了一处房屋有重大的嫌疑。
  首先这个房子本身倒是没问题,房子是属于一个叫农大林的人。但是这名军统特工,在查找线索的时候,却打听着,这个房子在符合时间线索的情况下,在那一段时间,农大林来了几个亲戚。其中有一个亲戚,好像是有点体弱,二十来岁。可是仿佛见不得风似的,自从住进去,就没出来过。
  俗语有云:说者无心,听者有意。更何况是本身就在打听这方便信息的军统特工了。因此,本就是一句旁人闲聊的家常。进入了军统特工的耳中后,便直接开始对农大林的房子暗中展开了调查。
  首先从生活垃圾上入手。确定了农大林的家里,至少住着六个人。要知道,那个房子虽然不能说小吧……
  (本章完)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