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零三 苏州盟友

  翁笾突如其来的中风忙坏了一船人,终于冒出个不知名姓的清客,用三棱针上来就是一顿猛扎。∽↗∽↗,又是手指又是耳垂,还叫翁弘济掰开了翁笾的嘴,刺了舌头。
  “老爷醒了!”
  过了一盏茶的功夫,翁家人纷纷惊喜呼喊。
  沈绍棠原本因为兴奋而砰砰直跳的心,渐渐平复下来。作为一个家中同时经营药材的商人,他当然也读过医书,知道有这么一门放血救中风急症的手段。不过这还是头一回见到有人施展,没想到竟然还真起了作用!
  真是太可惜了。
  如果东山翁少山中风,翁氏必然大乱,其家族在运河沿岸的店铺,就会被其他东山商人争夺。或许西山商人很难从中获利,但是机会就是这么创造出来的嘛。
  翁笾果然缓缓睁开了眼睛,下垂的嘴角也明显往上拉扯回去。一旁的儿子用丝巾帮他擦拭口水,傻子一般地不停问着:“爹,您没事了?爹?您还好吧?爹!您说话呀!”
  看来是彻底没指望了。
  沈绍棠在心中暗暗叹了口气,突然拨开两个翁家子弟,一把抓住了那个用针刺血的清客。
  “多亏了先生啊!若是没有先生在场,我岂非铸下大祸,余生难安?小小谢意,请先生收下!”沈绍棠将腰间的钱袋塞在了那清客手中。
  那清客只觉得手中钱袋分量不轻,又因为刚刚立下大功,满面红光,道:“哪里哪里,多亏了老爷平日爱吃鱼……”
  沈绍棠怕自己再不走会流露出一些让人恼怒的神情,也不听他多说。扭头就走,好像真是羞愧难当一般。
  翁笾渐渐有了力气,抬起手,指着沈绍棠的背影:“唔、唔、唔……”虽然中风的急症解除了,但是舌头还不听使唤,只能吐出含糊的音节。
  “老爷别管他了!”众人纷纷劝道。
  翁笾虽然身体不听使唤。脑袋却仍旧很好使。他脸上露出焦虑的神情:“吼吼吼……”
  “伯父放心,我去送他。”翁弘济自作聪明,起身追了出去。
  翁笾将手重重落下,气得两眼翻白:送他去死!
  很快翁弘济就回来了,从脸上的平静上看来,完全没有听到翁笾的心声
  翁笾扭头望向窗口,视野却被遮住了大半。他用尽全身力气拨开了碍眼的人,过了一会才看到沈绍棠的小船从盲区驶入视界。
  不肯移船相见,必然是船上有人不愿让我看到。
  翁笾脸上肌肉抽搐着。脑中闪电一般映亮了三个字:徐!元!佐!
  沈绍棠回首看了一眼巨大的楼船渐渐退后,心中也颇为遗憾没能克尽全功。当然,中风本就是天赐,非人力所能为。所以冒出来个身怀医术清客,也肯定是天意的安排。可能天意就是要让翁笾修养数月。凡人实在无法揣测啊!
  ……
  “哦?那么快就醒了?看来只是轻微小中风吧。”徐元佐的确如翁笾所料,就在太湖的沈家楼船上。听了沈绍棠详细描述,徐元佐猜想翁笾的急症并不严重。不过刺血只是争取治疗时间,要真正治疗还是得抬回家慢慢躺着喝中药。
  如果现在的西医能够大行其道就好了。光是放血和灌肠就能折腾死翁少山。
  徐元佐微微摇了摇头,曾几何时。自己竟然也有了这种败犬思维?不想着壮大自己,就盼着别人倒台?
  “看来敬琏这手后招,的确让那老匹夫心神动荡!”沈绍棠说这话的时候,目光中射出一丝狠戾,不过等他望向徐元佐的时候,却变成了佩服。
  徐元佐摆了摆手:“我可是什么都没做。”
  沈绍棠笑容可掬。心中暗道:你现在装无辜有什么意思,咱们都是一条船上的人。
  徐元佐继续道:“我只是觉得《曲苑杂谭》里面的文章说得极有道理,于是转给了大父。谁知道大父又转给了几位得意门生。实话实说,我之前压根就不知道国师三祭酒的林贞恒竟然是大父的学生呢!”
  喂喂,你装得过分了啊!
  沈绍棠心中暗道。脸上却还是带着笑意,道:“林燫林贞恒其祖、其父、自身都担任过国子监祭酒,三代国师祭酒,乃是国朝佳话呀!”
  “我一个生员,离国子监还是远了点。”徐元佐继续撇清道。
  沈绍棠当然不会无趣到跟徐元佐逗乐子。他的情商也不至于低到徐元佐不肯承认,自己硬要逼他承认的地步。然而为了探明徐元佐这边水到底有多深,沈家与他放手合作到底胜算几何,能否顶住高党的压制,有些话就算人家装傻,自己也得说清楚。
  更何况,装傻本来也是一种态度和答复。
  “林贞恒在翰林院时受教于少湖公,少湖公曾亲赞其‘可抚世宰物’,两家应该往来过密吧。”沈绍棠追问道。
  徐元佐呵呵一笑。
  “徐阁老致仕之前,有意要荐林贞恒入阁的,敬琏难道也不晓得?”沈绍棠翻出隆庆二年的事,这可是国家高层之间的变动,寻常百姓无从得闻,豪商巨贾和士林宦族却应该知道得一清二楚。
  “那他怎么被调任南京吏部当了个侍郎?”徐元佐反问道,好似自己真的毫不知情。
  沈绍棠尴尬一笑:“这正该是我请教敬琏的呀。”
  南京虽然另有一套朝廷班子,就像是影子内阁一样,人员齐备。然而真正掌权的只有三个人:参赞机务南京兵部尚书,南京守备武臣,南京守备太监也就是内守备。这三人形成了文臣、武臣、内臣的铁三角,保证南直方面可供备用。
  因此南京其他尚书都只是荣誉职位,或是备用,或是养老。林燫在入阁之前被中旨调任南京吏部侍郎,足以证明隆庆皇帝与徐阶之间的矛盾再无调和余地。也难怪徐阶感叹:“谁谓天下事由我?我尚不能为国家留一林贞恒。”
  “这事我怎么会知道。”徐元佐呵呵笑道:“沈兄,很多事都不是咱们能够左右的。尽人事,听天命吧。”
  沈绍棠从没见过如此厚颜无耻的人,连一点口风都不让他探出来。
  徐元佐并非那种毫无顾虑打着政治人物的旗号到处宣扬的人。尤其是现在这个时机,高拱正跟赵贞吉斗法,卷入任何一边都不明智。
  虽然明面上看,赵贞吉在内阁地位更高。并且听说他已经成功说服了皇帝,执掌都察院事,管着天下御史,但是历史上高拱能够成功击败他,一直等到万历登极才被张居正赶下台,其中肯定是缘故的。
  沈绍棠送走了徐元佐之后,当然也没有游湖的兴致。他回到家里,将今日的事整理了一份,呈交给自己父亲和伯父们。作为沈家青壮一代的代表。沈绍棠颇受几位叔伯父的青睐,不过他父亲却因为自幼娇生惯养,在家族事务中并不上心,更像是米虫一般的角色。
  沈家很重视沈绍棠带回来的消息,尤其好奇徐元佐到底写了什么文章,竟然能气得翁笾中风。
  当时这篇文章是徐元佐亲自带到船上的,就连沈绍棠也只有机会在过去的路上读了两遍。回家之后,他将文章默写下来。其中漏了不少句子,文采算是毁了。不过大概意思却很清楚。不等他再仔细回想,填补缺漏,几位伯父已经将他召进内堂,关起门来好生询问。
  沈氏内堂之中,沈绍棠第一次有了落座的资格,心中也难免有些激动。
  “这篇文章前半段是夸赞松江华亭府县官员一心救灾。做了多少实事的虚话,无非就是讨功卖好。”沈绍棠呈上了自己默写的文稿,一旁解释。
  “这些数目确凿否?”三叔问道。
  沈绍棠道:“徐元佐张口便来,不像是作伪。”
  “松江那边得派人去看看。”主持家业的大伯出声道:“你别忘了。”
  大家族之中,有差事才有收入。否则就是一点点月例,够干什么?沈绍棠最喜欢这种出差的活计,连忙应承下来。
  几位叔伯看过一半,不约而同地瞪眼吸气,显然也是颇为震慑。
  沈绍棠想起自己初看时的惊诧,微笑道:“《曲苑杂谭》听上去是谈论曲目的杂书,不过现在松江地界发生的大事小情,上面都会传述。每月两期,朔望刊行各书肆,购者甚众。”
  “甚众?”
  “每期大约要印一万册,即便如此还是供不应求,乃至于有专门抄录此刊的书肆。”沈绍棠道。
  “一万册!”沈家叔伯们咂舌道:“那岂不是有读书人的地方就有这《曲苑杂谭》?”
  “恐怕是的。”沈绍棠道。
  “那这上面说:苏州府已经明令不许逃荒,乃是为了诈骗大户捐款,号称效仿松江,实则罔顾灾民性命,只求损人肥己……”沈家二伯一目十行,看到后面:“还说翁氏要捐五十万两出来作‘马骨’,等收到其他豪门势家的善款,再连本带利收回七十万两……我怎么觉得不像是真的?”
  谣言有多少像是真的?生吃绿豆、泥鳅能包治百病,这种事用脚趾头想想也是假的吧?关键得看谁说!
  “孩儿不知真假,但是林贞恒传书赵大洲就是这般说辞,显然他是信了。”沈绍棠道。
  沈家大伯道:“林贞恒都如此说,天下谁人还能不信?而且这里说得好像颇有道理,翁家和蔡知府,未必做不出这等事来。”
  “尤其是赵大洲格外乐意信。”沈三叔道:“高新郑要挖胶莱河,现在跟山东、漕运都闹得不可开交,若是苏州再闹出这事,真是后院失火。”
  苏州虽然只是一个府,但是占据了全国漕粮的百分之十七,将近五分之一,绝对是个可以直达天听的地方。所以能够出任苏州知府,自然是仕途上的一大亮点,但要是在这个岗位上干不好,闹出各种乱子,仕途也就到顶了。
  “上面若是来查,岂不是就露馅了?”沈家二伯担忧道。
  大伯看了一眼沈绍棠,道:“所以徐敬琏才叫我家去送信。”
  翁笾很清楚自己做没做过这等事,空口白牙如何诬赖人家?然而沈绍棠送信过去,林贞恒写信给北京,这就说明从苏州到南京,该有的人证都已经有了。按照大明的法制思想,人证物证都很重要,但是在人证确凿,物证缺位的情况下,一样可以只凭人证定罪,更可以上刑逼供:你把物证藏哪里去了!
  “这是我沈家的投名状!”沈三叔叫道。
  其他众人纷纷点头。
  这世上一起做买卖,契约又靠不住,不交个投名状谁能放心呢?
  起码徐元佐是不放心的。
  苏州府上下官员近乎明令不许灾民离府就食,这是事实,谁都抵赖不了。留下的灾民也的确得到了救济,有些动作快的县一如往常赈灾一样,早早就向地方大户募捐了。现在有人说这是官商勾结,借灾民牟利,又有沈氏作证,林贞恒支持,真叫黄泥掉进裤裆里不是屎也是屎。
  翁氏和蔡国熙,一个都逃不掉。
  “跟松江徐家结盟,是我点的头。”沈家大伯道。
  “大哥,我们一直做的都是荆楚生意,何必搅入其中呢?”沈家二伯不解道。
  沈大伯道:“凭着三点。其一,徐氏今年会加大染坊的投资,要从我家入手大量蓝靛;其二,今年苏松常多半是要歉收,徐敬琏约我家一同做稻米生意,各出二十万两;其三,东山人掌控的布行一旦倒了,我们就可以联络西山诸家,接手布行生意,徐氏愿意为我等后盾。”
  如果说第一条是个展现诚意的订单,那么后面两条已经是全面结盟了。
  沈家其他人还能说什么?很显然沈家老大没有提前通气,就是怕有人前思后想,错过良机。
  沈家二伯虽然不至于质疑大哥的决策,但还是有些不甘心,道:“大哥,到底徐敬琏有什么本事,叫你如此义无反顾?”
  “因为我听说,”沈老大抿了抿嘴,“他要在海外开港。”
  沈绍棠被惊得差点跳起来。
  今天才得到消息,原来本月底和下月初有双倍月票!求大家先支援推荐票,等29号双倍月票时再投月票支持!谢谢大家!
  *(未完待续……)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