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两百五十九章 博山啥

  颜师古在《汉书·武帝纪》中对“建元元年”作注云:“自古帝王未有年号,始起于此。”
  《两汉刊误》中考究,认为年号之始,始于元鼎,而建元、元光、元朔、元狩,皆为后来有司所追命。
  《资治通鉴·汉武帝元鼎元年》考异:“元鼎年号亦如建元、元光,皆后来追改之耳。”
  赵翼《廿二史劄记》认为,年号始于元狩,前者皆为追命。
  杨树达《汉书窥管·武帝纪》认为:汉武帝在元狩元年,狩猎获得一只白鳞,大悦,于是下诏改元为元狩,是为年号的开始。
  近代学者《汉书新证》认为:《日知录》和《廿二史劄记》所云武帝建元、元光为追记,其实不实。
  在《小校经阁金石文字》拓本里,记载有“龙渊宫鼎”一物,为元朔三年造,还有“龙渊宫壶”,元朔二年正月造。
  另《善齐吉金录》记载,任器二十四页中,也记有“龙渊宫壶,元朔二年造”。
  《小校经阁金文拓本》的作者叫刘体智,ah庐江人,清四川总督刘秉璋第四子,曾任大清银行ah督办、中国实业银行董事,是学者型资本家。
  本书所录金文,乃刘氏三十年之所汇集,上自乾嘉旧拓,下至近代出土诸器,搜罗殆遍,最晚收录至一九三三年ah寿县出土楚器。一共辑录了六千五百余件金文拓本,是近代着录金文最为宏富的一部图录。
  文物款识一般是当时所记,可以证明建元、元光、元朔并非后来追命。
  但是有一个要命的前提,那就是关于龙渊宫鼎、龙渊宫壶的记录,得是真的。
  而这两样东西,早已经消失在了漫漫历史长河当中;所留下的文字,也是清乾隆、嘉庆年时的“旧拓本”,之前所列举的那些“证据”,说一千道一万,也只是历史文献记录当中的文物款识,而非真正的文物款识。
  证据不够充分。
  如今周至发现的这块墓石,上头小小四个文字,彻底解决了关于华夏年号使用最早时期的几千年争议。
  建元年号,不是追录。
  因此中国最早使用年号的时间,应当是公元前一四零年,即建元元年。
  而非许多学者通过文史资料认定的,公元前一二二年,即元狩元年。
  这一点知识在很多人的眼里,当不了吃当不了喝,产生不了“利益”,无足轻重。
  但是但凡是一个对华夏文明有着些许研究的人,就会知道这个问题是多么的重要。
  年号,是五千年的中华帝国时代中国皇帝的专有产物,发起于中国古代新君即位时。
  为了区别上一任君主,新君重新计算在位年数之制,后来人们把这记录年代的开始之年称为“纪元”,这个词,在汉语当中依旧属于常用词。
  年号在古代一直被认为是帝王正统的标志,一个政权对另一个政权表示称藩属、臣服,要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改用那个政权的年号,有一个专有的词汇来表示这件事情——“奉正朔”。
  相反的,自立年号,代表着彻彻底底的造反。
  年号承载着无数的历史事件,历代帝王遇到“天降祥瑞”或内讧外忧等大事、要事,一般都要更改年号。
  因此它除了是文史研究者的时间线索,思维导图,还是中国历史中的,非物质的精神文化遗产。
  说到底就是才取消几十年的东西,贯穿整个封建王朝时期的东西,学文史的人就不可能绕得开。
  当年周至年纪还小,性子又跳脱,以为自己灵性得很但凡和文史有关的东西那是一点就通一学就会。
  直到干爹逼着他背这玩意儿,真是叫他郁闷欲死,才知道这条路除了满满的乐趣,同样有各种咬人的蛇儿。
  然后周至就犯贱了,和这些蛇儿杠上了。
  “喂!想啥呢?”
  “哦,没啥,想起当年你逼我背年表那些日子。”
  “哈哈哈哈……”干爹笑得鼻子头更红了:“怎么样,到底还是没有白背吧?就这个拓片送去蜀都,你师公还不得办你个大招待!”
  周至目瞪口呆:“你觉得这东西还能保住在夹川?”
  “能保护多久算多久。”干爹连保护这词儿都用上了:“精美啊……”
  伏羲女娲交尾图,是汉代墓葬中经常出现的图案,一般出现在夫妻合葬墓中。
  根据中国古代男左女右的礼俗,伏羲在左;女娲在右。
  两人人首蛇身,蛇尾交缠。一人头上托着太阳,一人头上托着月亮。
  画面四周是以线连接圆点构成的各种星座。
  因为“天圆地方”之说,代表天的女娲,右手持着用来画圆的规;代表地的伏羲,左手持着用来画方的矩。
  整个画面寓意深奥、构图奇特,富于艺术魅力和神秘色彩。
  大画面就是如此,这幅墓石还加入了神奇的背景图案,下半部分似乎还加入了墓主人的生活,种地,读书,烹饪,打鱼,射雁,驾车……
  “跟我一样,兴趣爱好挺广泛的。”周至说道。
  “这么广泛,拓本你会不会?”干爹问道。
  “真不会,四表舅也没教过我这个,你也没有。”
  “我干这个不拿手,得书画室的老李,他连花鸟鱼虫都能拓。”
  “这么牛?”
  “下午叫他来加个班,你到时候可以看看。”干爹把相机接了过去:“继续。”
  接下来的好东西也有不少,除了那对接吻俑,还有抚琴俑,提篮俑,鼓俑。
  虽多的是使女俑,大大小小的也不是整套,收到了二十来个,都是典型的汉代服饰特征,表情生动秀美,服饰线条流畅,细节丰富,很有研究价值。
  还有一些都是相当具有特征特色,比如有一个陶器,底下是一个缸状,上面是一个尖盖子,仔细看会发现这尖盖子其实是做成了崇山之形。
  “这个东西也古怪,上边是博山炉的样式,下面却是个圆缸,打眼一看还以为是一口陶仓呢。”
  博山炉是汉代常见的器物,是西汉时期常用熏香器具,可用来熏衣、熏被以除臭、避秽。
  形制比较小,一般拳头大小,有的遍体饰云气花纹,有的鎏金或金银错。
  当炉腹内燃烧香料时,烟从镂空的山形盖子中散出,有如仙气缭绕,给人以置身仙境的感觉。
  盖子上的群山象征着海外仙山——博山,在蓬莱之西,因此这种器物叫做博山炉,最出名的便是出土于陕西省兴平县的西汉鎏金银竹节高柄铜薰炉和出土于heb省满城县的错金博山炉。
  但是现在这个是陶的,上面还施加了原始的绿釉,底部是个圆柱形的陶钵,下有三足。
  “不是陶仓,不是博山炉,再猜。”周至很得意。
  读书中文网为你提供最快的重生之乘风而起更新,第两百五十九章 博山啥免费阅读。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