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一章 亡国灭种,天龙事了
苏轼如何也不会想到,当初因自己“仗义直谏”,被新旧两党同时排挤,被灰溜溜的赶出朝堂,如今时过境迁,自己骑着高头大马,自宫门昂首挺胸而来,而当初背刺自己的那些元祐旧党,只能在士兵的看押下,一个个低眉顺眼的瞧着自己。
痛快!
扬眉吐气!
苏轼一身戎装,眉飞色舞,马蹄也轻快了许多,很快行至殿前,翻身下马,手捧着太皇太后遗诏,对着李煜躬身行礼,获得李煜的准许后,步上台阶,展开遗诏,大声宣布其上内容。
遗诏没什么稀奇的,无非是以太皇太后的名义废黜赵煦帝位而已。
形势比人强,群臣皆闭口不敢言。
帝位空悬,国不可一日无君,接下来便顺理成章的,楚王赵颢顺水推舟,提出吴王德行兼备,自当承继皇位。
将士齐声呐喊,群臣唯唯诺诺,李煜按照礼制,三让三辞,终被杨破奴等众将士把龙椅抬了出来,就在大庆殿前,将李煜架上了皇位,并找来“皇宫内捡来”的皇袍为其强披上。
紧接着,杨破奴等众将士、以楚王赵颢为首的宗亲勋贵,以及投诚的曾布为首的朝臣,不管内心的真实想法如何,皆是跪拜新君。
李煜一脸“不情不愿”:“陷孤于不义,皆卿等也!”
三日后,紫宸殿,李煜端坐于龙椅上,对着下方这群从龙功臣及元祐旧臣宣布了新政。
以礼制为太皇太后下葬,并昭告天下。
登基大典取消,李煜懒得搞那些花里胡哨的,途费百万钱财,有这些钱,拿来做些实事多好。登基大典搞的再花哨,出不了政绩,百姓还是得骂昏君。
废元祐年号,改元洪武,以元祐八年为洪武元年。
立王妃周氏为皇后,并立后宫贵、贤、德、淑四妃。
赏赐有功之臣,大封爵位。
杨破奴等众将以从龙之功皆封侯,功臣号“奉天靖难”,连苏轼也混了个伯爷的爵位。
招纳训练新兵。
流求基地军工厂搬迁至内地,并大肆招募工匠,提高燧发枪的产量,以此来武装新招募的兵员,计划三年之内,募正兵二十万。
清查官员资产。
对元祐朝臣,皆清查其资产,对不能说明来意的资产予以没收。
严惩各地不法。
一个月以后,要命各营各带辅兵分驻各地,接纳地方官府,整个大宋暂时实行军管,严厉打击地方上有劣迹的大地主,并按照在北地的政策,平均地权。
新政总体来说,皆依照已经在北地实施开来的政策,此令一出,朝堂上,众元祐朝臣皆出言反对,言其此乃祸国殃民之策,并言辞凿凿,以辞官做威胁。
李煜浑不在意,离了张屠夫,还吃带毛猪?大宋与士大夫共天下,刽子手的刀从不杀士大夫,这帮元祐朝臣,就是惯得毛病!
辞官可以!先把资产清算了再说!有违法犯罪者另行追究!朝堂中枢空了也不怕,把北地析津府的班子调过来即可!
那里的官员要么出自流求,要么乃干吏提拔,可没有大宋士人这些毛病!
这下子轮到元祐众臣不淡定了,一个个连忙推脱改口,却又不打算辞官了。
李煜本就没想过重用这帮旧臣,也懒得虚与委蛇,急令锦衣卫入朝堂,将元祐众臣统统带走,先从他们身上开始查起。
唯独漏了一人,原枢密使曾布!
因为开城有功,被李煜恩旨放过,带着多年宦海积攒下的家财,辞官归隐会家乡,做乡绅去了。
一月之后,新政遍传天下,士林怨声载道,“百姓”无不怒骂李煜乃昏君、暴君,其恶行堪比桀纣,一时间,天下俱反,上千股反王,数百万“义军”!
西夏也趁大宋皇权交替,新政惹得“天怒人怨”,动荡不堪之机,提兵犯境,好在西军忠勇,在主将章楶的率领下悍不畏死的作战,打退了党项人,才没有使得百姓遭殃。
消息传至汴梁,不少别有用心之人皆拍手称快。被软禁在皇宫中天天咒骂李煜的原皇帝,现在的延安郡王赵煦和向太后也忍不住遣人带话,求见李煜。
见面之后,一顿夹枪带棒,冷嘲热讽,直言李煜乃是败坏赵宋江山的罪魁祸首,祖宗基业定被他一朝丧尽。
殊不知,闹得天下大乱,正是李煜的目的。
不破不立!
大宋立国百年,各地州府尽皆腐朽,何况自立国后便有诸多隐患未清除,时至今日,温和的改革已经救不了大宋了,王安石的变法便是个例子。
改革不成,那便革命!流血的革命!
利用暴力,一扫顽疾,清除掉那些腐朽的既得利益者,再获新生!
洪武元年十一月初五,不算海军,李煜手中有正兵六万,辅兵六十万,其中三十万辅兵乃是一个月以来自黄河南岸宋军大营改编而来。
除去一万正兵留守海外,一万正兵与十万辅兵镇压北地外,此时汴梁城外,计有使用燧发枪炮的正兵四万,辅兵五十万,城外军营遮天蔽日,浩浩荡荡,一眼望不到边界。
幸亏李煜这些年在海外深挖矿,广积粮,行海贸,顺带着抢掠,积攒了钱粮无数,又夺了大辽与大宋两个大国的府库,否则,这么多张嘴,光吃就能把他吃穷了!
洪武元年十一月十一,新晋的兴庆候路求索领火枪骑兵一万,契丹铁骑五万,星夜驰援环庆路西军。
新晋辽阳候杨破奴统率正兵两万,辅兵三十万,以及大量从北地紧急调来的官吏,兵分两路,自北向南,横扫大宋全境。
李煜自领剩余将士坐镇中枢,调运粮草,镇压宵小。
征战进行的很顺利,虽说天下俱反,但由于之前李煜大军压境,赵煦急调各地军队进京勤王,各地军队空缺,那些造反者自然没地方笼络军队。
实际上,其大部分都是各州县的士人乡绅为了反抗李煜的“暴政”,笼络了不明真相的百姓,扯旗造的反,没有统一的组织,各地各自为战,就连武器都没有配齐,而是锄头粪叉什么样子都有,其实力自然不堪一击。
打个比方吧,佃农王大爷正在耕地呢,突然听说主家老爷要招人壮声势,去的人给两石米糠,于是王大爷扛起锄头就去了……
百姓哪懂这些啊!一听给粮食,乌泱泱的都去了,到地方了才知道,粮食得欠着,而且不让走了……
对付这样的“造反军队”简单得很,杨破奴压根不用大动干戈,大军行至某县,找上百名嗓门大的士兵,对着造反的百姓吼上一遍新皇的政策,混在造反的“军队”中的丐帮弟子带头响应……然后就接收“降军”,抓捕起事的地主乡绅便是。
后续承诺,自有一位随军的官吏留任执行,杨破奴领兵继续至下一地。
至洪武二年四月,大宋境内皆已平定,接六月诏令,杨破奴陈兵宋理边境,段正淳惶惶不安,打算遣太子段誉为使,出使汴梁,一来祈求和平,二来,求亲已经被册封为郡主的王语嫣。
远在汴梁的李煜也接到系统提示,可选任务5,谋朝篡位,已经完成。
李煜暂不领取奖励,积攒起来。
再说西线战端。
路求索率骑兵入环庆路,宣读圣旨,十分顺利接管了西军。
此时的西军已经自成一派,他们不在乎朝廷是谁当家做主,只要不断了他们的粮饷,他们便继续效忠。
西军主将章楶与副将折可适也不亏,二者皆因功封侯,共同辅佐新任的主将路求索。
十二月底,元日将近,大地封冻,本不宜用兵。
路求索反其道而行之,宋军大举出击,以火枪骑兵一万,契丹铁骑五万为前锋,辅以西军十二万,征发民夫三十万,三月之内,连破西夏十二城,击溃西夏举国之力拼凑出的二十万军队,顺带着把已经于西夏结盟盘踞在大同府的残辽势力揍了一顿,收复了大同府,使残辽西逃。
路求索的打法很简单,以枪炮与骑射逼住城墙守军,遣勇士携带大量炸药包闯过冰封的护城河炸塌城门城墙,然后火枪兵守住缺口,契丹铁骑冲锋入城。
契丹人再不济,也不是党项人能比拟的。
党项朝臣一日三惊,惶惶不安。
来年三月,春暖花开之时,宋军兵围兴庆府,将来不及逃走的党项朝臣和小皇帝李乾顺以及掌权皇太妃李秋水堵在了城内。
困兽犹斗,尽管党项人做出了最后的反抗,但还是被宋军以狮子搏兔之势攻破了城池,除了武功高强的皇太妃李秋水卷了小皇帝李乾顺趁夜逃走不知所踪外,党项朝臣与宗亲贵胄一网成擒。
国度被破,宋军分兵收复河西之地,西夏覆灭,扩土千里。
路求索却很不满意,尽管他这个兴庆候打下了兴庆府,使得爵位实至名归,但党项人的小皇帝李乾顺却偏偏逃走了,大胜之余难免有些意兴阑珊。
一面遣使至汴梁报捷,路求索焚毁西夏皇宫,掘其陵墓,毁其宗庙,并在河西之地大肆搜捕李乾顺,终究一无所获,倒是把青唐吐蕃吓得惶惶不可终日,紧急备齐了礼物,以国师鸠摩智为首朝贡汴梁。
五月,李煜在汴梁城接见了段誉与鸠摩智,强硬的开出了自己的条件。
“大理与青唐吐蕃必须内附!可以保留王位,世袭罔替,但必须交出军权与行政权!”
二人皆不敢应下,言必须要回去与国主商议。
倒是段誉,再次见到了如今已经贵为郡主的王语嫣,再次纠缠不休,将家国大事抛之脑后。
李煜也乐见其成,顺水推舟,为萧峰和段誉一同赐了婚,至于段誉嘛,什么时候大理内附,什么时候是其成婚之日。
对于赐婚,曾经一心迷恋表哥的王语嫣没有任何态度,自擂鼓山与段誉分别之后,她的心里就一直空落落的,虽然知道这样想对不起表哥,但她也控制不住自己。
也不知怎地,分别越久,心里就愈牵挂着段公子,表哥竟也甚少提及了。
萧峰成婚当日,李煜接到了两次系统提示。
一个是任务1(阻止阿碧自杀,促成乔(萧)峰与阿碧的姻缘)完成的提示,另一个则是任务4(马踏西夏皇宫)失败的提示。
李煜很纳闷,明明接到捷报,西夏已灭,怎地任务失败了?询问系统过后,得到答案:要完成此任务,需要使用者亲自马踏皇宫,而西夏皇宫已经被路求索付之一炬了。
“这狗日的!”李煜恨恨的骂了一句,并就此决定,路求索本来凭借灭国之功足以封公的,现在没了!
除非拿下西域!
洪武二年六月,天下承平,李煜发下诏书,令江湖各大门派皆向锦衣卫报备,服从当地官府的管理,交出门派典籍由官府抄写备份。
皇帝下令,江湖门派莫敢不从,少林寺被收拾过一次后,老实多了,首先响应官府号召,将七十二绝技与易筋经交了出来,任由锦衣卫抄录。
为此,李煜还给赐下了禅宗祖地的牌匾。
此事过后,由锦衣卫牵头,丐帮出面,召开武林大会,萧峰成功“当选”为武林盟主。
自此,李煜可选任务2就此完成。
七月,段誉回归大理,向其父段正淳诉说宋帝的条件,段正淳犹豫不定,国内掌权的高氏却不甘于亡国丧失权利,突然发动了夺位之变,软禁段正淳父子于天龙寺,拥立段延庆为帝,并遣兵与国境上的杨破奴大战一场。
结果自然是很明显,尽管大理的蛮兵们个个骁勇善战,悍不畏死,但科技带来的武器代差是仅凭一己之勇不能弥补的,大理蛮兵丢盔卸甲,被杨破奴部先锋一路追击至羊苴咩城外。
穷途末路,段延庆欲杀段正淳父子,被逼急了的刀白凤亲口道出了当年的真相:
“天龙寺外,菩提树下,花子邋遢,观音白发。”
段延庆如遭雷劈,大彻大悟,放下了终生仇恨,将皇位交还,在天龙寺就地出家。
刀白凤羞愧之下,服毒自尽;段正淳既羞愧又愤恨,索性将皇位交予“养子”段誉,自己孤身出走。
后来,有江湖人士声称在小镜湖,在曼陀山庄,在万仇谷都见过这位大理的末代皇帝,美人相伴,好不惬意……
段誉并未即位为帝,反而是说服了高氏家族,放弃了抵抗,交出玉玺,迎宋军入城,大理就此内附。
读书中文网为你提供最快的诸天旅行从地下交通站开始更新,第一百六十一章 亡国灭种,天龙事了免费阅读。